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番茄红素在食品领域中的应用及发展建议 被引量:6
1
作者 王晨 赵抒娜 +2 位作者 刘孟涛 赵芸 孟庆佳 《中国果菜》 2023年第12期27-33,共7页
番茄红素是一种类胡萝卜素,主要存在于番茄、胡萝卜等蔬菜水果中,在预防心血管疾病、提高免疫力以及延缓衰老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番茄红素作为配料广泛地应用于普通食品、保健食品、膳食营养补充剂等。本文综述了番茄红素在食品领域的... 番茄红素是一种类胡萝卜素,主要存在于番茄、胡萝卜等蔬菜水果中,在预防心血管疾病、提高免疫力以及延缓衰老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番茄红素作为配料广泛地应用于普通食品、保健食品、膳食营养补充剂等。本文综述了番茄红素在食品领域的应用形式、法规要求、标准建设及产品功效宣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提出发展建议,以期为含番茄红素食品的研发和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红素 膳食营养补充剂 标准建设 法规要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菜纤维及果胶的应用浅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吴子毅 赵抒娜 +3 位作者 陈海军 刘军 张菡 廖强 《中国糖料》 2024年第3期97-104,共8页
甜菜中含有多种功能营养成分,其中含量较高的是属于食用纤维类的甜菜纤维和甜菜果胶,形成的天然胶体果胶具有良好的乳化、增稠、稳定和胶凝作用,也具有抗菌、止血、消炎、止泻、降血脂、抗辐射等作用。我国传统制糖工厂中对其提取利用... 甜菜中含有多种功能营养成分,其中含量较高的是属于食用纤维类的甜菜纤维和甜菜果胶,形成的天然胶体果胶具有良好的乳化、增稠、稳定和胶凝作用,也具有抗菌、止血、消炎、止泻、降血脂、抗辐射等作用。我国传统制糖工厂中对其提取利用的相关工艺应用较少,这些组分最终都富集在甜菜加工副产物中,因此甜菜功能组分提取及甜菜副产物高附加值利用也成为了行业目前亟需解决的课题,本文从甜菜纤维和甜菜果胶的化学结构、提取方法、基础性质及应用领域几个方面重点介绍,挖掘甜菜产业的发展潜能,这部分副产物的高附加值利用可以大幅增加产品的利润空间,也能对甜菜加工产业的上下游起到支撑作用,对产业带来实际效益提升,并创造显著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纤维 甜菜果胶 副产物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菇菌汤及酶解液中滋味成分及呈味特性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42
3
作者 赵静 丁奇 +3 位作者 孙颖 张玉玉 孙宝国 陈海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99-104,共6页
为对比分析香菇酶解液与香菇菌汤中滋味成分及呈味特性的变化,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和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香菇酶解液、复水原液及菌汤中的游离氨基酸和5’-核苷酸等呈味物质的含量,利用经典公式计算等鲜浓度(equivalent umami concentra... 为对比分析香菇酶解液与香菇菌汤中滋味成分及呈味特性的变化,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和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香菇酶解液、复水原液及菌汤中的游离氨基酸和5’-核苷酸等呈味物质的含量,利用经典公式计算等鲜浓度(equivalent umami concentration,EUC)值,对其鲜味进行评价,并用电子舌对比分析其滋味轮廓。结果表明,酶解液中的游离氨基酸总量最高,为3 453.98μg/g。三者呈味氨基酸占总游离氨基酸的比例相近且均含有较多的苦味氨基酸。香菇菌汤中5’-鸟苷酸的含量最高,为967.84μg/g,而酶解液和复水原液中5’-腺苷酸的含量最高。EUC值结果表明,香菇酶解液EUC值最高,为30.54 g MSG/100 g,说明其呈鲜效果最明显。电子舌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判别指数为94,香菇菌汤、酶解液及复水原液的整体滋味有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菌汤 酶解液 游离氨基酸 5’-核苷酸 等鲜浓度值 感官评价 电子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根蒜挥发性风味成分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孙颖 陈怡颖 +4 位作者 丁奇 赵静 张玉玉 孙宝国 陈海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117-121,共5页
