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7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庆市分级诊疗制度的实践经验与思考建议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孜 方浩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7-41,共5页
重庆市实施分级诊疗制度以来,通过因地制宜的人事改革探索、灵活的“资金池”制度和有力的财政保障、医共体“三通”建设、医疗卫生信息化平台、医防融合,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典型经验。当前,针对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难点,亟需加快建设... 重庆市实施分级诊疗制度以来,通过因地制宜的人事改革探索、灵活的“资金池”制度和有力的财政保障、医共体“三通”建设、医疗卫生信息化平台、医防融合,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典型经验。当前,针对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难点,亟需加快建设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促进基层首诊;双管齐下建立有序就医格局,促进双向转诊;加强全人群健康风险管理,细化配套政策,实现急慢分治;优化资源配置,落实各级医疗机构功能定位,实现上下联动,推动分级诊疗制度真正落到实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级诊疗制度 基层首诊 双向转诊 急慢分治 上下联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2020时期临界贫困群体的识别及影响机理研究——基于重庆市3117份农户样本的实证
2
作者 蔡进 冯朝晖 +3 位作者 张宇 禹洋春 廖和平 李斌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4-146,共13页
临界贫困群体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时期及乡村振兴中农户返贫的潜在增量,研究其内涵、识别方法和影响机理对构建农村贫困长效治理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在阐释临界贫困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临界贫困群体的识别指标体系,运用全排列多边形综合图... 临界贫困群体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时期及乡村振兴中农户返贫的潜在增量,研究其内涵、识别方法和影响机理对构建农村贫困长效治理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在阐释临界贫困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临界贫困群体的识别指标体系,运用全排列多边形综合图示法、中位数比例法和Dagum基尼系数,基于重庆市3117份农户样本,对临界贫困群体的识别及影响机理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样本农户的多维临界贫困指数整体较低,且呈现正态分布特征,介于0.257和0.839之间;从3117份一般户样本中识别出330户临界贫困户,临界贫困发生率为10.59%;在15个探测指标因素中,海拔、耕地流转情况、文化程度、劳动力数量、医疗教育负担、到场镇距离、疫情灾情影响、政策满意度、政策期望值9个指标因素与样本农户临界贫困群体在不同水平下具有统计学意义。外部环境因素中区域资源禀赋匮乏、外部机会获取偏少和地方政策支撑薄弱,内部个体因素中农户个体能力较弱、内生动力不足和家庭个体水平较差是造成临界贫困的主要因素。地方政府应规范相对贫困人口识别标准和程序,构建防止返贫致贫的动态监测预警以及农村低收入人口的帮扶机制,建立分类管理、分类帮扶、分类施策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2020时期 临界贫困 影响机理 重庆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级尺度下重庆市碳收支时空分异及碳综合补偿分区 被引量:1
3
作者 陈芳焱 周启刚 +2 位作者 夏玉松 张晓媛 姚转花 《水土保持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56-265,278,共11页
[目的]探究县域尺度下碳收支特征,明确不同分区碳补偿策略,为制定合理的低碳管理措施和精准的县域补偿机制提供参考,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方法]以重庆市38个区县为研究区域,依托长时间序列土地利用、能源统计和社会经济数据,采用碳... [目的]探究县域尺度下碳收支特征,明确不同分区碳补偿策略,为制定合理的低碳管理措施和精准的县域补偿机制提供参考,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方法]以重庆市38个区县为研究区域,依托长时间序列土地利用、能源统计和社会经济数据,采用碳收支核算体系和基尼系数分析碳收支时空动态及平衡关系特征,运用比较优势指数和三维魔方法建立碳综合补偿分区方案。[结果](1)2000—2020年,碳收支上升,分布格局稳定。碳排放增长2.67×107 t,呈“单核(主城九区)辐射”分布格局,碳吸收仅增长3.2×106 t,呈“两翼高,中心城区低”的空间分布格局。(2)2000—2020年,碳排放差异相对平衡,碳排放基尼系数均值为0.35,低于0.4警戒线。