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新工科背景下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探析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首先对新工科的基本内涵进行了阐述;然后依据新工科的具体要求,从不同的角度对自动化专业新时期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剖析;最后,结合自动化专业的发展和建设现状,提出了人才培养的具体模式。
作者
张晗霞
徐致远
田锦明
机构地区
江苏海洋大学电子工程学院
出处
《计算机产品与流通》
2020年第7期239-239,共1页
关键词
新工科
自动化
人才培养
分类号
G64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TP20-4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2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3480
同被引文献
14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3
参考文献
3
1
尹晶,张晶,蒲鑫.
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改革与探索[J]
.黑龙江科学,2019,10(3):34-35.
被引量:7
2
钟登华.
新工科建设的内涵与行动[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65(3):1-6.
被引量:3457
3
余建星,纪颖,余杨,于泓,段庆昊.
新工科人才培养的关键变革与创新实践——基于天津大学的分析[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0,0(3):71-77.
被引量:26
二级参考文献
12
1
王晶.
利用校企合作培养高校理工科应用型创新人才[J]
.教育与职业,2013(35):112-113.
被引量:6
2
王永利,江涛涛,姜鸿.
工科高校文科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研究[J]
.教育与职业,2014(20):112-113.
被引量:3
3
刘学东.
新思维,新课程——斯坦福大学通识教育改革[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4,35(5):96-102.
被引量:45
4
朱高峰.
关于中国工程教育发展前景问题[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64(3):1-4.
被引量:31
5
吴爱华,侯永峰,杨秋波,郝杰.
加快发展和建设新工科 主动适应和引领新经济[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65(1):1-9.
被引量:1693
6
陆国栋,李拓宇.
新工科建设与发展的路径思考[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65(3):20-26.
被引量:715
7
周嘉禾,王传金.
地方应用型高校专业建设的应然求索[J]
.中国大学教学,2017(12):43-46.
被引量:16
8
周静,刘全菊,张青.
新工科背景下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构建[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8,35(3):165-168.
被引量:193
9
胡晓倩,董丽丽,毕淑峰,吕顺清,许竟成.
“创新”和“卓越”视域下的生物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索[J]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18):231-233.
被引量:6
10
张硕,贾卓男.
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的改革与探索[J]
.科技风,2018(20):46-46.
被引量:10
共引文献
3480
1
张瑛,郑刚.
西北联大高等工程教育特点及其历史启示[J]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9(4):124-129.
被引量:1
2
朱晓明.
新工科背景下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毕业实习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
.知识窗(教师版),2022(12):21-23.
3
邹少琴,侯红科,郭凌.
工业互联网技术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研究[J]
.质量与市场,2021(20):25-27.
被引量:1
4
陈靖,王蓓蕾.
新工科视域下专门用途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索——以“学术英语(理工类)”课程为例[J]
.中国ESP研究,2023(4):67-74.
被引量:3
5
杨玉,侯丽梅,闫锋.
新工科背景下基于项目化学习的“理工学术英语”混合式教学实践研究[J]
.中国ESP研究,2022(4):21-28.
被引量:2
6
张旻,刘晓杰,郭丹,周兰珍.
基于OBE理念的图形图像设计课程质量评价探索[J]
.职业教育,2023(31):77-80.
7
李静雅.
以问题为引导的电路与模电实验教学改革研究[J]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23,39(5):118-123.
被引量:4
8
闫枫,张嘉伟,呼媛,郭景晓.
浅析新工科背景下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改革[J]
.校园英语,2020(41):42-43.
被引量:2
9
陆伟,崔俊云,常言说.
新工科背景下以工程实例为牵引的课程体系改革探索[J]
.学园,2020,13(19):61-62.
10
叶才勇.
新工科背景下《电机学》教材改革探析[J]
.学园,2020,13(7):88-89.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4
1
胡唯.
课赛结合模式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视觉传达专业为例[J]
.课程教育研究,2019,0(47):256-256.
被引量:4
2
薄瑞峰,梅瑛.
机动式教学法在机械原理中的应用[J]
.机械设计,2020,37(S02):234-236.
被引量:10
3
陈治.
关于现代机械设计理论与方法的探讨[J]
.新经济,2013(29):102-102.
被引量:2
4
孙康宁,于化东,梁延德,张景德,林建平,徐向纮,李晓东.
基于新工科的知识、能力、实践、创新一体化培养教学模式探讨[J]
.中国大学教学,2019(3):93-96.
被引量:112
5
朱佳斌,张国洋,刘群群,张执南.
代尔夫特理工大学项目式教学的实践与启示[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0(3):81-86.
被引量:28
6
李晓云.
基于成果导向的全程化课程考核方法改革探索与实践[J]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5(4):99-106.
被引量:22
7
赵文辉,姜海丽,孙秋华,赵言诚,刘艳磊,姜富强,姜宇.
注重学习过程的全程化考核方式探索与实践[J]
.高教学刊,2019,0(19):86-87.
被引量:16
8
石雪飞,李珂.
传统工科课程在新工科建设要求下的改革[J]
.教育教学论坛,2020(3):80-82.
被引量:25
9
陈志强.
新工科背景与能力培养下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教学的改革研究[J]
.轻纺工业与技术,2020,49(4):151-152.
被引量:6
10
朱立达,巩亚东,于天彪.
新工科视域下机械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思考[J]
.高教学刊,2020,0(15):31-36.
被引量:35
引证文献
2
1
刘军,张涛.
基于新工科背景的机械设计课程创新[J]
.机械设计,2020,37(S02):268-270.
被引量:11
2
古妮娜,郭攀成,张继林,罗文翠.
“项目任务+学科竞赛”双核驱动的教学创新与实践——以机械原理课程为例[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3(17):20-22.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13
1
潘甜,古妮娜,张继林,张军平,郭攀成.
“互联网+创新教育”下机械原理课程教学创新与实践[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4(17):10-15.
被引量:3
2
王妍静.
论如何提高《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教学质量[J]
.科技资讯,2021,19(5):239-241.
被引量:1
3
倪姗姗.
新工科背景下中专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
.现代农机,2021(4):72-73.
被引量:3
4
彭晓君.
机械专业课堂创新改革的探讨--以机械设计课程为例[J]
.肇庆学院学报,2021,42(5):28-32.
被引量:3
5
施艳艳,任莉,李梦阁.
新工科电子信息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J]
.科技与创新,2022(2):116-118.
被引量:5
6
张善文,孙永元,葛正辉,张燕军,戴敏.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创新设计课程教学实践研究[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22,41(8):226-229.
被引量:11
7
谷岳.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机械课程教学改革[J]
.造纸装备及材料,2023,52(3):244-246.
被引量:1
8
刘文光,王浩兰,刘良娟.
基于强化实践能力导向的机械设计课程教学改革[J]
.大学教育,2023(6):22-25.
被引量:2
9
纪斌,陈兴燕,孙书蕾.
新工科背景下三维造型融入机械设计课程的教学研究与实践探索[J]
.大学教育,2023(8):59-61.
被引量:1
10
陈青,朱佳桂,顾金彤,周临震.
面向产业的“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教学改革探索[J]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23,59(6):222-224.
被引量:5
1
王玥,姚江云,付强.
独立学院自动化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策略探析——系部层面[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电子版),2020(7):148-149.
2
文孝强.
对大学学生成绩分类结果的理性思考[J]
.高教学刊,2020(21):76-78.
3
韩娜妮,郑耐琴,徐秀妮.
基于Matlab的现代控制理论教学改革研究[J]
.甘肃科技,2020,36(10):66-68.
被引量:1
计算机产品与流通
2020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