为了研究小根蒜的特征香气成分,以独头蒜为对比,采用固相微萃取和液液萃取的方法提取小根蒜和独头蒜中的挥发性风味成分,通过连接HP-5柱子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其进行分离鉴定。结果显示:采用液液萃取法在小根蒜、独头蒜样品中共鉴定... 为了研究小根蒜的特征香气成分,以独头蒜为对比,采用固相微萃取和液液萃取的方法提取小根蒜和独头蒜中的挥发性风味成分,通过连接HP-5柱子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其进行分离鉴定。结果显示:采用液液萃取法在小根蒜、独头蒜样品中共鉴定出23种化合物;采用固相微萃取法在小根蒜、独头蒜样品中共鉴定出28种化合物;2种方法均检测到的化合物有9种。小根蒜与独头蒜中相对质量分数最高的均为醚类化合物和含硫化合物,但二烯丙基硫醚和3-乙烯基-1,2-二硫环己-5-烯在独头蒜中含量较高,而甲基丙烯基二硫醚、二甲基三硫醚、二甲基四硫醚和3,5-二乙基-1,2,4-三硫杂环戊烷等仅在小根蒜中分析鉴定出。因此,这些化合物对小根蒜的特殊香气组成可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根蒜 独头蒜 挥发性风味成分 固相微萃取 液液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铵盐对紫色红曲霉合成代谢红曲色素及桔霉素的影响 被引量:13
5
作者 岳建明 杨强 +5 位作者 肖潇 尹胜 张婵 王成涛 胡济美 赵吉兴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2-107,共6页
研究紫色红曲霉(Monascus purpureus)Y20液态发酵过程中不同铵盐对目的产物红曲色素及有害物质桔霉素的合成代谢的影响。在发酵培养基中添加不同铵盐,检测M.purpureus Y20发酵液中红曲红色素、红曲黄色素及桔霉素含量,分析其变化及原因... 研究紫色红曲霉(Monascus purpureus)Y20液态发酵过程中不同铵盐对目的产物红曲色素及有害物质桔霉素的合成代谢的影响。在发酵培养基中添加不同铵盐,检测M.purpureus Y20发酵液中红曲红色素、红曲黄色素及桔霉素含量,分析其变化及原因。结果表明:M.purpureus Y20发酵过程中发酵液pH值相对较稳定,未添加铵盐的对照组发酵液基本维持在pH4.8;添加CH_3COONH_4、NH_4H_2PO_4、C_6H_5O_7(NH_4)_3的发酵液pH>6;添加NH_4NO_3、(NH_4)_2SO_4、NH_4Cl的发酵液初始pH<5.5,发酵过程中持续降低至pH2.5左右;含有0.3 mol/L NH_4^+的(NH_4)_2SO_4的发酵液中桔霉素含量降为0.05 mg/L,较对照组降低88.6%;含有0.1~0.3 mol/L NH_4^+的NH_4Cl发酵液中桔霉素含量降为0.05 mg/L;含有0.3 mol/L NH_4^+的NH_4NO_3发酵液未检出桔霉素,红曲黄色素含量较对照组升高31.0%、红曲红色素含量降低11.6%;添加CH_3COONH_4、NH_4H_2PO_4、C_6H_5O_7(NH_4)_3的发酵液无桔霉素检出,但菌体干质量较小,色价较低。因此,添加铵盐可影响发酵液pH值,影响M.purpureus Y20对营养物质吸收和代谢,改变红曲色素的组成比例和抑制桔霉素的生成;添加适量(NH_4)_2SO_4、NH_4Cl、NH_4NO_3有利于促进红曲黄色素的生物合成,阻碍桔霉素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色红曲霉 红曲红色素 红曲黄色素 桔霉素 铵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叶菊废渣提取物抑菌活性及抑菌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21
6
作者 赵磊 林文轩 +3 位作者 迟茜 王成涛 徐美利 连运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168-172,共5页