碳排放经济贡献系数(0.76~3.06)、碳生态承载系数(0.01~14.71)范围差距大,供需错配严重。(3)通过比较优势指数将重庆市分为20个支付区、16个平衡区和2个获补区。结合管理类型分区,最终分为6大类,2个支付区—低碳减排区、3个支付区—低碳优化区、15个支付区—低碳控制区、4个平衡区—低碳优化区、12个平衡区—低碳控制区、2个获补区—低碳控制区。[结论]重庆市碳收支时空分异显著,碳供需错配严重,碳综合补偿上呈现出明显的分区差异。在保障生态系统稳定性下,科学制定差异化碳综合补偿策略,推进生态保护恢复工程建设,促进区域间碳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收支 碳综合补偿分区 管理类型分区 县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旅融合背景下历史街区社会韧性测度与业居关联微干预调节——以重庆市磁器口街区为例 被引量:3
4
作者 肖竞 钟海洁 +2 位作者 邵筱萱 谢汉森 曹珂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6-73,共8页
文章以文旅融合发展背景下历史街区经济韧性与社会韧性平衡保持为目标,提出“业居关联”的历史街区社会韧性议题研究思路,建构出以态征测度、回归分析、阈值计算为分析步骤,以居民保有率、邻里网络密度、环境滋扰指数和商铺比例、房租... 文章以文旅融合发展背景下历史街区经济韧性与社会韧性平衡保持为目标,提出“业居关联”的历史街区社会韧性议题研究思路,建构出以态征测度、回归分析、阈值计算为分析步骤,以居民保有率、邻里网络密度、环境滋扰指数和商铺比例、房租价格、访客载荷为表征指标因子的历史街区业居态征定量测度与关联分析方法;以重庆市磁器口历史街区的多期多区多态数据为研究样本,揭示出文旅商业化进程中历史街区社会韧性的3项衰减机理:空间竞价导致本地居民外迁、业态置换导致邻里阻隔、访客超载导致生活滋扰,以及相应业居作用关系下街区社会韧性保持的业居指标阈值。上述方法与指标结论遵循历史街区业居态征交互影响、动态变化的现实逻辑,突破了历史街区韧性研究“评调脱节”的技术瓶颈,有助于将定量评测结论转化为定量调控措施,可为我国历史街区社会韧性研究和文旅融合发展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量更新 历史街区 文旅融合 社会韧性 业居关联 微干预调节 磁器口历史街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佛大学商学院案例教学运行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 被引量:76
5
作者 李征博 曹红波 +1 位作者 郑月龙 胡京波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66-71,共6页
认为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案例教学在案例库建设、案例教学与案例开发激励机制及案例使用等方面都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阻碍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案例教学的发展。介绍了哈佛大学商学院案例教学运行模式,即由案例教学支持系统、运作系统和... 认为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案例教学在案例库建设、案例教学与案例开发激励机制及案例使用等方面都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阻碍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案例教学的发展。介绍了哈佛大学商学院案例教学运行模式,即由案例教学支持系统、运作系统和教学目标为核心的运行模式。围绕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案例教学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协调国家相关部门、培养单位、教师及国外案例平台等机构和资源,从支持系统、运作系统和案例教学目标等方面促进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案例教学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佛大学商学院 案例教学 专业学位 运行模式 研究生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路理论的生态保护修复关键区域识别——以重庆市梁平区为例 被引量:2
6
作者 伍龙江 周启刚 +4 位作者 李辉 罗泓然 毛永发 朱康文 向宇锋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3-160,共8页
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对科学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具有重要意义,有效识别生态保护修复关键区域是开展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的基本前提。以重庆市梁平区为研究对象,运用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和电路理论识别生态保护修复关... 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对科学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具有重要意义,有效识别生态保护修复关键区域是开展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的基本前提。