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二甲双胍碳点促进炎症微环境下人牙周膜干细胞成骨分化
1
作者 王凯 李永凯 +2 位作者 黄姣 徐凌 危晶晶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760-1770,共11页
目的拟制备一种新型二甲双胍碳点(metformin carbon dots,MCDs),以促进炎症微环境下人牙周膜干细胞(human periodontal ligament stem cells,hPDLSCs)的成骨分化潜能。方法以二甲双胍(metformin,Met)为前体,分别联合柠檬酸(citric acid,... 目的拟制备一种新型二甲双胍碳点(metformin carbon dots,MCDs),以促进炎症微环境下人牙周膜干细胞(human periodontal ligament stem cells,hPDLSCs)的成骨分化潜能。方法以二甲双胍(metformin,Met)为前体,分别联合柠檬酸(citric acid,CA)、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AA)或羧甲基壳聚糖(carboxymethyl chitosan,CS)通过一步水热法合成3种不同类型的MCDs(分别记为MCDsCA、MCDsAA、MCDsCS),通过透射电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表征其理化特性。使用CCK-8、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评估3种MCDs的生物相容性及其细胞摄取能力。采用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染色和ALP活性测定筛选出在炎症微环境下促进hPDLSCs成骨分化效果最佳的MCDs类型。通过ALP和茜素红S(alizarin red S,ARS)染色、qRT-PCR、Western blot等实验评估最适浓度下MCDsCS及其原料(Met+CS)对炎症微环境下hPDLSCs成骨分化的影响。结果成功合成3种具备良好理化性质和生物相容性的纳米级MCDs,且其均能被hPDLSCs成功摄取。MCDsCA和MCDsAA在较低浓度(0~0.50 mg/mL)内均能显著促进hPDLSCs的增殖,MCDsCS在较宽浓度(0~2.00 mg/mL)内表现出优异的细胞相容性;在炎症微环境下,MCDsCA和MCDsAA对hPDLSCs的ALP表达无明显改善,而MCDsCS则以浓度依赖性方式显著促进hPDLSCs的ALP表达,以0.10 mg/mL效果最佳(P<0.05)。0.10 mg/mL的MCDsCS相较于Met+CS更能显著促进炎症微环境下hPDLSCs的ALP表达和钙结节形成,提高成骨相关基因(ALP、Runt相关转录因子2、Ⅰ型胶原、骨钙素)和蛋白质(ALP、Runt相关转录因子2、骨钙素)的表达(P<0.01),降低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和白细胞介素-6的水平(P<0.01)。结论成功制备出一种生物相容性良好的新型MCDsCS,可有效促进炎症微环境下hPDLSCs的成骨分化,并发挥抗炎作用,有望成为牙周炎治疗的潜在纳米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双胍 碳点 牙周膜干细胞 成骨分化 炎症微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周病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8
2
作者 李丛华 杨霞 +2 位作者 吴亚菲 胡德渝 叶国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93-296,共4页
目的调查和分析四川省牙周病流行趋势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阶段分层等容量随机抽样,随机抽取四川省部分地区和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和临床检查,分析影响牙周病的部分社会因素和生活方式,对400份调查资料的一般情况、健康行为、口腔... 目的调查和分析四川省牙周病流行趋势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阶段分层等容量随机抽样,随机抽取四川省部分地区和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和临床检查,分析影响牙周病的部分社会因素和生活方式,对400份调查资料的一般情况、健康行为、口腔情况、口腔保健、口腔治疗、全身健康史与牙龈指数、简化口腔卫生指数、牙龈探诊出血、牙周炎的关系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1)400例调查者中,牙周炎发病率达87.8%,平均牙周袋探诊深度(periodontal probing,PD)值为(1.71±0.81)mm;平均附着丧失(clinic attachment loss,CAL)值为(2.44±1.73)mm;简化口腔卫生指数(simpified oral hygiene index,OHSI)为(2.53±1.17),大多数人的口腔卫生水平状况较差;牙龈指数(gingivalindex,GI)为(1.926±0.224);80.28%的患者至少有1个部位探诊出血,牙龈探诊出血(bleeding on probing,BOP)阳性位点占全部检测位点的17.67%。(2)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经常进食高纤维食品、平均每天刷牙时间3 min左右、知道要定期洁牙是牙周炎的保护因素,而吸烟、年龄、城乡居住地点差异对牙周炎有高度影响(P<0.05)。结论戒烟的宣教工作与加强口腔卫生教育及防病治病意识是牙周病的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健康 牙周病 相关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基因蛋白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3
