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法的价值理念”的主体间性向度——法律信仰何以可能 被引量:8
1
作者 潘丽萍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85-191,共7页
"法的价值理念"是深藏于主体内心的关于法的理想图景的追求与信仰,不仅显示了人类对于自身、自然和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也代表着人类对至善至美的体验程度和判断能力。在国家的法治发展进程中,法的价值理念统领整个法的根本观... "法的价值理念"是深藏于主体内心的关于法的理想图景的追求与信仰,不仅显示了人类对于自身、自然和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也代表着人类对至善至美的体验程度和判断能力。在国家的法治发展进程中,法的价值理念统领整个法的根本观念,具有超越和目标指向的意义。"人"作为"法的价值理念"的逻辑衍生主体,是主体间性的主体。主体间性在超越和扬弃主客二分的主体论的方法论基础上,强调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共在性、平等性、互动性和共识性,而这正是法律信仰何以可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的价值 价值理念 主体间性 法律信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律的道德批判与法的价值理念的发展 被引量:8
2
作者 潘丽萍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7-113,共7页
法的价值理念是法学的核心理论问题,也是法的根本出发点。法的价值理念的变迁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法律的道德批判如何。法律的道德批判之所以可能主要是源于价值判断的客观性;而价值判断是否合理的问题,却说明法律的道德批判是必... 法的价值理念是法学的核心理论问题,也是法的根本出发点。法的价值理念的变迁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法律的道德批判如何。法律的道德批判之所以可能主要是源于价值判断的客观性;而价值判断是否合理的问题,却说明法律的道德批判是必须的。法律的道德批判的深刻性与法的价值理念的发展程度成正向比例的关系,它们相并而行,互为作用,共同推进着我国乃至世界法律文明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 道德批判 法的价值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行法律框架内构建未决羁押救济程序探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韩正武 陈峰冰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86-192,共7页
我国现行未决羁押存在高羁押率、因押致罪、取保候审难和羁押刑罚化等诸多积弊,其深层次原因在于重实体轻程序的陈旧司法理念、司法审查救济程序缺失以及将逃亡串证的可能性完全视同现实性。我国未决羁押救济程序一方面坚持司法救济中... 我国现行未决羁押存在高羁押率、因押致罪、取保候审难和羁押刑罚化等诸多积弊,其深层次原因在于重实体轻程序的陈旧司法理念、司法审查救济程序缺失以及将逃亡串证的可能性完全视同现实性。我国未决羁押救济程序一方面坚持司法救济中心主义,另一方面立足我国现有法律框架和司法实践,坚持行政听证和司法审查相结合,建立独具特色的未决羁押分阶段审查救济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决羁押 司法审查 分阶段救济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滨海沙地吊丝单竹林凋落物分解及养分动态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张梅 郑郁善 《西南林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3期4-7,共4页
对福建省漳州东山滨海沙地吊丝单竹林凋落物分解及其营养动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竹叶凋落物的分解失重呈先快后慢的趋势,而竹枝和笋箨的分解失重呈现快—慢—快的变化规律;其中竹叶分解速率最大,竹枝和笋箨分解速率相近;凋落物分解失重... 对福建省漳州东山滨海沙地吊丝单竹林凋落物分解及其营养动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竹叶凋落物的分解失重呈先快后慢的趋势,而竹枝和笋箨的分解失重呈现快—慢—快的变化规律;其中竹叶分解速率最大,竹枝和笋箨分解速率相近;凋落物分解失重过程中N和P呈现出升—降—升的变化规律,而K在前期流失强烈,中期平缓,后期略有回升,但变化不大;N,P,K元素的流动性在凋落物分解过程中,表现为K>N>P的顺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沙地 吊丝单 凋落物 分解 养分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道德教育探析 被引量:15
5
作者 李晓菊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59-164,共6页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继承工业文明而又批判工业文明的弊病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当今时代崭新的文明形态。环境道德是适应生态文明发展需求的道德,是生态文明的道德基础,加强环境道德教育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极大的意义。要大力加强环境道德教...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继承工业文明而又批判工业文明的弊病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当今时代崭新的文明形态。环境道德是适应生态文明发展需求的道德,是生态文明的道德基础,加强环境道德教育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极大的意义。要大力加强环境道德教育,采取措施通过各种途径切实推动生态文明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工业文明 环境道德 社会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法文化和谐理念及价值选择——对我国当代诉讼制度的价值反思 被引量:8
6
作者 潘丽萍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2-27,共6页