研究甜叶菊废渣提取物的抑菌活性及抑菌稳定性。甜叶菊絮凝废渣经酸性丙酮提取和乙酸乙酯萃取后得到甜叶菊废渣提取物。采用滤纸片扩散法和琼脂稀释法等测定甜叶菊废渣提取物的抑菌活性,并探讨热处理、紫外光、p H和金属离子对甜叶菊废... 研究甜叶菊废渣提取物的抑菌活性及抑菌稳定性。甜叶菊絮凝废渣经酸性丙酮提取和乙酸乙酯萃取后得到甜叶菊废渣提取物。采用滤纸片扩散法和琼脂稀释法等测定甜叶菊废渣提取物的抑菌活性,并探讨热处理、紫外光、p H和金属离子对甜叶菊废渣提取物抑菌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甜叶菊废渣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孢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具有良好的抑菌作用,最小抑菌浓度(或最小杀菌浓度)分别为3.13(6.25)、12.5(25)和12.5(12.5)mg/m L,但对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无抑菌作用。甜叶菊废渣提取物经100℃处理20 min仍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紫外线处理使其对蜡样芽孢杆菌的抑菌活性降低,p H>7.0时对蜡样芽孢杆菌无抑菌作用,Na+、K+和Ca2+能够增强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活性,Fe2+和Fe3+使其抑菌活性丧失或降低。甜叶菊废渣提取物作为天然防腐剂使用具有广阔的开发和利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叶菊 废渣 抑菌 食源性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DE-GC-MS结合GC-O分析番茄牛腩的挥发性风味成分 被引量:14
7
作者 李鹏宇 张宁 +2 位作者 陈海涛 孙宝国 张玉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89-97,共9页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通过双柱定性对番茄牛腩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并通过谱库检索和保留指数比对,共计从番茄牛腩中鉴定出化合物132种,其中烃类24种、醛类31种、醇类19种、酮类13种、酚类7种、酯类9种、醚类5种...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通过双柱定性对番茄牛腩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并通过谱库检索和保留指数比对,共计从番茄牛腩中鉴定出化合物132种,其中烃类24种、醛类31种、醇类19种、酮类13种、酚类7种、酯类9种、醚类5种、酸类3种、含硫含氮及其他杂环化合物21种,其中茴香脑、石竹烯、苯乙醛、十六酸乙酯、肉桂醛、十六醛、亚油酸乙酯和糠醇等相对含量较大。通过气相色谱-嗅闻测定法,共鉴定出11种风味成分,其中异戊醛、乙偶姻、1-辛烯-3-醇、石竹烯、2-乙酰基噻唑和香叶基芳樟醇的风味显著。醛类、烃类和含硫含氮及其他杂环化合物对番茄牛腩特征风味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牛腩 同时蒸馏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气相色谱-嗅闻仪联机 风味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前处理条件对动态光散射检测酪蛋白胶束粒径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王鹏杰 简澍瑜 +3 位作者 王辰元 郭慧媛 文鹏程 任发政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298-302,共5页
为了准确评价乳的稳定性和加工性能,探讨不同前处理条件对动态光散射检测酪蛋白胶束粒径的影响,研究了稀释液的种类(超纯水、钙咪唑缓冲液、模拟牛乳超滤液和牛乳超滤液)、稀释液温(4和25℃)和稀释液的放置时间(0~48 h)对脱脂乳... 为了准确评价乳的稳定性和加工性能,探讨不同前处理条件对动态光散射检测酪蛋白胶束粒径的影响,研究了稀释液的种类(超纯水、钙咪唑缓冲液、模拟牛乳超滤液和牛乳超滤液)、稀释液温(4和25℃)和稀释液的放置时间(0~48 h)对脱脂乳中酪蛋白胶束粒径的动态光散射测试结果的影响,并将酪蛋白胶束粒径的动态光散射测试结果与冷冻透射电镜图像中测得的真实结果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以超纯水和钙咪唑缓冲液作为脱脂乳稀释液时,部分胶束发生解离,影响测试结果;采用牛乳超滤液及模拟牛乳超滤液作为稀释液时,胶束的微环境没有改变,反映了胶束的真实粒径及分布;放置24 h后,牛乳超滤液及模拟牛乳超滤液将产生颗粒;温度对测试有显著的影响(P〈0.05):4℃的样品用25℃的稀释液进行稀释后,动态光散射的计数率和粒径分别增大了16.6%和11.4%;25℃的样品用4℃的稀释液进行稀释后,计数率和粒径分别降低了16.1%和9.8%.