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陇南市不同产地大红袍花椒麻味物质含量分析
1
作者 李夏莲 曹永红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16期124-126,131,共4页
以陇南市花椒品种大红袍为研究对象,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陇南市44个花椒产地的大红袍花椒麻味物质的含量。结果表明,陇南市大红袍花椒的麻味物质含量较高,平均值为43.09 mg/g,其中:郭河乡闹院子村种植的大红袍麻味物质含量最高... 以陇南市花椒品种大红袍为研究对象,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陇南市44个花椒产地的大红袍花椒麻味物质的含量。结果表明,陇南市大红袍花椒的麻味物质含量较高,平均值为43.09 mg/g,其中:郭河乡闹院子村种植的大红袍麻味物质含量最高,为55.49 mg/g;石峡镇土桥村种植的大红袍麻味物质含量最低,为39.64 mg/g。相同品种(大红袍)花椒麻味物质含量存在差异,可能是生长过程中水分、光照、土壤肥力、海拔等栽培管理条件不同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 大红袍 麻味物质 高效液相色谱法 甘肃陇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陇南无刺大红袍花椒二次嫁接后皮刺性状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任苗 张春回 +2 位作者 王勃 曹永红 宫盱彤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13期109-110,114,共3页
为研究陇南无刺大红袍花椒二次嫁接繁育后的皮刺情况,使用嫁接繁育的陇南无刺大红袍花椒接穗进行二次嫁接,并以实生大红袍花椒树接穗作为对照,量取接穗和秋稍的长度、皮刺数量、皮刺宽度、厚度、高度等并对数据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 为研究陇南无刺大红袍花椒二次嫁接繁育后的皮刺情况,使用嫁接繁育的陇南无刺大红袍花椒接穗进行二次嫁接,并以实生大红袍花椒树接穗作为对照,量取接穗和秋稍的长度、皮刺数量、皮刺宽度、厚度、高度等并对数据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陇南无刺大红袍秋稍皮刺性状各项指标变异系数均小于实生大红袍,说明陇南无刺大红袍二次嫁接后皮刺稳定性相对较好。无刺和实生大红袍无刺枝段的秋稍皮刺密度高于有(稀)刺枝段的秋稍皮刺密度。综合皮刺宽度、厚度、高度数据,无刺大红袍秋梢皮刺均小于实生大红袍秋梢皮刺。与接穗皮刺相比,4个组别的秋稍皮刺厚均有下降,说明皮刺在二次嫁接过程中变薄;2组有(稀)枝段的秋梢皮刺宽度和高度下降,但2组无刺枝段的秋梢皮刺宽和高有所增大,且无刺和实生大红袍无刺枝段秋梢皮刺的宽度、厚度、高度均大于有(稀)刺枝段秋梢皮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刺花椒 嫁接 皮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陇南梅花椒优系无刺性状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王学文 杨建雷 +1 位作者 张晓军 任苗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8期170-171,共2页
通过嫁接试验和对比调查观测,结果表明:用八月椒作砧木,采用单芽切接和嵌芽接2种嫁接方法,陇南梅花椒无刺优系武选一号嫁接亲和力和原品种梅花椒保持一致。嫁接苗新生枝无刺枝段比例增加了18.19个百分点,皮刺大小缩小了0.32 cm×0.1... 通过嫁接试验和对比调查观测,结果表明:用八月椒作砧木,采用单芽切接和嵌芽接2种嫁接方法,陇南梅花椒无刺优系武选一号嫁接亲和力和原品种梅花椒保持一致。嫁接苗新生枝无刺枝段比例增加了18.19个百分点,皮刺大小缩小了0.32 cm×0.13 cm×0.02 cm,单位有刺枝段皮刺数减少了0.14枚/cm,证明无刺性状属自然变异。进入结果期以后,与同龄级实生梅花椒比较,皮刺缩小了接近50%,差值达到了0.72 cm×0.57 cm×0.11 cm,无刺枝段比例增加了88.27个百分点,单位有刺枝段皮刺数减少了0.58枚/cm,基本达到了无刺,选育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陇南梅花椒 无刺优系 无刺性状 嫁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陇南花椒叶片内生菌分离及物种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鲁坤 曹永红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61-65,共5页
