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作品数9969被引量33578H指数37
《传感器与微系统》系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类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期刊精品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及统计源,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文...查看详情>>
  • 曾用名 传感器技术
  • 主办单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九研究所
  •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2096-2436
  •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23-1537/TN
  • 出版周期月刊
共找到9,96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纳米多孔碳的柔性温度传感器
1
作者 陈学敏 吴洁鑫 +3 位作者 彭华超 詹云凤 唐秀凤 罗坚义 《传感器与微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2-127,共6页
柔性温度传感器由于其灵活、薄、轻等优点而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兴趣,是柔性电子发展的必然趋势。以纳米多孔碳(NP-C)为温敏材料,采用滴涂法将温敏浆料涂覆在电极上制备出柔性电阻型温度传感器,该传感器的温敏单元大小仅0.1 cm^(2)。... 柔性温度传感器由于其灵活、薄、轻等优点而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兴趣,是柔性电子发展的必然趋势。以纳米多孔碳(NP-C)为温敏材料,采用滴涂法将温敏浆料涂覆在电极上制备出柔性电阻型温度传感器,该传感器的温敏单元大小仅0.1 cm^(2)。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拉曼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对NP-C的形貌、结构和组成进行了表征,并搭建平台对传感器进行温敏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传感器的测温范围宽达-50~100℃,呈负温度系数,在20~80℃内,传感器的线性度超过0.9907,灵敏度高达0.6112%/℃;80℃时,该传感器的响应/恢复时间仅需10.1 s/16.4 s,且迟滞性小,稳定性良好。该成果在可穿戴电子产品、机器人技术等领域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温度传感器 纳米多孔碳 高灵敏度 温敏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尺度感受野增强的人脸表情识别方法
2
作者 袁姮 常峻溪 《传感器与微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1-55,共5页
针对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的人脸表情识别方法对图像细节特征提取不充分,模型泛化能力较差,关键特征信息利用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多尺度感受野增强的人脸表情识别网络(MRENet)。首先,设计融合空洞卷积的多尺度特征提取模块(AMF Block)... 针对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的人脸表情识别方法对图像细节特征提取不充分,模型泛化能力较差,关键特征信息利用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多尺度感受野增强的人脸表情识别网络(MRENet)。首先,设计融合空洞卷积的多尺度特征提取模块(AMF Block),该模块在不增加参数量的同时,融合不同感受野特征图信息,提高网络的准确率与鲁棒性;然后,融合通道注意力和空间注意力的双注意力机制(DAM),能够充分提取通道域和空间域特征,增强对关键特征的感知能力与提取能力,提升网络识别精度;最后,采用SoftMax分类器实现对人脸表情的准确识别。本文方法在数据集FER2013、CK+和JAFFE上识别准确率分别达到74.76%、98.49%和98.42%,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表情识别 空洞卷积 注意力机制 多尺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期望力阻抗的机器人恒应力加工方法
3
作者 黄进 杨进兴 +2 位作者 谢银辉 黄伟龙 李俊 《传感器与微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7-40,45,共5页
