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丝绸之路视阈下西方“异托邦”营造的“中国风” 被引量: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在丝绸之路文化传播交流的背景下,16-18世纪西方社会掀起了一股对中国文化“异托邦”营造的“中国风”。对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英国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中国丝绸博物馆、上海历史博物馆等博物馆藏品中的瓷器、画作与纺织品研究发现,西方艺术品中存在的“异托邦”营造的“中国风”现象,其艺术形式与产生存在独特的原因与内涵。丝绸之路外销品与西方国家访华使团的直接文字与图像资料反映出西方艺术家们在瓷器、画作与纺织品的创作中间接形成了对于“中国风”的片段式虚构与“异托邦”营造,其主要设计手法表现为从临摹仿制到符号简化提取再到融合虚构创新的演变过程。西方“中国风”的社会补偿营造与对东方艺术的时空并置营造,对现代全球化进程下的中国设计艺术创新发展与国家形象建构提供了有益的历史借鉴。
出处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3-89,共7页 Journ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金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汉族纺织服饰史料整理与中国风格实证研究”(项目编号:21JZD048)
作者简介 张婧楠(1993-),女,河南郑州人,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服饰设计与文化;通讯作者:崔荣荣(1971-),男,江苏无锡人,江南大学设计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理工大学纺织服装学院院长
  • 相关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27

  • 1胡春润.东方朔“朝隐”思想探源[J].社科纵横,2006,21(5):89-92. 被引量:2
  • 2武丹.明代早期龙纹瓷器考述[J].文史杂志,2010(4):78-80. 被引量:1
  • 3Maureen Cassidy-Geiger. "Meissen Porcelain for Sophie Dorothea of Prussia and the Exchange of Visits between the Kings of Poland and Prussia in 1728[J].Metropolitan Museum Journal,2002.154.
  • 4Maureen Cassidy-Geiger. "Meissen Porcelain for Sophie Dorothea of Prussia and the Exchange of Visits between the Kings of Poland and Prussia in 1728[J].Metropolitan Museum Journal,2002.154.
  • 5Henry Hawley. "European Porcelain: The Millikin Collection[J].The Bulletin of the Cleveland Museum of Art,1993,(01):6.
  • 6JessIe McNab Dennis.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Bulletin[J].New Series,1963,(01):l1.
  • 7Craig Clunas, Verity Wilson, Rose Kerr and Nick Pearce Chinese Export Art and Design, "Early Export Ceramics" Vicotor and ALbert Museum, 1987, p51.
  • 8T.Volker, Porcelain and the Dutch East India Company. 1602-1682, Leiden, E.J.Brill, p42.
  • 9[日]大桥康二:《海渡古伊万里》,青幻社株式会社.2011,第7页.
  • 10黄静.转变期青花瓷器的风格突变与繁荣[J].四川文物,2009(1):55-59.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22

二级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