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梗死偏瘫患者主动运动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62
1
作者 符晓艳 王羚入 +3 位作者 董茂渝 韦纯珏 邓月月 周华东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827-831,共5页
目的探讨脑梗死偏瘫患者主动运动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首次发病的脑梗死偏瘫患者317例,根据患者主动运动依从性水平分为低水平组214例,中水平组69例,高水平组34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出院时评估运动依从性,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采... 目的探讨脑梗死偏瘫患者主动运动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首次发病的脑梗死偏瘫患者317例,根据患者主动运动依从性水平分为低水平组214例,中水平组69例,高水平组34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出院时评估运动依从性,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采用Barthel指数量表(BI)。结果与低水平组比较,中、高水平组年龄≥70岁、受教育≤6年、无配偶、农民、月收入<3000元、自费医疗、非家属照顾、抑郁、失眠、失语比例及入院时NIHSS评分均明显降低,干部比例、BI评分及中水平组工人比例明显升高(P<0.05,P<0.01)。高水平组入院NIHSS评分明显低于中水平组[(6.02±3.27)分vs(8.58±3.52)分,P=0.00],BI评分明显高于中水平组[(55.73±5.61)分vs(43.91±6.42)分,P=0.0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调整后年龄≥70岁、受教育≤6年、抑郁、失语、NIHSS评分和BI评分与脑梗死偏瘫患者主动运动依从性低水平独立相关(95%CI:1.58~1.64,P=0.03;95%CI:1.02~1.60,P=0.04;95%CI:1.42~3.84,P=0.00;95%CI:1.50~1.59,P=0.04;95%CI:1.02~2.41,P=0.00;95%CI:1.30~2.40,P=0.00)。抑郁症状越重及脑卒中越重,患者依从性低水平发生率越高(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入院后教会其主动运动方法,督促其每日进行主动运动康复训练,可促进肢体功能早日恢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偏瘫 抑郁 四肢 运动疗法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伴骨质疏松患者相关因素分析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徐娇 喻刚连 +3 位作者 邓月月 王羚入 周华东 符晓艳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5-128,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帕金森病伴骨质疏松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帕金森病患者996例,根据骨密度检查结果分为骨质疏松组282例,非骨质疏松组714例,分析帕金森病伴骨质疏松的发生与人文因素、血管危险因素和血清骨代谢特点的相关性。结果骨... 目的探讨老年帕金森病伴骨质疏松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帕金森病患者996例,根据骨密度检查结果分为骨质疏松组282例,非骨质疏松组714例,分析帕金森病伴骨质疏松的发生与人文因素、血管危险因素和血清骨代谢特点的相关性。结果骨质疏松组年龄、女性、体质量指数明显高于非骨质疏松组,骨密度明显低于非骨质疏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Y1~5级骨质疏松组维生素D水平明显低于非骨质疏松组[(21.2±4.4)μg/L vs (53.8±3.7)μg/L,(17.2±4.2)μg/L vs (49.1±5.6)μg/L,(14.1±5.1)μg/L vs (45.6±5.3)μg/L,(13.6±4.8)μg/L vs (40.9±5.2)μg/L,(12.4±4.2)μg/L vs (39.8±5.1)μg/L,P<0.01]。H-Y3级、H-Y4级和H-Y5级骨质疏松组降钙素水平明显高于非骨质疏松组,骨钙素水平明显低于非骨质疏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77,95%CI:1.19~2.23,P=0.000)、女性(OR=2.24,95%CI:1.20~2.53,P=0.000)、体质量指数(OR=2.19,95%CI:1.24~2.53,P=0.000)、维生素D(OR=2.25,95%CI:1.29~2.63,P=0.000)是帕金森病伴骨质疏松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帕金森病患者应及时治疗、适量运动、加强营养、补充维生素D,以减少骨质疏松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骨质疏松 骨密度 人体质量指数 维生素D 骨钙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子细胞在牙周组织再生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3
作者 董正谋 刘锐 +1 位作者 刘鲁川 温秀杰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1期48-54,共7页
