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作品数7416被引量37344H指数42
本刊主要刊登党规X线、CT、MRI、超声、核医学、介入放射学、电镜、红外热成像、医学图像处理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和进展。查看详情>>
  • 主办单位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北京医院
  •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1005-5185
  •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11-3154/R
  • 出版周期月刊
共找到7,41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DCE-MRI瘤内及瘤周影像组学模型预测乳腺良恶性肿瘤
1
作者 罗文斌 郑晔 +3 位作者 陈妙勤 刘欣 王蕾 段少银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75-380,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动态对比增强MRI瘤内和瘤周影像组学模型预测乳腺良恶性肿瘤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2022年12月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经病理证实的309例单发性乳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MRI影像数据。按8∶2随机分为训练... 目的探讨基于动态对比增强MRI瘤内和瘤周影像组学模型预测乳腺良恶性肿瘤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2022年12月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经病理证实的309例单发性乳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MRI影像数据。按8∶2随机分为训练组248例和测试组61例。基于动态对比增强MRI第二期影像,运用3D-Slicer软件提取5个特征区域(瘤内、瘤周2mm、瘤周4mm、瘤内联合瘤周2mm、瘤内联合瘤周4mm区域)的影像组学参数。采用机器学习算法结合逻辑回归分析进行特征筛选,然后通过交叉验证确定影像组学特征的最佳组合。结果309例患者中良性肿瘤150例,恶性肿瘤159例,两组年龄、病灶最大径及强化类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χ2=-7.695、-5.775、30.248,P均<0.001)。瘤内联合瘤周4mm区域影像组学模型训练集和测试集曲线下面积、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F1分数分别为0.893、89.1%、75.0%、82.3%、0.838和0.881、74.2%、86.7%、80.3%、0.793。训练集中,瘤内联合瘤周4mm区域影像组学模型曲线下面积高于瘤内、瘤周2mm、瘤周4 mm及瘤内联合瘤周2 mm区域模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06、2.982、3.392、2.157,P均<0.05)。校准曲线显示瘤内联合瘤周4mm区域影像组学模型预测曲线与理想曲线重合度较好(训练集P=0.381,测试集P=0.159)。决策曲线显示训练集及测试集风险阈值为0~1.0时,瘤内联合瘤周4 mm区域影像组学模型净效益最高。结论影像组学模型具有很好的乳腺良恶性肿瘤预测性能,瘤内联合瘤周4 mm区域模型最佳、净效益最高,该技术的临床应用为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提供了一种无创性预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 影像组学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入编通知
2
作者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F0004-F0004,共1页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主编先生/女士:我们谨此郑重通知:依据文献计量学的原理和方法,经研究人员对相关文献的检索、统计和分析,以及学科专家评审,贵刊《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即第10版)之临床医...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主编先生/女士:我们谨此郑重通知:依据文献计量学的原理和方法,经研究人员对相关文献的检索、统计和分析,以及学科专家评审,贵刊《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即第10版)之临床医学类的核心期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献计量学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核心期刊 专家评审 医学影像学杂志 临床医学类 原理和方法 通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与^(18)F-DPA-714 Micro PET/CT显像评价生酮饮食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小鼠大脑代谢及神经炎症
