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渡型经济与腐败性质经济犯罪的体制性成因──对贪污贿赂犯罪的经济分析法学与法社会学分析
被引量:7
出处
《法制与社会发展》
1997年第6期1-8,共8页
Law and Social Development
同被引文献24
-
1苏惠渔,游伟.完善罪名体系 重构犯罪要件──对我国贿赂犯罪立法的若干思考[J].政治与法律,1996(1):46-49. 被引量:5
-
2傅新言.新加坡有效控制贪污贿赂犯罪之评析[J].中外法学,1993,5(2):77-79. 被引量:1
-
3宋军,徐鹤喃,王洪宇.反贪污贿赂的特殊证据规则[J].环球法律评论,1995,17(3):28-32. 被引量:19
-
4宇文.从于大路“鸣冤叫屈”看贿赂犯罪的“后患”[J].学习月刊,2006(5). 被引量:1
-
5赵秉志.论商业贿赂的认定及处理[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6,14(3):9-15. 被引量:23
-
6张明楷.商业贿赂、回扣及相关条款的法律性质[J].法律适用,2006(9):5-9. 被引量:27
-
7单民,周洪波.论受贿犯罪司法认定中的几个问题[J].当代法学,2006,20(6):16-23. 被引量:3
-
8黄健.“为他人谋取利益”不应成为商业贿赂犯罪的构成要件[J].中国检察官,2006(10):71-72. 被引量:2
-
9朱建华.商业贿赂犯罪的司法认定若干问题探讨[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4(3):74-80. 被引量:4
-
10葛洪义.《法理学》[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79页.
引证文献7
-
1褚宏.贪污贿赂犯罪原因之经济分析[J].时代法学,2002(S2):18-19.
-
2李月军.当前腐败根源研究观点综述[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1999,0(2):61-63. 被引量:3
-
3徐安住.犯罪行为的附随法律责任初探[J].求索,2008(1):109-111. 被引量:29
-
4侯明.浅析贪污贿赂犯罪的死刑存废问题[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3(1):62-65. 被引量:5
-
5郑红英.关于贿赂犯罪中利益要件的思考[J].法制与社会(旬刊),2009(26):381-382.
-
6盖玉彪.腐败的犯罪学分析[J].江苏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0,14(5):35-38. 被引量:2
-
7任超.新加坡反贪污制度评析[J].南洋问题研究,2003(1):55-61.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44
-
1彭文华.犯罪附随后果制度的体系定位与本土设计[J].中国刑事法杂志,2023(4):140-156. 被引量:40
-
2刘泽泂,黄旭巍.刑法参与犯罪附随后果调整的理性反思[J].湘江法律评论,2023(1):123-136. 被引量:1
-
3吴云,齐文博.浅析我国贪污贿赂罪刑罚及其改进[J].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7):21-22. 被引量:1
-
4孙景峰.新加坡威权体制的构建与社会发展成本的降低[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9(1):14-16. 被引量:3
-
5傅汴玲.腐败综合治理研究综述[J].江汉论坛,2006(7):134-137. 被引量:2
-
6唐海歌.新加坡廉政建设及其启示[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21(3):1-5. 被引量:4
-
7贾学胜.新加坡反贪刑事法治的特色[J].东南亚研究,2009(2):52-56. 被引量:7
-
8吴世相.贪贿罪废除死刑的多维透视——以《刑法修正案(八)草案》为切入点[J].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6(1):65-67.
-
9杨达昆.新加坡廉政建设的成效及启示[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4,13(1):41-43. 被引量:1
-
10课题组,张国岚,刘本台,赵巍,于怀新.学习 借鉴 创新——构建中国特色纪检领导体制的思考[J].社会科学论坛,2015(1):207-212. 被引量:1
-
1邓振平.创新社会管理体制 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状况[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23(3):68-71. 被引量:2
-
2叶强,朱今.迁徙自由的法社会学分析[J].理论观察,2003(4):61-62.
-
3林孝文.法官自由裁量权的法社会学分析[J].社会科学家,2009,24(6):68-71. 被引量:3
-
4王郁,张彦洁,王亚男.“城市病”的表象、体制性成因及其治理路径——以上海为例[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22(6):53-62. 被引量:9
-
5唐仲清.司法审判的法社会学分析[J].现代法学,2002,24(5):91-95. 被引量:2
-
6张晓.未成年人犯罪的法社会学分析[J].现代妇女(理论前沿),2014(6):110-110. 被引量:1
-
7文晓静,罗边伍各.和谐社会背景下的村民自治与民间法关系的法社会学分析[J].行政与法,2015(9):70-74.
-
8何振兴,张引弛.社区矫正的法社会学分析[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09,13(2):47-47.
-
9王金水.略论王亚南关于半封建半殖民地商品生产性质的基本观点及意义——纪念王亚南诞辰100周年[J].贵阳市委党校学报,2002(2):38-40.
-
10王太钧.法律应对突发性公共事件的法社会学分析[J].比较法研究,2010,24(2):130-136. 被引量: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