牙周病是一种慢性感染性疾病,可破坏牙周组织,甚至导致牙齿丧失。随着对牙周病发病机制认识的不断深入,治疗重点已从药物、机械治疗阻止疾病发展转变为促进牙周组织的再生和重建。牙周组织工程已成为牙周病治疗的新方向。牙周组织再生... 牙周病是一种慢性感染性疾病,可破坏牙周组织,甚至导致牙齿丧失。随着对牙周病发病机制认识的不断深入,治疗重点已从药物、机械治疗阻止疾病发展转变为促进牙周组织的再生和重建。牙周组织工程已成为牙周病治疗的新方向。牙周组织再生治疗的三大要素为种子细胞、生长因子和支架材料,种子细胞是牙周组织再生治疗最关键的部分之一。本文就牙周组织再生治疗的种子细胞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病 组织工程 牙周组织再生治疗 种子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在甲状腺癌中的异常表达和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赵健洁 张晓华 +1 位作者 郝帅 罗东林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590-1595,共6页
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内分泌恶性肿瘤,近几十年来发病率迅速增加,并已成为一个主要的健康问题。近年来,对甲状腺癌发生的分子机制的理解取得了重大进展,在诊断、预后和治疗方面都有巨大的进步,但仍有些病例具有发展为更具攻击性和致命性... 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内分泌恶性肿瘤,近几十年来发病率迅速增加,并已成为一个主要的健康问题。近年来,对甲状腺癌发生的分子机制的理解取得了重大进展,在诊断、预后和治疗方面都有巨大的进步,但仍有些病例具有发展为更具攻击性和致命性的甲状腺癌的风险。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的发现极大地改变了我们对细胞生物学的理解,尤其是癌症的病理生理学。一些研究已经证明了它们在基因表达、细胞生物学行为和致癌作用中具有关键的调节作用。已经在包括甲状腺癌在内的各种类型的癌症中观察到lncRNA的表达水平失调,然而它们在甲状腺癌中的作用和分子机制仍然很不清楚。在这篇综述中,总结了最近的文献,以突出这类长期非编码lncRNA在甲状腺癌中的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cRNA 甲状腺癌 致癌基因 抑癌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疗效预测标志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赵健洁 张晓华 +1 位作者 郝帅 罗东林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542-1546,共5页
乳腺癌是全球范围内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极大地威胁广大患者的健康。新辅助治疗不仅能增加保乳手术的比例,还能对治疗的有效性进行体内敏感性测试。尤其是在三阴性和Her2过度表达的亚型中,病理完全缓解是患者长期预后良好的重要预测... 乳腺癌是全球范围内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极大地威胁广大患者的健康。新辅助治疗不仅能增加保乳手术的比例,还能对治疗的有效性进行体内敏感性测试。尤其是在三阴性和Her2过度表达的亚型中,病理完全缓解是患者长期预后良好的重要预测指标。然而,对于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虽然大多数这种癌症亚型患者的总体预后良好,但因缺乏准确而便捷的疗效预测标志物,临床医生在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和新辅助化疗之间的决策缺乏可靠的依据。为减少盲目化疗所致的不必要副反应,亟需寻找新的新辅助内分泌治疗预测标志物。本文回顾了现有新辅助内分泌治疗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预后标志物的应用和局限性,以及新生物标记物的研究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雌激素受体 新辅助内分泌治疗 预测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睾酮水平与老年男性COPD合并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陈兰波 顾小红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68-771,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睾酮水平的变化情况及其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至12月入院的117例稳定期COPD老年男性患者,并选择同期入院的...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睾酮水平的变化情况及其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至12月入院的117例稳定期COPD老年男性患者,并选择同期入院的非COPD患者40例为对照组。根据骨密度病情严重程度进行分组,比较不同组别间血清睾酮水平,并分析其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相关指标的相关性。结果:COPD组患者的血清睾酮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骨质疏松组患者的睾酮水平明显低于骨量正常组和骨量减少组,骨量减少组的睾酮水平明显低于骨量正常组(P<0.05);随着COPD病情的加重,血清睾酮水平下降越明显(P<0.05);血清睾酮水平与患者的FEV1/FVC和FEV1%Pre呈正相关(r=0.267,r=0.291;P=0.011,P=0.009),与吸烟指数(r=-0.405,P=0.005)、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r=-0.304,P=0.006)、CAT评分(r=-0.583,P=0.000)、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腰椎(r=-0.611,P=0.000)、BMD股骨颈(r=-0.382,P=0.002)呈负相关关系。结论:COPD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睾酮水平下降显著,且随病情严重程度呈递减状态。检测睾酮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COPD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骨质疏松症 睾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战救护智能辅助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