采用研磨法对采集于陇南个花椒种植区的健康和感病的4―8年树龄的花椒树枝叶片20份进行了内生菌分离,得到内生细菌5000株,通过菌落形态、大小、颜色等指标筛选出了50株进行了种类多样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内生细菌属于厚壁菌门(Firmicut... 采用研磨法对采集于陇南个花椒种植区的健康和感病的4―8年树龄的花椒树枝叶片20份进行了内生菌分离,得到内生细菌5000株,通过菌落形态、大小、颜色等指标筛选出了50株进行了种类多样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内生细菌属于厚壁菌门(Firmicu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三个门,14个属26个种,在厚壁菌门的42株菌株属于6个属19个种,其中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p.)在数量上占优,共有36株,占该类群的85.70%。在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p.)中共有13个种分别为:B.timonensis、B.siamensis、B.aryabhattai、B.altitudinis、B.safensis、B.velezensis、B.zhangzhouensis、B.subterraneus、B.oryzisoli、B.oceanisediminis、B.mesonae、B.depressus、B.atrophaeus,其余后壁菌门的6个种属于:Brevibacillus panacihumi、Brevibacillus formosus、Bacillus subtilis subsp.Inaquosorum、Paenibacillus lautus、Lysinibacillus macroides和Terribacillus aidingensi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种类属于Paracoccus sanguinis、Serratia marcescens subsp.marcescens、Brevundimonas vesicularis、Alcaligenes faecalis subsp.faecalis和Achromobacter spaniu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属于Micrococcus endophytic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 内生菌 物种多样性 陇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椒低产园放任树修剪技术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杨建雷 杨双奎 +2 位作者 张晓军 任苗 武衡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17期96-97,共2页
针对陇南市花椒低产园实际,总结提出了放任树的修剪技术要点,并对大红袍花椒修剪后的生长量、结果情况和采摘功效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进行科学合理的整形修剪管理后,可以有效增加低产园花椒的产量、质量。
关键词 花椒 低产园 修剪技术 Zanthoxy Lum bungeanum Maxi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个陇南花椒无刺无性系对比研究
6
作者 武文 王立 +2 位作者 杨建雷 任苗 曹永红 《甘肃林业科技》 2017年第1期6-8,44,共4页
对武选1号、武选2号、武选3号3个无刺大红袍花椒优树的嫁接无性系生长量、产量、果实经济性状、皮刺表型性状等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3个无刺花椒优树无性系生长量、果实经济性状基本一致,只有武选3号鲜果千粒质量略小;皮刺表型性状也... 对武选1号、武选2号、武选3号3个无刺大红袍花椒优树的嫁接无性系生长量、产量、果实经济性状、皮刺表型性状等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3个无刺花椒优树无性系生长量、果实经济性状基本一致,只有武选3号鲜果千粒质量略小;皮刺表型性状也基本一致,但武选1号无刺枝段比例较低。通过对比分析,3个无刺优树无性系均具备明显的无刺特性,选育前景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 无性系 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P-HPLC法测定陇南9个品种花椒麻味物质的含量 被引量:10
7
作者 朱建朝 周娅琼 +3 位作者 马君义 尚贤毅 王惠明 曹永红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60-264,共5页
目的:RP-HPLC法测定陇南9个品种花椒麻味物质的含量。方法:色谱条件为色谱柱:Diamonsil Plus C18(4.6 mm×250 mm,5μm),柱温:35℃,流动相:V(甲醇)∶V(水)=60∶40,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254 nm,进样量20μL。结果:花椒麻... 目的:RP-HPLC法测定陇南9个品种花椒麻味物质的含量。方法:色谱条件为色谱柱:Diamonsil Plus C18(4.6 mm×250 mm,5μm),柱温:35℃,流动相:V(甲醇)∶V(水)=60∶40,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254 nm,进样量20μL。结果:花椒麻味物质回归方程为Y=1.0596X-0.3939,r=0.9998,其麻味物质质量浓度在3.125~75μg·m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且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加标回收率的RSD均小于1.7%,检出限为6.00 ng,定量限为10.00 ng。