中国传统法文化内容庞杂,但和谐理念贯穿始终,并形成其特有的“无讼”价值选择。作为一种客观的历史存在,厘清中国传统法文化和谐理念及价值选择的价值性,对当代人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法治进程中,有必... 中国传统法文化内容庞杂,但和谐理念贯穿始终,并形成其特有的“无讼”价值选择。作为一种客观的历史存在,厘清中国传统法文化和谐理念及价值选择的价值性,对当代人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法治进程中,有必要对当代诉讼制度进行价值反思,从传统法文化和谐理念及价值选择的“否定之否定”中,寻求可资借鉴的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传统法文化 和谐 价值 无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司法介入村民自治探析 被引量:7
7
作者 郭华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1-98,共8页
建立村民自治纠纷的司法裁决和村民自治权利的法律救济制度,是村民自治的本质决定的,同时也是与司法本身的特性相适应。它不仅提高村民的法治意识和法治能力,而且使争议能在法定渠道内得到及时的解决,从而正确规范、引导农村基层公共行... 建立村民自治纠纷的司法裁决和村民自治权利的法律救济制度,是村民自治的本质决定的,同时也是与司法本身的特性相适应。它不仅提高村民的法治意识和法治能力,而且使争议能在法定渠道内得到及时的解决,从而正确规范、引导农村基层公共行政管理中各个主体的行为,确保农村基层管理体制能够有机统一、协调和谐,保障村民自治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介入 村民自治 权力 权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述评 被引量:2
8
作者 洪建设 赵麟斌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01-210,共10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一系列喜人的理论建树,特别是研究的重点不断拓宽,在基本内容、内在关系等方面颇为深入,呈现出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特点。同时研究焦点的视角不断衍伸,但仍在诸多方面存在着盲点,...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一系列喜人的理论建树,特别是研究的重点不断拓宽,在基本内容、内在关系等方面颇为深入,呈现出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特点。同时研究焦点的视角不断衍伸,但仍在诸多方面存在着盲点,而这正是必须深入耕犁的领域,我们也试图从思想下乡、范式建构、信仰研究等方面突破盲点,以期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尽绵薄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述评 思想下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原则 被引量:6
9
作者 郭华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75-76,共2页
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是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辅导员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中既要解放思想,承认价值多元化的社会现实和历史趋势,又要凝聚共识,坚持价值导向的一元性,开辟新思路,采用新方法。
关键词 思想政治工作 多元社会 解放思想 开拓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村民自治的法伦理变革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潘丽萍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2-97,共6页
村民自治是我国社会民主自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一种具有全新的法价值理念的社会结构性共同体。从现实情况看,尽管村民自治的法伦理基础远未成熟,但它的扩张趋势是不容置疑的,必将打破农村固有的法文化理念和伦理关系,引起农村社会法伦... 村民自治是我国社会民主自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一种具有全新的法价值理念的社会结构性共同体。从现实情况看,尽管村民自治的法伦理基础远未成熟,但它的扩张趋势是不容置疑的,必将打破农村固有的法文化理念和伦理关系,引起农村社会法伦理关系和生活模式的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民自治 法伦理 变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领导文化的比较与启迪 被引量:2
11
作者 郭华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9-74,共6页
中国传统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管理文化比西方古典以事为中心的科学主义管理文化更接近领导科学的内涵。随着各民族文化交流的拓展,中西领导文化也正在加速融合、发展、创新。充分发扬当前我国政治思想、价值理念领导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 中国传统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管理文化比西方古典以事为中心的科学主义管理文化更接近领导科学的内涵。随着各民族文化交流的拓展,中西领导文化也正在加速融合、发展、创新。充分发扬当前我国政治思想、价值理念领导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将对基于价值观的领导理论(VBL)的创新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领导文化 领导科学 领导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领导文化的建构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麟斌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7-63,共7页