7
作者 朱捷 周丽梅 +3 位作者 袁丹凤 杨傲 周继红 王正国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89-92,共4页
目的设计和构建野战条件下的医疗救护智能辅助系统,提升战场医疗救治效率。方法采用基于Windows通讯基础(Windows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WCF)技术的面向服务松耦合系统框架,设计野战救护智能辅助系统,探索普适感知环境技术在战场医... 目的设计和构建野战条件下的医疗救护智能辅助系统,提升战场医疗救治效率。方法采用基于Windows通讯基础(Windows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WCF)技术的面向服务松耦合系统框架,设计野战救护智能辅助系统,探索普适感知环境技术在战场医疗救治中的应用。结果该系统构建了包含监视援助层、信息管理层和团队组织层等三个层面的系统框架,系统模块包括传感器模块、个人信息处理模块、医护人员模块、监测中心模块、后方指挥模块等,能够在硬件平台上实现对伤员的伤势和位置感知、伤员救护的智能管理和指导。结论该系统具备单兵身体状况检测、求救信号智能处理、救护小组智能组建等功能,能够有效解决战场伤员实时感知、精确定位、高效救护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战 急救 智能辅助系统 传感器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动脉血管造影技术对糖尿病足患者末梢动脉准确显示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刘衡 冉启胜 +1 位作者 夏传江 邓洋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351-1354,共4页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技术在糖尿病足患者末梢动脉精准显示的优化扫描方案及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使用64排CT对75例糖尿病患者行下肢动脉血管造影(CTA),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优化组。对照组单时相注射...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技术在糖尿病足患者末梢动脉精准显示的优化扫描方案及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使用64排CT对75例糖尿病患者行下肢动脉血管造影(CTA),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优化组。对照组单时相注射对比剂,总碘量=体质量(kg)×450 mg,碘流率=注射总碘量/28/s,locator定位于腹主动脉远端,动脉CT阈值达到300触发扫描,移床准备时间8 s后开始扫描,参数Rotation time 1s,Pitch 0.9。优化组双时相分段连续注射对比剂,第一段注射对比剂碘量=体质量(kg)×450 mg×60%,碘流率=第一次注射碘量/14/s,第二段注射对比剂碘量=体质量(kg)×450 mg×40%,碘流量(流速)=第二次注射碘量/14/s,locator定位于腘动脉,动脉CT阈值达到90触发扫描,参数Rotation time 0.7 s,Pitch 0.9。用EBW后处理工作站处理图像,由一名高年资技师测量下肢血管每节段的CT值,对其结果进行客观评分,由两名中级职称以上的医师对后处理的图像进行主观评分。结果:对照组37例患者图像中26例满足诊断需求,其中11例图像双侧下肢末梢动脉(足背动脉)显示不清,优化组38例患者图像36例满足诊断需求,其中2例图像双侧下肢末梢动脉(足背动脉)显示不清,末梢动脉得分分别为0.910±0.072和0.950±0.050(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其他区域得分无统计学差异(P>0.005)。远端末梢动脉客观评价得分分别为129.0±27.7和90.0±13.8,髂动脉得分分别为426.0±54.5和392.0±46.2(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其余区域得分P>0.05,无统计学差异,可见优化组不但可以获得更为丰富的末梢动脉图像,还可以降低近端血管CT值使之获得均一性更佳的血管图像。结论:CTA技术在糖尿病足患者检查中的优化设计,大大提高了糖尿病足这类有血液循环障碍患者的下肢末梢动脉精准显示,末梢动脉显示成功率提高24.4%。在能满足诊断要求的同时,提高了下肢末梢动脉的图像质量,提供了更加真实、丰富的诊断信息,使糖尿病足患者能得到更好的影像医疗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下肢动脉CT血管成像 locator 末梢动脉 碘流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分子及基因多态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9
