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家校共育在现代教育教学中的实践策略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现代教育对小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离不开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需要家庭和学校有效的联合,通过家校合作来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赋能。在当下能够承担起家校沟通的桥梁越来越多,如微信、QQ等,但是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会使得传统的家校沟通模式逐渐淡化,并且一些传统的家校合作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在新时期下要充分响应新课改中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更好的联动家庭教育资源,结合教师的专业化指导来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发展奠定基础。
作者
徐霞
机构地区
甘肃省兰州市五里铺小学
出处
《新智慧》
2020年第16期113-113,共1页
关键词
家校共育
现代教育
策略
分类号
G626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9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52
同被引文献
4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吴晗清,赵芳祺,程竺君.
家校共育现状及可能的改变:来自家长的声音[J]
.当代教育论坛,2020,0(1):80-86.
被引量:49
2
任汉芹.
浅谈家校共育中班主任如何与家长成为合作伙伴[J]
.亚太教育,2019,0(10):24-24.
被引量:3
3
杨炯心.
开启好“家校共育”这扇门[J]
.科学咨询,2016,0(33):36-36.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19
1
卢鸿鸣.
家校高度融合 形成教育合力——以长郡中学为例[J]
.当代教育论坛,2012(4):123-126.
被引量:4
2
钱焕琦.
当前家校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及伦理调适[J]
.中国德育,2006,1(3):44-49.
被引量:14
3
徐明峡.
家校合作——综合实践课程的新资源[J]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07(5):26-27.
被引量:7
4
王维平,车军社,孙福兵,高爱芳.
山西省中小学家校合作现状研究[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27(7):23-26.
被引量:9
5
谷爱杰.
家校合作:实现多向互动与深度交流[J]
.中小学管理,2008(7):27-28.
被引量:8
6
管风光.
论家校合作[J]
.教师,2008(24):45-45.
被引量:1
7
覃学健.
家长委员会是中小学家校合作方式的诉求[J]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11(2):3-5.
被引量:15
8
周玲.
家长义工制:家校合作新模式[J]
.全球教育展望,2010,39(12):85-87.
被引量:9
9
陈慧.
民族地区家校教育现状调查[J]
.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版),2011(8):101-103.
被引量:1
10
李基盛.
家校携手 共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J]
.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版),2011(11):39-41.
被引量:4
共引文献
52
1
孙广源.
“双减”政策下小学班主任“家校共育”探究[J]
.试题与研究,2022(15):132-133.
被引量:2
2
闫敏,魏戈.
家校共育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基于社会互赖理论视角[J]
.少年儿童研究,2020,0(4):49-55.
被引量:8
3
文慧.
校园欺凌父母责任及其法律规制[J]
.中国教育法制评论,2022(2):165-175.
被引量:1
4
张恋.
家校共育下家庭心理辅导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
.当代家庭教育,2024(3):67-69.
5
施兆鹏.
世纪之交的湖南茶叶[J]
.茶叶通讯,2000,27(1):3-5.
被引量:4
6
贾宝泉.
漠风·梅香──“《散文》主编谈散文”之六[J]
.中国三峡建设,2000,7(4):39-40.
7
杨霞.
家校合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J]
.教师,2018,0(8):122-122.
8
张敏.
“互联网+”背景下的家校共育策略[J]
.内蒙古教育,2019,0(17):16-17.
被引量:2
9
刘茜,姚爱芳.
疫情期间家庭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
.现代教学,2020,0(10):51-54.
10
谢丽玉.
关于小学家校共育中教师的指导作用及策略探究[J]
.神州,2020(18):137-137.
同被引文献
4
1
高发瑛.
农村中小学家校共育实施策略的几点思考[J]
.当代家庭教育,2020(25):2-3.
被引量:2
2
吴霞.
形成家校合力 共育桃李英才——哈尔滨市第三中学“家校共育”路径探索与实践[J]
.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2020(9):16-17.
被引量:2
3
程慧明.
农村中学家校共育的新趋势、新策略[J]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2020(10):66-67.
被引量:1
4
张慧敏.
“互联网+”背景下中小学家校共育新模式的构建方法[J]
.甘肃教育,2020(20):42-43.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
1
李宗竹.
西藏县域中小学如何开展家校共育[J]
.当代家庭教育,2021(29):3-4.
1
李秀华.
中小学开展居家综合实践活动的策略[J]
.河北教育(综合版),2020(4):46-47.
2
李春兰.
小学劳技家校合作教学模式初探[J]
.新智慧,2020(11):113-113.
3
李海萍.
依托“故事爸妈进课堂”增进学校德育工作实效[J]
.师道(教研),2020(9):15-15.
4
李璐璐.
传统家训育德机制探析[J]
.职大学报,2020(5):115-118.
5
刘骥.
数字鸿沟下的教育公平--基于PISA2018中国四省市的分析[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0(9):35-43.
被引量:23
6
郭蕾.
家园携手实现共育 促进幼儿健康成长[J]
.散文选刊(中旬刊),2020(6):35-35.
7
王区区.
苏北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9):42-44.
新智慧
2020年 第1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