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玉米醇溶蛋白改性及食品中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
作者 尹天罡 何余堂 +4 位作者 解玉梅 马春颖 刘贺 马涛 励建荣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377-380,384,共5页
玉米醇溶蛋白性质独特,是良好的食品原料。本文综述了玉米醇溶蛋白提取方法、蛋白改性途径及在食品中的应用状况。虽然醇溶蛋白的应用受成本、性能等因素制约,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玉米醇溶蛋白应用前景广阔。
关键词 玉米 醇溶蛋白 改性食品 工业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蔬保鲜新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74
2
作者 励建荣 朱丹实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37-347,共11页
近年来,中国的果蔬产业取得了巨大成就,果蔬保鲜技术也得到了长足发展。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普遍关注,对果蔬保鲜产业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天然、安全、营养,因而果蔬保鲜新技术研究很受关注。作者分析... 近年来,中国的果蔬产业取得了巨大成就,果蔬保鲜技术也得到了长足发展。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普遍关注,对果蔬保鲜产业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天然、安全、营养,因而果蔬保鲜新技术研究很受关注。作者分析了国内外果蔬保鲜技术的综合情况和安全状况,提出了中国果蔬保鲜新技术的研究方向,旨在为同行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蔬 保鲜 新技术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协同酶法制备杏仁皮中水溶性膳食纤维及理化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何余堂 高虹妮 +2 位作者 解玉梅 刘贺 励建荣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29-232,237,共5页
以辽西地区扁杏仁皮为原料,超声波协同酶法制备水溶性膳食纤维(SDF)。对超声波提取参数进行优化,然后选取液料比、复合纤维素酶添加量及酶解时间进行单因素实验。采用液料比、酶添加量和酶解时间为变量,以SDF提取率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 以辽西地区扁杏仁皮为原料,超声波协同酶法制备水溶性膳食纤维(SDF)。对超声波提取参数进行优化,然后选取液料比、复合纤维素酶添加量及酶解时间进行单因素实验。采用液料比、酶添加量和酶解时间为变量,以SDF提取率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实验设计,优化SDF制备工艺。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提取参数为:功率500W,处理时间15min。最佳工艺参数为:液料比17:1,酶添加量1.8%,酶解时间3.5h,酶解温度55℃;此工艺条件下,杏仁皮SDF提取率可达13.27%。SDF的持水性达到8.31g/g,溶胀性为6.48mL/g。杏仁皮水溶性膳食纤维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杏仁皮 水溶性膳食纤维 酶法提取 超声波辅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生物保鲜剂对鲜食玉米贮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6
4
作者 张晓莉 何余堂 +3 位作者 解玉梅 高虹妮 刘贺 马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49-253,共5页
采用壳聚糖、花粉多糖、茶多酚为主配制的复合生物保鲜剂对鲜食玉米进行保鲜,测定含水量、质量损失率、硬度、气味与感官品质,研究贮藏期间鲜食玉米的品质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冷藏条件下经保鲜剂处理的鲜食玉米贮藏30 d时含水量... 采用壳聚糖、花粉多糖、茶多酚为主配制的复合生物保鲜剂对鲜食玉米进行保鲜,测定含水量、质量损失率、硬度、气味与感官品质,研究贮藏期间鲜食玉米的品质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冷藏条件下经保鲜剂处理的鲜食玉米贮藏30 d时含水量减少损失18.6%,质量损失率降低19.9%,硬度降低42.68 N,气味变化较小,感官品质良好。生物保鲜剂可有效抑制鲜食玉米水分散失,减少营养成分损失,降低质量损失率,保持籽粒弹性;还可保持鲜食玉米的色泽、形态、气味、滋味等感官品质,因此,生物保鲜剂对鲜食玉米的保鲜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玉米 生物保鲜剂 贮藏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生物保鲜剂的研制及对鲜食玉米保鲜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尹天罡 何余堂 +4 位作者 解玉梅 田焕芹 高虹妮 刘贺 马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57-60,共4页
