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虚实相接:11—15世纪云南的“华夏郡望”与白人身份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11—15世纪云南的“华夏郡望”体现了白人再生产华夏历史资源来塑造、转换身份,主观或客观地将自身塑造为中华民族共同体一员的历史逻辑。“华夏郡望”在大理国时期是民族政权情境下白人在地化华夏历史资源塑造自身身份的产物,在元明时期是王朝国家情境下白人追求华夏身份并获得华夏、王朝国家认可的重要窗口,其指涉地域经历了本地到中原的转变。“华夏郡望”内涵演变与白人身份追求的相互因应、流动,使得虚实相接的“华夏郡望”成为白人、华夏、王朝国家多重主体认同的窗口,在接续族源多源性的同时,构筑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体验与情感连接,形成了华夏政治地理边缘群体以再生产华夏历史资源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
作者 孙俊 朱贵芳
出处 《民族论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3-61,共9页 Minzu Tribune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元明云南族群空间的建构与国家认同研究”(20FZSB00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西南苗疆走廊屯堡聚落与防御体系整体性研究”(52168001)阶段成果
作者简介 孙俊,云南师范大学历史与行政学院、地理学部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朱贵芳,云南师范大学地理学部硕士研究生。地址:昆明市,650500。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2

二级参考文献106

共引文献646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