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妇女研究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45-48,共4页
Journal of Chinese Women's Studies
同被引文献72
-
1肖巍.两种道德发展观的争论[J].学习与探索,1997(4):80-84. 被引量:5
-
2罗蔚.当代伦理学的新发展:女性主义伦理学评介[J].伦理学研究,2005(3):58-61. 被引量:16
-
3吴小英.女性主义的知识范式[J].国外社会科学,2005(3):34-43. 被引量:22
-
4黄富峰,陈建兵.论道德概念[J].山东社会科学,2005(11):117-119. 被引量:5
-
5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与道德批评[J].外国文学研究,2006,28(2):8-17. 被引量:176
-
6户思社.互文性视角下的《副领事》[J].外语教学,2006,27(6):62-67. 被引量:8
-
7林宇,徐雪梅.托尔斯泰伦理道德观的艺术呈现[J].江西社会科学,2006,26(12):56-60. 被引量:2
-
8周小李.道德发展的性别差异:女性主义的观点及其对教育的启示[J].中国德育,2006,1(11):24-27. 被引量:6
-
9欧阳琼晖.永恒的冲突:人性与社会性的矛盾——试论安娜·卡列尼娜悲剧的实质[J].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07(3):59-60. 被引量:8
-
10戴雪红.他者与主体:女性主义的视角[J].南京社会科学,2007(6):30-35. 被引量:32
引证文献7
-
1肖洒,张海兰.吉利根的关怀道德取向理论及启示[J].学理论,2010(8):55-56. 被引量:5
-
2梁丽霞.“照顾责任女性化”及其理论探讨[J].妇女研究论丛,2011(2):12-18. 被引量:28
-
3孙遥.女性主义转向:成年监护制度改革应有之义——兼评《民法总则(草案)》相关规定[J].北京社会科学,2016(11):66-76. 被引量:5
-
4张登皓.论关怀伦理学对道德教育的建构——性别视角的审视[J].教育研究与实验,2023(1):88-98. 被引量:1
-
5张婷.重塑安娜:列夫·托尔斯泰与玛格丽特·杜拉斯的伦理选择[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25,36(2):113-121.
-
6耿秋兰,辛超举.关怀伦理学的发展与超越[J].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9(8):221-222.
-
7屈文文,周晓宜.女性主义视野下的自我概念与道德概念——读吉利根《不同的声音——心理学理论与妇女发展》[J].学理论,2015(21):41-42.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41
-
1杨玲.关怀性思维的培养策略[J].学理论,2011(12):234-235.
-
2黄鹂,林学翔,徐欣欣.子代情感支持选择对农村老年妇女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基于安徽省的问卷调查分析[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28(2):3-8. 被引量:3
-
3陈龙芳.农民工文化生活性别差异研究——以福建省为例[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3):72-76.
-
4李伟峰,梁丽霞,郑安琪.女性家庭照顾者角色及成因分析——基于山东省N村的质性研究[J].山东女子学院学报,2013(1):33-39. 被引量:8
-
5梁丽霞,李伟峰,郑安琪.老年人家庭照顾者的照顾动机初探——基于山东省N村的实证研究[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3(2):51-57. 被引量:8
-
6常雅慧.对照顾责任性别效应的探讨——以唇腭裂患儿照顾者为例[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3,15(4):140-141. 被引量:1
-
7常雅慧,薛新娅.性别与超越:对儿童家庭照顾责任的性别效应研究[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32(4):139-143. 被引量:3
-
8赵可滢,蒋磊,陈漫妮,谢苑娜,黎健初.浅议成年监护制度中的意思能力——以老年人监护为例[J].法制与经济,2018,27(11):86-88.
-
9李春香,王磊,王斌全.从关怀道德理论看护理核心价值观的研究内容[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4,27(6):734-736. 被引量:3
-
10马瑞丽.农民养老中子女支持的性别差异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13-21. 被引量:8
-
1张薇.女性主义伦理学残障理论在救助工作中的作用——以孤残儿童为视角[J].学理论,2013(11):51-52.
-
2张帅,张英花.对生态女性主义的三维解读[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0,22(4):47-52. 被引量:1
-
3潘绥铭.女人的性与爱[J].人人健康,1999,0(3):29-29.
-
4孟庆瑞.试论和谐社会与关怀伦理[J].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13(3):9-12.
-
5女性四十岁最容易高潮[J].恋爱.婚姻.家庭(养生),2011(8):33-33.
-
6肖扬.走向21世纪的中国妇女生育健康──“开罗/北京会议与中国生育健康”研讨会综述[J].妇女研究论丛,1999(2):55-56. 被引量:1
-
7郭闻.不让座赶下车或为道德绑架[J].中国老年,2013(23):5-5.
-
8肖巍.女性的道德话语[J].博览群书,1999,0(2):35-37.
-
9夏洁秋.女性主义视角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J].广西社会科学,2007(4):168-171.
-
10张红平.批评的滞后——兼谈新时期的女性文学[J].晋阳学刊,1992(2):80-82.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