以重庆市梁平区为研究对象,运用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和电路理论识别生态保护修复关键区域,包括生态源地、生态夹点、生态障碍点和生态断裂点。结果表明:(1)研究区生态源地19处,总面积359.82 km^(2),呈现“两带多点”的空间分布特征;生态廊道42条,总长241.27 km,构建了“三片区三屏一网多节点”的生态安全格局;(2)识别出生态夹点5处、生态障碍点12处、生态断裂点5处,是进行生态保护修复的关键区域,主要分布在中、东部地区;(3)结合关键区域生态特征,提出相应的生态保护修复主攻方向和建议措施。研究可为梁平区及其他区域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的开展提供路径和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保护修复 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 电路理论 关键区域识别 重庆市梁平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战略目标管理水平,促进餐饮企业发展——以重庆德庄的成功之路为例
7
作者 何珊 王溥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2006年第A02期69-71,共3页
在重庆餐饮企业快速发展的同时,重庆餐饮企业内部却出现了忽视以人为本的长期战略目标的制定与管理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在分析重庆德庄成功案例的基础上,提出了重庆餐饮企业在未来的发展中,应该重视长期战略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的... 在重庆餐饮企业快速发展的同时,重庆餐饮企业内部却出现了忽视以人为本的长期战略目标的制定与管理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在分析重庆德庄成功案例的基础上,提出了重庆餐饮企业在未来的发展中,应该重视长期战略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的战略目标和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的制定与执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 餐饮企业 重庆德庄 战略目标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工业SO_(2)排放的驱动因素及预测研究
8
作者 傅俊越 周启刚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13-616,622,共5页
利用重庆市大气污染排放数据,分析了重庆市2000~2021年工业大气污染物的排放特征,运用LMDI模型对重庆市工业SO_(2)排放量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基于灰色GM(1,1)模型预测了2022~2030年重庆市工业SO_(2)的排放量变化。结果表明,2000~2... 利用重庆市大气污染排放数据,分析了重庆市2000~2021年工业大气污染物的排放特征,运用LMDI模型对重庆市工业SO_(2)排放量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基于灰色GM(1,1)模型预测了2022~2030年重庆市工业SO_(2)的排放量变化。结果表明,2000~2021年,重庆市工业SO_(2)的排放量由66.42万t减少到4.17万t,减少了93.7%。经济发展规模(ΔG)对SO_(2)排放始终具有正向驱动作用,而产业结构(ΔS)、能源消耗强度(Δf)和SO_(2)排放强度(ΔI)主要对SO_(2)排放起抑制作用。2025年重庆市工业SO_(2)排放量将减少到1.56万t,2030年将继续减少到0.47万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 工业SO_(2) LMDI模型 灰色GM(1 1)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生活垃圾处理碳排放及影响因素分析
9
作者 傅俊越 周启刚 卢鹏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4-78,共5页
核算了2007—2021年重庆市生活垃圾处理碳排放量,运用LMDI模型分析了重庆市生活垃圾处理碳排放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07—2021年重庆市生活垃圾处理碳排放量表现出先增后降的趋势;经济产出效应、城市化率和常驻人口规模对垃圾处理碳... 核算了2007—2021年重庆市生活垃圾处理碳排放量,运用LMDI模型分析了重庆市生活垃圾处理碳排放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07—2021年重庆市生活垃圾处理碳排放量表现出先增后降的趋势;经济产出效应、城市化率和常驻人口规模对垃圾处理碳排放始终起正向驱动作用,经济产出效应的驱动作用最大,贡献率达86.6%;生活垃圾处理结构强度对碳排放具有抑制作用,贡献率达-24.8%。利用灰色GM(1,1)模型预测出2022—2030年重庆市的垃圾清运量和垃圾处理碳排放量将持续走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Kaya恒等式 LMDI分解法 生活垃圾处理 重庆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决策树与NDVI时序变化检测的撂荒耕地的地形特征研究——以重庆市巫山县为例
10
作者 夏玉松 周启刚 +2 位作者 李辉 张晓媛 陈芳焱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83-393,共11页
