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口腔牙龈结核病1例 被引量:3
1
作者 杨建堂 顾令婉 +1 位作者 任庭妤 张剑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75-876,共2页
口腔结核属于口腔黏膜感染性疾病,在诊断上存在一定困难。该文介绍1例口腔牙龈结核,病理活检未得到明确诊断,采用诊断性抗结核治疗,用链霉素局部封闭后1月病损好转。为口腔结核的诊断、治疗提供一些参考信息,并指出诊断性治疗在口腔结... 口腔结核属于口腔黏膜感染性疾病,在诊断上存在一定困难。该文介绍1例口腔牙龈结核,病理活检未得到明确诊断,采用诊断性抗结核治疗,用链霉素局部封闭后1月病损好转。为口腔结核的诊断、治疗提供一些参考信息,并指出诊断性治疗在口腔结核诊断和治疗中有一定的价值;同时为口腔结核的诊断和治疗提出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结核 局部封闭 诊断性抗结核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FN-γ与口腔扁平苔藓相关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杨建堂 顾令婉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7-151,共5页
目的:研究IFN-γ的表达与口腔扁平苔藓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电子检索PUBMED数据库、EMBase.com数据库、MEDLINE(OVID)数据库及CNKI数据库。收集相关的病例对照研究。两位研究者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出符合研究目的的文献,提取研究数据... 目的:研究IFN-γ的表达与口腔扁平苔藓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电子检索PUBMED数据库、EMBase.com数据库、MEDLINE(OVID)数据库及CNKI数据库。收集相关的病例对照研究。两位研究者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出符合研究目的的文献,提取研究数据。数据统计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分析,用meta分析对数据进行合并。对于异质性大的数据则根据具体的试验方法及研究对象采用亚组分析或敏感性分析。结果:检索筛选后最终纳入4篇中文和3篇英文文献。OLP患者IFN-γ血清水平、唾液水平与健康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糜烂型OLP组、网纹型OLP组与健康对照组间IFN-γ唾液水平无明显差异。糜烂型OLP组与网纹型OLP组间IFN-γ唾液水平无明显差异。OLP组IFN-γ在组织中阳性表达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结论:IFN-γ在OLP的发病及病程中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其关系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扁平苔藓 IFN-Γ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形链球菌表面蛋白和葡糖基转移酶基因疫苗免疫防龋实验研究:唾液和血清抗体水平测定 被引量:5
3
作者 杨德琴 刘天佳 +2 位作者 曹福娴 杨锦波 刘建国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96-399,共4页
目的 将基因疫苗pcDNA3_pac和pcDNA3_gtfB经腺周注射免疫定菌大鼠 ,观察唾液和血清抗体的变化 ,证实基因疫苗的免疫原性。方法  36只Wistar大鼠分为 6个免疫组 :pcDNA3_pac ,pcDNA3_gtfB ,pcDNA3_pac联合pcDNA3_gtfB ,阳性对照灭活变... 目的 将基因疫苗pcDNA3_pac和pcDNA3_gtfB经腺周注射免疫定菌大鼠 ,观察唾液和血清抗体的变化 ,证实基因疫苗的免疫原性。方法  36只Wistar大鼠分为 6个免疫组 :pcDNA3_pac ,pcDNA3_gtfB ,pcDNA3_pac联合pcDNA3_gtfB ,阳性对照灭活变形链球菌 ,阴性对照pcDNA3及PBS液组。建立龋攻击定菌鼠模型 3个月 ,各组大鼠均以 10 0 μg剂量免疫定菌鼠 3次 ,ELISA法检测唾液SIgA和血清IgG水平。 结果 疫苗组在首次免疫后第 33天(第 5周 )都出现较高水平的唾液SIgA ,在第 75天 (第 11周 )后达最高水平 ,并持续至实验结束。成组单因素方差分析唾液SIgA水平在总体上各实验组间存在差异 (P <0 0 1或P <0 0 5 ) ,q检验分析在联合免疫组和全菌细胞组最高 ,单基因疫苗免疫组次之 ,pcDNA3与PBS组最低 ;血清IgG水平在 4个免疫组之间没有差异 (P >0 0 5 ) ,但都高于空白及阴性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pcDNA3_pac和pcDNA3_gtfB腺周途径免疫定菌Wistar大鼠 ,能有效诱导唾液SIgA和血清IgG抗体产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链球菌 表面蛋白 葡糖基转移酶 基因疫苗 免疫 龋病 实验 唾液 血清 抗体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龋基因疫苗pcDNA3-PAc不同途径免疫BALB/c小鼠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岳朝晖 刘建国 +5 位作者 王晶 赵靖 王伟 姜晶 管晓燕 张剑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5-148,共4页
