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有中国特色的老年保障体系──论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基本对策
被引量:23
出处
《人口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0-14,共5页
Population Research
同被引文献190
-
1穆光宗,林进龙.人口老龄化与老年人问题关系的再讨论[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2(5):115-125. 被引量:18
-
2李小三.重视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J].老区建设,2000(3):11-12. 被引量:1
-
3陈淑卿,陈昌珠.多学科视角下的古代贱老习俗——从湖北“寄死窑”谈起[J].民俗研究,2005(4):121-130. 被引量:3
-
4穆光宗.家庭空巢化过程中的养老问题[J].南方人口,2002,17(1):33-36. 被引量:134
-
5陈为雷.论家庭关系变动中的农村老年赡养问题[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7(4):55-61. 被引量:7
-
6林戈,鲍曙明,孙晓明.建立以家庭和社区服务相结合的老年人社会保障体系[J].人口研究,1999,23(2):55-60. 被引量:35
-
7刘庚长.我国农村家庭养老存在的基础与转变的条件[J].人口研究,1999,23(3):41-42. 被引量:36
-
8刘贵平,候文若,马利敏.社会化养老:问题在哪里?[J].人口研究,1999,23(4):31-41. 被引量:17
-
9杨善华,侯红蕊.血缘、姻缘、亲情与利益——现阶段中国农村社会中“差序格局”的“理性化”趋势[J].宁夏社会科学,1999(6):51-58. 被引量:244
-
10丁士军.关于家庭财富代际转移动机的几种假说[J].江汉论坛,1999(5):65-68. 被引量:14
引证文献23
-
1刘书鹤.农村社会保障的若干问题[J].人口研究,2001,25(5):35-42. 被引量:117
-
2金剑.我国人口劳动力参与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1978~2001年)[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4,25(2):13-17. 被引量:8
-
3裴立新,武志峰,熊振强,王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体育事业发展的经济、社会环境特征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0,15(4):1-6. 被引量:11
-
4欧阳文宇.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对策思考[J].皖西学院学报,2005,21(3):55-58. 被引量:3
-
5盛瑾.从杭州地区看小康社会农村养老保障问题[J].党史文苑(下半月学术版),2005(11):57-59.
-
6徐国喜.当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缺陷与改革路径[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24(6):86-88. 被引量:5
-
7王全美.经济发达与欠发达地区农村养老资源的优化配置[J].农村经济,2010(11):75-77. 被引量:5
-
8李成波.“新农保”语境下的农村养老方式思考[J].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1(12):4-6. 被引量:8
-
9秦小红.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江西科技学院学报,2006,3(2):51-55. 被引量:7
-
10王丽娟,刘金霞.适合我国国情的养老保障问题研究[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0,21(2):13-17.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526
-
1熊景维,于丹丹,季俊含.农村社会保障减贫的局部失灵:一个政策过程分析的视角[J].中国行政管理,2021(6):105-111. 被引量:3
-
2孟愈飞,刘姝辰.互联网使用与居民养老意愿——基于CGSS数据的经验分析[J].制度经济学研究,2019(4):229-246. 被引量:4
-
3武先骐.我国城市社会化养老的发展脉络与研究前沿——基于CiteSpace的知识图谱分析[J].行政与法,2023(5):70-85.
-
4李悦童,李燕芝,卢荷英,李畅.家庭照料方式对子女就业的影响[J].南方治理评论,2022(1):109-126.
-
5郭瑜,张寅凯.代际关系、养老保险与中国城镇养老新图景[J].社会学研究,2021(2):160-180. 被引量:28
-
6聂焱,冉雅倩.我国农村养老模式的研究热点及趋势——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J].社会福利,2023(4):33-45.
-
7曹鑫.男性与女性养老观念对比研究[J].中国人权评论,2019(1). 被引量:1
-
8郭如良,戴志强.农村家庭人口老龄化与农户创业行为——基于社会保障的调节效应分析[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3(6):8-16. 被引量:2
-
9张树礼,张家璇.关于农村养老问题的研究——以山东省东营市部分地区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0(2):262-265. 被引量:2
-
10刘苓君.我国养老模式研究热点的知识图谱分析[J].老龄科学研究,2020(11):39-48. 被引量:3
-
1叶乃滋.论我国小康社会的老年保障体系[J].社会科学战线,1993(1):138-142.
-
2李宁.老年自我保障的社会学思考[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1):38-41. 被引量:3
-
3田雪原.建立具有中国特点的老年保障体系[J].人口学刊,1989,11(4):38-44.
-
4刘书鹤.农村养老事业的两项基本对策——论签订赡养协议书和推行社会养老保险[J].人口学刊,1993,15(4):45-47.
-
5文军.我国老年人口的社会保障探略[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1995(6):32-33.
-
6省第三次民政理论研讨会观点综述[J].东南学术,1990(2):86-87.
-
7施巍巍.人口老龄化的经济社会对策研究[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2,16(6):81-84. 被引量:5
-
8张硕玉,宏硕.对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几点建议[J].郑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15(1):32-33.
-
9阎安.和谐社会视野下我国老年人生活质量研究[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2):27-32. 被引量:1
-
10魏娅.试论老年人共享社会发展成果长效机制之构建[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1(4):54-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