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所致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17
1
作者 刘国军 庞凤 +4 位作者 杜敏晖 于湛 李成芳 李菊 仇宜解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968-972,共5页
背景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是一种可迅速致盲的难治性疾病,而引起NVG的主要病理机制是不同原发病导致的缺血性视网膜病变,以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居多,二者引起的NVG的临床特点不同,目前这方面的研究... 背景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是一种可迅速致盲的难治性疾病,而引起NVG的主要病理机制是不同原发病导致的缺血性视网膜病变,以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居多,二者引起的NVG的临床特点不同,目前这方面的研究报道较少.目的 探讨和比较CRVO与DR引起NVG的临床特点及发展规律,为NVG的有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系列病例观察的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海慈医院眼科治疗的由CRVO和DR引起的NVG患者27例29眼,其中由CRVO引起者10例10眼,由DR引起者17例19眼.对两种NVG患者的原发病病程、NVG病程、眼压、眼底表现及治疗后的并发症进行分析和对比.所有患者均接受全视网膜光凝术、改善微循环治疗、抗青光眼(药物和手术)及原发病治疗,部分患者接受了玻璃体切割或/和白内障摘出术,每组患者中均有2眼接受雷珠单抗玻璃体腔内注射.两组患者随访时间分别为(14.00±10.13)个月和(17.89±12.52)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3,P>0.05). 结果 CRVO和DR所致的NVG患者原发病病程的中位数分别为3.3个月(2周~6个月)和11.1个月(4~36个月),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40,P<O.05).CRVO所致NVG患者的病情进展快,而DR所致NVG患者的病情进展稍慢.CRVO所致10例10眼NVG者中,治疗后视力升高者2眼,视力不变或下降者8眼;而DR所致NVG的17例19眼中,治疗后视力升高者15眼,视力不变或下降者4眼,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38,P<0.01).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眼压分别为(48.40±7.96) mmHg(1 mmHg=0.133 kPa)和(25.34±10.51)mmHg,治疗后分别为(11.40±5.15) mmHg和(16.42±3.63) mmHg,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眼压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0,P<0.01).CRVO所致NVG患者治疗前6眼可见视盘水肿、视网膜出血水肿和静脉扩张,4眼可见轻度视盘水肿及视网膜出血;治疗后4眼眼底窥不见,2眼隐约见视盘苍白,视网膜陈旧性激光斑,2眼视盘苍白,视网膜血管闭塞,2眼视网膜动脉呈银丝状.DR所致NVG患者中治疗前8眼眼底窥不见,11眼眼底呈DRⅢ~Ⅳ期改变;治疗后16眼眼底病变稳定,3眼眼底病变发展到V~Ⅵ期.两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100.0%和2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5.18,P<O.05). 结论 CRVO与DR引起NVG的临床特点有所不同,可以依据两种NVG患者不同的临床表现来指导NVG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新生血管性 难治性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糖尿病 并发症 视网膜病变 临床特点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康复对脑卒中患者日常功能和生存质量的长期影响 被引量:75
2
作者 郭瑞友 马晓维 毛德军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64-266,共3页
目的:研究早期康复治疗对患者的功能障碍、生存质量及社会融入的长期影响。方法:选择64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西医常规治疗和中医针灸治疗,康复组待生命体征稳定48h后进行康复治疗。分别于入选时... 目的:研究早期康复治疗对患者的功能障碍、生存质量及社会融入的长期影响。方法:选择64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西医常规治疗和中医针灸治疗,康复组待生命体征稳定48h后进行康复治疗。分别于入选时、康复结束和发病后6个月时评估FIM、NIHSS和汉化版SF-36健康调查量表。结果:康复结束后即刻评估发现,除FIM的认知功能和SF-36的躯体疼痛外,康复组在其他各项目的得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发病后6个月,两组在各方面的得分继续提高,康复组在SF-36的情感职能、社会功能和精神健康方面的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NIHSS、FIM的运动和认知、SF-36的其他各项目得分,两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能够快速提高卒中患者躯体的、心理的和社会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康复 生存质量 日常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内胆管细胞癌CT分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7
3
作者 孙典学 李文华 +2 位作者 姜传武 杨世锋 张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57-259,共3页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细胞癌(ICC)的形态学CT分型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病理证实的22例ICC的CT表现。依据肿瘤的形态特征对ICC分型。结果22例肿瘤患者中:肿块型9例,表现为肝内结节状肿瘤,不伴周围胆管扩张;管周浸润型4例,表现为...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细胞癌(ICC)的形态学CT分型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病理证实的22例ICC的CT表现。依据肿瘤的形态特征对ICC分型。结果22例肿瘤患者中:肿块型9例,表现为肝内结节状肿瘤,不伴周围胆管扩张;管周浸润型4例,表现为沿胆管纵轴生长的树枝状肿瘤,伴周围胆管扩张;管内生长型2例。表现为单发或多发肿瘤结节位于扩张的胆管内;肿块并管周浸润型7例,表现为肝内结节状肿瘤,伴周围胆管扩张。结论不同形态类型ICC的CT表现不同。CT检查能够对ICC进行准确形态学分型,对临床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细胞癌 肝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扎格雷钠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被引量:16