3
作者 黄禹豪 曾薪宇 +3 位作者 陈飞 詹友胜 杨凡慧 李素平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31-438,共8页
目的探讨生酮饮食(KD)能否通过调节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大脑代谢及神经炎症促进认知。材料与方法将20只APP/PS1雄性小鼠随机分为KD组(APP/PS1+KD)与普通饮食组(APP/PS1),每组10只;同时以10只野生型C57BL/6雄性小鼠作为对照组。使用生... 目的探讨生酮饮食(KD)能否通过调节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大脑代谢及神经炎症促进认知。材料与方法将20只APP/PS1雄性小鼠随机分为KD组(APP/PS1+KD)与普通饮食组(APP/PS1),每组10只;同时以10只野生型C57BL/6雄性小鼠作为对照组。使用生酮饲料喂养APP/PS1+KD组,普通饲料喂养APP/PS1组和对照组,共4个月。连续喂养4周、4个月后,记录小鼠的血酮,并使用Morris水迷宫评估小鼠认知,再行^(18)F-FDG和^(18)F-DPA-714 micro PET/CT分别评估KD对阿尔茨海默病小鼠各脑区葡萄糖代谢及神经炎症的影响;完成PET/CT显像后取脑组织,选择海马CA1区制成石蜡切片进行免疫荧光检测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离子化钙结合适配分子表达情况。结果4个月时,与对照组相比,APP/PS1组第3~4天逃避潜伏期显著延长(P<0.01、P<0.05)。与对照组相比,APP/PS1组在纹状体、海马、背侧丘脑、中央灰质、上丘、嗅球、中脑等脑区对^(18)F-FDG的标准化摄取值比值显著下降(P<0.05或P<0.01);与APP/PS1组相比,APP/PS1+KD组海马、背侧丘脑对^(18)F-FDG的标准化摄取值比值显著升高(P<0.01)。与对照组相比,APP/PS1组纹状体、海马、下丘脑等脑区对^(18)F-DPA-714的标准化摄取值比值显著上升(P<0.05或P<0.001);与APP/PS1组相比,APP/PS1+KD组降低了海马区相对^(18)F-DPA-714摄取(P<0.01)。与对照组、APP/PS1+KD组相比,APP/PS1组小鼠脑(海马)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离子化钙结合适配分子表达显著升高(P均<0.01)。结论KD可通过提高APP/PS1小鼠大脑代谢并抑制神经炎症,促进其认知行为学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酮饮食 阿尔茨海默病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 大脑代谢 神经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扩散张量成像探究成人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胼胝体微观结构变化 被引量:2
4
作者 曹剑仓 黄刚 +3 位作者 陈晨 苏文秀 田利民 赵莲萍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39-546,共8页
目的 采用扩散张量成像研究成人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胼胝体亚区微观结构变化及与认知、情绪改变的关系。资料与方法 前瞻性收集2019年10月—2021年9月在甘肃省人民医院就诊的32例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甲状腺功能减退组)和33例健康... 目的 采用扩散张量成像研究成人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胼胝体亚区微观结构变化及与认知、情绪改变的关系。资料与方法 前瞻性收集2019年10月—2021年9月在甘肃省人民医院就诊的32例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甲状腺功能减退组)和33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的临床信息、认知心理量表评分、扩散张量成像图像等,分析两组胼胝体亚区扩散指标的差异,并与甲状腺相关激素水平和神经心理量表评分进行相关分析,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诊断效能。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甲状腺功能减退组胼胝体膝部、体部各向异性分数减低,平均扩散率、径向扩散率和膝部轴向扩散率增高(P<0.01),上述扩散指标改变与认知和情绪存在相关性(r=-0.448~0.440,P=0.010~0.043),且膝部各向异性分数的曲线下面积最大(0.777)。结论 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存在胼胝体膝部和体部微观结构异常,两者分别与认知和情绪相关。本研究为进一步阐明甲状腺功能减退脑损害的神经病理生理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磁共振成像 扩散张量成像 胼胝体 认知 情绪 成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对比剂摄入量能谱肺动脉成像虚拟平扫代替胸部平扫的可行性 被引量:1
5
作者 方鑫 刘义军 +3 位作者 王旭 李贝贝 姜健 张竞颐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56-960,共5页
