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论《资治通鉴》与《春秋》学的学术理路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宋代《春秋》学十分繁荣,其与史学呈现相互促进的形态。《资治通鉴》与《春秋》学的互动就是其中之一。尽管司马光认同中国传统史家提出的“史可续经”之论,但是并未明确表示以所著史书续《春秋》的主张。后世学者多认为《资治通鉴》是续《左传》之作,这可从史法和史事两个方面予以佐证:在史法上,《资治通鉴》继承并发展了《左传》的编年体例与史论形式;在史事上,《资治通鉴》上接《左传》之终章。司马光以“谨名分”立为《资治通鉴》首发之《春秋》大义。在义例上,《资治通鉴》承续了《春秋》褒贬之法。司马光对“国家之兴衰”“生民之休戚”进行叙述、呈现,使读者在阅读中自行体悟善恶得失。对于正闰之说,司马光认为,评判标准是是否达成“大一统”之功业。司马光遵从“正名”大义,承续褒贬之法,是谓“接续”。不取正闰之论,是谓“革新”。
作者 王戈非
出处 《原道》 2023年第1期102-117,共16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宋学源流”(19ZDA028)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王戈非,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博士研究生。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6

二级参考文献79

  • 1梁启超.《新史学》.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九》.中华书局,1936年版,第10页.
  • 2脱脱等.《宋史》卷284《宋庠传》,中华书局1997年版.
  • 3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卷2上《编年类》,四库全书本.
  • 4司马光.《资治通鉴》卷69,中华书局1956年版.
  • 5司马光.《稽古录》卷16,四库全书本.
  • 6欧阳修.《欧阳修全集·居士外集》卷9《明正统论》.
  • 7王益之.《西汉年纪·序》,四库全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影印本.
  • 8欧阳修.《欧阳修全集》卷59《正统论七首·原正统论》,中国书店1986年版.
  • 9朱熹.《御批资治通鉴纲目》卷首上《朱子序例》,四库全书本.
  • 10王树民.《廿二史札记校证》卷21《欧史书法谨严》,中华书局1984年版.

共引文献2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