[目的]揭示山区撂荒耕地的地形特征,为区域土地资源管理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以重庆市巫山县为研究区域,利用谷歌地球引擎(Google Earth Engine,GEE)云平台上的Landsat TM/ETM+/OLI和Sentinel-2数据,采用决策树与时间序... [目的]揭示山区撂荒耕地的地形特征,为区域土地资源管理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以重庆市巫山县为研究区域,利用谷歌地球引擎(Google Earth Engine,GEE)云平台上的Landsat TM/ETM+/OLI和Sentinel-2数据,采用决策树与时间序列NDVI变化检测法,对2017—2021年研究区的撂荒地信息进行提取和分析。[结果](1)从时间序列特征上看,研究区内撂荒地面积整体呈上升趋势,2017—2021年的增加量为2123.50 hm^(2),增长率为19.61%,区间内曲线形态上表现为“W”字形特征。空间上撂荒地呈全局分散,局部集中特征,主要沿着水系走向分布,显著集中于河流两侧,周边被坡耕地围绕。(2)研究区内撂荒地在不同的高程带和坡度带分布不同。撂荒地主要集中于高程1000 m以下和坡度5°~20°范围内。高程1500 m以下的区域,撂荒地面积和撂荒率表现“先增后减”的规律,2019年达到最高点;高程1500 m以上的区域,撂荒地面积和撂荒率随着时间的变化呈现“先减后增”的规律,在2020年达到了最低值。(3)撂荒地在不同地形位等级下的分布指数表现为持续减少型,地形梯度1级、2级的分布指数大于1,为撂荒地的优势区。[结论]决策树与NDVI时序变化检测法结合能够精准识别撂荒地,识别精度为83.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撂荒耕地 决策树 NDVI时间序列 遥感 重庆市巫山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大学生服务乡村振兴的意识调查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兆林 吴月 +1 位作者 吕秋杭 周欣悦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3期76-79,84,共5页
乡村振兴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引导新时代大学生投身乡村振兴是解决当前我国农村人才缺乏的重要举措,也是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重要渠道。该文通过对重庆四所高校学生的问卷调查与访谈,了解新时代大学生服务乡村振兴的意识,分... 乡村振兴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引导新时代大学生投身乡村振兴是解决当前我国农村人才缺乏的重要举措,也是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重要渠道。该文通过对重庆四所高校学生的问卷调查与访谈,了解新时代大学生服务乡村振兴的意识,分析存在的困境并提出相应对策。研究发现,新时代大学生服务乡村振兴面临的困境主要由乡村发展前景不符合大学生就业预期、高校缺乏系统和完善的教育体系、大学生的专业难以契合乡村振兴的需求3方面构成,应通过高校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服务观念、政府拓展就业市场优化人才结构、开展全方位宣传展现农村新面貌等策略,提升大学生服务乡村振兴的意识,实现乡村振兴人才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大学生 服务意识 案例研讨 困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大气污染密集型企业时空格局演变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2
作者 代富强 张霞 +2 位作者 赵鹏逸 蔡元英 陈俐雯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1-229,共9页
产业集聚具有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和产生环境污染的双重效应。基于“两控区”政策期间工业企业污染匹配数据,以长江经济带1998年、2005年、2012年大气污染密集型企业为研究对象,利用百度地图API接口进行企业地址匹配,运用GIS空间邻近分析... 产业集聚具有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和产生环境污染的双重效应。基于“两控区”政策期间工业企业污染匹配数据,以长江经济带1998年、2005年、2012年大气污染密集型企业为研究对象,利用百度地图API接口进行企业地址匹配,运用GIS空间邻近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和空间计量模型研究大气污染密集型企业分布模式、空间集聚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长江经济带大气污染密集型企业数量不断增长,空间分布呈现明显的集聚特征,总体符合“中心—外围”结构模式;(2)区县大气污染密集型企业数量变化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自相关,热点区域为上海、江苏、浙江;(3)产业集聚对其企业数量时空变化的影响随时间逐渐增强,劳动力和边界效应与企业新增量关系显著,环境规制作用存在地区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密集型企业 产业集聚 环境规制 SARAR模型 长江经济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细分地形多尺度响应的山地城市公园空间适应性设计与精明增效 被引量:1