目的 探讨能谱CT虚拟平扫技术在肺动脉成像(CTPA)中代替胸部平扫降低患者辐射剂量的可行性。资料与方法 前瞻性收集2022年2—11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CTPA检查的56例患者,均接受常规胸部平扫及能谱CTPA增强扫描。分别测量胸部... 目的 探讨能谱CT虚拟平扫技术在肺动脉成像(CTPA)中代替胸部平扫降低患者辐射剂量的可行性。资料与方法 前瞻性收集2022年2—11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CTPA检查的56例患者,均接受常规胸部平扫及能谱CTPA增强扫描。分别测量胸部平扫和虚拟平扫图像上胸主动脉、肺动脉主干、竖脊肌及肺尖层面、气管隆嵴层面、肺底层面的肺实质CT值及噪声,并计算胸主动脉、肺动脉信噪比、对比噪声比。对两组图像质量及碘残留进行主观评价,并检验主观评分的一致性。记录患者剂量长度乘积、CT容积剂量指数及对比剂用量。比较胸部平扫和虚拟平扫图像各感兴趣区CT值、信噪比、对比噪声比、辐射剂量和主观评分。结果 2名医师的主观评分一致性较好(Kappa=0.984~0.992,P<0.05),胸部平扫、虚拟平扫图像主观评分分别为(4.75±0.65)分、(4.65±0.49)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30,P=0.437)。胸部平扫与虚拟平扫图像胸主动脉、肺动脉、各区域肺组织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动脉及胸主动脉信噪比、对比噪声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CTPA的虚拟平扫代替常规胸部平扫,患者辐射剂量由(7.27±1.74)mSv减少至(3.26±0.84)mSv,减少约55%。结论 CTPA虚拟平扫可代替胸部常规CT平扫用于肺部疾病筛查,大幅降低患者的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造影剂 噪声 信噪比 辐射剂量 胸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简化的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预测甲状腺癌被膜侵犯 被引量:1
6
作者 陈治光 何文 +1 位作者 广旸 张巍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12-317,共6页
目的通过简化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TI-RADS)的赋值过程并提出新的分级系统,探讨简化的TI-RADS(sTIRADS)预测甲状腺癌被膜侵犯的可行性。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749个甲状腺结节的... 目的通过简化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TI-RADS)的赋值过程并提出新的分级系统,探讨简化的TI-RADS(sTIRADS)预测甲状腺癌被膜侵犯的可行性。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749个甲状腺结节的超声声像图,根据病理结果分为良性组230个、恶性组519个。收集两组超声征象,并计算OR值(OR>1赋值1分,OR<1赋值0分),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sTI-RADS鉴别良、恶性结节的效能;根据手术结果筛选出明确记录与被膜有关系的265例恶性结节并分为有被膜侵犯组67例和无被膜侵犯组198例,对两组患者超声及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749例甲状腺结节赋值为0、1、2、3、4、5分对应的恶性率分别为1.52%、7.69%、38.24%、76.00%、90.75%、93.75%;以≥3分作为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临界值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4.03%和67.39%;sTI-RADS分级为:3级,0分,恶性率<2%;4a级,1分,恶性率2%~10%;4b级,2分,恶性率10%~50%;4c级,3分,恶性率50%~90%;5级,4分或5分,恶性率>90%。有被膜侵犯组和无被膜侵犯组常规超声见被膜受累与sTI-RADS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t=12.88、-1.26,P≤0.2);常规超声见被膜受累是甲状腺癌被膜侵犯的独立预测因素(P<0.01),sTI-RADS不是甲状腺癌被膜侵犯的独立预测因素(P=0.80)。结论sTI-RADS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效能,甲状腺癌被膜侵犯组中sTI-RADS分级更高,而常规超声见被膜受累是甲状腺癌被膜侵犯的独立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 超声检查 肿瘤分级 恶性率 甲状腺被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评价心房颤动患者左心耳形态结构和功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郑茜王敏 冉海涛 苏蕾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95-798,共4页