4
作者 高丽丽 唐咏春 +1 位作者 刘前 李彬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8年第3期336-339,共4页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钠、低分子肝素钠联合应用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加用奥扎格雷钠80mg于25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2次/d,连用14d;治疗组除...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钠、低分子肝素钠联合应用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加用奥扎格雷钠80mg于25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2次/d,连用14d;治疗组除上述药物外,加用低分子肝素钠0.4mL皮下注射,2次/d,连用14d;治疗前及治疗14d后对两组患者的血小板、凝血常规及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进行评定,比较疗效。结果:14d后治疗组较对照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血小板、凝血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应用奥扎格雷钠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进展性卒中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扎格雷钠 低分子肝素钠 脑梗死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综合征的MSCT诊断价值 被引量:9
5
作者 孙典学 姜传武 李文华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821-823,共3页
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iuxtapapillary duodenal divertieu-1um,JPD)是指发生于十二指肠主乳头周围2~3cm范围内的憩室,由于特殊的解剖位置,除本身可能发生炎症、出血及穿孔外,还常引起胆胰疾病,临床上称之为乳头旁憩室综合征或Lem... 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iuxtapapillary duodenal divertieu-1um,JPD)是指发生于十二指肠主乳头周围2~3cm范围内的憩室,由于特殊的解剖位置,除本身可能发生炎症、出血及穿孔外,还常引起胆胰疾病,临床上称之为乳头旁憩室综合征或Lemmel’s综合征。由于临床缺乏特异性,常造成漏诊和误诊。本研究搜集2005年1月~2007年6月22例合并胆胰疾病出现临床症状的JPD患者的影像资料,并结合文献分析如下,旨在提高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憩室 十二指肠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及其受体CXCR4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6
作者 展晓红 周蓉蓉 +5 位作者 郑淑芳 赵宗芹 王和香 吕洪 赵淑萍 刘成斌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066-1068,共3页
目的探讨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及其受体CXCR4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0例大肠癌、23例大肠管状腺瘤及22例正常肠黏膜组织中SDF-1和CXCR4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大肠癌组织中SDF-1和CXCR4阳... 目的探讨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及其受体CXCR4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0例大肠癌、23例大肠管状腺瘤及22例正常肠黏膜组织中SDF-1和CXCR4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大肠癌组织中SDF-1和CXCR4阳性表达情况与大肠管状腺瘤及正常肠黏膜组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大肠管状腺瘤组织中SDF-1和CXCR4阳性表达情况与正常肠黏膜组织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浸润深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大肠癌组织中SDF-1及CXCR4阳性表达情况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肠癌组织中SDF-1的表达与CXCR4的表达呈正相关(r=0.436,P<0.01)。结论大肠癌组织表达SDF-1及其受体CXCR4,且二者在大肠癌发生、发展、浸润、转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DF-1 CXCR4 肠肿瘤 转移 浸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叶酸和维生素B_(12)的干预治疗作用 被引量:19
7
作者 郭联 孙莉莉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613-615,共3页
目的:探讨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并观察叶酸、VitB12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干预作用。方法:应用荧光偏振分析法测定80例MCI患者(MCI组)血浆Hcy、叶酸、VitB12水平,并与78例健康人(对照组)对照;其中MCI患者... 目的:探讨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并观察叶酸、VitB12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干预作用。方法:应用荧光偏振分析法测定80例MCI患者(MCI组)血浆Hcy、叶酸、VitB12水平,并与78例健康人(对照组)对照;其中MCI患者中选出高Hcy血症者47例再按有无接受叶酸、VitB12治疗随机分为治疗组和非治疗组,观察治疗前后Hcy水平变化及MMSE评分变化。结果:MCI组血浆Hcy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叶酸、VitB12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叶酸、VitB12治疗组Hcy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后治疗组Hcy水平低于非治疗组(P<0.05)。治疗组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治疗组MMSE评分与非治疗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MCI患者存在高Hcy血症及叶酸和VitB12的缺乏;补充叶酸和VitB12可降低血浆Hcy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半胱氨酸 叶酸 维生素B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光凝对PDR患者玻璃体和血清中VEGF及PEDF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刘国军 杨光涛 +2 位作者 仇宜解 姜国湖 王燕鸣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609-611,共3页