目的:观察防龋基因疫苗pcDNA3-PAc经不同途径免疫BALB/c小鼠后的免疫效果。方法:重组质粒pcDNA3-PAc经颌下腺区皮下注射、股四头肌注射和鼻腔黏膜滴注免疫BALB/c小鼠,共免疫2次,每次间隔2周。分别于首次免疫前1d和免疫后第1、2、4周采... 目的:观察防龋基因疫苗pcDNA3-PAc经不同途径免疫BALB/c小鼠后的免疫效果。方法:重组质粒pcDNA3-PAc经颌下腺区皮下注射、股四头肌注射和鼻腔黏膜滴注免疫BALB/c小鼠,共免疫2次,每次间隔2周。分别于首次免疫前1d和免疫后第1、2、4周采集血液和唾液样品,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检测血清特异性IgG抗体和唾液特异性IgA抗体。结果:各实验组免疫后1周血清和唾液中特异性抗体水平开始升高,第4周时达最高水平。颌下腺区皮下注射免疫产生的唾液IgA和股四头肌注射免疫诱导的血清IgG抗体水平明显高于其它实验组(P<0.05)。颌下腺区皮下注射免疫和鼻腔黏膜滴注免疫可诱导较高水平的唾液IgA和一定水平的血清IgG;股四头肌注射免疫诱导的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水平较高(P<0.05),而唾液IgA抗体水平不如颌下腺区皮下注射免疫和鼻腔黏膜滴注免疫(P<0.05)。结论:防龋基因疫苗pcDNA3-PAc能够诱导动物机体产生有效的系统免疫应答和黏膜免疫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异链球菌 表面蛋白抗原 基因疫苗 龋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多酚对复发性阿弗它溃疡大鼠模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梁文红 刘建国 +3 位作者 郭玉苏 程茜 吴家媛 何奎芳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5年第4期393-395,共3页
目的:探讨细胞免疫与复发性阿弗它溃疡(recurrent aphthous u lcer,RAU)发病机制的关系及茶多酚(teapolyphenols,TP)对RAU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用免疫方法建立SD大鼠RAU动物模型,将RAU大鼠随机分成阴性对照组、溃疡糊剂组和3个TP治疗... 目的:探讨细胞免疫与复发性阿弗它溃疡(recurrent aphthous u lcer,RAU)发病机制的关系及茶多酚(teapolyphenols,TP)对RAU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用免疫方法建立SD大鼠RAU动物模型,将RAU大鼠随机分成阴性对照组、溃疡糊剂组和3个TP治疗组。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成模前后及用药前后各组大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细胞数量及比值。结果:实验大鼠溃疡模型成模后外周血CD4+及CD4+/CD8+较成模前显著降低(P<0.01),CD8+改变无统计学意义(P>0.05)。茶多酚各治疗组外周血CD4+、CD4+/CD8+回升,与阴性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茶多酚各治疗组间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RAU的发生与细胞免疫功能抑制有关,TP对大鼠RAU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其免疫调节作用与给药方式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阿弗它溃疡 T淋巴细胞 茶多酚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古丁诱导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高丽 刘琪 +2 位作者 葛颂 何权敏 钟雯怡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56-358,共3页
目的:了解在体外培养环境中,尼古丁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尼古丁作用于培养至第6代的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后,通过四唑盐比色法、流式细胞仪研究尼古丁能否诱导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凋亡。结果:四唑盐比色法证实当尼古丁... 目的:了解在体外培养环境中,尼古丁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尼古丁作用于培养至第6代的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后,通过四唑盐比色法、流式细胞仪研究尼古丁能否诱导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凋亡。