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MUSLE模型的三峡库区重庆段农业非点源污染危险性评价 被引量:19
1
作者 丁恩俊 谢德体 +1 位作者 魏朝富 倪九派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6-101,共6页
以三峡库区重庆段为实例,将地理信息系统(GIS)与修正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MUSLE)相结合,对三峡库区重庆段农业非点源污染危险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三峡库区重庆段非点源污染危险性高的区域占总面积的2.16%,较高区域占1.55%,中等区域占6... 以三峡库区重庆段为实例,将地理信息系统(GIS)与修正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MUSLE)相结合,对三峡库区重庆段农业非点源污染危险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三峡库区重庆段非点源污染危险性高的区域占总面积的2.16%,较高区域占1.55%,中等区域占6.76%;危险性高、较高和中等的区域主要位于库区腹心地带,如云阳、奉节、万州、巫溪、丰都、巫山等区县;同时该类区域主要分布在库区河流两岸,距河流越近,非点源污染危险性越高;且大部分为旱地,而林地上分布很少.相应地,今后三峡库区重庆段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应针对具有高、较高和中等危险性的区域.实践证明该方法是一种较好的大尺度农业非点源污染危险性评价方法,能识别农业非点源污染高风险区,并确定农业非点源污染防控与管理的优先区域和重点区域.该评价结果能为政府有效防控和管理三峡库区农业非点源污染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非点源污染 MUSLE 危险性评价 三峡库区重庆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10年重庆市归一化植被指数变化分析 被引量:49
2
作者 李惠敏 刘洪斌 武伟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9-123,共5页
运用1km分辨率经过Savitzky-Golay滤波技术平滑处理的SPOT/VGT数据,通过对1998~2007年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时间序列数据、NDVI与气象因子的关系、10a来NDVI变化率的空间分布以及NDVI与海拔高度的关系等进行分析,研究重庆市植被变化... 运用1km分辨率经过Savitzky-Golay滤波技术平滑处理的SPOT/VGT数据,通过对1998~2007年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时间序列数据、NDVI与气象因子的关系、10a来NDVI变化率的空间分布以及NDVI与海拔高度的关系等进行分析,研究重庆市植被变化及空间分布情况。结果表明,重庆市NDVI年变化相对稳定,在空间上变化较大,东北及东南部分地区植被退化,而西部地区NDVI变化率增加,表明植被覆盖有所增多。另外引起NDVI时空变化的原因中,温度远大于降水量,海拔高度也与NDVI有较好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市 NDVI 时间序列 变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信息化助推现代农业发展的策略研究-以重庆为例 被引量:10
3
作者 丁恩俊 谢德体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4-17,共4页
农业信息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只有切实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才能促进现代农业大力发展。为此,在分析农业信息化助推现代农业发展的政策导向的基础上,以重庆市为例,详细分析了农业信息化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方向和重点环节,最后提出了相... 农业信息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只有切实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才能促进现代农业大力发展。为此,在分析农业信息化助推现代农业发展的政策导向的基础上,以重庆市为例,详细分析了农业信息化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方向和重点环节,最后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旨在为全市和其他区域现代农业信息化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信息化 现代农业 发展策略 重庆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输出系数模型的三峡库区(重庆段)农业面源污染负荷估算 被引量:32
4
作者 杨彦兰 申丽娟 +2 位作者 谢德体 骆云中 倪九派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12-119,共8页
