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四时与五行相配在战国中后期成为一个思潮。我们对于这一命题的把握既需要审视阴阳、四时、五行的传统渊源,也需要从西汉时期阴阳五行融合的完成态反向回溯。在《管子》诸篇中,四时五行相配时也呈现不同的思想形态。我们从阴阳二气与"五政苟时"两个角度来理解四时五行相配何以可能的问题。《四时》与《五行》篇中呈现的两种思想形态差异与《管子》同《礼记·月令》系统在四时五行相配问题上所产生的差异很不相同。阴阳(四时)五行合流之所以成为一个潮流并存在形态差异则与战国中后期普遍存在的政治改革思潮、理性祛魅思潮、区域性月令系统差异有关。
                
                
    
    
    
    
                出处
                
                    《管子学刊》
                        
                        
                    
                        2020年第1期20-27,共8页
                    
                
                    GuanZi Journal
     
    
    
    
                作者简介
王子剑(1988—),男,河南新乡人,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先秦哲学、宋明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