作者 向桂霖 张安强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786-790,共5页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是一种配体依赖的核转录因子,属于Ⅱ型核激素受体超家族成员。配体激活的PPARγ参与调控免疫炎症反应、脂质代谢、糖稳态等机体众多的生理和病理过程。近年来发现,PPARγ基因多态性与感染性疾病、...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是一种配体依赖的核转录因子,属于Ⅱ型核激素受体超家族成员。配体激活的PPARγ参与调控免疫炎症反应、脂质代谢、糖稳态等机体众多的生理和病理过程。近年来发现,PPARγ基因多态性与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和代谢性疾病等多种疾病的发生风险密切相关,提示PPARγ及其基因多态性有可能成为疾病潜在的诊断和治疗靶标。该文主要对PPARγ的分子结构、活性调节、免疫炎症调控作用机制及基因多态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基因多态性 机制 脓毒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子细胞与生物支架在脊髓组织工程中的实验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漆国栋 江琼 +1 位作者 伍亚民 漆伟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77-686,共10页
目的以脊髓组织工程中的种子细胞和生物支架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综述近期实验研究进展。方法检索建库至2021年3月中国知网、万方、PubMed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并对种子细胞、生物支架和种子细胞-生物支架复合的问题及进... 目的以脊髓组织工程中的种子细胞和生物支架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综述近期实验研究进展。方法检索建库至2021年3月中国知网、万方、PubMed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并对种子细胞、生物支架和种子细胞-生物支架复合的问题及进展进行综述。结果种子细胞的问题在于致癌性、免疫排斥、伦理道德和移植后低存活率与分化率,现研究多集中于探索新细胞种类、基因转染、多细胞共移植和移植前预处理。生物支架的问题在于单一材料选择无法同时满足不同需求,且传统工艺也无法更好地模拟脊髓内部结构,因此,新型复合材料与新工艺成为研究热点。种子细胞-生物支架复合的核心问题在于不同种子细胞与生物支架复合的效果不一,现研究多致力于持续探索适宜的新复合模式,并尝试引入生物制剂等因素。结论脊髓组织工程有潜力彻底改变脊髓损伤治疗路径,现阶段实验研究主要以解决脊髓组织工程中的种子细胞与生物支架各自问题作为基础,进而深入探索二者适宜的复合模式,以此为临床应用提供更多基础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组织工程 脊髓损伤 种子细胞 生物支架 实验研究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物实验的地面坚固工事伤亡特点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单浩洋 代婷钰 +2 位作者 赖西南 王建民 郑然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11,共5页
目的通过统计分析动物实验数据,研究地面坚固工事伤亡特点。方法提取武器杀伤生物效应评估实验资料,根据工事毁损状态对实验动物进行分类,通过统计软件对伤亡动物的存活状态、损伤程度和损伤类型,受伤动物的各部位损伤特点进行分析。结... 目的通过统计分析动物实验数据,研究地面坚固工事伤亡特点。方法提取武器杀伤生物效应评估实验资料,根据工事毁损状态对实验动物进行分类,通过统计软件对伤亡动物的存活状态、损伤程度和损伤类型,受伤动物的各部位损伤特点进行分析。结果共160只伤亡山羊被纳入研究,其中69只(43.12%)即刻死亡,91只(56.88%)受伤,伤亡动物新的损伤严重程度评分(new injury severity score,NISS)得分为(15.90±13.96)分,Ⅰ、Ⅱ、Ⅲ、Ⅳ型爆炸伤各占68.75%、63.13%、9.38%、10.91%;91只受伤动物中有33只出现脑损伤,63只出现面部感觉器官损伤,55只出现胸腔器官损伤,27只出现腹腔器官损伤。结论在地面坚固工事内,即刻死亡动物主要损伤类型为Ⅱ型爆炸伤,受伤动物主要损伤类型为Ⅰ型爆炸伤。在受伤动物中,闭合性损伤出现频率比开放性损伤高,耳、肺是其主要损伤器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事医学 地面坚固工事 伤情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灌注对全定量脑磁共振灌注成像血流动力学影响的初步研究
12
作者 谢欢 张玉龙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8年第5期321-325,共5页
目的探索二次灌注对全定量脑磁共振灌注成像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并得出全定量脑磁共振灌注成像(self-calibrated EPI perfusion-weighted imaging,Scale-PWI)的最佳注药时期。材料与方法 100名无脑血管疾病的志愿者按注药时期(3、5、7、9... 目的探索二次灌注对全定量脑磁共振灌注成像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并得出全定量脑磁共振灌注成像(self-calibrated EPI perfusion-weighted imaging,Scale-PWI)的最佳注药时期。材料与方法 100名无脑血管疾病的志愿者按注药时期(3、5、7、9、11期)不同分为5组,采取MR常规扫描及全定量灌注扫描,自动得出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脑血容量(cerebral blood volume,CBV),再通过常规灌注加权成像(perfusion weighted imaging,PWI),后处理方法得出灌注时间-信号强度图,分析其是否存在二次灌注。测量受试者各感兴趣区(额叶白质、丘脑及小脑)的CBF、CBV的数值。结果第3期、第5期注射药物行全定量灌注扫描的患者存在二次灌注的概率分别为95%、80%;第7期、第9期注药存在二次灌注的概率分别为10%、5%;第11期注药存在二次灌注的概率为0%,但是注药时机过晚,灌注成功率较低,数据无统计学意义。其次,不同注射时期组内两侧额叶白质、丘脑及小脑的CBF、CBV左右对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测量不同注射时期的额叶白质、丘脑及小脑的CBV、CBF值,将其中存在明显二次灌注的CBV、CBF值与不存在明显二次灌注的CBV、CBF值进行比较,存在二次灌注的CBV、CBF值明显偏大。结论全定量脑磁共振灌注成像的最佳注药时期为第7~9期;存在明显二次灌注的CBV、CBF值会偏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注成像 血流动力学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病自我管理对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9