由农业面源污染引起的水环境问题严重影响着三峡库区的生态环境.利用输出系数模型对三峡库区(重庆段)的农业面源污染负荷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2011年三峡库区(重庆段)农业面源污染物总氮和总磷负荷量分别是30 786.9×106和4 221.0&#... 由农业面源污染引起的水环境问题严重影响着三峡库区的生态环境.利用输出系数模型对三峡库区(重庆段)的农业面源污染负荷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2011年三峡库区(重庆段)农业面源污染物总氮和总磷负荷量分别是30 786.9×106和4 221.0×106 g/a,且前者是后者的7.3倍.土地利用和植被覆盖情况明显影响总氮和总磷负荷量,不同污染源类型对污染负荷贡献的差异较大.不同的污染源类型对面源污染物总氮负荷贡献率的大小顺序为:耕地,林地,农村生活污水及废弃物,畜禽养殖,园地和牧草地;对总磷负荷贡献率的大小顺序为:耕地,畜禽养殖,林地,园地,农村生活污水及废弃物和牧草地.各区县总氮和总磷负荷量和负荷强度的差异较大,开县、江津区、涪陵区和万州区的总氮和总磷负荷量较大,巴南区、长寿区、沙坪坝和南岸区的负荷强度则较大.农业面源污染物氮和磷分布状况和负荷强度的研究,不仅为分析三峡库区农业面源污染的区际和年际变化提供了基础数据,而且为三峡库区区域规划和农业结构调整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农业面源污染 输出系数模型 污染负荷 估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数字图书馆构建初探
5
作者 丁恩俊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5期22168-22169,22181,共3页
以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为例,阐述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数字图书馆构建的意义和目标,同时根据目前的文献信息资源类型和用户的应用要求,从知识资源系统和知识服务系统两大部分探讨其内容架构。
关键词 数字图书馆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 信息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域尺度下地形属性对土壤质地类型变异的影响——以重庆市彭水县一小流域为例 被引量:4
6
作者 马冉 刘洪斌 武伟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79-286,共8页
为探究流域尺度下地形属性对土壤质地类型变异的影响,以西南地区重庆市彭水县的一个流域为研究区,基于成土母质和地形因子,运用分类回归树(Classification and regression tree,CART)模型,对研究区1165个样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成... 为探究流域尺度下地形属性对土壤质地类型变异的影响,以西南地区重庆市彭水县的一个流域为研究区,基于成土母质和地形因子,运用分类回归树(Classification and regression tree,CART)模型,对研究区1165个样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成土母质和地形因子均对土壤质地类型有重要影响,相对重要性较高的因子排序:成土母质(PAR)>风效应(WindEff)>地形湿度指数(SAGATWI);不同母质、不同质地之间地形因子存在显著差异,风效应(WindEff)和漫射辐射(DiffuseIns)分别是奥陶系和志留系母质条件下影响土壤质地分类的相对重要性最高的地形因子;流域尺度CART模型解释率为86.3%,说明CART模型对土壤质地分类精度高。研究表明,基于成土母质和地形因子构建的模型解释效果好,影响显著,可为该地区土壤利用区划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尺度 CART模型 母质 地形因子 土壤质地类型 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献计量的国内外农业信息化研究态势分析 被引量:16
7
作者 丁恩俊 谢佳 +1 位作者 申丽娟 王雪梅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16-125,共10页
农业信息化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总结是学界的研究热点.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以CiteSpace为手段,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和CNKI数据库,分析了近年来国内外农业信息化领域研究的发展态势,为该领域科研工作者与决策者提供参考.结果显示:国外... 农业信息化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总结是学界的研究热点.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以CiteSpace为手段,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和CNKI数据库,分析了近年来国内外农业信息化领域研究的发展态势,为该领域科研工作者与决策者提供参考.结果显示:国外方面,美国、英国、澳大利亚、荷兰等国家的研究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国家科研机构和大学为主要发文机构,其中美国研究机构发文最多;来自荷兰和美国的作者发文最多,但也比较分散;高影响力论文大多来自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来自美国和荷兰等国的期刊较多,且语种多为English;更加关注现代信息技术在具体农业管理和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研究.