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中国文艺复兴”的日本视角:京都学派与五四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文艺复兴"话语经历了从欧洲到日本再到中国的理论旅行。以内藤湖南为首的日本京都学派,率先比照欧洲文艺复兴提出"宋代近世说",与中国近现代学人相呼应,深刻影响了中日现代学术的建立以及1950年代以来的海外汉学研究。围绕"中国文艺复兴"话语的建构,中日学人有重合也有分歧。重合在于对宋代文艺复兴的认同,对汉学方法的尊奉,对乐生享美之精神的推崇,认为"平民文化"的崛起推动了"新语言、新文学、新的生活观和社会观";分歧则在于是否认可"挑战—回应"的史学模式和新旧不两立的双线文学观,以及对于"平民"在中国式民主思想内生脉络中的定位。从中国本位、儒家价值和文化中心出发的"中国文艺复兴"论,揭示出新文化运动在"白话文学"和"平民主义"上的两歧性,提示在不同国家具体的历史发展变迁中进一步寻绎"现代(性)"的征兆与路径。
作者 朱军
出处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42-159,共18页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Studies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