结果:四唑盐比色法证实当尼古丁浓度在0.05~4mg/L之间时,对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的抑制呈浓度依赖性,流式细胞仪分析提示,当尼古丁浓度在0.5~4mg/L之间时,对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的凋亡率呈浓度依赖性。结论:尼古丁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有一定的毒性作用,通过抑制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诱导凋亡加重对周膜的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古丁 牙周膜成纤维细胞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假丝酵母菌药物流出泵基因在生物膜中表达的动态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亓庆国 周学东 +2 位作者 杨德琴 肖晓蓉 刘正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27-330,共4页
目的动态观察白假丝酵母菌生物膜形成过程中耐药性产生相关的药物流出泵基因的表达和耐药性的变化情况,并分析该类基因的表达与生物膜耐药性产生的相关性。方法利用人工口腔恒化器形成白假丝酵母菌生物膜结构,收集生物膜形成不同阶段的... 目的动态观察白假丝酵母菌生物膜形成过程中耐药性产生相关的药物流出泵基因的表达和耐药性的变化情况,并分析该类基因的表达与生物膜耐药性产生的相关性。方法利用人工口腔恒化器形成白假丝酵母菌生物膜结构,收集生物膜形成不同阶段的生物膜态菌细胞,半定量RT-PCR技术分析菌细胞mRNA在生物膜成熟过程中的动态变化;96孔板XTT减低法获得生物膜耐药性的变化情况。结果耐药性随着生物膜的成熟不断增强;与早期生物膜相比,成熟生物膜菌株的药物流出泵基因CDR1表达上调,而MDR1基因的表达在生物膜的整个成熟过程中基本维持不变。结论生物膜成熟程度与耐药性增强有明显正相关性;药物流出泵基因的表达上调与生物膜耐药性的产生有一定关系但改变不一致;在生物膜成熟过程中,CDR1表达水平改变活跃,而MDR1基因相对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假丝酵母菌 生物膜 药物耐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牙周-牙髓联合病变分型的思考 被引量:22
8
作者 王凯 周莉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2-113,共2页
结合现行高等学校教材《牙周病学》中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叙述和临床、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阐述对牙周-牙髓联合病变分型的理解,提出牙周-牙髓联合病变不再分型的思考。
关键词 牙周-牙髓联合病变 牙周病 牙髓病 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多酚对粘性放线菌的体外抗菌活性 被引量:6
9
作者 梁文红 刘建国 +3 位作者 王凯 吴家媛 王胜 李厚轩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4年第4期364-365,共2页
目的 :研究茶多酚对粘性放线菌的抗菌活性。方法 :从根面龋患者龋蚀中分离鉴定 17株粘性放线菌临床分离株 ,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茶多酚对两种不同浓度粘性放线菌菌液的最小抑菌浓度 (MIC)。结果 :茶多酚对粘性放线菌的MICR为 5 0 0~ 4 0... 目的 :研究茶多酚对粘性放线菌的抗菌活性。方法 :从根面龋患者龋蚀中分离鉴定 17株粘性放线菌临床分离株 ,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茶多酚对两种不同浓度粘性放线菌菌液的最小抑菌浓度 (MIC)。结果 :茶多酚对粘性放线菌的MICR为 5 0 0~ 4 0 0 0mg/L ,MIC50 及MIC90 为 2 0 0 0mg/L。 10 6CFU/mL与 10 8CFU/mL菌液浓度对实验结果无明显影响。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性放线菌 茶多酚 抗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多糖对人牙周膜干细胞增殖及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7
10
作者 王岚 夏佳佳 +1 位作者 刘琪 金岩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86-290,共5页
