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略论晚清上海新型文化人的产生与汇聚
被引量:
29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略论晚清上海新型文化人的产生与汇聚熊月之晚清上海崛起了一个新型文化人群体。与传统士大夫比起来,他们的共同特点是:有较新的知识结构,主要是有较好的西学素养,不像传统士大夫那样,除了诗云子曰、孔孟程朱之外,对天体地球、五洲万国、声光化电一无所知;有比较相...
作者
熊月之
机构地区
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出处
《近代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54-269,共16页
Modern Chinese History Studies
关键词
晚清上海
新型文化
墨海书馆
传教士
江南制造局
科举考试
基督教
《万国公报》
蔡元培
传统文化
分类号
K252 [历史地理—中国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15
引证文献
29
二级引证文献
41
同被引文献
215
1
吕顺长.
清末留日学生史研究的珍贵史料:《官报》[J]
.文献,2002(4):281-287.
被引量:2
2
邹振环.
“五四”前后江浙地区的“杜威热”及其与江南文化的关联[J]
.社会科学研究,2009(6):131-141.
被引量:7
3
陈铁健.
不以成败说往事 ——白吉庵著 章士钊传》书后[J]
.百年潮,2004(6):68-73.
被引量:1
4
王笛.
大众文化研究与近代中国社会——对近年美国有关研究的述评[J]
.历史研究,1999(5):174-186.
被引量:26
5
熊月之.
1842年至1860年西学在中国的传播[J]
.历史研究,1994(4):63-81.
被引量:25
6
刘华明.
近代上海地区交通运输、邮电通讯工具的变迁(1840—1949)[J]
.史学月刊,1999(3):118-120.
被引量:4
7
顾培东.
论对司法的传媒监督[J]
.法学研究,1999,21(6):17-29.
被引量:180
8
熊月之.
晚清上海私园开放与公共空间的拓展[J]
.学术月刊,1998,30(8):73-81.
被引量:75
9
朱英.
论近代上海商人文化的特征[J]
.社会科学研究,1998(5):97-102.
被引量:5
10
朱维铮.
中国文化史研究散论[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26(4):87-91.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29
1
孙兆扬.
近代报人群体在建构公共领域中的角色探析[J]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0,30(4):80-82.
被引量:1
2
戴鞍钢.
清末民初东西部新式教育推进的比较[J]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3):78-88.
被引量:2
3
周其厚.
陆费逵与商务印书馆[J]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3):78-82.
4
刘慧娟.
试论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的双向“角色认同”及其影响[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6):53-56.
被引量:1
5
刘慧娟.
试论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的双向“角色认同”[J]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4(4):15-20.
6
肖朗,洪港.
中国近代教育出版综论[J]
.教育研究,2008,29(6):95-101.
被引量:8
7
杨涛.
蔡元培与中国教育会及爱国学社[J]
.文史杂志,2009(1):34-36.
被引量:1
8
赵爽.
晚清狭邪小说的男主人公形象[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8(4):48-62.
9
张建华,徐茂明.
清末民初江南士绅家族的“中西观”——以苏州东山莫厘王氏为中心[J]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0(3):92-96.
被引量:3
10
李晓英.
晚清绅士与近代报刊[J]
.江西社会科学,2010,30(3):143-147.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41
1
封磊.
礼与法的取与舍:清代方志复仇书写研究[J]
.中国社会历史评论,2023(1):191-209.
2
焦宝.
晚清女性报刊诗词的演进[J]
.求是学刊,2022,49(4):161-171.
被引量:3
3
高凡夫.
伟大建党精神概念生成的考察与认识[J]
.红色文化学刊,2024(3):21-30.
4
韩晶,黄程程.
2021年中共创建史研究综述[J]
.中共创建史研究,2023(1):99-108.
5
王中旸,肖杰.
传统的叛离和依恋——近代知识分子思想的两难困境[J]
.知识经济,2008(11):62-63.
6
周志永,杨桢.
十年来近现代江南家族史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
.黑龙江史志,2014(7):310-313.
7
周奇,赵建国.
近代中国报人群体的兴起与社会变迁[J]
.学术月刊,2008,40(10):147-154.
被引量:1
8
崔志海.
读《近代中国文化转型研究导论》[J]
.近代史研究,2009(2):134-140.
9
魏本貌.
开明书店与教科书出版[J]
.山东图书馆季刊,2009(4):71-75.
被引量:3
10
李涛,陈玉玲.
教育出版系统与新课程改革的复杂关系[J]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9,21(5):59-61.
1
张敏.
晚清新型文化人生活研究──以王韬为例[J]
.史林,2000(2):46-55.
被引量:10
2
梁严冰.
墨海书馆与中国社会近代化[J]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1(1):55-58.
被引量:1
3
永嘉.
第一部《满族文化史》[J]
.社会科学辑刊,1999(6):154-154.
4
黄信初,肖蓉,肖丽.
析墨海书馆的兴衰历史及其积极影响[J]
.湖湘论坛,2010,23(6):108-111.
被引量:2
5
吴福林.
紫金山四亭记[J]
.江苏地方志,2003(4):53-55.
6
宋建昃.
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中的王韬[J]
.中国文化研究,2001(2):68-71.
被引量:2
7
许顺湛.
論裴李崗文化[J]
.中原文物,1980(1):10-16.
被引量:2
8
卢红飚.
墨海书馆与近代中国西学传播[J]
.闽江学院学报,2000,21(1):56-59.
被引量:3
9
赵柏田.
洋人·妓女·朋友——王韬和他居住的年代[J]
.西湖,2006,0(11):49-59.
10
郑旭升.
踏出一步,只有努力将它踩稳[J]
.温州瞭望,2005(6):67-67.
近代史研究
1997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