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COVID-19疫情作为一起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为社会科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议题。已有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背后的经济效应相关研究多是探讨其对宏观经济的影响,而缺乏其对个体消费行为影响的探讨;而传统消费者行为学的研究主要以商业应用为其导向,进而缺乏对时代与社会问题的关切。文章基于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时序性特征,以研究者应该关注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为脉络,讨论和展望了消费者行为学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展开研究的思路,并且绘制了相应的逻辑路径。消费者行为学只有更关注社会现实问题,并将这些问题融入学科理论体系发展的内在逻辑中,才能在更好地服务于社会需求的同时,推进学科的良性发展。
出处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13,共6页
Social Scientist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控制感边界条件的消费者自我威胁对应对性消费行为影响机制研究”(7187207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基于意义维持模型的自我威胁对消费者体验消费偏好的影响机制研究”(71902069)
作者简介
金晓彤(1964-),吉林长春人,吉林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城镇/农村居民消费行为、文化消费/文化消费行为、新生代农民工消费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