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幼儿园中的本土文化课程建设初探 被引量: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幼儿园应该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大幼儿学习和生活的空间,应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同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城乡各类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综合运用各种教育资源,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而本园所处的柘荣县具有丰富而浓厚的乡土资源。如东狮山省级风景名胜区以"太姥主峰、马仙故里、东南绝顶、道教中心"著称。柘荣民间文化活跃,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古民居古建筑独具特色,凤岐清代古民居有华夏古建筑"活化石"之称;红色文化、乡土文化代代相承;游氏仙姑祈福文化在台湾乃至东南亚地区薪火相传。荣膺"中国孝德文化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柘荣剪纸"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柘荣马仙信俗"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等。这些极具特色的本土课程资源,可以扩展幼儿的学习和生活的空间,促进其身心各方面的发展;更独特的意义是本土课程资源在幼儿园的开发利用能够激发幼儿对家乡文化的关注与热爱,形成对家乡文化的精神认同,为其良好性格的形成与完整人格的培养奠定基础。此外,也有利于地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为此,我园以幼儿发展为本,以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为原则,对本土课程资源进行了开发和研究。
作者 袁碧清
出处 《当代家庭教育》 2020年第14期42-43,共2页
  • 相关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4

共引文献12

同被引文献4

引证文献1

二级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