心房颤动易发生血栓栓塞和脑卒中,左心耳是血栓最常见的发生部位。评估左心耳形态结构和功能可为心房颤动患者早期卒中风险评估提供重要参考依据。超声心动图检查是评估左心耳形态结构和功能的重要方法,主要包括血栓检测、排空速度测量... 心房颤动易发生血栓栓塞和脑卒中,左心耳是血栓最常见的发生部位。评估左心耳形态结构和功能可为心房颤动患者早期卒中风险评估提供重要参考依据。超声心动图检查是评估左心耳形态结构和功能的重要方法,主要包括血栓检测、排空速度测量和血流动力学变化观察。本文对近年各种超声技术在评估心房颤动患者左心耳形态结构和功能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心房颤动 心耳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骨肉瘤的^(18)F-FDG PET/CT征象 被引量:1
8
作者 宋乐 韦峰 +2 位作者 庄洪卿 韩嵩博 张卫方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197-1200,共4页
目的总结软骨肉瘤的18F-FDG PET/CT征象,提高对本病的认识。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12年10月—2021年12月病理证实的21例软骨肉瘤患者的PET/CT资料。分析病变部位、数目、密度、骨质破坏、周围侵犯等形态学及18F-FDG代... 目的总结软骨肉瘤的18F-FDG PET/CT征象,提高对本病的认识。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12年10月—2021年12月病理证实的21例软骨肉瘤患者的PET/CT资料。分析病变部位、数目、密度、骨质破坏、周围侵犯等形态学及18F-FDG代谢特点,测量病变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和径线。结果21例软骨肉瘤中,单发12例,多发9例。初诊14例,其中单发9例,均见软组织肿块伴钙化影,溶骨性破坏7例;多发5例,均见钙化影。复发7例,软组织肿块影6例,钙化影5例。病变18F-FDG代谢不同程度增高,大部分代谢不均匀,体积较大者尤著,呈边缘和(或)间隔代谢增高。8例高-中分化(普通型7例,透明细胞型1例)与8例低分化(间叶性5例,普通型、黏液样、去分化各1例)软骨肉瘤中位SUVmax分别为3.52(3.09,5.33)、9.02(6.52,16.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151,P=0.001)。结论软骨肉瘤常见溶骨性破坏及钙化,18F-FDG代谢不同程度增高,与病理分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肉瘤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氟脱氧葡萄糖F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免疫球蛋白G抗体相关疾病1例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涛 张娟 +2 位作者 陈霓红 卢铃铨 阮广安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8-19,共2页
1病例简介男,32岁,主诉:小便不能自解、双下肢无力10 d。既往有复发性关节炎病史。查体:双上肢肌力4+级,双上肢肌张力正常,双下肢肌力0级,双下肢肌张力低,双上肢腱反射(+),双下肢腱反射(-),双侧巴宾斯基征未引出。胸6平面以下痛觉消失,... 1病例简介男,32岁,主诉:小便不能自解、双下肢无力10 d。既往有复发性关节炎病史。查体:双上肢肌力4+级,双上肢肌张力正常,双下肢肌力0级,双下肢肌张力低,双上肢腱反射(+),双下肢腱反射(-),双侧巴宾斯基征未引出。胸6平面以下痛觉消失,位置觉、振动觉减退。MRI头颅+颈胸腰椎平扫及增强(图1A~F)示:颅脑、延髓、全脊髓异常信号: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病?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myelin-oligodendrocyte glycoprotein,MOG)抗体相关脊髓炎?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抗体:抗MOG抗体IgG强阳性(滴度1∶100),AQP4抗体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 磁共振成像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线阵探头Sonazoid超声造影在肝脏浅表病变检出及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媛 李晨 +3 位作者 吴明晓 苏里亚 戴维德 许静涌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79-384,共6页