国内方面,中国虽与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等发达国家开展了比较频繁的国际合作,但发文质量存在较大差距;中国农业科学院是相对优势比较突出的机构;研究比较宽泛,且发表刊物总体水平不高,中文核心期刊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信息化 文献计量 WEB of Science数据库 CNKI数据库 研究态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技术体系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申丽娟 丁恩俊 谢德体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23-226,共4页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敏感且脆弱,是我国长江流域和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地区。近年来该区面源污染尤其是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并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如何根据库区生态环境特点和农业面源污染发生特征,提出既能有效控制污染发生...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敏感且脆弱,是我国长江流域和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地区。近年来该区面源污染尤其是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并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如何根据库区生态环境特点和农业面源污染发生特征,提出既能有效控制污染发生,又能使经济投入最小化的控制技术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结合国内外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已有研究成果,根据库区农户生活生产方式以及地形地貌、土地利用、种植作物等条件,以"水、土、热、气、肥"5要素的综合控制为主线,在农村生活区—农业生产区—消落带生态屏障区3个空间层次构建了库区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系统,并提出了三峡库区农村居民点—旱坡地—水田—消落带多重拦截与消纳农业面源污染技术体系。该体系已在三峡库区典型区域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实践案例中进行了验证,实践证明,其所涉及的诸多关于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思想和技术体系对其它类似流域的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面源污染 农村居民点—旱坡地—水田 消落带多重拦截与消纳 三峡库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设施农业土壤中无机磷转化比较——以潮土和砂姜黑土为例 被引量:3
9
作者 吴鹏飞 武伟 +1 位作者 刘洪斌 于群英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07-112,共6页
以皖北设施农业区主要土壤类型——潮土和砂姜黑土为例,对比研究两种土壤中磷素的转化,并分析了施肥浓度对各无机磷形态转化的影响.采用增施外源磷肥的盆栽预实验,然后经由蒋柏藩、顾益初提出的石灰性土壤无机磷分级方法,测定各自无机... 以皖北设施农业区主要土壤类型——潮土和砂姜黑土为例,对比研究两种土壤中磷素的转化,并分析了施肥浓度对各无机磷形态转化的影响.采用增施外源磷肥的盆栽预实验,然后经由蒋柏藩、顾益初提出的石灰性土壤无机磷分级方法,测定各自无机磷的转化情况,最后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设施土壤会因起始土壤的不同,其各形态无机磷转化是迥异的;本文还采用指数曲线较好地反映了砂姜黑土和潮土中各形态无机磷转化与施入磷浓度的关系;还进一步分析了两种土壤中无机磷转化的分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土壤 无机磷形态 潮土 砂姜黑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三峡库区保护性耕作技术 被引量:5
10
作者 丁恩俊 谢德体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5,共5页
三峡库区是我国生态环境最为敏感和脆弱的地区之一。近年来,库区农业面源污染日趋严重,已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传统农业耕作模式是产生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原因,因此选择正确农田耕作方式,防止水土流失,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一直是探索的... 三峡库区是我国生态环境最为敏感和脆弱的地区之一。近年来,库区农业面源污染日趋严重,已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传统农业耕作模式是产生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原因,因此选择正确农田耕作方式,防止水土流失,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一直是探索的重大课题。为此,结合国内外保护性耕作技术已有的研究成果,针对库区地形、气候和种植作物等条件,以及库区保持水土、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物、农作物稳产高产、农民增产增收等目标,选择了秸秆留茬覆盖、少耕免耕、等高耕作和梯田建设等保护性耕作技术,最后提出了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面源污染 保护性耕作 技术选择 三峡库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物病害图像识别研究进展——基于文献计量的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武伟 汪璇 +3 位作者 王成秋 赖凡 唐国祥 周鑫斌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9-79,共21页