作者 费晨曦 向学熔 +4 位作者 张华昌 文钦 叶国 潘兰兰 冯天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9-83,共5页
目的研究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基因蛋白(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PTEN)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30例OSCC及30例距癌... 目的研究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基因蛋白(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PTEN)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30例OSCC及30例距癌组织边界>2 cm的癌旁组织,Western blot测定上述组织PTEN蛋白含量,qRT-PCR测定mRNA的表达水平,免疫组化(immunohistochemistry,IHC)定性测定PTEN蛋白在上述组织细胞中的组织学定位与表达情况,并根据PTEN表达结果分析其与OSCC临床病理关系。结果 1癌旁组织均为PTEN蛋白阳性表达,PTEN蛋白阳性表达主要为细胞浆内棕黄色或棕褐色染色。OSCC组织多为阴性表达。2OSCC癌组织中PTEN(蛋白和mRNA)的表达明显低于2 cm外的癌旁组织(P<0.05)。3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发生部位OSCC的PTEN(蛋白和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PTEN在高分化鳞癌中的表达明显较中低分化鳞癌高(P<0.05)。5无淋巴转移的较有淋巴转移的表达高(P<0.05)。6临床Ⅰ+Ⅱ期表达明显高于Ⅲ+Ⅳ期(P<0.05)。结论 PTEN在OSCC癌组织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异常表达,可能是口腔鳞癌发生、发展、侵袭转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基因蛋白 口腔鳞状细胞癌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皮细胞型一氧化氮合成酶Glu298Asp基因多态性与牙周炎伴Ⅱ型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侯海娟 张帆 +3 位作者 赵美林 曹桂芬 黄海云 黄萍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28-631,共4页
目的研究内皮细胞型一氧化氮合成酶(eNOS)Glu298Asp基因多态性与牙周炎伴Ⅱ型糖尿病易感性的关系。方法收集慢性牙周炎患者、慢性牙周炎伴Ⅱ型糖尿病患者、Ⅱ型糖尿病患者和牙周健康者的颊黏膜拭子,提取DNA后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 目的研究内皮细胞型一氧化氮合成酶(eNOS)Glu298Asp基因多态性与牙周炎伴Ⅱ型糖尿病易感性的关系。方法收集慢性牙周炎患者、慢性牙周炎伴Ⅱ型糖尿病患者、Ⅱ型糖尿病患者和牙周健康者的颊黏膜拭子,提取DNA后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检测eNOS Glu298Asp的基因型分布。结果慢性牙周炎组、Ⅱ型糖尿病组、慢性牙周炎伴Ⅱ型糖尿病组、正常组eNOS Glu298Asp基因型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掊2=18.503,P=0.005),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掊2=8.243,P=0.041)。慢性牙周炎伴Ⅱ型糖尿病组与正常组相比,T基因型的OR值为0.962,95%可信区间为0.737~1.256,说明T基因型可能为糖尿病和牙周炎的保护因素;G基因型的OR值为1.043,95%可信区间为0.781~1.391,说明G基因型可能为二者的危险因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牙周炎、慢性牙周炎伴Ⅱ型糖尿病、糖尿病的易感性可能与eNOS Glu298Asp多态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牙周炎 Ⅱ型糖尿病 一氧化氮合成酶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α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口腔扁平苔藓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柏景坪 王红健 +1 位作者 付洁 陈方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1737-1740,共4页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OLP)的相关性。方法应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PCR-RFLP)检测151例OLP患者(包括81例糜烂型扁平苔藓和70例非糜烂型扁平苔藓)和143例健康对照者的TNF-α...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OLP)的相关性。