目的探讨高频线阵探头Sonazoid超声造影在肝脏浅表病变检出及诊断中的应用。资料与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年10月—2020年12月北京医院肝脏浅表病变患者53例(63个病变),分别使用凸阵探头和线阵探头行Sonazoid超声造影检查,比较二者对病灶检... 目的探讨高频线阵探头Sonazoid超声造影在肝脏浅表病变检出及诊断中的应用。资料与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年10月—2020年12月北京医院肝脏浅表病变患者53例(63个病变),分别使用凸阵探头和线阵探头行Sonazoid超声造影检查,比较二者对病灶检出率、病灶检出可靠性以及对不同性质病灶增强特征的显示。结果线阵探头Sonazoid超声造影对肝脏浅表病变检出率[100%(63/63)比79.4%(50/63),P=0.000]和病灶检出可靠性评分均较凸阵探头高。二者对直径≤1 cm病灶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0%(14/14)比14.3%(2/14),P=0.000],对直径>1 cm病灶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线阵探头对肝转移瘤[100%(30/30)比66.7%(20/30),P=0.003]和肝细胞癌[100%(21/21)比90.5%(19/21),P=0.488]的检出率高于凸阵探头。线阵探头对不同病变的增强方式及灌注细节显示更好。结论使用凸阵探头行Sonazoid超声造影时,联合使用高频线阵探头有利于肝脏浅表病变尤其是直径≤1 cm病灶的早期检出及定性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疾病 超声检查 造影剂 浅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病理-影像联合模型构建列线图预测乳腺癌新辅助治疗达病理完全缓解 被引量:8
11
作者 杨蔚 李正正 +3 位作者 刘开惠 张宁妹 尹清云 张朝林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34-742,共9页
目的分析MRI与临床病理联合构建列线图预测乳腺癌新辅助治疗(NAC)达病理完全缓解(pCR)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2018年1月—2022年5月接受NAC并手术的首诊女性乳腺癌患者,其中2018年1月—2021年5月就诊的159例患... 目的分析MRI与临床病理联合构建列线图预测乳腺癌新辅助治疗(NAC)达病理完全缓解(pCR)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2018年1月—2022年5月接受NAC并手术的首诊女性乳腺癌患者,其中2018年1月—2021年5月就诊的159例患者为建模组,2021年6月—2022年5月69例为验证组。收集患者临床病理及NAC前MRI参数。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pCR的独立预后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及校准图评估列线图的诊断效能。结果肿瘤最大径线(OR=0.96,95%CI 0.93~0.99,P=0.01),HER-2状态(OR=0.07,95%CI 0.02~0.22,P<0.001),Ki-67指数(OR=1.04,95%CI 1.01~1.07,P=0.002)和信号强化率(OR=1.02,95%CI 1.01~1.03,P=0.002)是pCR的独立预后因素,其构建的列线图预测pCR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曲线下面积为0.82,95%CI 0.75~0.89)和校准能力(C指数=0.89,95%CI 0.83~0.94)。结论肿瘤最大径线、HER-2状态、Ki-67指数和信号强化率联合构建的列线图在预测NAC达pCR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和校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新辅助治疗 列线图 信号强化率 病理完全缓解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卵管假癌性增生的超声造影表现
12
作者 张琰 姚惠敏 +1 位作者 唐军 耿京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71-274,共4页
输卵管假癌性增生是一种罕见的良性非肿瘤性病变,其临床、影像及病理学表现均与输卵管腺癌非常相似,极易造成误诊,术前正确诊断输卵管假癌性增生对于避免根治性手术治疗非常重要。目前关于输卵管假癌性增生的报道较少,且大多为病理学诊... 输卵管假癌性增生是一种罕见的良性非肿瘤性病变,其临床、影像及病理学表现均与输卵管腺癌非常相似,极易造成误诊,术前正确诊断输卵管假癌性增生对于避免根治性手术治疗非常重要。目前关于输卵管假癌性增生的报道较少,且大多为病理学诊断及分析,鲜有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的诊断分析。本研究回顾性分析输卵管假癌性增生的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特征,帮助临床进行术前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卵管假癌性增生 超声造影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与增强CT在儿童肝母细胞瘤PRETEXT分期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浩 陈俊 +2 位作者 刘慧 朱善良 周昕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025-1029,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对照增强CT在儿童肝母细胞瘤(HB)PRETEXT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旨在提高超声在PRETEXT分期中的准确率,并对HB治疗进行评价。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0年1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经病理证实的HB患儿37例,分析... 