在工业机器人传统恒力抛光方法中,存在随加工部位曲率增大和单位面积内接触面应力增加引起过磨削,针对这个问题,提出面向曲面的工业机器人恒应力加工方法。该方法首次结合赫兹接触理论和阻抗控制,通过赫兹接触理论推导出跟踪不同曲率表... 在工业机器人传统恒力抛光方法中,存在随加工部位曲率增大和单位面积内接触面应力增加引起过磨削,针对这个问题,提出面向曲面的工业机器人恒应力加工方法。该方法首次结合赫兹接触理论和阻抗控制,通过赫兹接触理论推导出跟踪不同曲率表面恒定应力所需的变期望下压力方法,并在普通阻抗难以跟踪曲面表面接触力的问题上引入自适应变阻抗控制,通过自适应变阻抗控制跟踪曲面工件表面的变期望力以实现加工过程恒应力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传统恒力加工方法在不同曲率表面生成不同应力,而采用的恒应力加工方法可对接触曲面生成恒定应力,且应力最大相对误差为15.5%,应力平均相对误差为2.3%,表明该方法在曲面加工方面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机器人 过磨削 恒应力加工 变期望力 自适应变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智能配电网WSNs能耗的分簇路由算法
4
作者 杨佳 余斌 +2 位作者 寇东山 吴佩林 杨理 《传感器与微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9-143,共5页
针对智能配电网中无线传感器网络(WSNs)节点数据传输不可靠且能耗不均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萤火虫的分簇路由算法(PSOFA)。该算法利用PSO算法提高萤火虫的全局搜索能力,克服了萤火虫算法的局限性,并根据节点剩余能量、距离和... 针对智能配电网中无线传感器网络(WSNs)节点数据传输不可靠且能耗不均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萤火虫的分簇路由算法(PSOFA)。该算法利用PSO算法提高萤火虫的全局搜索能力,克服了萤火虫算法的局限性,并根据节点剩余能量、距离和密度动态选举簇头,均衡簇内负载。数据传输阶段,采用改进的蚁群优化(ACO)算法建立簇间路由,基于能量、距离、角度因子和丢包率建立路径评价函数,使下一跳的选择更有针对性。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UCRA-GSO和FFACM算法,PSOFA性能分别提升了56.9%、21.4%,有效地均衡了网络能耗,延长了网络生命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配电网 无线传感器网络 粒子群优化算法 萤火虫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供电可穿戴维生素C及电生理传感系统
5
作者 梁家辉 张永明 +1 位作者 邱家振 赵江琦 《传感器与微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7-81,共5页
基于丝网印刷工艺,设计了一个全集成的自供电双模态传感系统。系统中的双模态传感器和柔性锌离子电池采用同基底制备,实现多传感功能的同时,提高系统的集成度。系统不需要外部电源,可以通过柔性太阳能电池收集电能,经由Zn//MnO_(2)电池... 基于丝网印刷工艺,设计了一个全集成的自供电双模态传感系统。系统中的双模态传感器和柔性锌离子电池采用同基底制备,实现多传感功能的同时,提高系统的集成度。系统不需要外部电源,可以通过柔性太阳能电池收集电能,经由Zn//MnO_(2)电池储存,并驱动传感系统进行汗液维生素C、心电图和肌电图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供电 生物传感器 双模态 维生素C 电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机协作中多模态融合与骨骼优化的人体动作预测
6
作者 彭巍 唐友康 +3 位作者 覃璐 董元发 周彬 安友军 《传感器与微系统》 2025年第9期138-143,共6页
在复杂人机协作环境中,视觉遮挡和数据丢失问题使单得靠Kinect深度相机难以准确预测人体动作。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模态信息融合与改进长短期记忆(LSTM)网络——BD-LSTM网络的三维人体动作预测方法。该方法融合了Kinect三... 在复杂人机协作环境中,视觉遮挡和数据丢失问题使单得靠Kinect深度相机难以准确预测人体动作。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模态信息融合与改进长短期记忆(LSTM)网络——BD-LSTM网络的三维人体动作预测方法。该方法融合了Kinect三维骨架数据与OpenPose提取的RGB图像关节点信息,并引入骨骼长度不变性和方向一致性约束以优化动作序列的映射关系。在四种典型人机协作情境下对本文模型进行了实验验证,比较了典型的预测模型LSTM、双向LSTM(BiLSTM)、循环神经网络(RNN)和本文BD-LSTM模型的预测误差,实验结果表明,BD-LSTM的预测误差最小,进一步证明了本文模型在预测精度和稳定性方面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机协作 多模态信息融合 骨骼优化 动作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IGJO与TEB算法的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
7