13
作者 符晓艳 王敏 +3 位作者 王华 祝欣忆 何桂林 周华东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71-473,共3页
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约60%—80%的患者留有不同程度的偏瘫、失语或其他后遗症[1],导致患者失能,失去自我照顾的能力[2],且该病5年内复发率最高可达40%[3]。患者治疗后回归家庭、社会.但仍需要长期的功能锻炼和疾病的自我管理,... 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约60%—80%的患者留有不同程度的偏瘫、失语或其他后遗症[1],导致患者失能,失去自我照顾的能力[2],且该病5年内复发率最高可达40%[3]。患者治疗后回归家庭、社会.但仍需要长期的功能锻炼和疾病的自我管理,促进康复和预防脑梗死的复发患者出院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医务人员的嘱咐逐渐淡忘.康复的依从性也随之下降.可导致其功能障碍加重、独立生活能力下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慢性病自我管理方案(chronic disease self-management program,CDSMP)是美国斯坦福大学KateLorig等[4].在关节炎自我管理项目的基础上建立的普适性慢性病管理项目:CDSMP是由专业医务人员进行健康教育,使患者掌握管理自身疾病的必要技能,增强生活自信心,促进其生理、心理健康的一种管理模式叫本研究拟通过CDSMP来提高社区脑梗死偏瘫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探讨,为社区服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患者 慢性病管理 自我管理 生活质量 独立生活能力 慢性疾病 医务人员 偏瘫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表面麻醉下白内障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22
14
作者 胡盼 胡宗莉 +2 位作者 赵银洁 黄菊 叶剑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75-576,共2页
白内障是全球主要致盲眼病。手术是目前有效的治疗方法,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一种成熟手术,切口小,术源性散光小,组织反应轻,术后视力恢复快。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手术时间短,一般在表面麻醉下即可完成,但老年患... 白内障是全球主要致盲眼病。手术是目前有效的治疗方法,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一种成熟手术,切口小,术源性散光小,组织反应轻,术后视力恢复快。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手术时间短,一般在表面麻醉下即可完成,但老年患者术中易产生应激反应,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甚至可能发生心脑血管意外。右美托咪定是一种高选择性α2受体激动剂,具有镇静、镇痛、抗交感效应。本研究在拟行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的患者中应用右美托咪定,以减轻患者术中应激水平,同时观察药物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手术 老年患者 血流动力学 表面麻醉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 Α2受体激动剂 超声乳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团体认知行为疗法对失眠症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9
15
作者 黄庆玲 乐发国 +4 位作者 蒋成刚 张婷 雷莉 王延江 高东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24-228,共5页
目的探讨团体认知行为治疗(GCBT)对失眠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6月就诊于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神经内科及睡眠心理科的241例符合失眠症诊断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GCBT组(n=128)及药物组(n=113),均治疗... 目的探讨团体认知行为治疗(GCBT)对失眠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6月就诊于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神经内科及睡眠心理科的241例符合失眠症诊断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GCBT组(n=128)及药物组(n=113),均治疗8周。