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试论运动性疲劳发生的几个生化问题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阐述了短时间剧烈运动产生疲劳的生化问题和长时间运动产生疲劳的生化问题,最后指出了消除和延缓运动性疲劳的方法。
作者
郝春丽
机构地区
牡丹江师范学院
出处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131-131,135,共2页
Journal of Mudanjiang College of Education
关键词
运动性疲劳
生化问题
分类号
R33 [医药卫生—人体生理学]
作者简介
郝春丽(1973-),女,山东龙口人,牡丹江师范学院.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4
1
李人,陶心铭.
运动性疲劳与脑中r—氨基丁酸(GABA)[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84,8(1):11-13.
被引量:1
2
冯美云,冯炜权.运动性疲劳的突变理论[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984(03).
3
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审定运动医学[M].
4
胡奇.
浅谈运动性疲劳与恢复[J]
.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4,19(1):90-92.
被引量:16
引证文献
1
1
王惠敏,张新江,田福军.
关于运动性疲劳研究中的几点疑问[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0,18(4):124-125.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王秋辰.
运动性疲劳恢复方法分类的研究[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1,19(8):123-124.
被引量:5
1
沈干,丛笑倩,杜忠伟,吴春芳,刘晓音,刘伟,曹谊林.
小鼠胚胎干细胞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的永生化研究[J]
.实验生物学报,2002,35(3):218-228.
被引量:11
2
黄涛,孟立,沈字玲,韩琴,杨永录.
长时间运动对正常大鼠体温和LPS发热反应的影响与IL-6的关系[J]
.成都医学院学报,2008,3(1):16-19.
被引量:2
3
屈金亭.
运动时游离脂肪酸对解偶联蛋白3表达的影响[J]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4):3623-3626.
4
文立,马国栋,张勇,刘树森.
运动与骨骼肌线粒体生物合成[J]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5,24(4):484-488.
被引量:2
5
蒋明朗,雷志平.
间歇性低氧暴露对小鼠自由基代谢的影响[J]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5,24(1):87-88.
被引量:19
6
芦继来,胡广书.
基于小波变换的运动心电ST段检测方法[J]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05,24(5):329-332.
被引量:3
7
范武峰.
胶原蛋白保护你的关节和皮肤[J]
.养生大世界(B版),2008(11):37-39.
8
李丽艳,路新国.
人参皂甙对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的影响及抗运动疲劳的作用[J]
.中国临床康复,2005,9(16):196-197.
被引量:16
9
陈连根.
运动对红细胞功能的影响[J]
.中国临床康复,2005,9(48):166-167.
被引量:5
10
刘霞,路新国.
运动员营养对免疫功能的影响[J]
.中国临床康复,2005,9(8):170-172.
被引量:5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6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