作者 段震 袁源 +1 位作者 李原 李胜利 《传感器与微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2-136,共5页
针对当前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中存在规划效率低、动态性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改进金豺优化(IGJO)算法和时间弹性带(TEB)法的路径规划方法。首先,在IGJO算法种群初始化中,引入了Tent映射逆向学习,从而增强算法的寻优能力;其次,引入柯... 针对当前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中存在规划效率低、动态性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改进金豺优化(IGJO)算法和时间弹性带(TEB)法的路径规划方法。首先,在IGJO算法种群初始化中,引入了Tent映射逆向学习,从而增强算法的寻优能力;其次,引入柯西突变,对最优解进行扰动和更新,从而提升算法的寻优精度。最后,引入TEB算法作为动态规划算法,帮助移动机器人避开移动障碍,同时结合IGJO算法,提升算法的综合规划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在不同仿真环境中IGJO-TEB算法相较其他算法在路径距离、运行时间两方面分别减短了1.37%~2.65%和10.26%~21.77%。真实场景实验果表明:本文算法能够在各类实际场景下完成路径规划任务,较其他算法具有显著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豺优化算法 时间弹性带算法 路径规划 移动机器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毫米波雷达在自动驾驶领域的现状及展望
8
作者 张静 庞建中 +3 位作者 康功 张久祥 任鹏举 张文博 《传感器与微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11,16,共6页
毫米波雷达在自动驾驶中发挥关键作用,能够精确感知车辆周围环境,支持车路协同、精准导航和智能决策。通过系统阐述毫米波雷达的工作原理和技术特征,结合其在自动驾驶体系中的应用现状,调研了其产品化及产业化进程,探讨了传感器融合技... 毫米波雷达在自动驾驶中发挥关键作用,能够精确感知车辆周围环境,支持车路协同、精准导航和智能决策。通过系统阐述毫米波雷达的工作原理和技术特征,结合其在自动驾驶体系中的应用现状,调研了其产品化及产业化进程,探讨了传感器融合技术的最新进展,并展望了其在AI融合、通信技术和生产制造升级等领域的未来趋势。这些研究进展不仅为自动驾驶发展铺设了稳固基石,更加速其在真实驾驶场景中的深度应用与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驾驶 毫米波雷达 环境感知 传感器融合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MOPSO算法的分拣机器人尺度优化
9
作者 黄金凤 李文 +1 位作者 李德胜 刘照普 《传感器与微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1-155,共5页
为提高球团分拣机器人整体动力学性能,对本体机构结构参数进行尺度优化设计。首先,将机构关节驱动力矩峰值和总能耗最小作为评价指标,相邻杆长比例为优化变量;为增强粒子的多样性和收敛性,根据迭代次数引入自适应惯性权重和位置分裂策略... 为提高球团分拣机器人整体动力学性能,对本体机构结构参数进行尺度优化设计。首先,将机构关节驱动力矩峰值和总能耗最小作为评价指标,相邻杆长比例为优化变量;为增强粒子的多样性和收敛性,根据迭代次数引入自适应惯性权重和位置分裂策略,对多目标粒子群优化(MOPSO)算法予以改进并求解,并通过标准测试函数与标准MOPSO算法和NSGA-Ⅱ进行对比,验证改进MOPSO算法的优越性;最后,应用于球团分拣机器人尺度优化设计。结果表明:改进MOPSO算法得到的解优于标准MOPSO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团分拣机器人 改进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 尺度优化 动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双螺旋结构的超弹性柔性导体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盛斌 徐达 +2 位作者 贺铭净 文斌 陈上碧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13,共4页
柔性电子器件由于其稳定、高导电性和高拉伸性等特点而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制备了一种由热塑性聚氨酯(TPU)线和铜(Cu)丝组成的双螺旋柔性导体(DHFC),导体初始电导率为5.71×10^(7) S/m。通过增大螺旋直径,使其拉伸性能增加,DHFC可... 柔性电子器件由于其稳定、高导电性和高拉伸性等特点而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制备了一种由热塑性聚氨酯(TPU)线和铜(Cu)丝组成的双螺旋柔性导体(DHFC),导体初始电导率为5.71×10^(7) S/m。通过增大螺旋直径,使其拉伸性能增加,DHFC可恢复的最大形变量可达6706%。