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深度推进课程改革的当下,依据小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寻找适切的教学路径,搭建适切的学习支架,在学生思维的断层处、疑难处、转弯处助其一臂之力,既能满足新课标对转变数学教学方式的要求,又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形成教与学的良性循环和互动交流,推动学生数学思维的进阶,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一、找准思维切入点,搭建情境化学习支架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指出,有效的教学活动应当为学生在最近发展区搭建“支架”,引导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笔者认为,支架的作用首先在于为学生提供情境以帮助学生学习,并随着学生的发展逐渐减少帮助,使他们最终获得自主学习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