病害是影响农作物品质和产量的重要因素,随着计算机视觉、光学、遥感和物联网技术的进步,基于图像的作物病害自动识别研究发展迅速.为深入了解全球作物病害图像识别的相关研究进展,利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对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SCI-E)... 病害是影响农作物品质和产量的重要因素,随着计算机视觉、光学、遥感和物联网技术的进步,基于图像的作物病害自动识别研究发展迅速.为深入了解全球作物病害图像识别的相关研究进展,利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对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SCI-E)2002-2022年间作物病害图像识别研究领域发表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作物病害图像识别研究呈明显上升趋势;学科领域涉及计算机科学、农学、植物科学、工程、环境生态学、遥感等,体现出明显的综合性和交叉性特点;中国、美国、印度、德国等国家发文数量最多,整体而言各国之间均存在较为密切的交流与合作,其中中美之间合作最为密切;在发文量排在世界前10的研究机构中有6家来自中国,展现出很强的整体优势;MAHLEIN A K、HUANG W J和KHAN M A是发文量排在前3的核心作者;Computers and Electronics in Agriculture、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Remote Sensing等期刊为主要发表载体;作物病害图像数据的获取、基于机器学习的作物病害图像识别以及基于深度学习的作物病害图像识别是近20年该研究领域的主要热点和重点.作物病害图像识别的研究深受先进技术推动,尤其是在当前人工智能技术背景下方兴未艾,是面向智慧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当前数据样本规模偏小,相似症状的不同病害精确识别困难,模型可解释性和泛化性有限等问题依旧制约其进一步发展.构建基于生成式大模型的大规模作物病害数据集,加强多模态数据融合,提升模型的可解释性和泛化性,开展实时监测识别等内容将是未来作物病害图像识别的主要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病害 图像识别 文献计量 Web of Siencec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M栅格分辨率对丘陵山地区定量土壤-景观模型的影响 被引量:12
12
作者 郭澎涛 武伟 +2 位作者 刘洪斌 谢德体 李茂芬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30-336,共7页
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的定量土壤-景观模型的精度依赖于DEM栅格分辨率,而DEM栅格分辨率如何影响土壤-景观模型及其预测精度目前研究较少。以西南丘陵山地区一典型汇水盆地为研究对象,以该区2.5、5、10、20和30... 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的定量土壤-景观模型的精度依赖于DEM栅格分辨率,而DEM栅格分辨率如何影响土壤-景观模型及其预测精度目前研究较少。以西南丘陵山地区一典型汇水盆地为研究对象,以该区2.5、5、10、20和30m DEM为基础,利用逐步线性回归方法建立起研究区不同分辨率下的定量土壤-景观模型,并应用这些模型预测研究区内土壤表层碱解氮含量的空间分布,进而比较DEM不同分辨率下土壤-景观模型及其预测精度。结果表明,随着DEM栅格分辨率的降低,比汇水面积、地形湿度指数的均值逐渐增加;平均坡度逐渐降低;曲率变化的范围逐渐减小。地形指数的这一变化规律对土壤-景观模型及其预测结果产生显著影响,模型的校正决定系数、平均绝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都以5m栅格分辨率为转折点,分辨率低于5m,模型的校正决定系数显著减小,平均绝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形 模型 土壤 数字高程 栅格分辨率 流域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水库消落区对库区水土环境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6
13
作者 谢德体 范小华 魏朝富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9-47,共9页
三峡水库投入使用后,在库区两岸形成周期性变化的水陆交错地带即消落区,它是陆地和水生生态系统的交错地带,具有生态脆弱性、生物多样性、变化周期性和人类活动的频繁性的特点,它对水、陆生态系统具有重要影响.通过调查消落区的类型、... 三峡水库投入使用后,在库区两岸形成周期性变化的水陆交错地带即消落区,它是陆地和水生生态系统的交错地带,具有生态脆弱性、生物多样性、变化周期性和人类活动的频繁性的特点,它对水、陆生态系统具有重要影响.通过调查消落区的类型、分布、面积等基本情况,从消落区水、土相互作用角度,分析了消落区在水、土交互作用下对水、陆生态系统的影响,提出了消落区生态保护的主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消落区 环境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和模糊神经网络的西南山地烤烟生态适宜性评价 被引量:18
14
作者 汪璇 徐小洪 +2 位作者 吕家恪 魏朝富 谢德体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366-1374,共9页