陇南9个栽培品种花椒麻味物质的含量依次为:林州大红袍(LZDHP)(121.68±3.33) mg·g^-1、汉源青椒(HYQJ)(110.03±2.67) mg·g^-1、大红袍(DHP)(96.14±1.58) mg·g^-1、茂汶大红袍(MWDHP)(87.53±0.53) mg·g^-1、七月椒(QYJ)(51.70±1.78) mg·g^-1、梅花椒(MHJ)(49.63±1.19) mg·g^-1、狮子头(SZT)(44.92±1.24) mg·g^-1、韩城无刺(HCWC)(43.49±1.86) mg·g^-1、郭嘉大红袍(GJDHP)(26.38±0.91) mg·g^-1。结论:陇南花椒麻味物质的含量较高,尤其是林州大红袍、汉源青椒、大红袍和茂汶大红袍;陇南9个品种花椒麻味物质的含量存在品种间差异,其含量差异百分比在3.34%±1.67%~78.32%±0.15%之间,这种差异与花椒品种遗传背景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陇南花椒 麻味物质 RP-HPLC 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砧木对梅花椒果皮中挥发性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张春回 武衡 +3 位作者 曹永红 任苗 王勃 杨建雷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7-193,205,共8页
【目的】探究不同砧木对梅花椒果皮中挥发性物质的影响,以期为梅花椒优良砧木的选择提供一定参考。【方法】以梅花椒3种砧穗组合:梅花椒/川陕花椒、梅花椒/七月椒、梅花椒/八月椒为材料,分别记为YJ、QJ、BJ。同时将实生繁育梅花椒作为对... 【目的】探究不同砧木对梅花椒果皮中挥发性物质的影响,以期为梅花椒优良砧木的选择提供一定参考。【方法】以梅花椒3种砧穗组合:梅花椒/川陕花椒、梅花椒/七月椒、梅花椒/八月椒为材料,分别记为YJ、QJ、BJ。同时将实生繁育梅花椒作为对照(MJ)。采用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的方法,分别比较了3种砧穗组合与对照果皮中挥发性物质。【结果】4个品种的花椒果皮中共检测出10类210种挥发性物质,主要包括萜类、酯类、酮类、杂环化合物、烃类等。与对照相比,3种砧穗组(YJ、QJ、BJ)分别有4种、9种、9种差异挥发性物质。从特有差异挥发性物质方面来看:YJ更加接近对照材料;QJ中酯类物质积累更多;BJ中萜类物质含量提升。【结论】七月椒和八月椒作为砧木在提升梅花椒香气中有促进作用,可作为梅花椒嫁接时的优良砧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花椒 砧木 挥发性物质 气相色谱-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椒籽油中脂肪酸成分的GC-MS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林云 邓娟 周玉碧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32-135,共4页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分析了4种不同成熟期的花椒籽油中的脂肪酸成分.结果表明:不同成熟期花椒籽油中共有17种化合物得到鉴定,主要为反式-油酸(43.07%~47.94%)、亚油酸(15.52%~32.75%)、正十六烷酸(15...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分析了4种不同成熟期的花椒籽油中的脂肪酸成分.结果表明:不同成熟期花椒籽油中共有17种化合物得到鉴定,主要为反式-油酸(43.07%~47.94%)、亚油酸(15.52%~32.75%)、正十六烷酸(15.30%~22.96%).聚类分析结果表明,4种不同成熟期的花椒可聚为2组,成熟期较晚的2种花椒‘八月椒,和‘二红袍’为一组,而成熟期较早的2种花椒‘大红袍’和‘梅花椒’聚为另一组.对4种花椒籽油的品质评价结果表明,相对于成熟期较早的‘大红袍’和‘梅花椒’,成熟期较晚的‘八月椒’和‘二红袍’评价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 籽油 GC MS 脂肪酸 品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红袍花椒放任树修剪技术及修剪效益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杨建雷 杨双奎 +1 位作者 郭立新 吕瑞娥 《中国林副特产》 2014年第6期25-26,共2页
试验针对劳动力价格上涨对花椒生产造成负面影响的实际,总结出了陇南花椒结果期放任树的修剪技术要点,并对大红袍花椒修剪后的生长量、结果情况和采摘功效进行了研究,对甘肃陇南花椒产业通过管理措施提高效益、加快发展步伐有现实性和... 试验针对劳动力价格上涨对花椒生产造成负面影响的实际,总结出了陇南花椒结果期放任树的修剪技术要点,并对大红袍花椒修剪后的生长量、结果情况和采摘功效进行了研究,对甘肃陇南花椒产业通过管理措施提高效益、加快发展步伐有现实性和迫切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 放任树 修剪技术 效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椒无刺化栽培及其技术要点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勃 郭立新 +3 位作者 杨建雷 任苗 林云 武衡 《中国林副特产》 2020年第6期37-39,共3页
结合花椒特点和产业发展实际,提出了花椒无刺化栽培方法,并总结了相适应的技术要点。
关键词 花椒 无刺化栽培 技术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