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战国文字“夨”旁变体辨说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诗经》与今本《卷耳》篇"不盈倾筐"之"倾"对应的字(简6)作:整理者隶定为"■",谓:"从‘夨’从‘血’,‘倾’字异体。《说文·夨部》:‘夨,倾头也。’又《人部》:‘倾,仄也。’《厂部》:‘仄,侧倾也。’‘倾’‘仄’互训,所以‘’字可以从‘夨’表‘倾’义。"^(①)当可信。值得注意的是,安大简这个""字所从的"夨"旁,其"倾头"的特征已不明显,形近于"大";而"血"旁的最后一横笔则写得特别长,左半延伸到"夨"旁之下了。
作者
禤健聪
机构地区
广州大学
出处
《古文字研究》
2020年第1期360-362,共3页
关键词
战国文字
安徽大学
互训
说文
《诗经》
异体
整理者
《卷耳》
分类号
H124.3 [语言文字—汉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5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8
同被引文献
66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陈英杰.
上博简拾零[J]
.学术研究,2003(4):127-128.
被引量:2
2
禤健聪.
战国竹书《融师有成》校释[J]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8,28(4):88-90.
被引量:6
3
徐在国,管树强.
楚帛书“倾”字补说[J]
.语言科学,2018,17(3):244-249.
被引量:13
二级参考文献
15
1
何琳仪.
长沙帛书通释[J]
.江汉考古,1986(2):77-82.
被引量:14
2
袁珂.山海经校注[M].成都:巴蜀书社,1996
3
高亨 董治安.古字通假会典[M].济南:齐鲁书社,1989..
4
周祖谟.方言校笺[M].北京:中华书局,1993..
5
李零.《上博楚简校读记(之二)—<缁衣>》.周凤五.《<孔子诗论>新释义文及注解》.
6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171页《缁衣>篇前的《说明>.
7
马承源.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五)[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8
榻健聪.上博楚简(五)零札(二)[EB/OL].http://www.bsm.org.cn,2006-02-26.
9
单育辰.上博五短札(三则)[EB/OL].http://www.bsm.org.cn,2006-04-30.
10
廖名春.读《上博五·融师有成氏》篇札记四则[EB/OL].http://www.bamboosilk.org,2006-02-20.
共引文献
18
1
范常喜.
战国楚简“■寻”与秦汉简法律用语“■”合证[J]
.语言研究集刊,2019(2):415-423.
2
朱骛涵.
《古文字譜系疏證(二)》典型字集釋[J]
.文教资料,2012(14):43-44.
3
禤健聪.
释“■”并论“印”、“卬”、“色”诸字[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4(1):74-79.
被引量:2
4
张峰,谭生力.
论古文字中戋字变体及相关诸字形音义[J]
.江汉考古,2016(4):113-119.
被引量:4
5
曹可寒.
楚帛书近十五年研究简述[J]
.文教资料,2018(34):68-70.
6
马超,邹芙都.
仲阪父盆自名与古圭国研究[J]
.中国文字研究,2019(2):19-25.
7
李丹.
《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一)》研究综述[J]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8(3):73-77.
被引量:1
8
程浩.
“鬯”字两系说[J]
.中国语文,2020(5):625-630.
被引量:4
9
尹相沅.
“沈”“沉”古今谈[J]
.语文建设,2020(17):73-74.
被引量:1
10
翁明鹏.
秦简牍专造字释例[J]
.汉字汉语研究,2021(1):25-37.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66
1
华学诚.
异文、通假与经典化——以毛诗《关雎》“芼”安大简作“教”为例[J]
.华夏文化论坛,2020(1):3-9.
被引量:1
2
原昊.
《世本》楚帝系逆溯之风的出土战国文献印证[J]
.民俗研究,2020,0(2):131-145.
被引量:4
3
寧鎮疆.
由安大簡《詩經》之“寺子”小議《書》類文獻中的“時”字[J]
.历史文献研究,2020(2):55-62.
被引量:1
4
董露露.
《詩經·秦風·小戎》“蒙伐有苑”解[J]
.经学文献研究集刊,2020(1):53-57.
被引量:1
5
黄锡全.
谈谈楚国“■郢”问题[J]
.出土文献,2020(1):56-66.
被引量:4
6
陈伟武.
安大简《诗经》“流木”补说[J]
.古文字研究,2020(1):392-396.
被引量:1
7
俞绍宏,张青松.
说说安大简《召南·羔羊》中的“人”[J]
.古文字研究,2020(1):363-367.
被引量:2
8
徐在国.
谈楚文字中的“兕”[J]
.中原文化研究,2017,5(5):10-12.
被引量:12
9
夏大兆.
《诗经》“言”字说——基于安大简《诗经》的考察[J]
.中原文化研究,2017,5(5):16-22.
被引量:7
10
徐在国.
《诗·周南·葛覃》“是刈是濩”解[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1(5):83-86.
被引量:14
引证文献
1
1
韩宏韬,娄翔宇.
“安大简”《诗经》研究动态[J]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1(4):59-66.
1
吕俐敏.
表,从外衣到亲戚[J]
.语文教学研究,2022(1).
2
李莉莎,苏丹宁,贾晓磊.
罟罟之装饰:文字、图像与实物的互训[J]
.艺术设计研究,2022(1):17-23.
被引量:4
3
刘刚.
释战国文字中的“缝”[J]
.古文字研究,2020(1):388-391.
4
刘军.
韩侂胄的“侂”应该怎么读[J]
.文史杂志,2022(2):103-103.
5
黄德宽.
战国齐系文字中旧释“马”字的再探讨[J]
.汉字汉语研究,2022(1):3-11.
6
王韬霖.
新蔡葛陵楚简书写风格研究[J]
.江苏教育,2022(13):22-30.
7
王晓阳.
《曹沫之阵》“■”字考——兼谈战国文字中几个从“巤”的字[J]
.汉字汉语研究,2021(4):24-31.
被引量:1
8
郭永秉.
《古文字与古文献论集》《古文字与古文献论集续编》[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64(1).
9
赵鹏飞,刘武军,罗涛,张志,石永洋.
现代学徒制中国实践、国际比较与未来展望[J]
.职教论坛,2021,37(12):6-11.
被引量:56
10
莫伯峰.
甲骨文处所介词“自”和“从”意义差别的原因[J]
.古文字研究,2020(1):117-124.
被引量:1
古文字研究
2020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