结果表明酪蛋白胶束粒径的测试前处理较适宜的条件为:在与样品的温度相同条件下,以配置好后24 h内的模拟牛乳超滤液或牛乳超滤液(10 kDa超滤膜)作为脱脂乳的稀释液进行稀释.通过与冷冻电镜条件下测得的酪蛋白胶束粒径的真值比较,发现该前处理条件下酪蛋白胶束粒径的动态光散射测试结果的相对误差为?5.7%~1.8%,表明该样品前处理方法可用于动态光散射方法快速检测酪蛋白胶束粒径.研究结果为快速、准确地获取酪蛋白胶束的粒径信息,进而准确分析乳的稳定性及加工性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 粒径 温度 酪蛋白胶束 动态光散射 前处理 冷冻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叶菊废渣提取物的主要成分分析及其抗氧化作用 被引量:20
9
作者 赵磊 潘飞 +5 位作者 林文轩 徐美利 鲍玺 陈艳麟 王成涛 连运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47-254,共8页
研究甜叶菊废渣提取物的主要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并阐明其对甜叶菊废渣提取物总抗氧化能力的贡献情况。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甜叶菊废渣提取物的主要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法、... 研究甜叶菊废渣提取物的主要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并阐明其对甜叶菊废渣提取物总抗氧化能力的贡献情况。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甜叶菊废渣提取物的主要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法、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法、铁离子还原法3种体外抗氧化方法分别对甜叶菊废渣提取物中主要成分的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并采用抗氧化活性综合(antioxidant potency composite,APC)指数法进行比较分析。甜叶菊废渣提取物含有8种主要成分分别为绿原酸、隐绿原酸、咖啡酸、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C、槲皮苷和槲皮素,其中异绿原酸C最高((126.7±1.27)mg/g),其次为咖啡酸((97.2±0.36)mg/g)和绿原酸((46.5±0.29)mg/g)。APC指数显示8种主要成分抗氧化活性由强到弱依次为:咖啡酸(92.56%)>槲皮素(78.31%)>异绿原酸B(62.09%)>绿原酸(58.92%)>异绿原酸A(48.15%)>异绿原酸C(36.55%)>隐绿原酸(35.5%)>槲皮苷(34.24%)。通过对模拟提取物和甜叶菊废渣提取物的抗氧化性进行比较发现,在质量浓度为50~400μg/mL时,甜叶菊废渣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均强于模拟提取物。结果表明,甜叶菊废渣提取物富含绿原酸类和黄酮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其中咖啡酸对甜叶菊废渣提取物抗氧化活性贡献最大。除8种主要成分外,甜叶菊废渣提取物中还存在其他抗氧化活性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叶菊废渣提取物 抗氧化 抗氧化活性综合指数法 贡献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黑米花色苷颜色稳定性辅色剂的筛选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14
10
作者 赵磊 潘飞 +3 位作者 周娜 张雅莉 郝帅 王成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16-23,共8页