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第4周、治疗第8周时睡眠参数、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分值、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分值、失眠严重程度指数(ISI)分值差异。结果在治疗第4周时,GCBT组的入睡潜伏期(SOL)、总睡眠时间(TST)、卧床时间(TIB)、入睡后觉醒次数(NOA)及失眠严重程度指数(ISI)与药物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睡眠效率(SE)、HAMA及HAMD分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8周时,GCBT组SOL、SE、NOA、HAMA、HAMD及ISI与药物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ST、TIB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CBT及药物对睡眠参数、焦虑水平及失眠严重程度均有改善,且GCBT可改善患者抑郁情绪,尽管GCBT起效慢于药物,但疗效优于药物,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症 团体认知行为治疗 焦虑 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军战伤伤情评估和诊断方法的专家共识 被引量:49
16
作者 宗兆文 张连阳 +12 位作者 秦昊 陈思旭 张琳 杨磊 李晓雪 鲍全伟 刘道城 贺思豪 沈岳 张戎 赵玉峰 钟孝政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81-188,共8页
准确的伤情评估和诊断是检伤分类及治疗的基础,我军目前尚没有相关的指南和规范。因而,全军灾难医学专业委员会及青年委员会组织编写了《我军战伤伤情评估和诊断方法的专家共识》,并于2017年8月在天津召开的第二届全军灾难医学专业委员... 准确的伤情评估和诊断是检伤分类及治疗的基础,我军目前尚没有相关的指南和规范。因而,全军灾难医学专业委员会及青年委员会组织编写了《我军战伤伤情评估和诊断方法的专家共识》,并于2017年8月在天津召开的第二届全军灾难医学专业委员会年会上统一论证确定了本专家共识的终稿,以期为我军战时战伤的诊断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伤 评估 诊断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正压通气与口腔矫正器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11
17
作者 张婷 江灿 +4 位作者 黄庆玲 雷莉 毛丹丹 王彦婷 乐发国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21-627,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持续正压通气(CPAP)与口腔矫正器(OA)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NKI、VIP和Wanfang Data数据库,搜集持续正压通气与口腔矫正器治疗OSAHS相关... 目的系统评价持续正压通气(CPAP)与口腔矫正器(OA)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NKI、VIP和Wanfang Data数据库,搜集持续正压通气与口腔矫正器治疗OSAHS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和随机交叉试验,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17年9月。由两位评价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3个研究,1141例OSAHS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OA组比较,CPAP组能有效降低OSAHS患者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MD=–9.79,95%CI–11.88~–7.69,P<0.00001)、Epworth嗜睡量表(MD=–0.82,95%CI–1.36~–0.29,P=0.003)及微觉醒指数(MD=–5.65,95%CI–8.74~–2.55,P=0.0004);提高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MD=4.42,95%CI 3.14~5.70,P<0.00001);在快眼动睡眠(MD=0.99,95%CI–1.37~3.35,P=0.41)及睡眠效率(MD=–0.48,95%CI–1.04~–0.07,P=0.09)方面,两组无明显差异;但CPAP组在体重指数(MD=0.29,95%CI 0.01~0.57,P=0.04)方面的效果比OA组差。结论持续正压通气治疗可降低OSAHS患者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Epworth嗜睡量表及微觉醒指数,并提高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正压通气 口腔矫正器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血管表面通透性预测急性缺血性脑梗死自发性出血性转化 被引量:11
18
作者 江岷芮 童海鹏 +2 位作者 邓洋 冉启胜 张伟国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90-293,共4页
