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石君宝杂剧《秋胡戏妻》对前代相同题材各文体的承传创变
被引量:
8
On Transformation of Shi Junbao's Drama Qiuhu Flirt with His Wife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秋胡戏妻故事从西汉开始就广为流传,历代各种文体都曾关注演绎过它;这其中元杂剧《秋胡戏妻》的地位尤其重要,它是两千年来演绎秋胡故事的一个关捩点,它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历史上相同题材其他文体的承袭、改造和创新。一个历史故事在不同文体之间的变化演绎,是中国文学史上文体交融的显著表现。
作者
谷曙光
傅怡静
机构地区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民族文学研究》
CSSCI
2005年第2期106-111,共6页
Studies of Ethnic Literature
关键词
同题材
文体
秋胡
承传
中国文学史
历史故事
演绎
元杂剧
承袭
分类号
I207.3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37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2
1
.《秋涧集》[M].,..
2
.《中国戏曲发展史纲要》[M].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8页.
共引文献
1
1
陳得芝.
劉郁《〔常德〕西使記》校注[J]
.中华文史论丛,2015(1):67-108.
被引量:12
同被引文献
37
1
高国藩.
敦煌本秋胡故事研究[J]
.敦煌研究,1986(1):77-89.
被引量:9
2
温斌.
杨景贤与猪八戒形象塑造[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34(S4):238-239.
被引量:1
3
王季思.
元人杂剧的本色派和文采派[J]
.学术研究,1964(3):73-90.
被引量:13
4
周双利,王坤.
论杨景贤的哲学思想[J]
.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社会科学汉文版),1982,9(1):1-8.
被引量:1
5
周晓痴.
石君宝《曲江池》初探[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9(6):47-52.
被引量:1
6
范春义.
石盏君宝非杂剧家石君宝申证[J]
.中华戏曲,2010(2):264-270.
被引量:1
7
翁敏华.
《秋胡戏妻》杂剧与“桑林淫奔”古俗[J]
.中华戏曲,2002(1):184-199.
被引量:2
8
董上德.
元杂剧的情感效应[J]
.古典文学知识,1998(3):54-56.
被引量:3
9
骆玉明.
《陌上桑》与“秋胡戏妻”的故事[J]
.古典文学知识,1996,0(1):58-59.
被引量:11
10
范华群.
关于中国传统悲喜剧的分类[J]
.上海艺术家,1994,0(3):34-35.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8
1
张立敏.
石君宝元杂剧“本色”特征下的女性塑造——基于《秋胡戏妻》《曲江池》《紫云亭》的分析[J]
.山西能源学院学报,2022,35(6):76-78.
2
李艳.
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石君宝研究综述[J]
.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2010(3):81-82.
3
吴春燕.
近三十年元杂剧《秋胡戏妻》研究综述[J]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5(3):54-57.
4
肖雨娣.
论石君宝杂剧的人物形象创新[J]
.太原大学学报,2014,15(1):55-58.
5
罗海燕,于东新.
20世纪以来元代少数民族杂剧研究综述[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40(5):71-78.
被引量:1
6
李茜.
“秋胡戏妻”故事的思想演变[J]
.长安学刊,2018,0(1):79-81.
7
刘子立.
《秋胡变文》以及秋胡戏妻故事流变略考[J]
.励耘学刊,2007(1):228-236.
被引量:1
8
刘春景.
论石君宝创作《秋胡戏妻》的矛盾心态[J]
.青年文学家,2012,0(11X):17-17.
二级引证文献
2
1
于东新.
周双利教授的治学品格与学术贡献[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6(6):46-55.
2
王子宁.
论乐府诗歌的叙事模式[J]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21,41(3):73-78.
1
吴春燕.
近三十年元杂剧《秋胡戏妻》研究综述[J]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5(3):54-57.
2
廖善敬.
秋胡人物形象的变化与成因[J]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3(2):81-84.
3
涂秀虹.
《秋胡戏妻》对秋胡故事的重构[J]
.古典文学知识,1999(2):56-62.
被引量:3
4
谷曙光.
秋胡戏妻故事演绎的终结点:从《秋胡戏妻》到《桑园会》[J]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0(3):60-63.
被引量:1
5
肖明明,赵义山.
论秋胡戏妻故事中秋胡形象的演变[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25(1):18-21.
被引量:3
6
叶长海.
奇事妙语桑园会——《秋胡戏妻》第三折赏析[J]
.上海戏剧,1984(5):44-45.
7
刘春景.
论石君宝创作《秋胡戏妻》的矛盾心态[J]
.青年文学家,2012,0(11X):17-17.
8
吴春燕.
浅析元杂剧《秋胡戏妻》的悲剧色彩[J]
.商,2013(8):219-220.
9
王晋丽.
论《鲁大夫秋胡戏妻》中的喜剧与悲剧[J]
.北方文学(下),2015,0(4):93-93.
10
房聚棉.
简论元杂剧《鲁大夫秋胡戏妻》[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11(1):47-50.
被引量:2
民族文学研究
2005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