领导文化作为领导科学最为重要的形上之思,其建构性研究成为新的着眼点。这一建构应从界定领导文化的内涵出发,从器物、制度和意识形式三个层面厘定其表征;并结合中西领导文化的发展轨迹,通过比较,探索、建构有利于本国发展的,具有中国... 领导文化作为领导科学最为重要的形上之思,其建构性研究成为新的着眼点。这一建构应从界定领导文化的内涵出发,从器物、制度和意识形式三个层面厘定其表征;并结合中西领导文化的发展轨迹,通过比较,探索、建构有利于本国发展的,具有中国气派和中国作风的"本土"领导文化。"现代—和谐"应成为这种领导文化建构的"标识符",必须着力追寻能推动这一领导文化特质生成的进路,并以发挥其实践功效为归宿点和落脚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文化 现代与和谐 建构 进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加引渡条约前瞻 被引量:1
13
作者 林安民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95-200,共6页
加拿大曾经是最早与我国进行刑事司法合作的西方国家,但由于双方存在一些法律方面误解,两国迟迟未能签订引渡条约。将两国引渡法内容进行比较,不论是根据两国的引渡法还是双方共同签署的国际条约,两国进行引渡已经不存在法律障碍,但双... 加拿大曾经是最早与我国进行刑事司法合作的西方国家,但由于双方存在一些法律方面误解,两国迟迟未能签订引渡条约。将两国引渡法内容进行比较,不论是根据两国的引渡法还是双方共同签署的国际条约,两国进行引渡已经不存在法律障碍,但双方未签订引渡条约这一事实已经成为双方进行引渡的重大程序性障碍。因此,两国有必要尽快签订引渡,并在引渡程序以及相关细节方面予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渡 双边条约 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越断裂 回归传统——道德教育的历史之基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凤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2008年第3期179-181,共3页
当前我国的道德教育已陷入某种困境,道德教育与传统的脱节是其中的根本原因。近代史的文化剧变造成的传统价值体系的崩溃以及市场经济带来的道德体系的破碎与失衡使得当下的道德教育处于历史鸿沟的彼岸。道德教育应以传统与历史为基,厘... 当前我国的道德教育已陷入某种困境,道德教育与传统的脱节是其中的根本原因。近代史的文化剧变造成的传统价值体系的崩溃以及市场经济带来的道德体系的破碎与失衡使得当下的道德教育处于历史鸿沟的彼岸。道德教育应以传统与历史为基,厘清中国传统道德与自五四以来形成的新的道德传统之间的关系,从而跨越历史的断裂,走出当下道德教育的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教育 传统 历史 儒家 本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马克思主义领导理论中国化的进程 被引量:1
15
作者 曾志云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Z期7-9,共3页
马克思主义领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与国际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是指导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实现其领导任务的强大理论武器。历史发展到今天,认真研究马克思主义领导理论与当代中国的现实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既是我们党... 马克思主义领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与国际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是指导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实现其领导任务的强大理论武器。历史发展到今天,认真研究马克思主义领导理论与当代中国的现实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既是我们党不断强化理论武器和推进理论创新的迫切要求,又是不断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和提高领导水平的一项战略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理论 理论武器 国际工人运动 领导观 领导思想 战略任务 领导活动 领导艺术 领导工作 领导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行为的再认识
16
作者 李宁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52-55,共4页
2005年我国公司法引入"揭开公司面纱"制度并确定适用该制度的核心要件为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的行为,但学界对滥用行为的内涵理解不尽相同。滥用公司法人独立性行为应当包括公司资本严重不足和股东与公司人格高度混同两类,其... 2005年我国公司法引入"揭开公司面纱"制度并确定适用该制度的核心要件为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的行为,但学界对滥用行为的内涵理解不尽相同。滥用公司法人独立性行为应当包括公司资本严重不足和股东与公司人格高度混同两类,其适用前提必须是该行为存在损害债权人利益的实质结果,且债权人应当履行其作为理性经济人的适当义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滥用独立地位 资本不足 人格混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国反致制度对我国的新启示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小云 屈广清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76-185,共10页
完全反致是英国国际私法的特有理论和制度,但英国的反致制度并非自始至终就是完全反致,而是经历了从单一反致走向完全反致的变革时期。英国采用完全反致有其深刻的自身原因,符合英国社会的多方位需要。英国仅在有限范围内采用完全反致,... 完全反致是英国国际私法的特有理论和制度,但英国的反致制度并非自始至终就是完全反致,而是经历了从单一反致走向完全反致的变革时期。英国采用完全反致有其深刻的自身原因,符合英国社会的多方位需要。英国仅在有限范围内采用完全反致,虽然代英国所面临的社会变化将使得英国采用完全反致的范围呈现缩小趋势,但尚不会导致英国取消或废除完全反致。英国反致制度对我国相关立法具有重要启示,本文特提出相关立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 反致 完全反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