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智慧共同生产:数字技术重塑乡村公共服务机制研究 被引量:2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是促进公共服务共同生产的新途径。基于共同生产理论提出“制度环境-生产过程-服务效能”分析框架,对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兴技术重塑公共服务机制进行理论和案例分析,通过对国内外乡村公共服务典型实践进行系统梳理和考察,并对主要案例开展田野观察,发现数字技术通过路径升级、模式再造、场景适配为乡村公共服务共同生产构建了有利的制度环境。数字技术所具备的精准化、去中心化和敏捷化特征,促进了公共服务的共同规划、共同设计、共同交付以及共同评估,实现服务的渠道革新化、过程透明化以及投入产出优化。数字技术融入乡村公共服务有助于打破城乡壁垒,巩固覆盖城乡的公共服务整体性治理机制,推动共同生产机制化,解决公共服务信息不对称难题,促进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
出处 《电子政务》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44-56,共13页 E-Government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公共服务网络的资源配置效应与智慧调节机制研究”(项目号:72274104)
作者简介 王洪川,男,辽宁朝阳人,博士,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助理教授,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公共服务,共同生产与社会治理;齐云清,女,山东淄博人,中国香港教育大学亚洲政策研究系学生,主要研究方向:公共服务与公共政策;通讯作者:侯云潇,男,河南禹州人,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社会保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3

二级参考文献350

共引文献1315

引证文献24

二级引证文献10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