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大学生人文教育的德育功能
被引量: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从人文及人文学科的含义入手,论述了高校人文教育的意义不仅在于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更重要的在于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他们具有高尚的思想情操和健康向上的人格品质。
作者
唐平秋
机构地区
广西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
出处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1期76-78,共3页
Journal of Guangx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高校
大学生
人文教育
德育功能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0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6
同被引文献
20
1
张军.
道德: 经济活动与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变量[J]
.中国社会科学,1999(2):90-93.
被引量:28
2
卢美芬,陈厥祥.
当代中国高校校园文化变迁的几点思考——与苏国红同志商榷[J]
.青年研究,1999(11):35-38.
被引量:16
3
傅小龙.
人格、情绪智慧与大学生素质教育[J]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1998,29(1):70-73.
被引量:1
4
兰英.
科学主义、人文主义教育思潮与当今我国的教育发展观[J]
.外国教育研究,1999(2):9-13.
被引量:17
5
王若民,卢美芬,颜晓初,陈厥祥.
人文教育:大学德育的机遇和挑战[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5(1):101-105.
被引量:1
6
顾明远.
人文科学教育在高等学校中的地位和作用[J]
.现代教育管理,1995(4):12-14.
被引量:112
7
孙晓燕.
浅谈高校德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J]
.思想教育研究,2004(7):20-22.
被引量:8
8
韩蔚.
论高校教育中的人文与科学教育融合[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0(1):51-54.
被引量:4
9
钱杏芬.
对高等艺术职业院校的公共基础课教学之我见[J]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7,5(2):110-113.
被引量:4
10
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引证文献
5
1
于文新.
关于艺术类高职院校历史课教学的思考[J]
.辽宁高职学报,2008,10(2):97-99.
被引量:1
2
张萌,吴凡.
后现代视野下的大学德育困境与反思[J]
.新西部(理论版),2010(5):161-161.
被引量:1
3
陈聪诚,徐溧波.
试论高校教师的人格力量[J]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22(4):53-55.
被引量:6
4
刘丽娜,刘颖.
人文教育在大学教学中的德育功能[J]
.科技视界,2015(9):38-39.
5
唐松林,张平.
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如何整合[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2,1(4):50-54.
被引量:8
二级引证文献
16
1
张晓云.
高校教师人格力量对大学生成长的影响[J]
.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5(2):80-81.
被引量:7
2
黄光杰,徐琼.
试论高校教育管理人员的人格力量[J]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27(5):88-90.
被引量:1
3
解丽霞.
近二十年来的人文精神研究[J]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6):32-39.
被引量:2
4
张桂芳.
30年来中国人文精神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78-85.
被引量:14
5
崔伟峰,严波,夏军,宋殿义.
教师人格魅力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J]
.科技信息,2009(31):136-137.
被引量:4
6
刘艳霞.
断裂与弥合:社会工作研究中科学主义范式与人文主义范式的反思[J]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6(3):24-30.
被引量:4
7
袁东敏.
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专业认证的实施策略[J]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3,23(1):121-124.
被引量:2
8
饶继红.
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管理策略[J]
.美与时代(美学)(下),2014(5):41-42.
9
孙鑫宇,申冬生.
高职校学生品格发展的现状及原因探析[J]
.中国校外教育,2014(10):149-150.
被引量:4
10
秦礼峰.
“6E”体验教学——《大学英语》教学的新视角[J]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28(5):76-79.
1
王汉定.
高校人文教育的现状及其对策[J]
.新余高专学报,2008,13(4):99-101.
被引量:5
2
牛伟,肖立新,李佳欣.
基于高考改革的视角谈高校人文教育[J]
.高教学刊,2015,1(2):9-10.
3
邹满丽.
试论高等教育人文精神的培养[J]
.琼州学院学报,2008,15(6):46-47.
被引量:2
4
吕文玲.
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构筑高校人文教育的框架[J]
.河套学院论坛,2005(3):19-21.
5
李俊.
论高校人文教育与课程改革[J]
.快乐阅读(开心辞典)(上),2011(21):33-34.
6
童蓉.
浅谈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教育[J]
.知识经济,2013(12):171-172.
7
高校人文教育探析[J]
.国内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动态,2009(13):11-11.
8
李明.
试论功利主义影响下的高校人文教育[J]
.科学与财富,2011(11):46-46.
9
龚彬.
深化高校人文教育的思考[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172-173.
被引量:1
10
观点[J]
.宁夏教育,2007(5):5-5.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