方法应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PCR-RFLP)检测151例OLP患者(包括81例糜烂型扁平苔藓和70例非糜烂型扁平苔藓)和143例健康对照者的TNF-α-308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其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TNF-α-308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OLP组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糜烂型OLP组与对照组之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基因型频率的相对风险分析发现,TNF-α-308 TNF2基因型患糜烂型OLP的风险是TNF1的2.268倍(OR=2.268,P<0.05)。结论 TNF-α基因启动子区-308位点的多态性可能不是影响OLP的一个独立因素,但TNF-α-308*A等位基因可能是扁平苔藓局部炎症反应加重的危险因子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扁平苔藓 基因多态性 单核苷酸多态性 TNF-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安奈德与鱼肝油治疗非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6
作者 杨鑫 范小平 +3 位作者 向学熔 管小琴 万朝霞 蒋琳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581-1583,共3页
目的:探讨局部涂擦曲安奈德或鱼肝油治疗非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的疗效。方法:将128例非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66人)和对照组(62人),实验组采用局部涂擦曲安奈德;对照组采用局部涂擦鱼肝油。比较2组患者初诊和治疗1周后... 目的:探讨局部涂擦曲安奈德或鱼肝油治疗非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的疗效。方法:将128例非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66人)和对照组(62人),实验组采用局部涂擦曲安奈德;对照组采用局部涂擦鱼肝油。比较2组患者初诊和治疗1周后的疼痛指数VAS值及3周后的综合判定疗效。结果:实验组1周后疼痛指数明显降低(P<0.05),且低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3周后综合疗效数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前后疼痛指数比较,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照组治疗前后疼痛指数比较,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3周后综合疗效数值中,实验组的白色损害面积变化与疼痛指数变化具有相关性(P<0.05),实验组粘膜充血程度改变与疼痛指数变化具有相关性(P<0.05),对照组的白色损害面积变化与疼痛指数变化具有相关性(P<0.05),对照组黏膜充血程度改变与疼痛指数变化没有相关性(P>0.05)。结论:曲安奈德较鱼肝油治疗非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具有更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安奈德 鱼肝油 非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周菌斑生物膜的体外模型建立 被引量:5
7
作者 李永凯 段丁瑜 +2 位作者 赵蕾 吴亚菲 徐屹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37-42,45,共7页
目的观察血链球菌、牙龈卟啉单胞菌和具核梭杆菌在人工牙根面上随培养时间变化形成单菌种、双菌种和三菌种生物膜的能力,期望在体外建立龈下菌斑生物膜模型。方法培养血链球菌、牙龈卟啉单胞菌和具核梭杆菌试验菌株,制备胶原包被羟磷灰... 目的观察血链球菌、牙龈卟啉单胞菌和具核梭杆菌在人工牙根面上随培养时间变化形成单菌种、双菌种和三菌种生物膜的能力,期望在体外建立龈下菌斑生物膜模型。方法培养血链球菌、牙龈卟啉单胞菌和具核梭杆菌试验菌株,制备胶原包被羟磷灰石的人工牙根面,在人工牙根面上培养形成试验菌株的单菌种、双菌种和多菌种生物膜,并用扫描电镜观察三种试验菌株分别在培养24、48和72 h后形成单菌种、双菌种和三菌种生物膜的情况。结果单独培养24 h的血链球菌在人工牙根面上形成的完整生物膜,具备三维立体结构;培养48和72 h后,细菌密度逐渐增大,生物膜更加成熟。单独培养48 h的牙龈卟啉单胞菌形成的完整生物膜,具备三维立体结构;培养72 h后,细菌密度有所降低。牙龈卟啉单胞菌和具核梭杆菌培养24 h形成的完整的双菌种生物膜,具备三维立体结构;培养48和72 h后已看不出完整的生物膜结构,两菌的数量大幅度降低。血链球菌、牙龈卟啉单胞菌和具核梭杆菌在培养24 h时形成的较完整的三菌种生物膜,初步具备三维立体结构;三菌中,血链球菌、具核梭杆菌所占比列远大于牙龈卟啉单胞菌;培养48 h后,三菌种生物膜更加成熟,牙龈卟啉单胞菌所占比例有所增加,此时的生物膜已具备三维立体结构;培养72 h后,三菌种仍保持较完整的生物膜结构,但数量均有所下降。结论血链球菌、牙龈卟啉单胞菌和具核梭杆菌在培养24 h时间点已基本形成了完整的单菌种、双菌种和三菌种生物膜结构,故在今后建立龈下菌斑生物膜模型时可选取24 h这一时间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链球菌 具核梭杆菌 牙龈卟啉单胞菌 生物膜 人工牙根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固齿丸对大鼠实验性牙周炎牙槽骨重建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丁一 杨恒 文钦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2390-2393,共4页
