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組、賓組、黄組卜辭中有一類圓首屈體、首部實以點狀的字,作■、■、■諸形,應該是“蠖”字初文。通過分析,黄組卜辭中的地名“■”實爲一字,■是爲標明■之“壑”音(曉母鐸部)而加注的聲符。■組卜辭中的“舞■”可能是商舞“大濩”。魏石經“扈”字古文“■”可視爲一個“从山,■(蠖)聲”的字,“■”讀蠖聲可能是上承甲骨文的古老用法。從秦隸及唐寫本“巴”形來看,“巴”字可能即由此“蠖”形初文假借而來。
                
                
    
    
    
    
                出处
                
                    《甲骨文与殷商史》
                        
                        
                    
                        2023年第1期209-219,共11页
                    
                
                    Bulletin of Oracle Bone Inscriptions and Yin-Shang History
     
            
                基金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新修甲骨文字典”(20&ZD306)
                    青年項目“商周之際西土政治地理結構變遷與民族關係研究”(22CZS002)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