目的探讨超声对照增强CT在儿童肝母细胞瘤(HB)PRETEXT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旨在提高超声在PRETEXT分期中的准确率,并对HB治疗进行评价。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0年1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经病理证实的HB患儿37例,分析其超声及CT特点,对其进行PRETEXT分期,比较超声与CT分期的一致性,并根据CT分期进行个体化治疗,采用超声结合CT复查结果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超声PRETEXT分期:I期4例,Ⅱ期18例,Ⅲ期10例,Ⅳ期5例;CT增强扫描的PRETEXT分期:I期5例,Ⅱ期21例,Ⅲ期8例,Ⅳ期3例,超声与CT分期的一致性较好(Kappa=0.704,P<0.05)。HB患儿超声声像图均表现为肝内混杂回声包块,部分肿块内可见钙化灶及小囊状液化坏死区,肿瘤内可见血管穿入。10例根据CT PRETEXT分期直接手术;23例超声监测化疗后瘤体缩小,行手术切除;4例瘤体破裂行急诊手术,其中3例复发。34例随访未发现异常。结论超声影像能够对大部分HB正确进行PRETEXT分期,根据CT PRETEXT分期结果指导治疗,为HB手术时机的选择及化疗方案的制订提供信息,超声可对HB化疗及手术后的治疗效果进行有效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母细胞瘤 超声检查 PRETEXT分期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耳甲迷走神经刺激对难治性抑郁症的即刻脑效应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智 何家恺 +4 位作者 孙继飞 马跃 郭春蕾 洪洋 方继良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757-763,共7页
目的 观察经皮耳甲迷走神经刺激(ta VNS)治疗难治性抑郁症(TRD)的即刻脑功能调制效应。资料与方法 选择2018年9月—2020年1月纳入包括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宣武医院、清华大学玉泉医院就诊的TRD患者(n=34)及同期在网上招募的健康... 目的 观察经皮耳甲迷走神经刺激(ta VNS)治疗难治性抑郁症(TRD)的即刻脑功能调制效应。资料与方法 选择2018年9月—2020年1月纳入包括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宣武医院、清华大学玉泉医院就诊的TRD患者(n=34)及同期在网上招募的健康志愿者(对照组,n=34)进行前瞻性研究。评估每位受试者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冗思反应量表(RRS),并于即刻刺激前后(30 min)采集受试者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数据。采用度中心度(DC)方法,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DC特征,进一步提取差异脑区的DC值,分析DC差值(刺激后-刺激前)与HAMD-17、HAMA、SDS、SAS、RR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TRD组在左侧海马旁回/杏仁核/伏隔核、双侧背外侧前额叶(左侧额中回、右侧额中回/额上回)的DC值较高、左侧枕中回/枕上回DC较低,两组刺激前后的差值在前扣带回膝部/眶回内侧部存在差异,以上差异脑区均经高斯随机场校正(体素水平阈值P<0.01,簇水平P<0.05);事后分析显示,刺激前TRD组DC值高于对照组,TRD组刺激后DC值明显低于刺激前(t=2.531、-4.029,P均<0.016);TRD组在前扣带回膝部/眶回内侧部刺激前后的DC差值与RRS、SDS评分呈负相关(r=-0.132,P=0.042;r=-0.389,P=0.023)。结论 TRD除情绪中枢存在功能异常外,还发现与奖赏及认知功能损害有关;ta VNS对情绪为主的相关脑区存在即刻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度中心度 难治性抑郁症 经皮耳甲迷走神经刺激 即刻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在缺血性脑卒中影像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4
15
作者 鲁君 张归玲 朱文珍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96-400,共5页
脑卒中是我国成人致死、致残的首位病因,给患者及其家庭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影像学在脑卒中的诊治过程中具有重要指导作用。随着计算机科学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近年广泛应用于缺血性脑卒中影像等医学图像领域。通过人工智能可以缩短图... 脑卒中是我国成人致死、致残的首位病因,给患者及其家庭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影像学在脑卒中的诊治过程中具有重要指导作用。随着计算机科学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近年广泛应用于缺血性脑卒中影像等医学图像领域。