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浅谈儒家思想的“自强不息”及其文化价值彰显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儒家思想作为中华文化的主要内容之一,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及文化价值。儒家思想的自强不息精神,更是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对于当代文化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总结了儒家思想中自强不息的主要内容,并结合了儒家思想的自强不息的各个方面,深入分析儒家思想的自强不息对当代文化发展的启示,进而挖掘其对促进文化自强、文化创新以及文化自觉的借鉴意义。
作者
李桥英
李文静
机构地区
贵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汉字文化》
2024年第4期220-223,共4页
Sinogram Culture
关键词
儒家思想
自强不息
文化价值彰显
分类号
B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G122 [文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3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98
同被引文献
40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李海青,钟香妹.
论中国共产党的文化使命[J]
.重庆社会科学,2023(11):5-14.
被引量:6
2
习近平.
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的说明[J]
.求是,2021(23):4-13.
被引量:88
3
杨泽明,陈钰业.
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繁荣·文化自强——探寻中华文化发展的内在逻辑[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5):131-137.
被引量:7
二级参考文献
13
1
.《周易·系辞下》[M].,..
2
.《管子·牧民》[M].,..
3
.《周易·乾》[M].,..
4
《左传·成公四年》.
5
1946年出版《三民主义论》,孙中山.《中国社会与中国革命》.
6
2011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的决议《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义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7
李白.《江上吟》.
8
左丘明.《左传·僖公十四年》.
9
《诗经·毛诗序》.
10
《易经》的《贲卦·彖传》.
共引文献
98
1
侯惠勤.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创新逻辑[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23(2):1-19.
被引量:11
2
潘斌.
新时代党的风险治理思想的基本逻辑[J]
.求是学刊,2022,49(5):1-9.
被引量:1
3
刘德铭.
“两弹一星”精神的生成逻辑与育人价值[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4(2):15-20.
被引量:3
4
刘艳辉.
“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路径[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4):241-245.
5
张宇慧.
伟大建党精神锤炼学生党员党性修养路径研究[J]
.世纪桥,2023(2):9-11.
被引量:1
6
宁琼.
红色血脉:内涵、价值与赓续[J]
.红色文化资源研究,2021(2):106-113.
7
游志纯.
中国共产党历史自觉的辩证法意蕴与实践路向[J]
.党政干部学刊,2023(12):12-19.
8
王珊珊.
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蕴含的方法论[J]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2021(6):21-29.
被引量:3
9
陈志刚.
“两个结合”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逻辑[J]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2023,9(4):9-18.
被引量:7
10
肖剑忠,石迁月.
党史观:重大纪念活动的主导与枢轴[J]
.观察与思考,2023(5):63-73.
同被引文献
40
1
汤丹丹,温忠麟.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问题与建议[J]
.心理科学,2020,43(1):215-223.
被引量:725
2
陈赟.
“家天下”还是“天下一家”——重审儒家秩序理想[J]
.探索与争鸣,2021(3):104-114.
被引量:11
3
任剑涛.
“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家国天下的个体递归[J]
.国际儒学(中英文),2021(2):27-48.
被引量:9
4
尤尔根.哈贝马斯.
超越民族国家?——论经济全球化的后果问题[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9,51(5):60-64.
被引量:25
5
杨宜音,张曙光.
在多元一体中寻找“我们”——从社会心理学看共识的建构[J]
.学术前沿,2013(7):23-30.
被引量:13
6
连玉君,程建.
投资—现金流敏感性:融资约束还是代理成本?[J]
.财经研究,2007,33(2):37-46.
被引量:292
7
杨妍.
现代化进程中地域主义与国家认同危机[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5(3):103-107.
被引量:9
8
肖滨.
两种公民身份与国家认同的双元结构[J]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76-83.
被引量:149
9
刘林平,郑广怀,孙中伟.
劳动权益与精神健康——基于对长三角和珠三角外来工的问卷调查[J]
.社会学研究,2011(4):164-184.
被引量:91
10
林尚立.
现代国家认同建构的政治逻辑[J]
.中国社会科学,2013(8):22-46.
被引量:420
引证文献
1
1
傅承哲,景怀斌,莫庭阳.
民众国家认同生成机制的变迁——基于三期横断面调查的比较研究[J]
.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2024(1):79-111.
1
张蒙,朱西周.
毛泽东关于斗争重要论述的三维探赜[J]
.大庆社会科学,2024(3):65-72.
2
牛光夏,张尚元.
中国纪录电影对中华文明精神标识的艺术呈现[J]
.电影文学,2024(7):104-107.
3
于守恺.
在坚定文化自信中实现文化自强[J]
.留学生,2023(9):58-58.
4
余静婷.
新时代文化自信自强构建路径研究[J]
.时代报告(学术版),2024(2):74-76.
5
陈国栋,袁三标.
中国共产党政党自信的文化逻辑[J]
.学术研究,2024(5):1-6.
被引量:1
6
于春艳.
坚定文化自信自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J]
.黑龙江民族丛刊,2024(1):20-28.
被引量:2
7
刘占军.
中华传统美德三个精髓点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24(3):91-95.
8
朱继东.
习近平文化思想视域下科学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四个方面[J]
.甘肃社会科学,2024(3):11-18.
被引量:9
9
翟成鹏,上官嘉雯.
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逻辑[J]
.南方论刊,2024(5):13-16.
10
周彩虹.
浅谈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的语文素养[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2019(1):84-85.
汉字文化
2024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