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国舆情思想的历史渊源及其本质——兼论与西方古典民主思想的比较
被引量: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中国的“舆情”说法产生于唐朝,古代舆情思想的核心是顺民心,让民众的情绪和意愿得以表达和实现,要以民为本、体察民情、通达民声、尊重民意。舆情思想是中国传统社会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本质上是与西方古典民主思想存在差异的。
作者
林竹
机构地区
天津社会科学院舆情研究所
出处
《社科纵横》
2005年第4期147-149,共3页
Social Sciences Review
关键词
舆情思想
历史渊源
本质
西方民主
比较
分类号
D69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作者简介
林竹,天津社会科学院舆情研究所副研究员.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54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23
同被引文献
54
1
姬德强,应志慧.
重思“舆情”:平台化时代的舆论[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0,42(2):49-54.
被引量:16
2
夏良才.
王韬的近代舆论意识和《循环日报》的创办[J]
.历史研究,1990(2):157-168.
被引量:23
3
周苏平.
春秋“舆人”考辨[J]
.人文杂志,1999(3):100-103.
被引量:3
4
王来华.
中国特色舆情理论研究及学科建设论略[J]
.南京社会科学,2014(1):107-114.
被引量:11
5
常征.
舆论·舆人·井田制——兼议中国封建社会初期形态及其发展[J]
.北京社会科学,1992(4):57-68.
被引量:3
6
束有春.
先秦舆人及御夫考述[J]
.江苏社会科学,1997(5):116-121.
被引量:3
7
刘泽华.
论从臣民意识向公民意识的转变[J]
.天津社会科学,1991(4):37-43.
被引量:34
8
陈崇山.
民意调查在中国[J]
.新闻与传播研究,1989(2):1-18.
被引量:4
9
杨皑.
春秋战国时代的“舆人”[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4):109-114.
被引量:10
10
秦秀白.
语篇的“体裁分析”[J]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25(S2):6-11.
被引量:37
引证文献
6
1
姬德强,应志慧.
重思“舆情”:平台化时代的舆论[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0,42(2):49-54.
被引量:16
2
林荧章.
清末及民国期间舆情观念的变迁初探——以《大公报》为例[J]
.编辑之友,2018(10):88-94.
3
林荧章.
清末民国期间关于舆论和舆情认知的分野与演变[J]
.新闻界,2019(7):91-100.
被引量:1
4
王建明.
我国近代舆情概念的使用及其思想内涵的历史嬗变[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6):22-29.
被引量:4
5
马龙,杜彬,刘彦超,李蕾.
传播学视域下古代“舆情”概念考[J]
.武警学院学报,2020,36(8):64-69.
被引量:2
6
张爱军,杨佳琪.
社交媒体时代公民权利的放大、失控与调适[J]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8(2):56-62.
二级引证文献
23
1
杨阳.
论新闻传播学术语“舆情”一词的翻译[J]
.现代英语,2024(10):111-114.
2
李玉强,刘金铁.
疫情防控下高校后勤保障舆情引导[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4(1):53-56.
被引量:2
3
周莉欣.
电商平台自治法律机制的构建[J]
.法商研究,2024,41(2):106-123.
被引量:9
4
张梦雨,康杰.
论网络舆情中的“罗宾汉情结”[J]
.北京警察学院学报,2020(6):60-66.
5
唐远清,吴雷.
舆情治理:制度逻辑与行动策略[J]
.学术界,2021(1):69-77.
被引量:11
6
刘志斌.
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高校舆情特征与治理路径[J]
.中国农业教育,2020,21(6):67-73.
被引量:3
7
姬德强.
平台化治理:传播政治经济学视域下的国家治理新范式[J]
.新闻与写作,2021(4):20-25.
被引量:46
8
杜彬,刘彦超,李蕾,兰月新.
“两微一端”时代网络舆情传播主体及受众变化规律研究[J]
.武警学院学报,2021,37(6):75-79.
被引量:1
9
李彪.
新时代中国特色舆论学:演进脉络、核心问题与研究体系[J]
.编辑之友,2021(9):5-10.
被引量:15
10
李良荣,辛艳艳.
论互联网平台公司的双重属性[J]
.新闻大学,2021(10):1-15.
被引量:19
1
王晓朝,李树琴.
论西塞罗的国家定义及其基本特征[J]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4):53-58.
2
朱飞,胡思越.
西方古典法治理论的起源[J]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2(2):115-120.
3
李长林.
一部关于和谐社会思想研究的开拓性著作——评《西方古典思想家和谐与和谐社会研究》[J]
.云梦学刊,2014,35(3):157-158.
4
薛俊强.
浅析责任政府[J]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08,22(3):38-40.
被引量:2
5
薛俊强.
浅析责任政府[J]
.黑龙江史志,2008(8X):20-21.
6
韩敬.
我看儒家思想的历史作用[J]
.思想战线,1990,16(3):1-8.
被引量:1
7
吕燕飞.
中国孔子与古希腊苏格拉底政治思想比较[J]
.现代商贸工业,2016,37(23):162-162.
8
李德成.
浅析西方古典自然法学思想[J]
.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2014(6Z):140-140.
9
刘然.
西方绿党的绿色社会政治思想[J]
.高校理论战线,2006(10):61-64.
被引量:2
10
杜文君.
十年来中国现代政治思想史研究述评[J]
.中共党史研究,1992(1):26-33.
被引量:3
社科纵横
2005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