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青年鲍德里亚:从后马克思到反马克思主义 |
张一兵
|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8
|
|
2
|
社会再生产理论的构型与资本主义批判理论的初步建构--经济哲学语境中的《伦敦笔记》研究 |
孙乐强
|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3
|
|
3
|
马克思“三大社会形式”理论的原像——析望月清司对《大纲》解读的两个“贯穿”和一个拒斥 |
姚顺良
|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2
|
|
4
|
新实证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兴起、问题域及其历史定位 |
孙乐强
|
《理论视野》
CSSCI
|
2010 |
1
|
|
5
|
试论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功能与价值 |
侯惠勤
|
《常熟高专学报》
|
2003 |
3
|
|
6
|
如何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汤普森“致列泽克·科拉克夫斯基的公开信”解读 |
张亮
|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0 |
|
7
|
重建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之路--MEGA^2第二部分对德国马克思研究的理论促进 |
张义修
|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
|
|
8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逻辑 |
张明
|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6
|
|
9
|
《资本论》与马克思的空间理论 |
孙乐强
|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9
|
|
10
|
马克思公正观的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基础 |
唐正东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6
|
|
11
|
卡尔-马克思的自然科学札记——1990-2016德国MEGA^2研究综述 |
康加恩
韩许高
|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
|
|
12
|
国外学者关于毛泽东《矛盾论》的复调式解读——从《辩证法的内部对话》与《保卫马克思》的分歧谈起 |
尚庆飞
|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9
|
|
13
|
鲍德里亚对马克思劳动概念的误读及其方法论根源 |
姚顺良
|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12
|
|
14
|
以青年马克思为参照系透视《精神现象学》——卢卡奇《青年黑格尔》解读 |
张亮
|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6
|
|
15
|
鲍德里亚对马克思生产概念的误读 |
唐正东
|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4
|
|
16
|
象征之镜的生产和生产之镜的象征,或马克思和鲍德里亚 |
胡大平
|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3
|
|
17
|
法、自我意识和国家——重访马克思早期思想中的“黑格尔转向” |
周嘉昕
|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2
|
|
18
|
福特主义的形成与危机——法国调节学派阿格里塔的调节理论 |
唐正东
|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CSSCI
|
2010 |
2
|
|
19
|
列斐伏尔经济异化理论的形成及其具体化——基于异化理论史的谱系学分析 |
付可桢
张一兵
|
《理论视野》
CSSCI
|
2024 |
0 |
|
20
|
马克思历史认识论的内涵与逻辑 |
孔伟宇
|
《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
|
2022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