13
作者 肖竞 曹珂 +1 位作者 杨亚林 李若晨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3-70,共8页
基于存量更新时期城市空间精细化利用和提质增效目标,针对复杂地形条件下山地城市公园空间“精明增效”问题,提出细分地形多尺度响应的设计应对思路,将山地城市公园的基址地形细分为山岭、丘岗、谷凼3种宏观地类,陡崖、坡坎、麓坡、单... 基于存量更新时期城市空间精细化利用和提质增效目标,针对复杂地形条件下山地城市公园空间“精明增效”问题,提出细分地形多尺度响应的设计应对思路,将山地城市公园的基址地形细分为山岭、丘岗、谷凼3种宏观地类,陡崖、坡坎、麓坡、单丘、多丘、沟谷、坑凼7种中观地形,以及崖边、崖顶、缓坡、陡坡、陡坎、麓边、麓底、丘顶、丘缘、丘底、谷缘、谷底、坑缘、坑底14种微观址位;从城市空间、园区空间、场所空间三重空间尺度,梳理出地段功能统筹、城园视线导控、园区功能区划、园路交通组织、园景体系建构、特色空间营建、一体化场地设计7项设计响应要素;以“低成本、低扰动、高适应性、高质效”为精明内涵,以城市人居空间综合质效提升、公园园区空间建设使用质效提升、游憩场所空间体验感知质效提升为增效目标,提炼总结出基于细分地形多尺度响应的山地城市公园空间适应性设计与精明增效方法,以期为存量更新时期山地城市公园空间提质增效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山地城市 城市公园 细分地形 层级传导 适应性设计 存量更新 空间质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竞争结构下生鲜双渠道供应链的协调契约
14
作者 陈伟 杨祺 +1 位作者 刘墨林 眭蓉华 《系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42-461,共20页
在一个由生鲜供应商与生鲜销售商构成的生鲜双渠道供应链中,考虑保鲜努力与服务水平对市场需求的影响,在不同竞争结构下构建了分散式与集中式情形下生鲜双渠道供应链的博弈模型,利用逆向归纳法与最优化方法进行了求解,设计了不同竞争结... 在一个由生鲜供应商与生鲜销售商构成的生鲜双渠道供应链中,考虑保鲜努力与服务水平对市场需求的影响,在不同竞争结构下构建了分散式与集中式情形下生鲜双渠道供应链的博弈模型,利用逆向归纳法与最优化方法进行了求解,设计了不同竞争结构下的组合契约以协调该供应链,并结合数值算例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在价格(数量)竞争结构下,基于“批发价格折扣+双向(单向)成本分担+收益共享(转移支付)”的组合契约能够有效协调该供应链.在不同竞争结构下,生鲜双渠道供应链成员在实施协调契约后都会制定“优质产品/服务”策略,并采取差异化的价格或市场策略.与数量竞争结构对比,价格竞争结构下协调价格可能达到更高的供应链协调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鲜双渠道供应链 保鲜努力 供应链协调 竞争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山区易地搬迁脱贫农户生计资本变动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1012份农户调研数据
15
作者 李斌 钱焱杰 +2 位作者 潘捷 陈伽倻 田竣宇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1-164,共14页
生计资本作为易地搬迁农户后续稳定发展的基础,不仅直接关系到搬迁农户能否在新的居住环境中稳定生活,而且还是农户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构建了生计资本变动理论框架及其评价指标体系,基于西南山区易地搬迁脱贫农户1 012份调... 生计资本作为易地搬迁农户后续稳定发展的基础,不仅直接关系到搬迁农户能否在新的居住环境中稳定生活,而且还是农户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构建了生计资本变动理论框架及其评价指标体系,基于西南山区易地搬迁脱贫农户1 012份调研数据,测算农户搬迁前后的生计资本变动情况,并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探究脱贫农户生计资本变动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西南山区易地搬迁脱贫农户生计资本变动整体上有明显改善,整体变动值提高了25.24%;由于耕种半径扩大,农户选择土地流转、弃耕或集体回收,导致自然资本指标值有所下降,降幅为8.30%;由于政府提供的就业培训、就业机会增加以及教育和医疗条件的改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指标值明显提高,分别提高了40.31%和16.89%;虽然搬迁后农户人际交往存在一定障碍,但亲友关系和邻里关系得到明显改善,社会资本指标值整体提高,增幅为20.63%,而金融资本指标值则提高了30.85%,主要得益于家庭收入的增加和信贷渠道的拓宽,但家庭消费支出的增加也带来了潜在的财务压力;政策帮扶、家庭能力、社区环境等因素都对农户生计资本变动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地搬迁 生计资本变动 影响因素 西南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体性视角下历史街区与邻近地区共生模式判别及其协同更新路径研究
16
作者 肖竞 张芮珠 +2 位作者 刘环宁 刘鹏 曹珂 《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6-55,共10页