目的探讨微血管表面通透性(PS)对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自发性出血性转化(HT)的预测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未接受动脉溶栓或静脉溶栓的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CT灌注成像(CTPI)资料,根据脑梗死发病2周内CT或MR检查显示是否发生HT将其... 目的探讨微血管表面通透性(PS)对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自发性出血性转化(HT)的预测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未接受动脉溶栓或静脉溶栓的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CT灌注成像(CTPI)资料,根据脑梗死发病2周内CT或MR检查显示是否发生HT将其分为HT组(n=20)和对照组(n=23)。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HT组患侧与对侧间、HT组患侧与对照组患侧间CTPI参数[PS、脑血容量(CBV)及脑血流量(CBF)]的差异。绘制ROC曲线,评价PS值预测自发性HT的效能。结果与对侧比较,HT组患侧PS值(Z=-5.410,P<0.001)及CBV值(Z=-3.517,P<0.001)均明显升高,CBF值明显降低(Z=-2.245,P=0.024)。与对照组患侧比较,HT组患侧PS值(Z=-5.065,P<0.001)及CBV值(Z=-3.458,P=0.001)均明显升高,CBF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729,P=0.084)。ROC曲线分析显示,以PS值0.032 4 ml/(100 ml·min)为临界值,诊断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自发性HT的AUC为0.952,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90.00%、82.60%及86.05%。结论 PS值可用于预测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自发性HT,有助于临床合理制定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血管表面通透性 出血性转化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灌注成像 脑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颈浸润性复层产黏液性癌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3
19
作者 赵连花 马强 +1 位作者 付萍 马瑜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085-1087,共3页
目的探讨子宫颈浸润性复层产黏液性癌(invasive stratified mucin-producing carcinoma,ISM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观察1例ISM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表型,并复习文献。结果患者女性,45岁,体检发现HPV16型阳性。大体上... 目的探讨子宫颈浸润性复层产黏液性癌(invasive stratified mucin-producing carcinoma,ISM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观察1例ISM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表型,并复习文献。结果患者女性,45岁,体检发现HPV16型阳性。大体上,于子宫颈处见一暗褐色菜花样新生物,大小2.0 cm×2.0 cm,似侵犯肌层。镜下肿瘤细胞类似于复层产黏液性上皮内病变(stratified mucin-producing intraepithelial lesion,SMILE),肿瘤排列呈巢团状,在间质内浸润性生长,可见促纤维增生性反应及炎细胞浸润。肿瘤周边可见原位腺癌(adenocarcinoma in situ,AIS)成分。肿瘤表面可见SMILE成分,局部可见SMILE累及腺体成分。PAS及AB染色阳性。免疫表型:肿瘤细胞CK7、p16及CEA弥漫强阳性,CK5/6及p63灶阳性,Ki-67增殖指数约80%。结论ISMC是近年来提出的组织学形态类似于SMILE的浸润性肿瘤,尚未收入WHO(2014)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的一种新的病理学实体肿瘤,易误诊为其他类型的癌,确诊需要结合组织病理学、免疫组化及特殊染色等综合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肿瘤 浸润性复层产黏液性癌 复层产黏液性上皮内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教学在影像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 被引量:7
20
作者 兰芳 赵丽 +3 位作者 刘俊伶 王雪琴 李欢 李雪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71-73,79,共4页
目的探讨重组教学在影像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影像专科护理的工作性质和教学内容设置特征,按不同的权重将集中式理论授课、情景模拟教学、自我导向培训、分组头脑风暴讨论以及影像图像教授法进行重组,应用于影像科31名护士... 目的探讨重组教学在影像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影像专科护理的工作性质和教学内容设置特征,按不同的权重将集中式理论授课、情景模拟教学、自我导向培训、分组头脑风暴讨论以及影像图像教授法进行重组,应用于影像科31名护士培训。结果培训前后护士理论与操作考核成绩、健康教育能力指标及4项护理质量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教学与科研业绩数量明显提高。结论重组教学用于影像科护士培训,能有效提高护士的理论深度、操作能力、教学与科研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影像科 重组教学 在职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