在弹性应变范围内,DHFC在重复形变(1000次循环的拉伸,应变为2200%)下表现出较高的稳定性,电阻的增加可以忽略不计。此外,由于导体外部涂有水性聚氨酯(WPU)而使其具有优异的防水性能,在水中所测的电阻值与在空气环境中所测的电阻值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螺旋结构 可拉伸柔性导体 热塑性聚氨酯 可防水电子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铂膜电阻温度传感器耐高温结构设计与性能验证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永超 刘成利 +4 位作者 王大兴 傅巍 高云鹏 皮倩倩 李涛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9-102,110,共5页
针对铂(Pt)膜电阻温度传感器难以实现850℃高温环境长期稳定测量问题。采用磁控溅射法在996氧化铝(Al_(2)O_(3))陶瓷衬底沉积Pt膜温度敏感层,通过对Pt膜进行热处理、耐高温表面防护结构提升其耐高温性能,采用阻值修调技术控制传感器阻... 针对铂(Pt)膜电阻温度传感器难以实现850℃高温环境长期稳定测量问题。采用磁控溅射法在996氧化铝(Al_(2)O_(3))陶瓷衬底沉积Pt膜温度敏感层,通过对Pt膜进行热处理、耐高温表面防护结构提升其耐高温性能,采用阻值修调技术控制传感器阻值精度,结合微机电系统(MEMS)与厚膜工艺技术制备Pt膜电阻温度传感器。结果表明:Pt膜电阻温度传感器电阻温度系数(TCR)为(3851±3)×10^(-6)℃;0℃电阻值控制在199.92~200.06Ω范围内;传感器从室温阶跃至850℃热响应时间(τ_(90))为15.1 s;传感器经100次室温至850℃温度冲击后输出稳定;经850℃环境1000 h寿命考核,传感器0℃阻值漂移量小于0.5%。制备的Pt膜电阻温度传感器可长期保持850℃高温环境稳定测量,该温度传感器广泛应用于汽车尾气排放、发动机健康监测等高温测量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铂膜 温度传感器 电阻温度系数 高温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u-TCPP的高灵敏5—羟色胺电化学检测新方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彭连晖 王岐 +1 位作者 姬柳迪 胡鹏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1-164,共4页
以5,10,15,20—四(4—羧基苯基)卟啉(H_2TCPP)为配体,Cu~(2+)为金属中心源,通过液相剥离法制备了金属有机框架(MOFs)材料Cu-TCPP纳米片。制备Cu-TCPP纳米片修饰玻碳电极(Cu-TCPP/GCE),用于5—羟色胺(5—HT)的高灵敏检测。实验结果表明,... 以5,10,15,20—四(4—羧基苯基)卟啉(H_2TCPP)为配体,Cu~(2+)为金属中心源,通过液相剥离法制备了金属有机框架(MOFs)材料Cu-TCPP纳米片。制备Cu-TCPP纳米片修饰玻碳电极(Cu-TCPP/GCE),用于5—羟色胺(5—HT)的高灵敏检测。实验结果表明,与裸玻碳电极(GCE)相比,5—HT在Cu-TCPP/GCE上的氧化电流显著增强。通过研究其信号增强机理发现,Cu-TCPP纳米片可有效提高对5—HT的富集效率和电子转移能力。进一步对检测条件进行优化,成功建立了一种高灵敏的5—HT电化学检测新方法,线性范围为5~1 000 nmol/L,检出限为1.33 n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5—10 15 20—四(4—羧基苯基)卟啉 5—羟色胺 电化学传感器 增敏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PGA的小信号高精度采集系统设计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小龙 江虹 +2 位作者 罗颖 陈逸飞 杨永健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9-82,共4页
针对激光打靶实验中对靶心温度和光照强度的高精度采集需求,以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为核心,实现了一种多路高精度采集系统。系统通过对信号源输出的模拟K型热电偶的信号进行采集,将采集的信号作为样本,估计出每个通道的增益误差和偏移... 针对激光打靶实验中对靶心温度和光照强度的高精度采集需求,以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为核心,实现了一种多路高精度采集系统。系统通过对信号源输出的模拟K型热电偶的信号进行采集,将采集的信号作为样本,估计出每个通道的增益误差和偏移量,借助最小二乘法得到每个通道修正误差所需要的系数,最后再通过配置AD7768实现对误差的修正。实验结果表明:在修正前增益误差为0.207 8%,修正之后增益误差为0.002 7%,采用修正方法后,实现采集误差在10μV以内,有效地提高了系统对微小信号的采集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高精度采集 AD7768 数据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灵敏度SiC动态高温压力传感器仿真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强 梁庭 +2 位作者 雷程 李永伟 周行健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2-64,68,共4页