目的研究补肾固齿丸对大鼠实验性牙周炎牙槽骨重建的影响,进一步探讨补肾固齿丸对牙周炎的治疗机制。方法成功建立大鼠牙周炎模型之后,大鼠分为正常组、牙周炎模型组、补肾固齿丸组,给予补肾固齿丸治疗,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骨钙蛋白... 目的研究补肾固齿丸对大鼠实验性牙周炎牙槽骨重建的影响,进一步探讨补肾固齿丸对牙周炎的治疗机制。方法成功建立大鼠牙周炎模型之后,大鼠分为正常组、牙周炎模型组、补肾固齿丸组,给予补肾固齿丸治疗,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骨钙蛋白与Ⅰ型胶原交联C端肽浓度,同时采用显微CT对大鼠牙槽骨进行三维重建,以评价补肾固齿丸对大鼠实验性牙周炎牙槽骨修复重建的影响。结果经过补肾固齿丸治疗1个月后,补肾固齿丸组血清骨钙蛋白与Ⅰ型胶原交联C端肽浓度[分别为(0.859 1±0.156 9)、(2.038 6±0.407 5)]较牙周炎模型组[分别为(1.806 4±0.258 5)、(3.056 0±0.461 5)]下降(P<0.05)。补肾固齿丸组大鼠牙槽骨的骨小梁体积分数(0.304 1±0.010 0)明显高于牙周炎模型组[(0.181 6±0.020 0),P<0.05],且骨小梁数量(3.124 4±0.100 0)略高于牙周炎模型组[(2.088 9±0.200 0),P>0.05],而补肾固齿丸组的骨小梁分离度(0.575 1±0.020 0)较牙周炎模型组(0.611 0±0.030 0)有降低的趋势(P<0.05)。结论补肾固齿丸能改善牙周炎大鼠牙槽骨代谢状况,促进牙槽骨改建,对牙周炎具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固齿丸 大鼠 实验性牙周炎 显微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骨生长肽对人牙周膜细胞增殖和总蛋白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徐凌 黄姣 向学熔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20-423,共4页
目的:研究成骨生长肽(Osteogenic growth peptide,OGP)对体外培养的人牙周膜细胞增殖和细胞总蛋白含量的影响。方法:在体外培养的人牙周膜细胞中加入不同浓度的OGP(10-11~10-7mol/L),用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率;考马斯亮蓝染色法检测细... 目的:研究成骨生长肽(Osteogenic growth peptide,OGP)对体外培养的人牙周膜细胞增殖和细胞总蛋白含量的影响。方法:在体外培养的人牙周膜细胞中加入不同浓度的OGP(10-11~10-7mol/L),用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率;考马斯亮蓝染色法检测细胞内总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OGP在该浓度范围内时,对人牙周膜细胞的增殖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P<0.05),并且在该浓度范围内时,能明显增加人牙周膜细胞总蛋白的合成(P<0.05),最佳作用浓度为10-9mol/L。结论:OGP可促进人牙周膜细胞的增殖活性,同时可以增强细胞总蛋白的合成,提示OGP在牙周组织再生领域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生长肽 人牙周膜细胞 细胞增殖 总蛋白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2例胶原生物膜联合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治疗牙周和根尖骨缺损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丛华 向学熔 杨霞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44-747,共4页
目的分析应用海奥胶原生物膜联合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人工骨治疗152例牙周及根尖骨缺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收集2006年6月至2010年9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牙周科牙周骨缺损和或并有根尖骨缺损患者152例,完善根管治疗,常规牙周... 目的分析应用海奥胶原生物膜联合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人工骨治疗152例牙周及根尖骨缺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收集2006年6月至2010年9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牙周科牙周骨缺损和或并有根尖骨缺损患者152例,完善根管治疗,常规牙周龈上洁治、龈下刮治、根面平整后,行翻瓣术植入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人工骨填充骨缺损,置海奥胶原生物膜,每隔6个月复查,X线片观察植入后的牙周牙槽骨和根尖骨缺损区骨组织愈合情况,检查探诊出血、牙周袋探诊深度、附着丧失、松动度和牙槽骨情况,并进行比较和统计分析。