通过人工智能可以缩短图像评估时间、缩小评价者之间的差异、提高卒中的筛查效率、辅助临床对不同患者制订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并预测治疗后反应,对脑卒中的诊断、治疗、预后评估等发挥了关键作用。本文对人工智能在缺血性脑卒中影像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包括疾病诊断、关键成像特征的检测及预测预后,探讨人工智能在缺血性脑卒中辅助诊断和治疗决策支持中的优势与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脑缺血 人工智能 诊断 计算机辅助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胸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TrueVue Light模式术前评估房间隔缺损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4
16
作者 马慧 赵晓妮 +2 位作者 弓文清 拓胜军 郑敏娟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230-1233,1240,共5页
目的 评价经胸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TrueVue Light模式在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连续性纳入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9月1—30日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患者20例,应用经胸RT-3DE TrueVue Li... 目的 评价经胸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TrueVue Light模式在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连续性纳入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9月1—30日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患者20例,应用经胸RT-3DE TrueVue Light模式观察其缺损口形态、空间位置及毗邻关系,并与术中实测(缺损口上下径D1及前后径D2)进行比较。用Pearson法分析RT-3DE TrueVue Light测值与术中实测值的相关性。结果 20例ASD患者(共21处缺损,1例双孔)均取得满意的RT-3DE图像。RT-3DE TrueVue Light模式右心房面观察ASD形态以多边形为主(12例),其中9例多边形ASD缺损口纵横比(D1/D2)<1;椭圆形9例,其中7例椭圆形缺损口纵横比>1。二维超声、RT-3DE TrueVue Light和术中实测值D1、D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5.00、14.80,P均<0.001);二维超声与RT-3DE TrueVue Light测值D1、D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887、3.345,P<0.05);二维超声与术中实测值D1、D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705、3.245,P<0.05);RT-3DE TrueVue Light测值与术中实测值D1、D2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1.481、1.446,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RT-3DE TrueVue Light模式测值与术中实测值呈线性正相关(r=0.975,P<0.001)。结论 RT-3DE TrueVue Light模式能清晰立体显示ASD缺损口的形态及毗邻结构的前后层次关系,准确测量缺损口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间隔缺损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 光源心腔镜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儿超声心动图对肺动脉分支异常连接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1
17
作者 廖凤琴 杨冬妹 +2 位作者 何小燕 黄向阳 何国平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914-919,共6页
目的探讨胎儿超声心动图诊断肺动脉分支异常连接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分析18例肺动脉分支异常连接胎儿的声像图共性及各自的特异性,并与产后超声心动图、解剖及手术结果进行对照。结果18例胎儿肺动脉分支异常连接中,右肺动脉起源于升... 目的探讨胎儿超声心动图诊断肺动脉分支异常连接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分析18例肺动脉分支异常连接胎儿的声像图共性及各自的特异性,并与产后超声心动图、解剖及手术结果进行对照。结果18例胎儿肺动脉分支异常连接中,右肺动脉起源于升主动脉2例(近端型和远端型各1例);左肺动脉起源于升主动脉1例(远端型);左肺动脉缺如2例;肺动脉吊带4例,其中孤立性1例,3例合并心脏、肺发育畸形;肺动脉交叉9例,均合并心内结构或遗传学异常。遗传学检查:10例行基因检查,其中5例阳性。18例中8例引产;9例足月分娩,其中1例因合并肺部感染1岁时死亡;1例待产随访中。结论胎儿超声心动图可诊断肺动脉分支异常连接,具有典型声像图特征并提供分型,需警惕合并心内、外及遗传学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分支异常 先天畸形 超声心动描记术 多普勒 彩色 超声检查 产前 胎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二尖瓣和左心室参数对二尖瓣收缩期前向运动的评估价值
