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从记忆到诗意:走向美学的非遗 被引量:26

From Memory to Poetry:ICH towards Aesthetics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对传统文化价值的现代认识经历了从遗物、遗产到活化的非遗这样一个进程,但传统文化如何活化传承,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难题;历史遗存需要通过情感体验和意象建构的审美活动唤醒记忆以活化,即从史学走向美学;非遗美学是对民间文化审美价值的发现,意义在于使民间文化遗产在审美中复活,发掘传统生活技艺的诗意内涵并回归当代生活。
作者 高小康 Gao Xiaokang
机构地区 汕头大学文学院
出处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58-164,共7页 Literary Review
基金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美学研究”(项目编号18JZD01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

二级参考文献13

  • 1徐敬亚.《隐匿者之光》.《现代汉诗:反思与求索》第441页,作家出版社1998年版
  • 2彼得·斯·汉森.《二十世纪音乐概论》(下)第256页.人民音乐出版社1986年版.
  • 3汉斯·库恩.《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第16卷(1961)“民族主义词条”,第149页.
  • 4《民族主义思想》,第3-24页.
  • 5海耶斯.《民族主义:一种宗教》,第2页,纽约出版社1960年版.
  • 6海耶斯.《民族主义简论》,第5页,纽约出版社1926年版.
  • 7汉斯·库恩.《先知与民族》,第2页,纽约出版社1946年版.
  • 8罗伯特·T·克拉克·简.《赫尔德,切萨罗蒂和维科》[J].哲学研究,:657-659.
  • 9罗伯特·R·尔纲(Ergang).《赫尔德和德国民族主义的基础》,第232页,纽约出版社1966版.
  • 10罗伯特·R·尔纲.《赫尔德和德国民族主义的基础》,第220,198页.

共引文献34

同被引文献368

引证文献26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