选用7种酚类化合物和有机酸(表儿茶素、咖啡酸、迷迭香酸、绿原酸、草酸、苹果酸、丁香酸),评价其在pH 3.0和5.0条件下对黑米花色苷颜色稳定性的影响,以辅色效果和热稳定性为指标筛选最佳辅色剂,并在pH 3.0条件下探究其最佳添加浓度,随... 选用7种酚类化合物和有机酸(表儿茶素、咖啡酸、迷迭香酸、绿原酸、草酸、苹果酸、丁香酸),评价其在pH 3.0和5.0条件下对黑米花色苷颜色稳定性的影响,以辅色效果和热稳定性为指标筛选最佳辅色剂,并在pH 3.0条件下探究其最佳添加浓度,随后借助红外光谱、分子对接及分子动力学分析其保护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除苹果酸外,其余6种辅色剂均在pH 3.0和pH 5.0时对黑米花色苷具有辅色效果并能提高其热稳定性,其中在pH 3.0条件下添加迷迭香酸的效果最佳;在所添加质量浓度范围内(0.1~4.0 mg/mL),迷迭香酸质量浓度越高对黑米花色苷的辅色效果越好。当迷迭香酸质量浓度为2.0 mg/mL时对黑米花色苷的热稳定性的保护作用最好。傅里叶红外光谱、分子对接及分子动力学结果表明,迷迭香酸可通过氢键和π-π堆积相互作用力与花色苷结合,从而提高黑米花色苷的稳定性。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可通过添加迷迭香酸提高黑米花色苷的颜色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米花色苷 辅色剂 迷迭香酸 颜色稳定性 分子动力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靛蓝色素大肠杆菌基因工程菌的构建及其发酵条件优化 被引量:6
11
作者 程雷 尹胜 +4 位作者 孙宝国 陈敏 王成涛 隆歆然 王子豪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184-190,共7页
通过基因重组技术构建重组苯乙烯单加氧酶基因的高产靛蓝色素大肠杆菌基因工程菌Escherichia coli AB,研究优化工程菌E.coli AB生物合成靛蓝色素的发酵条件。单因素试验分别考察不同发酵温度、底物质量浓度、起始pH值和接种量4个因素对... 通过基因重组技术构建重组苯乙烯单加氧酶基因的高产靛蓝色素大肠杆菌基因工程菌Escherichia coli AB,研究优化工程菌E.coli AB生物合成靛蓝色素的发酵条件。单因素试验分别考察不同发酵温度、底物质量浓度、起始pH值和接种量4个因素对于靛蓝色素合成的影响,选取发酵温度、底物浓度和起始pH值3个对靛蓝色素产量影响显著的因素进行响应面设计试验优化。经模型分析获得优化发酵条件为:底物质量浓度0.95 mg/m L,发酵温度29℃,起始pH 6.9。在该条件下,工程菌E.coli AB催化合成靛蓝色素产量为67.65 mg/m L。优化发酵条件的实验结果与预测值相符,说明回归模型切实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靛蓝色素 苯乙烯单加氧酶 工程菌 发酵条件 响应面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分离蛋白联合海藻酸钠制备番茄红素胶束 被引量:6
12
作者 赵磊 张晓蕾 +2 位作者 胡济美 赵磊 王成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1-6,共6页
采用大豆分离蛋白-海藻酸钠共聚物(soy protein isolate-sodium alginate,SPI-SA)和大豆分离蛋白+海藻酸钠混合物(SPI+SA)分别制备番茄红素胶束,并考察了番茄红素胶束的稳定性和消化释放特性。结果表明:SPI-SA与SPI+SA对番茄红素的包封... 采用大豆分离蛋白-海藻酸钠共聚物(soy protein isolate-sodium alginate,SPI-SA)和大豆分离蛋白+海藻酸钠混合物(SPI+SA)分别制备番茄红素胶束,并考察了番茄红素胶束的稳定性和消化释放特性。结果表明:SPI-SA与SPI+SA对番茄红素的包封效果相当;而SPI-SA胶束的抗氧化能力及稳定性均优于SPI+SA胶束;经模拟胃肠消化SPI-SA和SPI+SA制备的番茄红素胶束均具有较好的缓释效果。故SPI-SA可作为新型壁材对番茄红素进行包埋,生产新型保健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红素 大豆分离蛋白 海藻酸钠 胶束 稳定性 消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瓜、山药、葛根和桑叶提取物复方对四氧嘧啶模型小鼠的降血糖作用 被引量:8
13
作者 赵磊 王鑫 +3 位作者 姜飞 王成涛 徐宝财 王文侠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49-155,共7页