山地烤烟生态适宜性评价是合理利用山地资源、科学规划烟叶产业的重要基础。本文以渝东南黔江烤烟种植为研究对象,依据烟叶生长生物学特性,筛选出影响黔江烤烟种植的主要生态指标,在GIS支持下根据山区生态环境特点,对各生态要素进行"... 山地烤烟生态适宜性评价是合理利用山地资源、科学规划烟叶产业的重要基础。本文以渝东南黔江烤烟种植为研究对象,依据烟叶生长生物学特性,筛选出影响黔江烤烟种植的主要生态指标,在GIS支持下根据山区生态环境特点,对各生态要素进行"由点及面"的空间模拟,在此基础上将模糊逻辑和神经网络相结合,引入模糊神经网络对烤烟生态适宜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黔江烤烟种植生态最适宜面积648.63 km2,约占评价总面积的27.03%,主要集中在黔江中南、东南海拔800~1 100 m的中山丘陵缓坡地带;适宜和次适宜面积964.13 km2,约占全区总面积的40.18%,主要分布于黔江中部、北部600~800 m低山丘陵区域;不适宜面积775.16 km2,主要集中于黔江东南、东北〉25°的坡陡地以及东南、中西部海拔1 600 m以上的高山地区。研究成果不仅可为当地烤烟种植布局的合理调整和资源优化利用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而且为山地作物生态适宜性评价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适宜性评价 模糊神经网络 西南山地 GIS 烤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耕地数量变化与耕地保护政策关系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8
15
作者 彭凌 丁恩俊 谢德体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03-110,共8页
以耕地数量的统计数据和耕地保护政策的颁布、实施为基础,借助经济计量学理论以及Eviewes 5.1软件,运用协整分析、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脉冲响应等分析方法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耕地数量变化与耕地保护政策之间的互动关系.结果显示:... 以耕地数量的统计数据和耕地保护政策的颁布、实施为基础,借助经济计量学理论以及Eviewes 5.1软件,运用协整分析、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脉冲响应等分析方法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耕地数量变化与耕地保护政策之间的互动关系.结果显示:(1)耕地数量变化与耕地保护政策之间存在一种长期均衡关系,说明二者之间存在着某种机制在制约着变量的运动,使二者之间短期内的偏离不会太远,长期则会走向均衡;(2)耕地数量变化与耕地保护政策之间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即耕地数量变化是耕地保护政策的Granger原因,而耕地保护政策不是耕地数量变化的Granger原因.(3)脉冲响应以及方差分解表明,耕地数量变化对耕地保护政策具有较为持续的促进作用,且作用程度随着滞后期的加大而加强;耕地保护政策具有较强的惯性,主要受其自身以前水平的影响,因此耕地保护政策对耕地保护的促进作用不太显著.这也从一个侧面佐证了Granger因果检验的结果.因此,应制订长期而非短期的策略,强化耕地保护政策理论研究,加大耕地保护政策的制定、执行和监督力度,这是解决耕地过快减少问题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数量变化 耕地保护政策 计量分析 协整 误差修正模型 脉冲响应函数 方差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丘陵山区植烟土壤肥力空间分布及适宜性评价 被引量:17
16
作者 汪璇 吕家恪 +2 位作者 唐国祥 徐小洪 谢德体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06-114,共9页
针对丘陵山区复杂地形条件对植烟土壤肥力空间分布带来的影响,以重庆黔江区6种主要植烟土壤肥力要素为研究对象,选择地形因子作为辅助数据,在GIS平台下采用回归克里格法分析该区植烟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利用模糊综合评价... 针对丘陵山区复杂地形条件对植烟土壤肥力空间分布带来的影响,以重庆黔江区6种主要植烟土壤肥力要素为研究对象,选择地形因子作为辅助数据,在GIS平台下采用回归克里格法分析该区植烟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植烟土壤养分适宜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黔江植烟土壤pH、有机质、速效氮、速效钾和水溶性氯含量适宜,速效磷含量偏低.从总体趋势来看,黔江植烟土壤以酸性、弱酸性为主,pH值呈现出从南到北逐渐降低趋势;有机质含量较为丰富,从东到西逐渐降低;速效氮含量主要从南到北逐渐降低;速效磷含量从东向西逐渐降低,总体含量相对偏低;速效钾含量除中部零星地区偏低外,其余地区均相对较高;水溶性氯含量则呈现出东南、北部高于其他地区的趋势.结果表明,土壤养分适宜性指数为优的区域占研究区域总面积的9.35%,为良的区域占44.2%,为中等的区域占34.65%,为一般和差的区域仅占10.05%和1.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烟土壤肥力 空间分布 回归克里格法 模糊综合评价 黔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生态环境对游憩活动冲击的响应研究 被引量:22
17
作者 秦远好 谢德体 +2 位作者 魏朝富 杨剑虹 屈明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1-65,共5页
