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论新批评的人文主义文学传统 |
李梅英
|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
|
|
|
2
|
在过去之事、现在之事、将来之事之间穿越--鲁迅《狂人日记》的叙述学解读 |
孙木函
徐妍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2
|
|
|
3
|
人作为主体而存在——《朗读者》的身体叙事与主体建构 |
高红梅
周海燕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2
|
|
|
4
|
言情小说的大众文化机制解析 |
杜若松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2
|
|
|
5
|
《生命之树》:爱的萌芽 |
张英
邓峰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2 |
1
|
|
|
6
|
重压之下的优雅——电影《窃听风暴》的存在主义解读 |
高红梅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07 |
1
|
|
|
7
|
谈秋瑾的生年——为新版《鲁迅全集》补注一则 |
郭长海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0 |
|
|
8
|
简洁,却不简单——兼谈鲁迅的小说创作 |
孙木函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0 |
|
|
9
|
中国古代文论研究生课程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
王晓恒
|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
10
|
中国大学人文教育的反思与重建 |
孙博
|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
2011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