目的观察牙龈卟啉单胞菌脂多糖(LPS)对人牙周膜干细胞(HPDLSCs)增殖及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和鉴定HPDLSCs。实验分为3组,A组采用含有10μg.mL-1LPS的α-MEM培养液培养HPDLSCs,B组采用含有10 ng.mL-1LPS刺激单核细胞的上清液培养... 目的观察牙龈卟啉单胞菌脂多糖(LPS)对人牙周膜干细胞(HPDLSCs)增殖及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和鉴定HPDLSCs。实验分为3组,A组采用含有10μg.mL-1LPS的α-MEM培养液培养HPDLSCs,B组采用含有10 ng.mL-1LPS刺激单核细胞的上清液培养HPDLSCs,C组采用α-MEM培养液培养HPDLSCs。MTT法检测HPDLSCs的增殖能力,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HPDLSCs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的表达。结果 HPDLSCs具有克隆形成能力和骨向及脂向分化能力。与C组相比,A组和B组均抑制HPDLSCs的增殖,且B组比A组的抑制作用更明显(P<0.05);A组和B组IL-1β、IL-6和TNF-αmRNA的表达均增加,且B组比A组增加更明显(P<0.05)。结论牙龈卟啉单胞菌可通过LPS直接或间接地一方面抑制HPDLSCs的增殖,另一方面增加炎性因子的表达,从而加重牙周炎症组织的损伤,延缓牙周组织的自我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多糖 人牙周膜干细胞 炎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lexMaster镍钛器械根管预备效果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凯 孟令君 +3 位作者 季伯 周莉 杨德琴 刘建国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04-608,共5页
目的:评价机用FlexMaster镍钛器械根管预备效果。方法:选择因正畸或牙周病拔除的新鲜单根管离体牙60颗,根管弯曲度20°-40°,随机分成3组(FM组、H组、PF组),分别使用机用FlexMaster、Hero642、ProFile镍钛器械,冠根向技术... 目的:评价机用FlexMaster镍钛器械根管预备效果。方法:选择因正畸或牙周病拔除的新鲜单根管离体牙60颗,根管弯曲度20°-40°,随机分成3组(FM组、H组、PF组),分别使用机用FlexMaster、Hero642、ProFile镍钛器械,冠根向技术预备根管,通过数字牙片、扫描电镜和软件分析方法,观察比较根管拉直程度、安全性能、根尖偏移指数、牙本质小管开口数目、根管壁碎屑、玷污层等情况。结果:3组器械均能较好的维持弯曲根管的原有解剖形态,根管拉直程度差异无显著性。各组的根尖偏移指数均小于0.2 mm,视为无偏移发生,差异无显著性。牙本质小管开口数目在根管中1/3段FM组及H组牙多于PF组,在根管尖1/3段FM组多于H组及PF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根管中1/3段和根管尖1/3段,FM组和H组根管壁碎屑较PF组少,差异有显著性(P〈0.05)。各组根管壁总体较为清洁,绝大多数牙本质小管开放,仅有少量玷污层,玷污层记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FlexMaster镍钛系统安全、有效,能较好维持根管的初始形态,具有较好的根管成形能力和清理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管预备 镍钛 牙本质小管 玷污层 根尖偏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反应蛋白影响单核细胞趋化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孟姝 张琳 +3 位作者 杨禾 吴亚菲 葛颂 赵蕾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73-675,共3页
目的通过检测不同质量浓度C-反应蛋白(CRP)对体外培养的人单核细胞趋化能力的影响,探讨CRP作为炎症介质联系牙周炎与冠心病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不同质量浓度CRP作用于体外培养的THP-1单核细胞,采用Transwell趋化实验检测单核细胞被趋... 目的通过检测不同质量浓度C-反应蛋白(CRP)对体外培养的人单核细胞趋化能力的影响,探讨CRP作为炎症介质联系牙周炎与冠心病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不同质量浓度CRP作用于体外培养的THP-1单核细胞,采用Transwell趋化实验检测单核细胞被趋化因子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趋化的数量。结果Transwell趋化实验发现,CRP作用于THP-1单核细胞后可增强其趋化能力。CRP质量浓度为2μg·mL-1时,单核细胞的趋化数量上调(P<0.05);随着CRP质量浓度升高,趋化的单核细胞增多(P<0.05)。结论CRP能增强THP-1单核细胞的趋化能力,且呈剂量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单核细胞 动脉粥样硬化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形链球菌F-ATPase亚基基因uncEBF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杨德琴 刘天佳 +3 位作者 付春华 亓庆国 庄姮 李颂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19-222,共4页
