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二十世纪的中国刑法学(下)——反思与展望 被引量:16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一)刑法学研究方法遴选的内在根据 科学研究说到底就是研究主体运用各种方法考察、认识未知对象的运动规律,并据以改造现实世界的思维过程。研究方法是研究主体达到认识未知对象的运动规律的目的的桥梁。研究主体能否找到认识未知对象运动规律的科学方法,能否改造现有的认识方法,发现新的认识方法,直接决定着科学研究的成效。 科学的刑法学研究方法的遴选取决于作为认识对象的刑法现象的属性。早在本世纪40年代,蔡枢衡先生即指出刑法具有规范性、现象性和哲学性,三者是刑法的一体三面。
机构地区 北京大学法学院
出处 《中外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9,共9页 Peking University Law Journal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

  • 1陈兴良.刑法疏议[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7.

同被引文献246

引证文献16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