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历史时期的中国,至迟在唐宋时期,南重北轻、南北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开始显现。至明朝中晚期,因东南、华南地区的进一步发展,这一差异转变为东部沿海与西部内陆边疆的经济发展不平衡,胡焕庸线所揭示的中国空间经济发展格局应当从这一时期开始算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尤其在改革开放以后,东部地区与西部内陆边疆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均衡日渐明显。胡焕庸线揭示了一条衡量中国经济发展的经纬线。从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来看,任何一个国家内部各区域间经济的非均衡发展是常态,探讨中国东西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并非要让西部内陆边疆省区追赶上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水准,而是要坚持统筹兼顾,努力逐步缩小这种差距,同时坚持参与式发展,不仅让内陆边疆省区与东部沿海地区互利共赢、共同发展,还要让内陆边疆省区的人们享受与东部人民基本均等的公共服务。
出处
《西北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2-96,共15页
Journal of Northwestern Ethnic Studies
基金
2019年度国家民委委托课题“新时代中国边疆民族治理理论研究”(编号:2019-GME-064)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冯建勇,历史学博士,浙江师范大学边疆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