目的研究变形链球菌临床分离株耐酸因子F-ATPase亚基c、a、b联合基因uncEBF的遗传多态性,并探讨基因多态与细菌耐酸力的关系。方法选取18株变形链球菌高耐酸株、20株低耐酸株,以特异引物从细菌组DNA扩增uncEBF,行限制性内切酶长度多态... 目的研究变形链球菌临床分离株耐酸因子F-ATPase亚基c、a、b联合基因uncEBF的遗传多态性,并探讨基因多态与细菌耐酸力的关系。方法选取18株变形链球菌高耐酸株、20株低耐酸株,以特异引物从细菌组DNA扩增uncEBF,行限制性内切酶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和测序比较。结果不同限制性内切酶RFLP产生不同的基因型,测序证实了导致多态出现的基因变异;其中内切酶AluⅠ产生的A、B基因型在不同耐酸力菌株的分布不同(P<0.05),高耐酸性菌株中A型基因uncEBF的检出高于低耐酸力菌株。结论变形链球菌F-ATPase亚基联合基因uncEBF具有明显基因多态性,酸性环境下生存力强的菌株可能出现基因的适应性变异,可认为不同基因型uncEBF分布与耐酸力不同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链球菌 耐酸性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形链球菌表面蛋白和葡糖基转移酶基因疫苗免疫防龋动物实验:体质量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德琴 刘天佳 +2 位作者 曹福娴 刘建国 杨锦波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33-535,共3页
目的 :了解变形链球菌基因疫苗单独及联合免疫对定菌鼠体质量的影响。方法 :2 8d龄Wistar大鼠 3 6只 ,随机分为pcDNA3 pac组、pcDNA3 gtfB组、pcDNA3 pac联合pcDNA3 gtfB组、变形链球菌灭活全菌阳性对照组、pcDNA3空载体阴性对照组... 目的 :了解变形链球菌基因疫苗单独及联合免疫对定菌鼠体质量的影响。方法 :2 8d龄Wistar大鼠 3 6只 ,随机分为pcDNA3 pac组、pcDNA3 gtfB组、pcDNA3 pac联合pcDNA3 gtfB组、变形链球菌灭活全菌阳性对照组、pcDNA3空载体阴性对照组和PBS液空白对照组 ,进行 3次双侧颌下腺腺周注射免疫 ,建立定菌鼠模型及诱龋实验 3个月 ,于实验开始和结束时测定体质量。结果 :基因疫苗免疫组体质量与 pcD NA3及PBS组无显著差异 (P >0 .0 5) ,而灭活全菌细胞免疫组体质量显著下降 (P <0 .0 1)。结论 :pcD NA3 gtfB和pcDNA3 pac对大鼠体质量无不良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链球菌表面蛋白 葡糖基转移酶 基因疫苗 免疫学 龋病 动物实验 体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形链球菌表面蛋白和葡糖基转移酶基因疫苗防龋动物实验:Keyes龋齿计分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杨德琴 刘天佳 +3 位作者 曹福娴 庄姮 刘建国 杨锦波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89-593,共5页
目的 :了解变形链球菌基因疫苗 pcDNA3 pac和 pcDNA3 gtfB的免疫防龋效果。 方法 :2 8d龄Wistar大鼠 3 6只 ,随机分为pcDNA3 pac组 (A组 )、pcDNA3 gtfB组 (B组 )、pcDNA3 pac联合 pcDNA3 gtfB组 (C组 )、变形链球菌灭活全菌组 (D... 目的 :了解变形链球菌基因疫苗 pcDNA3 pac和 pcDNA3 gtfB的免疫防龋效果。 方法 :2 8d龄Wistar大鼠 3 6只 ,随机分为pcDNA3 pac组 (A组 )、pcDNA3 gtfB组 (B组 )、pcDNA3 pac联合 pcDNA3 gtfB组 (C组 )、变形链球菌灭活全菌组 (D组 )、pcDNA3空载体组 (E组 )和PBS液组 (F组 )进行 3次双侧颌下腺腺周注射免疫。建立定菌鼠模型 ,诱龋 3个月 ,根据Keyes经典评分方法从龋损范围及深度进行龋损综合评估和比较。结果 :龋损牙面计分在 pcDNA3与PBS组最高 ,其次为单基因疫苗免疫组 ,联合免疫和灭活全菌细胞最低 (P <0 .0 1或P <0 .0 5 ) ;窝沟龋各级计分 :E级龋在单基因疫苗组 ,联合疫苗组、灭活全菌细胞组无区别 (P >0 .0 5 ) ,而PBS组和 pcDNA3组则较低 (P <0 .0 1) ;Dm级、Ds级则是联合免疫组与灭活全菌细胞组最低 ,单基因疫苗免疫组较高而PBS和 pcDNA3组最高 (P <0 .0 1或P <0 .0 5 ) ;Dx级四个免疫组发生率很低或不发生 ,显著低于PBS组和pcDNA3组 (P <0 .0 1)。结论 :重组质粒pcDNA3 gtfB和pcDNA3 pac具显著有效的免疫防龋作用 ,以联合基因疫苗免疫最好 ,是理想的防龋决策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链球菌 膜蛋白质类 葡糖基转移酶类 基因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血清型变形链球菌表面蛋白可变区(extended-V)的同源性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何奎芳 刘建国 +3 位作者 刘天佳 杨德琴 庄姮 李颂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70-373,共4页