目的探讨激光光凝对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患者玻璃体和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的影响。方法40例PDR患者分成激光光凝前组和激光光凝后组,每组20例20眼,均行全视网膜光凝,若黄斑水肿联合格栅样光... 目的探讨激光光凝对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患者玻璃体和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的影响。方法40例PDR患者分成激光光凝前组和激光光凝后组,每组20例20眼,均行全视网膜光凝,若黄斑水肿联合格栅样光凝。在玻璃体注射曲安奈德或切割前抽取玻璃体,并抽取晨起空腹血。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VEGF及PEDF的质量浓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玻璃体中VEGF的质量浓度为(154.44±13.90)pg/ml和(57.625±18.613)pg/ml(P<0.01);PEDF的质量浓度为(50.2+±33.3)pg/ml和(641+±557)pg/ml(P<0.01)。血清中VEGF的质量浓度为(24.039±5.485)pg/ml和(22.133±4.68)pg/ml(P>0.05);PEDF的质量浓度为(835±122)pg/ml和(901±195)pg/ml(P>0.05)。结论PDR患者激光光凝后眼局部VEGF下调,而PEDF上调,这些变化可能是视网膜新生血管消退的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光凝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溶栓颗粒血清对TNF-α损伤人脐静脉内皮细胞ICAM-1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臧运华 唐明 +3 位作者 郭瑞友 叶俊丽 王燕鸣 郑燕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4期873-875,共3页
目的:探讨溶栓颗粒对TNF-α损伤血管内皮细胞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用TNF-α(40ng/mL)损伤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造模,用含大、中、小剂量溶栓颗粒的大鼠血清干预受损HUVEC,应用HE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免疫组化法观察血管细胞间黏... 目的:探讨溶栓颗粒对TNF-α损伤血管内皮细胞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用TNF-α(40ng/mL)损伤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造模,用含大、中、小剂量溶栓颗粒的大鼠血清干预受损HUVEC,应用HE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免疫组化法观察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表达。结果:TNF-α可以造成HUVEC损伤,表现细胞数量下降,皱缩、变形,分裂相细胞明显增加。受损细胞的ICAM-1表达明显增多。含大、中剂量溶栓颗粒的大鼠血清能减少ICAM-1表达,减少细胞有丝分裂。结论:溶栓颗粒可以减少因炎性介质TNF-α增加而受损的血管内皮细胞ICAM-1表达,或许可以减缓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溶栓颗粒减少血管内皮细胞分裂增殖,对稳定动脉粥样斑块稳定性或许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栓颗粒 细胞间黏附分子-l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的血压管理及中成药优势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杜秀民 刘飒 +1 位作者 孙莉莉 高志棣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9年第11期2421-2423,共3页
目的:监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压变化规律,并探讨中成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及优势。方法:选择脑梗死急性期病人267例,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122例,治疗组145。观察急性期两组患者的血压变化及急性脑梗死治疗组应用中成药的优势。结果:脑... 目的:监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压变化规律,并探讨中成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及优势。方法:选择脑梗死急性期病人267例,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122例,治疗组145。观察急性期两组患者的血压变化及急性脑梗死治疗组应用中成药的优势。结果:脑梗死急性期血压增高者占86.5%,以后在无特殊降压措施及不用对血压有影响的药物条件下,血压随时间逐渐下降;第7天与第1天比较,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均有明显下降。86%的脑梗死患者血压的昼夜节律消失。治疗组奥扎格雷钠、阿司匹林联用灯盏花素治疗急性脑梗死优于对照组。结论: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压增高,但增高的血压有自发下降的趋势;脑梗死患者血压的昼夜节律消失者占大多数;奥扎格雷钠、阿司匹林联用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尤其是急性期脑梗死伴有冠心病的中成药治疗体现出较大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动态血压监测 抗凝药物 灯盏花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因子-кBp65和乙酰肝素酶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侯峰 张鲁平 +1 位作者 郑淑芳 赵宗芹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4期286-288,共3页
