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中国视野中的布莱希特——从理论阐释到舞台演出 被引量:2

Brecht in the Chinese Eye:From Theory to Stage Practice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本文考察的是理论界和演剧界在应对布莱希特陌生化时,在这个概念上所遗留下来的种种中国化的痕迹。文章首先考察了理论研究者应对布莱希特陌生化表演方式时的种种态度,其基本看法是,布莱希特关于陌生化表演的论述是一种纸上谈兵。继而文章考察了理论研究者在共鸣/间离关系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种种意见。最后,文章重点分析了《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四川好人》的误演情况,并将误演原因归之为我们与布莱希特之间存在着审美思维上的隔膜。 The paper examines the various traces left by Chinese theorists and theatrical artists when they respond to Brecht s concept of alienation.First,The paper discusses theorists attitudes towards Brecht s method of alienation,stating that Brecht s theory of alienation is a mere empty talk.Then it proceeds to analyze researchers view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sonce and Alienation.Finally,the article attributes the misunderstanding of Mother Courage and Her Children and Good Person of Setzuan on Chinese s...
作者 麻文琦
出处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88-100,共13页 Drama:The Journal of the Central Academy of Drama
关键词 布莱希特 陌生化 共鸣/间离关系 Brecht aliena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Resonce and Alienation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6

二级参考文献13

  • 1陈恭敏.当代戏剧观的新变化[J].戏剧艺术,1985(3):4-7. 被引量:15
  • 2林克欢.演员与观众[J].文艺研究,1985(2):35-41. 被引量:7
  • 3布莱希特.布莱希特论戏剧[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
  • 4弗雷德里克·詹姆逊.布莱希特与方法[M].陈永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 5《布莱希特与方法》,第54页.
  • 6卢卡奇.物化与无产阶级意识[A].历史与阶级意识.杜章智,任立,燕宏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
  • 7谭霈生.《当代戏剧观念的新变化》质疑[J]戏剧报,1986(03).
  • 8曹禺.危机里蕴育着生机[J],1986(01).
  • 9丁扬忠.谈戏剧观的突破[J]戏剧报,1983(03).
  • 10胡伟民.话剧艺术革新浪潮的实质[J]人民戏剧,1982(07).

引证文献2

二级引证文献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