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人单核细胞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衍生的巨噬细胞极化特性的比较
被引量:
2
1
作者
刘晔
洪润丹
+4 位作者
王志国
刘涵云
孟琛达
王茹
徐全臣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3期286-292,共7页
目的在成功建立巨噬细胞(Mφ)体外培养模型基础上,比较不同来源Mφ的极化特性。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和免疫磁珠法体外分离并培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经人重组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诱导后培养出PBMC Mφ。人单核细胞系THP-1在100 ...
目的在成功建立巨噬细胞(Mφ)体外培养模型基础上,比较不同来源Mφ的极化特性。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和免疫磁珠法体外分离并培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经人重组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诱导后培养出PBMC Mφ。人单核细胞系THP-1在100 nmol·L^-1佛波酯刺激下分化为THP-1 Mφ。上述两种来源的Mφ分别采用不同的极化因子进行诱导,经50 ng·mL^-1脂多糖+20 ng·mL^-1干扰素-γ诱导形成M1型Mφ(M1 Mφ),经20 ng·mL^-1白细胞介素-4诱导形成M2型Mφ(M2 Mφ)。观察两种来源Mφ的细胞形态,比较两种细胞表面极化标记物(CD86和CD206)和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甘露糖受体C1样蛋白(MRC1)、白细胞介素-10(IL^-10)等]的表达情况。结果两种来源的Mφ经M1极化因子刺激后,TNF-α、IL^-1β的mRNA水平显著上调,CD86表达量增加,与PBMC Mφ相比,THP-1 Mφ中的TNF-α、IL^-1β分泌水平更高;两种Mφ在M2极化因子刺激后MRC1、IL^-10 mRNA水平上调,CD206在PBMC Mφ中表达显著增强,而在THP-1 Mφ中表达没有明显变化。结论THP-1可能更适合进行M1极化的研究,而PBMC可能更适合进行M2极化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极化
人单核细胞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经皮给药载体载MD-CPT透明质酸纳米乳的细胞吞噬与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2
作者
高媛媛
王志国
+9 位作者
姜长青
孔明
程晓杰
王娟
包子娴
孙国辉
黄聿华
林成兵
依宏君
陈西广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265-1276,共12页
本文在研究制备了包载10,11-亚甲二氧基喜树碱(MD-CPT)的透明质酸纳米乳(HANs)经皮给药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载MD-CPT透明质酸纳米乳的细胞吞噬,并进行了体内药代动力学分析.通过优化制备条件,得到了皮肤渗透性良好的缓释剂型.从C...
本文在研究制备了包载10,11-亚甲二氧基喜树碱(MD-CPT)的透明质酸纳米乳(HANs)经皮给药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载MD-CPT透明质酸纳米乳的细胞吞噬,并进行了体内药代动力学分析.通过优化制备条件,得到了皮肤渗透性良好的缓释剂型.从CLSM观察到药物被细胞摄入并传递入细胞核,同时,载药纳米乳的细胞吞噬效率呈时间依赖性,不同细胞株HSF、HUVES、MCF-7、KF的细胞吞噬率略有不同.用Rhodanmine B标记HANs,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到载药纳米乳透过角质层到达真皮层的拟动态过程.利用HPLC检测MD-CPT血药浓度,测得经皮给药半衰期T1/2是静脉注射的3.6倍,肌肉注射的1.6倍,体内药物滞留时间显著增加;血药浓度峰谷值差异小,曲线平缓,说明经皮给药能保证血药浓度呈现可控的持续性.最终通过活体成像系统和组织切片荧光显微镜,直观地反映出经皮给药后药物在大鼠体内的分布情况和各组织器官药物含量,确定载药纳米乳主要采取胞间渗透的扩散方式,在局部给药的区域滞留时间较长,有利于对浅表性的病灶区持续给药,延长药效,而剩余的MD-CPT和解离的HANs都进入了血液循环,最终通过新陈代谢被排出体外.为无创型HANs经皮给药系统应用于浅表性肿瘤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质酸
纳米微乳
喜树碱衍生物
经皮给药
体内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人单核细胞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衍生的巨噬细胞极化特性的比较
被引量:
2
1
作者
刘晔
洪润丹
王志国
刘涵云
孟琛达
王茹
徐全臣
机构
青岛大学
附属
医院
口腔内
科
青岛大学
口腔医学院
青岛大学
附属
医院
美容
整形
科
青岛大学
附属
医院
感染性疾病
科
出处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3期286-292,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500849)