目的:研究南瓜、山药、葛根和桑叶提取物复方对四氧嘧啶糖尿病模型小鼠的降血糖作用。方法:以四氧嘧啶诱导建立糖尿病小鼠模型,实验保留10只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并将建模成功的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组(阿卡波糖,200 mg/kg mb)、植... 目的:研究南瓜、山药、葛根和桑叶提取物复方对四氧嘧啶糖尿病模型小鼠的降血糖作用。方法:以四氧嘧啶诱导建立糖尿病小鼠模型,实验保留10只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并将建模成功的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组(阿卡波糖,200 mg/kg mb)、植物提取物复方低、高剂量组(12、36 g/kg mb,以原料干质量计)。连续灌胃给药4周,研究植物提取物复方对糖尿病小鼠体质量及饮食饮水量、空腹血糖浓度、肝糖原含量、糖化血清蛋白(glucosylated serum protein,GSP)浓度、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GHb)相对含量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结果:植物提取物复方中的主要有效成分为南瓜多糖、山药多糖和葛根素,含量分别为(0.93±0.04)、(1.01±0.06)、(0.28±0.01)g/100 g(以原料干质量计)。干预4周后,与模型组相比,植物提取物复方组小鼠体质量、肝糖原含量显著增加,饮食饮水量、空腹血糖浓度、GSP浓度和GHb相对含量明显降低,胰岛素敏感性增强,且高剂量效果优于低剂量。植物提取物复方组较模型组总抗氧化能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明显升高,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表现出改善小鼠氧化应激的作用。结论:南瓜、山药、葛根和桑叶提取物复方能够显著降低四氧嘧啶性糖尿病模型小鼠血糖浓度,有效改善氧化应激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血糖 提取物复方 四氧嘧啶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淀粉芽孢杆菌GSBa-1凝乳酶对羊奶干酪成熟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赵华 郑喆 +3 位作者 张曼 王艺会 张敏 杨贞耐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4-84,共11页
为探究解淀粉芽孢杆菌GSBa-1凝乳酶制备的羊奶干酪(干酪B)成熟特性的变化,以采用商业凝乳酶和同批次羊奶制作的干酪(干酪A)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干酪在60d成熟期主要组分、质构特性、微生物指标及风味物质的变化。结果表明,两组干酪得率相... 为探究解淀粉芽孢杆菌GSBa-1凝乳酶制备的羊奶干酪(干酪B)成熟特性的变化,以采用商业凝乳酶和同批次羊奶制作的干酪(干酪A)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干酪在60d成熟期主要组分、质构特性、微生物指标及风味物质的变化。结果表明,两组干酪得率相差不大。成熟期间干酪的水分、蛋白质及脂肪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干酪B始终高于干酪A;干酪游离氨基酸总量在成熟期间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且干酪B中苯丙氨酸、天冬氨酸、异亮氨酸、甲硫氨酸、丝氨酸含量高于干酪A。成熟前期干酪B质构特性优于干酪A。干酪A成熟后乳酸乳球菌数量增加了(5.22±0.02)%,干酪B无显著变化(P>0.05)。成熟期内,两组干酪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种类和含量均增加,但干酪B中的壬酸、辛醇、2-庚酮、2-壬酮、二甲基砜使羊奶干酪风味独特、浓郁。因此,GSBa-1凝乳酶具备替代商业凝乳酶用于羊奶干酪生产的潜力,可对干酪风味的形成和品质的提升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淀粉芽孢杆菌GSBa-1 凝乳酶 羊奶干酪 成熟过程 风味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粕多糖提取方法的比较和提取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6
15
作者 高思思 高航 徐虹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10-214,共5页