结果经过1~4年的追踪观察,有效138例,总有效率90.8%,无效14例,占9.2%。术后牙周骨缺损患者中牙周袋深度(periodontal probing,PD)较基线(5.80±0.86)mm明显变浅[术后6个月PD值(3.33±0.64)mm,P<0.05];术后附着丧失(clinical attachment loss,CAL)较之基线(6.10±0.83)mm变化明显[术后6个月CAL值为(3.52±0.32)mm,P<0.05]。结论海奥胶原生物膜联合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作为骨组织支架材料能广泛应用于口腔科骨修复和骨替代等治疗,临床疗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 牙周骨缺损 根尖骨缺损 海奥胶原生物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氧磷酶1 Leu55Met基因多态性与牙周炎伴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永凯 李丛华 +2 位作者 杨霞 叶国 侯海娟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175-1178,共4页
目的:研究对氧磷酶(paraoxonase,PON)1 Leu55Met的基因多态性与单纯牙周炎及牙周炎伴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本文特指2型糖尿病)的易感性是否相关。方法:收集慢性牙周炎(chronic periodontitis,CP)伴DM患者、单纯CP患者、单纯DM... 目的:研究对氧磷酶(paraoxonase,PON)1 Leu55Met的基因多态性与单纯牙周炎及牙周炎伴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本文特指2型糖尿病)的易感性是否相关。方法:收集慢性牙周炎(chronic periodontitis,CP)伴DM患者、单纯CP患者、单纯DM患者及正常人各50例口腔颊黏膜拭子,采用口腔/咽拭子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提取DNA,然后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检测PON1 Leu55Met的基因型分布。结果:DM伴CP组(CP+DM)、单纯CP组(CP)、单纯DM患组(DM)、正常组(H)在PON1 Leu55Met基因型分布有统计学差异(χ2=12.444,P=0.006)。结论:CP与DM的易感性可能与PON1 Leu55Met基因多态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牙周炎 糖尿病 基因多态性 对氧磷酶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扁平苔藓组织微血管密度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萧智利 吴树洪 +1 位作者 向学熔 黄姣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87-489,共3页
目的:测定正常颊黏膜组织、糜烂型及非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Orallichen planus,OLP)组织和颊癌组织的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观察其MVD的变化,为进一步探讨OLP的发病机理及治疗方法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08年12月至2010年... 目的:测定正常颊黏膜组织、糜烂型及非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Orallichen planus,OLP)组织和颊癌组织的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观察其MVD的变化,为进一步探讨OLP的发病机理及治疗方法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08年12月至2010年3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就诊的初诊患者共40例,包括10例糜烂型OLP,10例非糜烂型OLP和10例颊癌,收集10例颊部外伤创面组织作为正常人颊黏膜标本。组织切片采用CD34标记血管内皮细胞,S-P免疫组化染色,光学显微镜下测定MVD,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颊癌、糜烂型OLP、非糜烂型OLP、正常颊黏膜的MVD分别为:36.825 0±7.048 5、27.700 0±6.183 3、16.600 0±5.111 57、.350 0±1.472 9,经秩和检验分析,糜烂型OLP与正常对照组之间、颊癌与正常组织之间、颊癌与非糜烂型OLP之间的MV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糜烂型OLP及颊癌较正常颊黏膜组织MVD明显增高;糜烂型与非糜烂型OLP的MV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VD与OLP组织的病变程度有明显相关性,可以考虑将MVD作为OLP治疗转归、癌变发展的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扁平苔藓 微血管密度 CD34 发病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周基础治疗对慢性肾病伴牙周炎患者炎症因子影响的Meta分析 被引量:13