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2018GSF118150)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ZR2017MH083)。
文摘
目的在成功建立巨噬细胞(Mφ)体外培养模型基础上,比较不同来源Mφ的极化特性。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和免疫磁珠法体外分离并培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经人重组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诱导后培养出PBMC Mφ。人单核细胞系THP-1在100 nmol·L^-1佛波酯刺激下分化为THP-1 Mφ。上述两种来源的Mφ分别采用不同的极化因子进行诱导,经50 ng·mL^-1脂多糖+20 ng·mL^-1干扰素-γ诱导形成M1型Mφ(M1 Mφ),经20 ng·mL^-1白细胞介素-4诱导形成M2型Mφ(M2 Mφ)。观察两种来源Mφ的细胞形态,比较两种细胞表面极化标记物(CD86和CD206)和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甘露糖受体C1样蛋白(MRC1)、白细胞介素-10(IL^-10)等]的表达情况。结果两种来源的Mφ经M1极化因子刺激后,TNF-α、IL^-1β的mRNA水平显著上调,CD86表达量增加,与PBMC Mφ相比,THP-1 Mφ中的TNF-α、IL^-1β分泌水平更高;两种Mφ在M2极化因子刺激后MRC1、IL^-10 mRNA水平上调,CD206在PBMC Mφ中表达显著增强,而在THP-1 Mφ中表达没有明显变化。结论THP-1可能更适合进行M1极化的研究,而PBMC可能更适合进行M2极化的研究。
关键词
巨噬细胞极化
人单核细胞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Keywords
macrophage polarization
human monocyte cell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
分类号
Q25 [生物学—细胞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经皮给药载体载MD-CPT透明质酸纳米乳的细胞吞噬与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2
作者
高媛媛
王志国
姜长青
孔明
程晓杰
王娟
包子娴
孙国辉
黄聿华
林成兵
依宏君
陈西广
机构
中国海洋
大学
海洋生命学院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美容科
青岛
继发集团技术中心
出处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265-1276,共12页
基金
国家科技部国际合作重点项目(2013DFG32880
2010DFB50140)
+1 种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300786)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120132110012)资助项目~~
文摘
本文在研究制备了包载10,11-亚甲二氧基喜树碱(MD-CPT)的透明质酸纳米乳(HANs)经皮给药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载MD-CPT透明质酸纳米乳的细胞吞噬,并进行了体内药代动力学分析.通过优化制备条件,得到了皮肤渗透性良好的缓释剂型.从CLSM观察到药物被细胞摄入并传递入细胞核,同时,载药纳米乳的细胞吞噬效率呈时间依赖性,不同细胞株HSF、HUVES、MCF-7、KF的细胞吞噬率略有不同.用Rhodanmine B标记HANs,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到载药纳米乳透过角质层到达真皮层的拟动态过程.利用HPLC检测MD-CPT血药浓度,测得经皮给药半衰期T1/2是静脉注射的3.6倍,肌肉注射的1.6倍,体内药物滞留时间显著增加;血药浓度峰谷值差异小,曲线平缓,说明经皮给药能保证血药浓度呈现可控的持续性.最终通过活体成像系统和组织切片荧光显微镜,直观地反映出经皮给药后药物在大鼠体内的分布情况和各组织器官药物含量,确定载药纳米乳主要采取胞间渗透的扩散方式,在局部给药的区域滞留时间较长,有利于对浅表性的病灶区持续给药,延长药效,而剩余的MD-CPT和解离的HANs都进入了血液循环,最终通过新陈代谢被排出体外.为无创型HANs经皮给药系统应用于浅表性肿瘤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透明质酸
纳米微乳
喜树碱衍生物
经皮给药
体内分布
Keywords
hyaluronic acid, nanoemulsion, 10, 11-methylenedioxycamptothecin, transdermal delivery, cellularuptake, biodistribution
分类号
R944.1 [医药卫生—药剂学]
Q819 [生物学—生物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人单核细胞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衍生的巨噬细胞极化特性的比较
刘晔
洪润丹
王志国
刘涵云
孟琛达
王茹
徐全臣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经皮给药载体载MD-CPT透明质酸纳米乳的细胞吞噬与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高媛媛
王志国
姜长青
孔明
程晓杰
王娟
包子娴
孙国辉
黄聿华
林成兵
依宏君
陈西广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