通过单因素实验,利用热水浸提法和微波辅助提取法从花生粕中提取多糖,分别研究了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或料液比、微波时间、微波功率对花生粕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并运用L9(34)正交实验对微波辅助提取法的提取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 通过单因素实验,利用热水浸提法和微波辅助提取法从花生粕中提取多糖,分别研究了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或料液比、微波时间、微波功率对花生粕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并运用L9(34)正交实验对微波辅助提取法的提取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热水浸提法的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40(g∶m L)、提取时间120 min、提取温度100℃;而微波辅助提取法适宜的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25(g∶m L)、微波时间2 min、微波功率300 W,其中微波功率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其次是提取时间,料液比影响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粕 多糖 热水浸提 微波辅助 提取 正交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制备京尼平苷酸的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商锋 尹胜 +2 位作者 肖潇 王成涛 文雁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3-97,共5页
研究了大孔吸附树脂从栀子黄色素生产废液的京尼平苷碱水解液中纯化制备京尼平苷酸(GPA)的影响因素及工艺条件,比较了大孔吸附树脂对GPA的脱色、吸附及解吸附性能,确定了最佳制备工艺。结果表明,弱极性DA201树脂的脱色效果较好,且对GPA... 研究了大孔吸附树脂从栀子黄色素生产废液的京尼平苷碱水解液中纯化制备京尼平苷酸(GPA)的影响因素及工艺条件,比较了大孔吸附树脂对GPA的脱色、吸附及解吸附性能,确定了最佳制备工艺。结果表明,弱极性DA201树脂的脱色效果较好,且对GPA的吸附性差;非极性树脂DA201C对GPA的吸附率、解吸率较高,分别达到88.7%、98%。在树脂用量1 g/25 m L 10 mg/m L GPA粗提液稀释液、p H 4.0、25℃、120 r/min振荡6 h的条件下,DA201树脂的脱色率为85.9%,GPA保留率为92.3%。DA201C树脂高效吸附GPA的条件为10 mg/m L脱色液、p H3.0、上样速度1 BV/h、上样量7.2 BV。经25%乙醇溶液洗脱、干燥,制备的GPA纯度达到95.1%,回收率为86.2%。上述结果表明,在GPA的分离纯化中,DA201适用于脱色,DA201C适用于吸附和解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尼平苷 京尼平苷酸 大孔树脂 脱色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工工艺对真空包装麻酱调味料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琳 张单单 +1 位作者 郑德娟 曹雁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273-277,284,共6页
研究加工工艺对麻酱调味料货架期的影响。利用均匀实验研究杀菌温度、杀菌时间、山梨酸钾、ε-聚赖氨酸、双乙酸钠、脱氢乙酸钠、BHA和TBHQ 8个因素对真空包装麻酱调味料的酸价、过氧化值、水分活度和p H等货架期品质的影响。用DPS软件... 研究加工工艺对麻酱调味料货架期的影响。利用均匀实验研究杀菌温度、杀菌时间、山梨酸钾、ε-聚赖氨酸、双乙酸钠、脱氢乙酸钠、BHA和TBHQ 8个因素对真空包装麻酱调味料的酸价、过氧化值、水分活度和p H等货架期品质的影响。用DPS软件设计15组均匀实验,优化出最佳的杀菌工艺为:80℃杀菌5 min,加入双乙酸钠10 g/kg,46℃贮藏的货架期为25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酱调味料 均匀实验 真空包装 酸价 过氧化值 水分活度 p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与四种乳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鑫 赵磊 +3 位作者 郝帅 刘国荣 王成涛 朱金锦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1-8,15,共9页