目的探讨核因子-кBp65(NF-кBp65)和乙酰肝素酶(HPA)在大肠癌浸润、转移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0例大肠癌、23例大肠管状腺瘤及26例正常肠黏膜组织中NF-кBp65和HPA的表达情况。结果大肠癌、大肠管状腺瘤... 目的探讨核因子-кBp65(NF-кBp65)和乙酰肝素酶(HPA)在大肠癌浸润、转移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0例大肠癌、23例大肠管状腺瘤及26例正常肠黏膜组织中NF-кBp65和HPA的表达情况。结果大肠癌、大肠管状腺瘤和正常肠黏膜组织中NF-кBp65和HPA的阳性率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大肠癌、大肠管状腺瘤与正常肠黏膜NF-кBp65和HPA阳性率间两两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7);不同浸润深度组,大肠癌组织NF-кBp65和HPA的阳性率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7);淋巴结转移组和无淋巴结转移组癌组织NF-кBp65和HPA阳性率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NF-кBp65和HPA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49,P<0.01)。结论NF-кBp65和HPA是大肠癌浸润、转移的重要因子,NF-кBp65可能通过上调HPA的表达来促进大肠癌的浸润、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因子-ΚB 乙酰肝素酶 大肠癌 肿瘤转移 浸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EBCT进行颅外颈动脉血管造影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隆熙 唐镇生 +1 位作者 江澄川 陈爽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5年第4期236-240,共5页
目的:探讨利用电子束CT来实现对颈动脉分叉部血管造影的可行性,并建立颅外颈动脉EBCTA的扫描方式和方案.材料和方法:对24侧颈动脉随机分3组进行多层流动扫描(MSM)模式、连续容积扫描(CVS)模式及血管重建,获得颈动脉分叉部的时间-密度曲... 目的:探讨利用电子束CT来实现对颈动脉分叉部血管造影的可行性,并建立颅外颈动脉EBCTA的扫描方式和方案.材料和方法:对24侧颈动脉随机分3组进行多层流动扫描(MSM)模式、连续容积扫描(CVS)模式及血管重建,获得颈动脉分叉部的时间-密度曲线(TDCs),并加以分析.结果:得出颈动脉EBCTA的参数和模式为:非离子型造影剂,总量80~90ml、3ml/s注射速率、延迟时间18~22s、扫描速度为层/0.1s、层厚1.5mm、由颈根部至颅底的CVS扫描方式.对有循环功能不足的患者应进行MSM预试验扫描来确定其准确的延迟时间.结论:EBCT进行颅外颈动脉血管造影完全可行,且省时,省造影剂,扫描范围长,更利于显示该区域的各种颈动脉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颈动脉狭窄 电子束CT血管造影术 动脉血管造影 颅外颈动脉 EBCTA 非离子型造影剂 动脉分叉部 扫描方式 连续容积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犬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对梗死周边区心肌神经纤维密度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文峰 谷天祥 +3 位作者 郑志强 战润庆 马在启 林科先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2年第1期38-42,共5页
目的探讨犬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对梗死周边区心肌神经纤维密度的影响及意义。方法结扎犬冠状动脉前降支制备心肌梗死模型(30只)。分别在心肌梗死后第1、2、4和6周行CABG作为实验组,其中第2周4只,其余各组6只;分... 目的探讨犬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对梗死周边区心肌神经纤维密度的影响及意义。方法结扎犬冠状动脉前降支制备心肌梗死模型(30只)。分别在心肌梗死后第1、2、4和6周行CABG作为实验组,其中第2周4只,其余各组6只;分别为每个实验组设立未行CABG的心肌梗死对照组,每组2只。CABG术8周后开胸切取心脏,分别切取每只犬的梗死周边区作为实验组样本,并取未结扎冠状动脉相应区域的心肌组织作为空白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样本的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酪氨酸羟化酶(TH)的表达。应用Metamorph UIC(US)软件及Olympus/Evolution MP 5.0/BX51(JP)显微镜组成的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定量测定神经纤维密度。结果心肌梗死对照组GAP-43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和实验组[心肌梗死对照组:(1333.3±169.1)μm2/mm2;空白对照组:(625.4±121.7)μm2/mm2;实验组:第1、2、4和6周行CABG实验组:(656.9±147.5)μm2/mm2、(683.0±157.2)μm2/mm2、(737.0±158.3)μm2/mm2和(847.8±169.4)μm2/mm2,P<0.01];心肌梗死对照组的TH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和实验组[心肌梗死对照组:(1082.0±114.3)μm2/mm2;空白对照组:(435.7±106.9)μm2/mm2;第1、2、4和6周行CABG实验组:(440.2±105.2)μm2/mm2、(484.0±112.2)μm2/mm2、(521.8±100.1)μm2/mm2和(692.4±117.1)μm2/mm2,P<0.01],其中第6周行CABG实验组的TH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及其他时间行CABG实验组(均为P<0.05);心肌梗死对照组及第6周行CABG实验组的TH/GAP-43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和其他时间行CABG实验组(心肌梗死对照组:81%±2%;空白对照组:69%±6%;第1、2、4和6周行CABG实验组:67%±4%、71%±4%、71%±7%和82%±2%,P<0.05)。结论犬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行CABG可以减少梗死周边区心肌中神经纤维密度,尤其是4周内行CABG可以减轻梗死周边区心肌交感神经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交感神经 心律失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