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国家提出要“健全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随着教育数字化建设步伐的加快,要积极探索新技术、新途径支持下的协同育人新模式。在理解家校社协同育人中,要秉持“知、情、意、行统一”思想,在教育理念上协同;树立现代“终身生活教育”观,在教育方式上协同;把握“生态系统论”思想,在教育管理上协同。数字化时代的协同育人,就是要打造一个学校、家庭等多元主体一起参与的育人体系,为共同育人目标凝聚强大合力,形成全新交流互动体系:打造数字化时代家校社协同育人新平台,构建数字化时代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新体系,营造数字化时代家校社协同育人学习场,探索数字化时代家校社协同育人新机制。数字化时代家校社协同育人应将“数字化”作为其根本的出发点,明确当前智能技术和互联网深度融入协同育人全过程的环境下,不断完善“活动育人、环境育人、服务育人”,从构建机制、明确步骤、深挖渠道、健全评价等方面开展行动。家校社协同育人长效机制要做到工作方式多元化、知识获取具象化、师生交流常态化。行动步骤有“四步”:明确共同目的,促成合力协作;改善沟通方式,实现信息畅通;搭建数字平台,促进同台发力;培育信任机制,增强协作凝聚力。协同育人渠道要做到“三主”:学校主导、家庭主体、社会主阵地。协同育人评价机制要做到“三性”:评价主体及对象的丰富性、评价内容及方式的针对性、评价结果及应用的科学性。
基金
湖南省社科基金教育学专项课题“信息技术支持下家校社协同育人体系构建研究”(编号:HNFTP2022001)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
刘正华,长沙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高级教师,理论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