为了提高碳化硅(SiC)动态高温压力传感器的灵敏度,采用p型SiC材料,同时对传感器的敏感单元的不同结构———方膜和圆膜,利用Ansys软件进行了静力学仿真与分析,并完成了敏感芯片的尺寸设计。仿真结果表明:优化后的传感器输出灵敏度为14.2... 为了提高碳化硅(SiC)动态高温压力传感器的灵敏度,采用p型SiC材料,同时对传感器的敏感单元的不同结构———方膜和圆膜,利用Ansys软件进行了静力学仿真与分析,并完成了敏感芯片的尺寸设计。仿真结果表明:优化后的传感器输出灵敏度为14.2μV/(V·kPa)。在100~600℃内非线性误差小于1.53%。动态仿真表明:传感器的固有频率为481kHz,传感器可以在160kHz高频环境中安全工作,该结果为进一步制备SiC高温压力传感器奠定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 高温压力传感器 有限元分析 高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频谱细化算法的超声多普勒流量计设计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云飞 冯珂珂 +3 位作者 张飞 陈斌 车延超 金岩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9-83,共5页
流量计作为一种计量传感器设备,是水务信息化综合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数据精度直接影响系统计量结果。本文基于频谱细化的方法设计了高精度超声多普勒流量计,该流量计采用低功耗单片机(MCU)作为主控芯片,产生频率可配置的中高频脉冲信... 流量计作为一种计量传感器设备,是水务信息化综合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数据精度直接影响系统计量结果。本文基于频谱细化的方法设计了高精度超声多普勒流量计,该流量计采用低功耗单片机(MCU)作为主控芯片,产生频率可配置的中高频脉冲信号,经功率放大电路后驱动由大功率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MOSFET)组成的超声波发射电路。设计了回波信号提取电路,实现回波信号的放大、噪声滤除、频差信号提取等功能。采用复调制ZOOM FFT频谱细化算法进行频谱分析,显著提高了频率分辨率和频移计算精度。经实验测试,在低流速(0.19 m/s)、中流速(0.5 m/s)和高流速(0.984 m/s)状态下,流量计测量误差分别为5.161%、2.248%和1.9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速测量 多普勒流量计 ZOOM FFT频谱细化 智慧水务 管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O级联互补滤波的姿态解算方法研究
16
作者 李园园 朱书慧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5-29,共5页
为了提高无人机(UAV)姿态解算的精度和稳定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PSO)的级联互补滤波(CCF)的姿态解算方法——PCCF。该方法设计了一种新颖的非线性互补滤波器和线性滤波器级联的滤波结构,前者用于校正陀螺仪零偏,后者用于估计姿... 为了提高无人机(UAV)姿态解算的精度和稳定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PSO)的级联互补滤波(CCF)的姿态解算方法——PCCF。该方法设计了一种新颖的非线性互补滤波器和线性滤波器级联的滤波结构,前者用于校正陀螺仪零偏,后者用于估计姿态角。采用PSO算法自适应地计算级联互补滤波结构的增益参数,避免人工调节或者基于经验的方法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滤波方法,本文所提出的姿态解算方法能够获得更为精确、可靠的姿态信息,静态时姿态估计误差小于0.1°,动态时姿态估计误差范围为±1°,满足无人机精准导航和稳定飞行对姿态解算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级联互补滤波 粒子群优化算法 姿态解算 无人机 惯性测量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蝗虫视觉的微型机器人避障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汪杰 雷斌 +2 位作者 蒋林 李港 苏冲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3-56,60,共5页
