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现时代人类的价值取向与国民理想人格重塑
被引量: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道德教育与理想人格塑造是20世纪末国内外教育专家极为关切的话题.
作者
宋晔
机构地区
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
出处
《现代教育论丛》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1-14,共4页
Modern Education Review
关键词
高度智能化
道德教育
人格塑造
国内外教育
价值取向
人格教育
道德直觉
终极价值目标
道德主体
道德人格
分类号
B018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作者简介
宋晔 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高级访问学者(210097)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0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576
同被引文献
29
引证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48
参考文献
6
1
蒋红斌.
论自主选择性道德人格的培养[J]
.教育评论,2000(2):45-48.
被引量:12
2
李江凌.
从知识经济看中国传统伦理的合理性[J]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1999,30(6):86-89.
被引量:2
3
鲁洁.
人对人的理解:道德教育的基础——道德教育当代转型的思考[J]
.教育研究,2000,21(7):3-10.
被引量:320
4
梁丽萍.
美国人格教育的理论与实践[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20(6):58-61.
被引量:14
5
吴康宁.
教会选择:面向21世纪的我国学校道德教育的必由之路──基于社会学的反思[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9,17(3):10-18.
被引量:215
6
刘绍春.
人文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兼论人文教育的功能[J]
.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19(4):16-21.
被引量:31
二级参考文献
10
1
张莉.
榜样和移情对幼儿分享行为影响的实验研究[J]
.心理发展与教育,1998,14(1):26-32.
被引量:31
2
扈中平,刘朝晖.
论当代人文主义教育[J]
.教育研究与实验,1997(4):1-5.
被引量:15
3
庞学光.
浅论道德直觉及其培养[J]
.教育研究与实验,1994(4):27-30.
被引量:3
4
郑健成,潘洁,李伯黍.
儿童利他行为发展研究[J]
.心理发展与教育,1990,6(2):70-74.
被引量:18
5
张法琨.古希腊教育论著选[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296.
6
-.论教育之宗旨.王国维美论方选[M].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1..
7
杨东平.学问中国[M].江西教育出版社,1998.233.
8
金生〓.理解与教育[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
9
吴康宁.
教会选择:面向21世纪的我国学校道德教育的必由之路──基于社会学的反思[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9,17(3):10-18.
被引量:215
10
潘懋元.
试论素质教育[J]
.教育评论,1997(5):6-8.
被引量:142
共引文献
576
1
万婕.
小学德育生活化路径探究[J]
.新智慧,2021(3):43-44.
被引量:1
2
高德胜.
爱与超越——鲁洁先生教育思想的两个关键支点[J]
.全球教育展望,2021,50(12):19-31.
被引量:5
3
王颖.
新中国70年道德教育观研究回顾与展望[J]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97-106.
被引量:1
4
吴凯,刘慧.
生命教育视域下研学旅行的着力点与实施路径[J]
.教育科学,2022,38(5):67-72.
被引量:8
5
韩雯雯,韩凯,董方.
从道德学习角度增强南疆高校师范生德育养成教育实效性研究[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9,0(33):183-184.
6
刘芳.
当代道德教育需要“规范约束”与“教会选择”共进[J]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6):23-24.
被引量:1
7
于富春,何春歧.
关于提高学校德育实效性的思考[J]
.理论观察,2007(6):127-128.
被引量:3
8
刘胜梅,王英娟.
人文精神与大学和谐校园构建[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141-142.
9
陈远东.
如何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能力[J]
.咸宁学院学报,2003,23(4):29-31.
10
郭利兵.
接受磁场对学校德育的启示[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8(11):106-107.
同被引文献
29
1
郭玉成.
武术的属性:文化性、艺术性、体育性[J]
.搏击(武术科学),2007,4(9):1-2.
被引量:34
2
王岗.
发展武术与维护民族文化权利[J]
.搏击(武术科学),2006(9):81-81.
被引量:3
3
戚万学.
道德教育的实践目的论[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46(1):12-17.
被引量:17
4
张永贵,朱忠锋,张生芳.