目的分析不同血清型变形链球菌表面蛋白可变区(extended-V)的基因及蛋白质的同源性,探讨该区在防龋疫苗研制中的作用。方法以变形链球菌血清型c、d、f、g参考株及部分c型临床株为模板,PCR扩增SrV+区片段,通过内切酶DdeⅠ进行限制性片段... 目的分析不同血清型变形链球菌表面蛋白可变区(extended-V)的基因及蛋白质的同源性,探讨该区在防龋疫苗研制中的作用。方法以变形链球菌血清型c、d、f、g参考株及部分c型临床株为模板,PCR扩增SrV+区片段,通过内切酶DdeⅠ进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并测序,将其测序结果在NCBI服务器上用blastn搜索软件进行同源性比较。结果在相同条件下血清c、f型菌株均扩增出约1.13kb左右的片段,酶切后出现5种基因型(A、B、C、D、E)。选取所占比例较多的A、B、C型代表株进行测序,经比较显示其基因型间的同源性达92%—98%。血清d、g型无扩增产物,将g型6715表面蛋白SpaA全片段基因同OMZ175的产物序列在blastn上进行比较,有3个大小不一的片段出现同源性;血清d型OMZ176的表面蛋白基因序列在GeneBank上未能查出,故无法比较,但其相应蛋白质的同源性也在77%—82%之间,显示出相当高的同源性。结论就c、f型菌株来说,可以将该区纳入疫苗的研究范畴;d、g型虽未能扩增出相应产物,但其基因还是存在部分区域的相似性,且其蛋白质同源性很高,也可以考虑利用d、g型上同c、f型共有的某些肽段进行疫苗的研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链球菌 血清型 extended—Ⅴ 同源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中药治疗复发性口疮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5
17
作者 郭玉苏 梁文红 +1 位作者 刘建国 陈学龙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S1期184-186,192,共4页
复发性口疮是最常见的口腔黏膜疾病,由于其病因尚不完全明确,因此临床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本文从中医理论对复发性口疮的辨证论治、中草药及其方剂、中成药及其外用药物对复发性口疮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复发性口疮 中医中药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形链球菌粘附调节基因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8
作者 徐仰龙 杨德琴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S1期96-99,共4页
变形链球菌是主要致龋菌之一。粘附是变链菌形成生物膜的初期阶段,也是必经阶段,是公认的细菌四大致龋条件(细菌的粘附、生物膜形成能力、菌细胞代谢碳水化合物能力及细菌对不断波动环境的适应能力)之一。分析与粘附相关的变链菌基因,... 变形链球菌是主要致龋菌之一。粘附是变链菌形成生物膜的初期阶段,也是必经阶段,是公认的细菌四大致龋条件(细菌的粘附、生物膜形成能力、菌细胞代谢碳水化合物能力及细菌对不断波动环境的适应能力)之一。分析与粘附相关的变链菌基因,将有助于我们从分子水平上探索变链菌在生物膜环境中的致龋机理,为从基因水平探索和丰富龋病病因学及龋病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链球菌 粘附 致病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饮料与牙齿健康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剑 杨德琴 刘建国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CAS 2005年第1期41-43,共3页
龋病发生中的食物因素,尤其是含糖类饮料的致龋性日趋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和研究。本文总结了近几年有关的研究,着重综述了各种软饮料与牙齿健康的关系,以及降低酸性饮料对牙齿损害的措施。
关键词 饮料 牙齿健康 龋病 含糖类饮料 酸性饮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多糖对牙周膜细胞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孔宁静 刘建国 +1 位作者 李厚轩 闫福华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370-372,共3页
脂多糖(LPS)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和免疫学特性,对牙周组织具有很高的毒性和抗原性,是牙周炎重要的病因之一。本文就LPS的化学组成,LPS对牙周膜细胞(PDLC)超微结构、对PDLC增殖及其成骨能力、对PDLC胶原降解、对PDLC附着能力的影响以及LP... 脂多糖(LPS)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和免疫学特性,对牙周组织具有很高的毒性和抗原性,是牙周炎重要的病因之一。本文就LPS的化学组成,LPS对牙周膜细胞(PDLC)超微结构、对PDLC增殖及其成骨能力、对PDLC胶原降解、对PDLC附着能力的影响以及LPS诱导PDLC产生多种炎性递质、LPS对PDLC在其他方面的作用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多糖 牙周膜细胞 牙周组织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