土壤作为旅游区自然环境的构成要素,是游憩活动冲击的主要对象。在野外调查和实验室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土壤环境单因子变化率和土壤环境综合响应指数两种方法,探讨游憩活动冲击下的重庆缙云山土壤生态环境的响应水平与规律。结果表明:在... 土壤作为旅游区自然环境的构成要素,是游憩活动冲击的主要对象。在野外调查和实验室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土壤环境单因子变化率和土壤环境综合响应指数两种方法,探讨游憩活动冲击下的重庆缙云山土壤生态环境的响应水平与规律。结果表明:在游憩活动的冲击下,所有样区土壤的孔隙度、含水量、粘粒、有机质、全氮和碱解氮含量相对于对照点平均减少22.79%,42.03%,40.31%,39.76%,37.99%和30.87%,土壤pH值和容重平均增加6.59%和56.64%,全磷、有效磷、全钾和速效钾的变化与游憩活动冲击强度变化没有明显的对应关系。土壤生态环境的综合响应水平由高到低是海螺洞游客活动区(4.655)、八角井游道(3.386)、杉木园游客活动区(3.298)、308厂-休闲竹林游道(1.433)和白云林海休闲竹林游客活动区(1.264),其响应水平的高低取决于游憩活动冲击的强度和土壤自身的性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憩活动冲击 土壤生态环境响应 缙云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OT VEGETATION数据的海南岛年际植被变化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章明 张培松 +3 位作者 刘洪斌 武伟 罗微 林清火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48-153,共6页
基于1998-2007年逐旬的SPOT-VEGETATION NDVI数据,采用最大值合成MVC(Maximum ValueComposites)技术生成了每年的最大化NDVI(MNDVI)影像,结合均值法、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像差异分析等方法研究了海南岛植被变化情况,得出岛内近10 a植... 基于1998-2007年逐旬的SPOT-VEGETATION NDVI数据,采用最大值合成MVC(Maximum ValueComposites)技术生成了每年的最大化NDVI(MNDVI)影像,结合均值法、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像差异分析等方法研究了海南岛植被变化情况,得出岛内近10 a植被变化总体趋势及时空分布.结果显示,近10 a来海南岛植被生长状况呈下降趋势,且从东部到西部呈现明显的衰退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探测器 最大归一化植被指数 植被变化 海南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虫害智能预测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8
19
作者 汪璇 吕家恪 +1 位作者 胡小梅 谢德体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41-145,共5页
为改进受多变量、时变和不确定因素影响的作物虫情预测的效率和准确性,将人工神经网络、遗传算法和模拟退火技术相结合,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水稻虫害智能预测模型。模型首先基于人工神经网络,利用现有的多维气象数据、虫害历史数据构建网... 为改进受多变量、时变和不确定因素影响的作物虫情预测的效率和准确性,将人工神经网络、遗传算法和模拟退火技术相结合,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水稻虫害智能预测模型。模型首先基于人工神经网络,利用现有的多维气象数据、虫害历史数据构建网络结构,然后将遗传算法置于网络内层,模拟退火算法置于网络外层,对神经网络权重和阈值进行优化训练,以使模型输出快速准确地逼进目标样本。模型被应用在重庆市永川水稻二化螟虫情预测中,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较精确地预测未来虫害的发生程度。与传统的BP人工神经网络预测相比,预测精度和预测时间都得到较大提高,因而利用智能模型进行水稻虫害预测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模拟退火 水稻虫害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M在林地表面积计算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9
20
作者 陈吉龙 武伟 刘洪斌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8年第5期1348-1352,共5页
土地的表层利用情况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而对于土地利用中处于斜坡上的林地来说,其表面积比投影面积更具有意义,然而目前还没有找到一种高效、精确的计算其表面积方法;本文以重庆江津市为研究区域,利用等高线模拟地形,运用微积分... 土地的表层利用情况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而对于土地利用中处于斜坡上的林地来说,其表面积比投影面积更具有意义,然而目前还没有找到一种高效、精确的计算其表面积方法;本文以重庆江津市为研究区域,利用等高线模拟地形,运用微积分的方法对林地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在数据有限的情况下,此方法能够比较准确的计算林地的表面积,且比用投影面积乘以坡度的平均正割值所计算的面积更精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M 林地 表面积 积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