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翻译规范理论关照下的林译小说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论文试图运用翻译规范理论中的预备规范和初始规范,从历史、社会的角度重新审视林译小说,再通过操作规范探讨他在翻译中使用删节、添加和改动的原因。本文认为林纾的翻译之所以成为翻译,是因为它符合当时的规范,而且在整个小说翻译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促成了新的翻译规范的形成,理应有相应的历史地位。
作者
陆艳
机构地区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
出处
《作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164-165,共2页
Writer Magazine
关键词
翻译
规范
林译小说
分类号
I046 [文学—文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2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62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6
1
刘小刚.
翻译规范——话语的秩序[J]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15(1):34-38.
被引量:2
2
李宗刚.
对林译小说风靡一时的再解读[J]
.东岳论丛,2004,25(6):131-135.
被引量:12
3
毛忠明,程韵文.
翻译规范与变异[J]
.上海科技翻译,2004(4):6-9.
被引量:9
4
山田敬三.
鲁迅与儒勒·凡尔纳之间[J]
.鲁迅研究月刊,2003(6):28-33.
被引量:20
5
Chesterman Andrew.Memes of Translation: The Spread of Ideas in Translation Theory,1997.
6
Munday,Jeremy.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 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2001.
二级参考文献
52
1
黄忠廉.
释“变译”[J]
.外语研究,2002,19(3):66-68.
被引量:45
2
张美芳.
意图与语篇制作策略[J]
.外国语,2001,24(2):37-41.
被引量:41
3
林克难.
翻译研究:从规范走向描写[J]
.中国翻译,2001,23(6):43-45.
被引量:126
4
吕俊.
翻译研究:从文本理论到权力话语[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18(1):106-109.
被引量:93
5
孙致礼.
翻译与叛逆[J]
.中国翻译,2001,22(4):18-22.
被引量:130
6
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A]..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M].北京:中华书局,1993..
7
[10][11][12]林纾.致蔡鹤卿太史书[N].公言报,1919-03-18.
8
周作人.《林琴南与罗振玉》[J].语丝,1924,(3).
9
在第五回中,关于火药的发明者,插入了原文没有的字句"有说是上古时支那人发明的".有关数字的部分亦有错误.但错误是出于此次笔者用作底本的、人民文学出版社《鲁迅译文集·月界旅行》呢?或是鲁迅的误译呢?这里尚不能断定(排版失误的可能性亦不能否定).至于将原作中的美国"南北战争"误译为"独立战争",则是来自井上勤的底本的误译.
10
鲁迅的《月界旅行》大体是将井上勤译《月世界旅行》的两回集约为一回,但又不是严格对应的.比如,井上译本第三回开头部分在鲁迅译本中被移到第二回结尾处;第十六一十八回被改编为第七回.另外,井上译本中的详细记述宇宙生成和月球学说的第五回、记录人类已往积累的有关月球知识集大成的第六回,以及探讨将火箭发射地点定在佛罗里达过程的第十一回,在鲁迅译本中也被略去.大概鲁迅认为这些繁杂的内容很难引起中国读者的关心吧.将这些部分与凡尔纳的原作进行对照的话,可以看到,井上译本已略去了相当一部分内容,鲁迅的省略就更多.而另一方面,为了适应中国读者,鲁迅在不少地方下了工夫.比如插入原作及井上译本中没有的陶渊明的诗句、引用《论语》中的语句等.所以鲁迅说"其措辞无味,不适于我国人者,删易少许"(《月界旅行·辨言》).
共引文献
62
1
甘雪梅.
人文兼顾的翻译标准——再析信、达、雅[J]
.长城,2011(8):189-190.
2
蒲公英.
透过社会语言学看翻译变异现象[J]
.外国语文,2013,29(S1):139-142.
被引量:3
3
崔云伟,刘增人.
2003年鲁迅研究论文综述[J]
.甘肃社会科学,2005(1):28-34.
被引量:1
4
马萧.
从模因到规范——切斯特曼的翻译模因论述评[J]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5,16(3):53-56.
被引量:70
5
马萧.
翻译模因论与翻译教学[J]
.山东外语教学,2005,26(3):72-76.
被引量:111
6
杨红军.
浅谈“林译”小说的时代文化特色[J]
.肇庆学院学报,2006,27(1):5-8.
被引量:1
7
张庭华,谢光辉,李培,徐海衡,梁剑明,毛武陵.
论体育语言与逻辑思维[J]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0(2):188-192.
被引量:3
8
张庭华,李培,王颖,谢光辉,李兴志,梁剑明.
走出体育语言——从语言学界的共识看媒体体育语言现象[J]
.体育文化导刊,2007(7):50-54.
被引量:3
9
陈瑞宣.
一种类比:鲁迅与诺斯替主义[J]
.鲁迅研究月刊,2009(3):69-85.
被引量:4
10
孙静艺,王姝静,王伦.
诗歌翻译的忠实原则[J]
.文教资料,2009(8):29-31.
被引量:1
1
何荷.
从图里的翻译规范理论看李继宏《了不起的盖茨比》的中译本[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1(8):121-122.
2
舒静.
功能翻译理论关照下的文学翻译[J]
.青年文学家,2013(35):119-119.
3
朱斌.
论预备规范对斯奈德选择寒山诗的影响[J]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6):76-79.
4
高永.
经典的中心——谈哈罗德·布鲁姆的莎士比亚研究[J]
.衡水学院学报,2008,10(3):47-49.
被引量:2
5
李小华.
古文运动影响下的柳宗元辞赋创作[J]
.绥化学院学报,2011,31(2):79-81.
6
段友国.
翻译规范视阈下的《傲慢与偏见》两种汉译本的对比研究[J]
.长城,2014(02X):197-198.
被引量:1
7
胡文思.
成长的“桥”——《驯服明天者》中自我建构的拉康式解读[J]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6,31(5):54-57.
被引量:1
8
胡继成.
互文性视野下《庄子》里的孔子形象初探——《庄子》与《论语》的互读[J]
.理论界,2015(10):133-138.
被引量:1
9
贺亚男.
源自独特视角的真实感受——《喜福会》中的复调叙事[J]
.作家,2015,0(4X):69-70.
10
周权.
《慈悲》空间形式的主题意义解读[J]
.长春大学学报,2017,27(3):58-62.
作家
2011年 第1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