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揭示广藿香间作生姜与豇豆对其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方法:采用Illumina H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3种种植模式(广藿香单作、广藿香-生姜间作、广藿香-豇豆间作)的广藿香根际土壤的细菌16S rRNA基因和真菌ITS区片段进行测序,研究根际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的变化,并结合土壤理化性质,分析环境因子与群落结构的关系。结果:间作豇豆的广藿香根际土壤中绿弯菌门Chloroflexi、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单作广藿香土壤,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相对丰度则显著降低;间作生姜广藿香根际土壤中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显著高于单作广藿香土壤。Beta多样性分析显示,间作生姜和豇豆后广藿香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单作存在明显差异。冗余分析(RDA)显示,土壤电导率、碱解氮、有机质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强度最大。广藿香间作豇豆后通过改变土壤中电导率、碱解氮、有机质进而增加根际有益微生物的相对丰度,并影响了广藿香根际群落结构。结论:广藿香间作豇豆在改善土壤微环境中优势更大,可作为今后发展的一种广藿香生态种植新模式。
出处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316-2321,共6页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基金
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2020B0202210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773829)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项目(2017YFC1700704)
作者简介
胡峻峰(1998-),男,在读硕士研究生,专业方向:中药资源开发与品质评价,E-mail:hujunfeng517@163.com;通讯作者:严寒静,E-mail:yanhanjing12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