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Moment in Peking中四字格回译策略探析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Moment in Peking是林语堂用英文创作的一部文学作品,旨在传播弘扬中国文化。林语堂在创作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了作品的翻译性。翻译时,恰当地使用四字格可使译文妙笔生花。张振玉译本中使用了大量的四字格。本文阐述了四字格及其特点,并结合张译本《京华烟云》中具体的汉译实例分析,以期能为其他译者提供有利参考。 Moment in Peking is a literary work written by Lin Yutang in English,which aims to spread Chinese culture.In the process of his creation,Lin Yutang fully considered the translatability of this work.In translation,the proper use of four-character structure can make the translation refined.A large number of four-character structures are used in Zhang Zhenyu’s translation.This paper expounds the four-character structure and its characteristics,and analyzes the specific examples in Zhang’s version of Moment in Peking,in order to provide favorable reference for other translators.
作者 杨一凡 郝军
出处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电子版)》 2019年第12期239-240,共2页 China Journal of Multimedia & Network Teaching
基金 辽宁省教育厅2019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WJC201929).
关键词 《京华烟云》 四字格 回译 翻译策略 《Moment in Peking》 four-character structure back-translation translation strategies
作者简介 杨一凡,沈阳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郝军,沈阳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生导师,副教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英语教学
  • 相关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16

  • 1张思洁,张柏然.试从中西思维模式的差异论英汉两种语言的特点[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6,19(5):8-12. 被引量:34
  • 2连淑能.论中西思维方式[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2):40-46. 被引量:918
  • 3刘若愚.中国文学理论[M].杜国清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60.
  • 4林语堂.京华烟云[M].郑陀、应元杰译.台中:文听阁图书有限公司,2010.
  • 5金圣华.从(家书)到(译文集)-傅雷夫妇逝世二十周年纪念,载《傅雷谈翻译》[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6.
  • 6德卡罗.一个美国人的《易经》之旅[M].陈绍怡译.北京:知识出版社.2004.
  • 7高罗佩.大唐狄公案[M].陈来元、胡明、李惠芳译.海口:海南出版社,2011.
  • 8科瓦列夫斯基.窥视紫禁城[M].闫国栋等译.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 9王宏印.文学翻译批评概论[M].北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 10夏志清.讲中国文学史,我是不跟人家走的[N].南方都市报,2008-7-30.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