为提高机器人自主避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通过对蝗虫神经系统中具有碰撞预警能力的小叶巨大运动检测器(LGMD)神经网络进行优化处理,构建适用于嵌入式微型机器人的仿生视觉避障系统。针对LGMD网络在黑暗环境中碰撞感知性能较差,将传统图... 为提高机器人自主避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通过对蝗虫神经系统中具有碰撞预警能力的小叶巨大运动检测器(LGMD)神经网络进行优化处理,构建适用于嵌入式微型机器人的仿生视觉避障系统。针对LGMD网络在黑暗环境中碰撞感知性能较差,将传统图像处理算法与仿生网络相结合,通过融合拉普拉斯锐化和高斯模糊的激励来增强碰撞对象的扩展边缘,提出基于图像增强的碰撞检测神经网络(LGMD-LS)。利用MATLAB软件对模型进行视频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LGMD模型,改进算法在黑暗环境中能有效识别迫近障碍物,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在自制微型机器人上进行实物验证,结果表明:机器人在黑暗场景中能够有效避障,验证了算法的可靠性。为应用于实际场景下机器人碰撞检测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机器人 蝗虫视觉神经网络 动态避障 碰撞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uPc-SnO_(2)复合纳米多孔材料的NO_(2)传感器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赵天宇 王霞 +1 位作者 吕玲玲 龙世佳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1-13,21,共4页
利用压差交换气相输运复合的方法制备CuPc-SnO_(2)复合纳米多孔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附带能谱仪(EDS)和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仪对所得样品的微观形貌及元素成分进行表征,通过气敏分析系统测试其气敏性能。结果表明:该CuP... 利用压差交换气相输运复合的方法制备CuPc-SnO_(2)复合纳米多孔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附带能谱仪(EDS)和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仪对所得样品的微观形貌及元素成分进行表征,通过气敏分析系统测试其气敏性能。结果表明:该CuPc-SnO_(2)复合气体传感器对NO_(2)气体的灵敏度响应要明显优于纯的SnO_(2),在最佳工作温度120℃,传感器灵敏度与NO_(2)气体体积分数呈较好的线性关系,且对NO_(2)气体表现出良好的选择性。此外,通过原位霍尔测试系统对可能的气敏机理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酞菁铜 纳米二氧化锡 气敏性能 二氧化氮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ET生物传感器的病原微生物检测系统设计
19
作者 王浩 马金标 +3 位作者 毕明帆 谢新武 程智 王秀清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3-86,共4页
设计了一种基于场效应管(FET)生物传感器的检测系统。以STM32F103微处理器集成了自动进样、温度控制、光调制、数据采集与放大等模块;同时完成了基于C++软件环境的数据处理与分析人机交互界面的设计。通过对整个系统性能测试实验分析,... 设计了一种基于场效应管(FET)生物传感器的检测系统。以STM32F103微处理器集成了自动进样、温度控制、光调制、数据采集与放大等模块;同时完成了基于C++软件环境的数据处理与分析人机交互界面的设计。通过对整个系统性能测试实验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检测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性能稳定可靠,抗干扰性强,操作简单、便携,能够较好地满足现场快速检测病原微生物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效应管 生物传感器 病原微生物 检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柔性三维力触觉传感器的设计与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秦冲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99-102,共4页
对柔性三维力触觉传感器进行了研究和设计,详细分析了该器件的基本结构和材料选型,基于实验方式对器件的性能和功能进行了验证分析。根据验证的结果可知,该传感器具备了较高的灵敏度,其中,在x,y轴上可以达到1.8 V/N,而在z轴内则为3.1 V... 对柔性三维力触觉传感器进行了研究和设计,详细分析了该器件的基本结构和材料选型,基于实验方式对器件的性能和功能进行了验证分析。根据验证的结果可知,该传感器具备了较高的灵敏度,其中,在x,y轴上可以达到1.8 V/N,而在z轴内则为3.1 V/N,验证该传感器的性能良好。在灵巧手中集成设计的传感器,进一步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可以实现对水杯的自适应抓取控制,验证了该传感器的性能,可用于工业机器人设计等领域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三维力触觉传感器 纳米复合物 触觉感知 人机交互 仿人灵巧手 自适应抓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