13
作者 赖静 白远亮 +4 位作者 柏银 梅杰 张芷玮 唐雯静 黄姣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72-680,共9页
目的系统评价牙周基础治疗对慢性肾病伴牙周炎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EMbase以及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检索时限为从建库截止到2019... 目的系统评价牙周基础治疗对慢性肾病伴牙周炎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EMbase以及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检索时限为从建库截止到2019年12月。由2名研究者收集所有关于牙周基础治疗(牙周非手术治疗)对于慢性肾病伴牙周炎患者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影响的文献,并且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对研究的质量进行严格评价和资料提取,用Revman 5.3软件对符合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了6项研究分析,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牙周基础治疗能显著降低慢性肾病伴牙周炎患者CRP水平[MD=-0.58,95%CI(-1.13,-0.02),P=0.04]和IL-6水平[MD=-2.76,95%CI (-5.15,-0.37),P=0.02],但TNF-α水平[MD=-3.87,95%CI (-8.79,1.05),P=0.12]没有得到明显改善。结论慢性肾病伴牙周炎的患者在规律治疗肾病的同时行牙周基础治疗,不仅能够缓解其牙周炎症状况,还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全身的部分炎症因子的状态,有利于慢性肾病和牙周炎的控制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病 牙周炎 牙周基础治疗 C反应蛋白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七、黄连、骨碎补凝胶对牙周骨缺损再生疗效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左燕 刘国良 +1 位作者 钟晓波 黄孝庆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997-1001,共5页
目的:探讨三黄补凝胶对实验性大鼠牙周骨开窗缺损牙周再生修复的作用。方法:选取SD雄性大鼠36只制备下颌骨磨牙区的牙周骨开窗缺损模型,将其配对分组为含三七总皂苷、小檗碱、骨碎补柚皮苷3种中药的壳聚糖凝胶组和不含中药的壳聚糖凝胶... 目的:探讨三黄补凝胶对实验性大鼠牙周骨开窗缺损牙周再生修复的作用。方法:选取SD雄性大鼠36只制备下颌骨磨牙区的牙周骨开窗缺损模型,将其配对分组为含三七总皂苷、小檗碱、骨碎补柚皮苷3种中药的壳聚糖凝胶组和不含中药的壳聚糖凝胶组以及空白对照组。分别于术后14 d(n=18)和28 d(n=18)处死大鼠,取术区组织,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新生骨形成的情况。结果:术后14 d和28 d载药凝胶组新生牙槽骨面积明显大于空白凝胶组和空白对照组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0);空白凝胶组新生牙槽骨面积大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三黄补凝胶能促进牙槽骨的生长,有利于牙周组织的再生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总皂苷 小檗碱 骨碎补柚皮苷 牙周骨开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d:YAG水激光在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非手术治疗的应用 被引量:7
15
作者 周金敏 李永凯 向学熔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8-69,共2页
目的:探讨neodymium:yttrium aluminium garnet(Nd:YAG)水激光在侵袭性牙周炎的非手术治疗中的辅助治疗作用。方法:对10名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338个位点,采用单盲随机分口对照设计,对照侧采用超声龈上龈下洁刮治和手工器械根面平整(s... 目的:探讨neodymium:yttrium aluminium garnet(Nd:YAG)水激光在侵袭性牙周炎的非手术治疗中的辅助治疗作用。方法:对10名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338个位点,采用单盲随机分口对照设计,对照侧采用超声龈上龈下洁刮治和手工器械根面平整(scaling and root planing,SRP),实验侧在SRP后用Nd:YAG水激光照射(SRP+Nd:YAG)。8周后比较各临床指标变化。结果:与基线水平相比,两侧各临床指标有显著改善(P<0.01)。SRP+Nd:YAG治疗侧在牙周探诊深度(pocket probing depths,PPDs)与单纯SRP治疗侧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和出血指数(bleeding index,BI)二者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8周复查时,Nd:YAG水激光在侵袭性牙周炎的非手术治疗中的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 YAG激光 侵袭性牙周炎 牙周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牙周炎患者种植修复后种植体牙周指数及龈沟液炎性因子水平的变化研究 被引量:37