甘肃省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现状调查研究[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4,20(2):94-96.
被引量:4
5
孙少晶.
网络传播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J]
.青年研究,1999(7):37-39.
被引量:147
6
增田米二,陈敦秀.
信息社会给教育的影响[J]
.比较教育研究,1985(1):18-20.
被引量:9
7
邱丕相,王国志.
当代武术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J]
.体育学刊,2006,13(2):76-78.
被引量:265
8
康戈武.
从全球化视角探讨武术教育的生存与发展[J]
.体育文化导刊,2006(10):13-19.
被引量:50
9
诸复祈.我们的德育缺什么[N].中国教育报,2002-04-25(4).
10
潘燕桃.因特网与教育[J].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2001,(11).
引证文献
14
1
孙成娟,李加兵.
创新德育体系增强德育实效[J]
.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0(4):102-105.
2
卢卫林.
略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性建构[J]
.琼州大学学报,2004,11(6):30-32.
被引量:9
3
杨深根,刘昭云.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德育创新的思考[J]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20(3):20-22.
被引量:5
4
张承栋.
市场经济下的价值取向与青少年思想道德重塑[J]
.教育教学论坛,2011(11):20-21.
5
席克忠.
论体育社团活动对于当代体育教学的影响[J]
.文体用品与科技,2012(8):103-103.
6
王高亮.
诸葛亮《诫子书》中的德育思想[J]
.兰台世界(下旬),2013(11):131-132.
7
宋晔.
社会转型期学校德育的生态性建构[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9(4):103-106.
被引量:24
8
罗金彪.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体系的生态性建构[J]
.教育理论与实践(学科版),2014,34(10):35-36.
被引量:1
9
赵炜,温广瑞.
来华留学教育与中华文化传播规律研究[J]
.神州学人,2023(2):48-52.
被引量:2
10
杨玉春,于鹏飞.
诸葛亮《诫子书》中的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25(2):26-28.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48
1
张艳.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前瞻性思考[J]
.商,2012(12):161-161.
2
张文娟.
论高校图书馆的社会责任[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5,21(1):177-178.
被引量:14
3
张俊青,刘小红.
当代中国生态德育述评[J]
.煤炭高等教育,2005,23(4):27-30.
被引量:4
4
田国秀,闫小鹤.
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研究述略[J]
.思想教育研究,2006(3):21-24.
被引量:21
5
殷桂明.
对加强电大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思考[J]
.攀枝花学院学报,2007,24(1):108-110.
被引量:1
6
李军.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前瞻性思考[J]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7,17(4):85-87.
被引量:1
7
朱秀茹.
高职院校德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探讨[J]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13(1):59-61.
8
水战红.
思想道德教育应重视大学生“内化”培养[J]
.科教文汇,2008(13):39-39.
9
李海丰,施纪华.
论教师价值观的变化与大学思想道德环境建设[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1(3):133-136.
被引量:1
10
何冲.
论构建多样化德育内容体系[J]
.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9):101-102.
1
田恒平.
教育,成全幸福人生[J]
.师道(人文),2009(1):19-20.
2
李海辉,吴媛媛.
浅谈让幸福走进教育过程[J]
.中国培训,2015(12X):163-163.
3
王卓.
打造数字化第一中[J]
.中国计算机用户,2005(32):35-35.
4
想象力和创造力[J]
.父母世界,2009(4):136-137.
5
朱进.
农村小学科学课程教学现状的思考[J]
.大观周刊,2012(18):212-212.
6
汪文华.
大数据时代的教师培训变革[J]
.师资建设,2013(11):38-39.
被引量:2
7
康敏.
人格重塑:教师专业发展的理性思考[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6(5):123-125.
8
马红坤,刘秋云.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大学生人格教育发展趋势[J]
.科教导刊,2013(31):99-99.
9
李朝军.
关于终身教育几个基本问题的思考[J]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6(2):109-111.
10
尤芳.
小学数学学困生认知结构与课堂教学管理模式的研究[J]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2011(6):59-60.
被引量:3
现代教育论丛
2001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