历史街区与其邻近地区具有密切的空间、功能关联。既有历史街区保护更新方法多以应对快速城市化建设冲击和缓解街区传统功能衰退为导向,聚焦历史街区本体层面的空间保护与功能发展,轻忽街区与邻近地区的共生联系,易造成历史街区空间、... 历史街区与其邻近地区具有密切的空间、功能关联。既有历史街区保护更新方法多以应对快速城市化建设冲击和缓解街区传统功能衰退为导向,聚焦历史街区本体层面的空间保护与功能发展,轻忽街区与邻近地区的共生联系,易造成历史街区空间、功能“孤岛化”问题,不利于其融入城市整体发展。本文引入遗产保护整体性思想和共生理论,以历史街区与其邻近地区为共生单元,探索解析两种空间场域在功能、交通、设施、文化等方面的共生关联,并据此归纳出博弈共生、嵌入共生、耦合共生三种共生模式,提出竞合协同、触媒活化、边缘织补三种协同更新路径,以期为我国历史街区保护更新研究、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街区 邻近地区 空间场域 共生模式 整体保护 统筹发展 协同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重庆行业收入差距的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田双全 黄应绘 黄国英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4-45,共2页
运用高低比、变异系数、基尼系数等收入不平等指数对重庆市行业收入差距进行了分析,指出重庆市职工平均工资存在着比较明显的行业差距,但比全国的行业差距要小,而且各指数有缩小倾向;然后,运用泰尔指数分析垄断对行业收入差距造成的影响... 运用高低比、变异系数、基尼系数等收入不平等指数对重庆市行业收入差距进行了分析,指出重庆市职工平均工资存在着比较明显的行业差距,但比全国的行业差距要小,而且各指数有缩小倾向;然后,运用泰尔指数分析垄断对行业收入差距造成的影响,发现重庆市垄断因素导致行业差距问题比全国严重;最后,强调必须对垄断行业的职工收入(特别是对垄断行业高层的收入)进行调节,这样才有利于建设和谐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 行业收入差距 泰尔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创业过程中的激发与阻碍因素实证研究 被引量:14
18
作者 田喜洲 谢晋宇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5-41,共7页
大学生创业过程及其激发、阻碍因素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通过实地调查与因子分析,探讨了大学生创业过程中的激发与阻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创业过程的激发因素包括自我实现、物质与精神回报、创业机遇和外部支持;阻碍因素包括害... 大学生创业过程及其激发、阻碍因素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通过实地调查与因子分析,探讨了大学生创业过程中的激发与阻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创业过程的激发因素包括自我实现、物质与精神回报、创业机遇和外部支持;阻碍因素包括害怕风险、缺少信心、缺少资源。总体而言,激发或阻碍我国大学生创业的最主要因素是内部因素而不是外部因素。提出了促进我国大学生创业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创业过程 创业激发因素 创业阻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技术及管理三维创新协同过程及模型研究 被引量:16
19
作者 饶扬德 唐喜林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3期5-8,共4页
技术、管理及市场三维创新协同,可以充分发挥单维创新所无法实现的"1+1>2"的协同效应。三维创新协同不仅强调技术、管理及市场部门之间的知识及信息的互动与协调,而且更强调这些部门间的价值互动和创造。提出了市场、技术... 技术、管理及市场三维创新协同,可以充分发挥单维创新所无法实现的"1+1>2"的协同效应。三维创新协同不仅强调技术、管理及市场部门之间的知识及信息的互动与协调,而且更强调这些部门间的价值互动和创造。提出了市场、技术及管理三维创新概念,阐释了三维创新协同的内涵,分析探讨了三维创新协同过程及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创新 创新协同 市场 技术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群经济下重庆制造产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模式 被引量:9
20
作者 何廷玲 唐敏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51-154,共4页
重庆是中国的老工业基地,由机械、兵工、冶金等传统产业为主构成的制造业是该市经济的主要支柱.该产业在长期的发展与演变过程中,形成了以长安、嘉陵等大型集团为核心,各相关配套厂为协作单位的集群性中间体制组织,这类组织运作灵活,效... 重庆是中国的老工业基地,由机械、兵工、冶金等传统产业为主构成的制造业是该市经济的主要支柱.该产业在长期的发展与演变过程中,形成了以长安、嘉陵等大型集团为核心,各相关配套厂为协作单位的集群性中间体制组织,这类组织运作灵活,效率较高,但面对高度信息化的市场竞争,也存在由于资源不对等而导致的产业集群供应链效益较差等问题.针对重庆制造产业集群的特点及缺陷,提出了通过信息化应用服务平台的建设提升集群经济环境下的企业创新及综合竞争能力的对策,并对制造产业集群信息化服务平台的建设和运作机制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群经济 制造产业 信息化 服务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