16
作者 黄海霞 兰玉燕 +3 位作者 张昊 潘兰兰 郭玲 刘敏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4期396-402,共7页
目的研究慢性牙周炎患者种植修复后种植体牙周指数及龈沟液炎性因子水平的变化。方法分别选取40例2015年6月—2017年6月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修复科行种植修复的慢性牙周炎及牙周健康牙缺失患者为研究组及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种植... 目的研究慢性牙周炎患者种植修复后种植体牙周指数及龈沟液炎性因子水平的变化。方法分别选取40例2015年6月—2017年6月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修复科行种植修复的慢性牙周炎及牙周健康牙缺失患者为研究组及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种植修复1、3、6个月种植体探诊深度(PD)、改良菌斑指数(m PLI)、牙龈乳头指数(PIS)、改良龈沟出血指数(m SBI)、边缘骨吸收量,并检测2组种植体周围龈沟液中白细胞介素(IL)-1β、IL-6及IL-8水平。结果 2组种植体存留率均为100%,研究组种植修复后3个月开始,种植体周围龈沟液中IL-1β、IL-6及IL-8水平较治疗后1个月明显升高并高于对照组种植修复后3个月水平(P<0.05,P<0.01);种植修复后6个月,研究组PD、m PLI、m SBI及边缘骨吸收量较治疗后1个月明显升高且高于对照组种植修复后6个月水平(P<0.05,P<0.01),2组患者PI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牙周炎患者种植修复后近期疗效理想,但较牙周健康者有更高的种植体周围炎的患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牙周炎 种植修复 牙周指数 炎性因子 种植体周围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拉霉素和甲硝唑治疗慢性牙周炎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14
17
作者 郑苔菁 白远亮 +3 位作者 郑佳雯 刘洪宏 郭子君 王萍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30-136,219,共8页
目的:系统评价全身应用克拉霉素和甲硝唑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慢性牙周炎合理用药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PubMed、ScienceDirect和EMBase等数据库有关克林霉素和甲... 目的:系统评价全身应用克拉霉素和甲硝唑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慢性牙周炎合理用药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PubMed、ScienceDirect和EMBase等数据库有关克林霉素和甲硝唑对比治疗慢性牙周炎的文献,检索时限从建库到2017年6月。由2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使用RevMan 5.3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5个随机对照实验(RCT),共516例慢性牙周炎患者,纳入指标按照随访时间进行亚组分析,与甲硝唑组比较,克拉霉素组慢性牙周炎患者随访1个月和3个月时牙周探诊深度(PD)减少、附着丧失(AL)获得和龈沟出血指数(SBI)减少方面更加明显,PD、AL和SB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MD=-0.53,95%CI:-0.67~0.39,P<0.01;MD=-0.31,95%CI:-0.39~-0.24,P<0.01;MD=-0.23,95%CI:-0.29~-0.16,P<0.01)。结论:在牙周基础治疗过程中,在短期观察中慢性牙周炎患者全身应用克拉霉素辅助治疗比甲硝唑更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拉霉素 甲硝唑 牙周基础治疗 慢性牙周炎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拉霉素辅助治疗慢性牙周炎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14
18