18
作者 冼俊秀 苏春晓 +3 位作者 陈辉 曾德才 蒋春兰 吴棘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084-1088,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二尖瓣和左心室参数对二尖瓣前瓣收缩期前向运动(SAM)的评估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超声心动图确诊的46例SAM患者,并纳入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二尖瓣与左心室结构参数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二尖瓣和左心室参数对二尖瓣前瓣收缩期前向运动(SAM)的评估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超声心动图确诊的46例SAM患者,并纳入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二尖瓣与左心室结构参数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获得各参数预测SAM的最佳截断值;分析各参数与左心室流出道(LVOT)压差的相关性。结果SAM组二尖瓣环内径、后瓣长度、前瓣角度、室间隔基底段厚度、LVOT压差、左心室射血分数大于对照组(t=4.53、6.73、3.68、13.98、7.33、3.59,P均<0.05);而主动脉瓣环-二尖瓣环角度、LVOT内径、二尖瓣对合点与室间隔距离(C-septum)、二尖瓣对合点水平左心室内径、C-septum与该水平左心室内径比值小于对照组(t=-5.30、-4.01、-10.82、-3.75、-11.47,P均<0.05);其余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室间隔基底段厚度、LVOT压差、C-septum与对合点水平左心室内径比值、C-septum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91、0.973、0.970、0.960,截断值分别为11.75 mm、27.5 mmHg、0.5、15.95 mm。室间隔基底段厚度(r=0.807)、C-septum与该水平左心室内径比值(r=-0.816)、C-septum(r=-0.840)与LVOT压差的相关性较强(P均<0.05)。结论室间隔基底段厚度、C-septum及C-septum与对合点水平左心室内径比值对SAM有较高的评估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 收缩期前向运动 超声心动图 左心室流出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 3D SNAP序列对大脑中动脉斑块内出血的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宋明慧 岳云龙 +3 位作者 郭劲松 左利利 张超 金延方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31-135,共5页
目的分析三维非增强血管造影和斑块内出血成像(SNAP)序列上大脑中动脉(MCA)粥样硬化斑块的图像特征,并探讨其与临床症状的关系。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动脉粥样硬化MCA狭窄患者的三维非增强血管造影、T1加权三维容积各向同性快速自... 目的分析三维非增强血管造影和斑块内出血成像(SNAP)序列上大脑中动脉(MCA)粥样硬化斑块的图像特征,并探讨其与临床症状的关系。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动脉粥样硬化MCA狭窄患者的三维非增强血管造影、T1加权三维容积各向同性快速自旋回波序列和SNAP图像。根据患者有无急性脑血管事件发生分为症状组44例与无症状组32例。根据斑块主体的分布位置分为前壁、上壁、后壁及下壁斑块,比较两组患者斑块数目及位置差异,以及SNAP序列显示斑块内出血(IPH)的分布情况。结果76例患者共发现位于MCA偏心斑块78处,症状组中IPH 33例(76.7%),明显多于无症状组的5例(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症状组内分布在前、上、后、下壁斑块IPH例数分别为15例(83.3%)、14例(87.5%)、2例(50.0%)、2例(40.0%),症状组内前壁及上壁的IPH分布比率明显多于后壁及下壁(P<0.05),但前壁与上壁间IP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 3D SNAP序列可辅助评价症状性MCA粥样硬化性狭窄斑块易损特征,症状组IPH较无症状组更多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大脑中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第五届编委会
20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I0001-I0001,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