采用荧光光谱法、傅里叶红外光谱法和圆二色谱法,研究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cyanidin 3-O-glucoside,C3G)与α-酪蛋白、β-酪蛋白、乳清蛋白和β-乳球蛋白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C3G对上述四种乳蛋白都产生了荧光静态猝灭作用,在溶液中C3... 采用荧光光谱法、傅里叶红外光谱法和圆二色谱法,研究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cyanidin 3-O-glucoside,C3G)与α-酪蛋白、β-酪蛋白、乳清蛋白和β-乳球蛋白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C3G对上述四种乳蛋白都产生了荧光静态猝灭作用,在溶液中C3G与乳蛋白相互结合摩尔比约为1∶1,且由热力学参数判定C3G与α-酪蛋白结合的分子间作用力为氢键与范德华力,而与β-酪蛋白、乳清蛋白和β-乳球蛋白结合主要靠静电引力。通过比较C3G与α-酪蛋白、β-酪蛋白、乳清蛋白和β-乳球蛋白相互作用的荧光猝灭率(84%、74%、77%、75%);温度分别为298、318、338 K时的结合常数(423.448、362.994、28.655×10~4L/mol;9.524、8.056、8.308×10~4L/mol;9.262、6.940、7.889×10~4L/mol;30.440、11.830、17.262×10~4L/mol);结合距离(2.17、2.66、2.18、2.19 nm),由此得出α-酪蛋白与C3G结合最紧密。傅里叶红外光谱和圆二色谱分析显示,C3G的加入使得α-酪蛋白的α-螺旋增加,β-折叠和转角降低;β-酪蛋白的α-螺旋、β-折叠和转角均增加;乳清蛋白的α-螺旋、β-折叠和转角均无明显变化;β-乳球蛋白的α-螺旋降低,β-折叠和转角增加。C3G对四种乳蛋白均有较强的结合能力,可以使其构象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C3G) 乳蛋白 荧光光谱 红外光谱 圆二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辅助提取花生粕多糖的五种脱蛋白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高思思 高航 +1 位作者 张文静 徐虹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9-32,共4页
通过微波辅助提取法从花生粕中提取多糖,从而探索花生粕多糖脱蛋白的最优方法。以蛋白质脱除率和多糖损失率为指标,比较Sevag法、三氯乙酸法、木瓜蛋白酶法、木瓜蛋白酶–Sevag联用法和木瓜蛋白酶–TCA联用法脱除花生粕多糖蛋白的效果... 通过微波辅助提取法从花生粕中提取多糖,从而探索花生粕多糖脱蛋白的最优方法。以蛋白质脱除率和多糖损失率为指标,比较Sevag法、三氯乙酸法、木瓜蛋白酶法、木瓜蛋白酶–Sevag联用法和木瓜蛋白酶–TCA联用法脱除花生粕多糖蛋白的效果。结果显示:木瓜蛋白酶–TCA联用法效果最好,其脱蛋白的最佳条件为木瓜蛋白酶用量0.05 g、酶解温度45℃、酶解反应2 h,采用6%TCA溶液除蛋白1次,此时蛋白去除率为85.83%,多糖损失率为6.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粕 多糖 蛋白脱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辅助提取条件对红曲米中桔霉素提取效果的影响
20
作者 杨强 岳建明 +3 位作者 王雨晨 尹胜 张婵 王成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190-194,199,共6页
以红曲米为原料,研究了超声辅助法提取红曲米中桔霉素的影响因素。在单因素的实验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优化了桔霉素的提取工艺参数,建立了二次回归模型,得到提取工艺的最佳条件:超声功率213.54 W,超声时间20.76 min,超声温度60.57℃。... 以红曲米为原料,研究了超声辅助法提取红曲米中桔霉素的影响因素。在单因素的实验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优化了桔霉素的提取工艺参数,建立了二次回归模型,得到提取工艺的最佳条件:超声功率213.54 W,超声时间20.76 min,超声温度60.57℃。最佳工艺条件下,桔霉素含量的理论值为12.354 mg/kg,最终验证的结果为12.375 mg/kg,误差仅0.17%,表明该工艺参数可信度较高,模型可较好的预测桔霉素的提取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曲米 桔霉素 超声提取 响应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