作者 柏银 白远亮 +1 位作者 赖静 黄姣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90-296,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克拉霉素(CLM)辅助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通过循证医学的方法得出合理的结论,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指导。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ScienceDirect和Embase等数据... 目的系统评价克拉霉素(CLM)辅助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通过循证医学的方法得出合理的结论,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指导。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ScienceDirect和Embase等数据库有关CLM辅助治疗慢性牙周炎的文献,检索时间为从建库到2019年2月。由2名评价者独立筛选文献、评价文献质量、提取数据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6个随机对照试验(RCT),共316例受试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纯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SRP)组相比,CLM联合SRP组患者探诊深度减少[MD=-1.00,95%CI(-1.55,-0.45),P=0.000 04],临床附着丧失获得[MD=-0.03,95%CI(0.43,0.65),P<0.000 01],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改良龈沟出血指数(mSBI)减少[MD=-0.01,95%CI(-0.14,0.19),P=0.66],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SRP联合CLM组mSBI减少更显著。结论 CLM联合SRP在治疗慢性牙周炎中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拉霉素 牙周非手术治疗 慢性牙周炎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米诺环素联合翻瓣术辅助治疗慢性牙周炎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21
19
作者 白远亮 郑苔菁 +2 位作者 张芷玮 甘祎 黄姣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21-427,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牙周翻瓣术中使用2%盐酸米诺环素处理根面的疗效,为其治疗慢性牙周炎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 Med、Science Direct和Embase等数据库,检索时限为从建库到2... 目的系统评价牙周翻瓣术中使用2%盐酸米诺环素处理根面的疗效,为其治疗慢性牙周炎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 Med、Science Direct和Embase等数据库,检索时限为从建库到2017年7月。由2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 Man 5.3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7个随机对照实验,共217例受试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纯翻瓣术(FO)组比较,盐酸米诺环素联合翻瓣术(FM)组患者随访3个月时的探诊深度减少[MD=-0.55,95%CI(-0.84,-0.26),P=0.000 2],菌斑指数降低[MD=-0.08,95%CI(-0.15,-0.01),P=0.03],随访6个月时探诊深度减少[MD=-0.62,95%CI(-1.04,-0.21),P=0.003]方面更加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M组患者随访3个月时在临床附着丧失获得[MD=-0.21,95%CI(-0.47,0.04),P=0.10]方面改变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翻瓣下机械清创治疗慢性牙周炎中,使用2%盐酸米诺环素处理根面减少探诊深度和炎症控制方面有明显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米诺环素 慢性牙周炎 翻瓣术 根面处理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牙周炎和慢性肾病相关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20
作者 漆晓玲 甘廷彬 黄姣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1期18-22,共5页
慢性牙周炎不仅可以导致牙周支持组织的破坏和丧失,还与多种全身系统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有关。慢性肾病是一种破坏肾功能的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的全身性疾病。近年来大量研究显示,慢性牙周炎与慢性肾病可能具有相关关系,通过治疗... 慢性牙周炎不仅可以导致牙周支持组织的破坏和丧失,还与多种全身系统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有关。慢性肾病是一种破坏肾功能的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的全身性疾病。近年来大量研究显示,慢性牙周炎与慢性肾病可能具有相关关系,通过治疗牙周炎有可能改善肾功能。本文就慢性牙周炎与慢性肾病相关性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牙周治疗对慢性肾病的影响以及二者之间相互影响的可能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牙周炎 慢性肾病 牙周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