鲜食玉米采收后品质下降快,需进行保鲜延长货架期。以生物活性物质为原料研制复合保鲜剂,对鲜食玉米进行保鲜。选取壳聚糖、花粉多糖、茶多酚浓度及斯潘-80:吐温-80比例4个因素,采用正交实验设计进行优化。以优化的复合保鲜剂对鲜食玉... 鲜食玉米采收后品质下降快,需进行保鲜延长货架期。以生物活性物质为原料研制复合保鲜剂,对鲜食玉米进行保鲜。选取壳聚糖、花粉多糖、茶多酚浓度及斯潘-80:吐温-80比例4个因素,采用正交实验设计进行优化。以优化的复合保鲜剂对鲜食玉米保鲜,分析水分、硬度与感官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复合保鲜剂最佳配方为:壳聚糖浓度1.6%,花粉多糖浓度1.5%,茶多酚浓度0.25%、斯潘-80和吐温-80比例为1∶1.5。经保鲜剂处理的鲜食玉米在贮藏30d时保持较好的鲜食品质,而对照贮藏5d后鲜食品质明显下降,10d时品质明显变差;说明复合保鲜剂对鲜食玉米的保鲜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玉米 复合生物保鲜剂 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杏仁油的研究与开发进展 被引量:13
6
作者 张晓莉 朱诗萌 +1 位作者 何余堂 宋一茉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133-136,共4页
介绍了杏仁油的营养成分、功能及食用方法,分析了我国杏仁油的生产现状,描述了杏仁油产品的开发情况,总结了杏仁油产品研发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并对杏仁深加工的前景进行展望。
关键词 杏仁油 开发 杏仁深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鲜食玉米研究与开发进展 被引量:15
7
作者 高虹妮 田焕芹 +1 位作者 何余堂 袁丹丹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122-124,共3页
鲜食玉米近年来受到消费者喜爱。鲜食玉米种植的关键技术包括播种、施肥、田间管理和采收。含糖量、淀粉含量、水分含量和果皮硬度是鉴定鲜食玉米品质的重要因素。鲜玉米穗采收后要及时进行保鲜。主要介绍鲜食玉米保鲜技术及我国现阶段... 鲜食玉米近年来受到消费者喜爱。鲜食玉米种植的关键技术包括播种、施肥、田间管理和采收。含糖量、淀粉含量、水分含量和果皮硬度是鉴定鲜食玉米品质的重要因素。鲜玉米穗采收后要及时进行保鲜。主要介绍鲜食玉米保鲜技术及我国现阶段鲜食玉米加工应用情况,并且针对鲜食玉米开发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玉米 保鲜技术 加工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醇溶蛋白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尹天罡 朱诗萌 +1 位作者 何余堂 马春颖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131-133,共3页
介绍了玉米醇溶蛋白物理性质、化学结构及生物特性,及其在制作可食性包装、功能肽、保鲜食品等食品工业方面的应用状况。玉米醇溶蛋白在实际应用中存在提取成本高,成膜机械性能差等缺点。随着技术不断改进,玉米醇溶蛋白前景广阔。
关键词 玉米醇溶蛋白 食品工业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豆浆中豆浆伴侣的鉴别方法研究
9
作者 张丽华 何余堂 +1 位作者 励建荣 马春颖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3年第4期1246-1249,共4页
目的鉴别豆浆中是否有豆浆伴侣存在。方法制备含有不同浓度豆浆伴侣的豆浆,加入硫酸镁,计算沉淀凝固物的含量。结果硫酸镁溶液不能使豆浆伴侣沉淀,但能使大豆蛋白凝固,进而能快速鉴别豆浆中是否含有豆浆伴侣。结论此方法简便、可行。
关键词 豆浆 豆浆伴侣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技术在鉴别味精中硫酸镁的应用试验
10
作者 张丽华 马春颖 毕海燕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2-36,共5页
味精,白色颗粒状晶体,与硫酸镁晶体极其相似,肉眼很难辨别。利用微波加热使硫酸镁晶体失去结晶水变成白色粉末,与味精颗粒得以区分。此外,硫酸镁在失去结晶水的同时,其溶于自身结晶水中,而使大部分硫酸镁和少部分味精颗粒聚集在器皿底部... 味精,白色颗粒状晶体,与硫酸镁晶体极其相似,肉眼很难辨别。利用微波加热使硫酸镁晶体失去结晶水变成白色粉末,与味精颗粒得以区分。此外,硫酸镁在失去结晶水的同时,其溶于自身结晶水中,而使大部分硫酸镁和少部分味精颗粒聚集在器皿底部,从而得以判断味精中是否有硫酸镁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味精 鉴别 简便 快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酶对豆浆凝胶过程微流变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1
11
作者 刘贺 庚平 +3 位作者 万娇 朱丹实 何余堂 马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5,共5页
通过微流变学方法研究了3种蛋白酶对豆浆凝胶微流变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蛋白酶均对豆浆有凝胶能力,固液平衡点(solid liquid balance,S LB)均低于0.5,碱性蛋白酶对豆浆的凝胶能力相对较弱;在反应前期,菠萝蛋白酶的宏观黏度指数(mac... 通过微流变学方法研究了3种蛋白酶对豆浆凝胶微流变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蛋白酶均对豆浆有凝胶能力,固液平衡点(solid liquid balance,S LB)均低于0.5,碱性蛋白酶对豆浆的凝胶能力相对较弱;在反应前期,菠萝蛋白酶的宏观黏度指数(macroscopic viscosity index,MVI)较高,反应后期则不同体系的MVI相接近。温度对不同蛋白酶凝浆体系弹性因子(elasticity index,EI)的影响也有所差异,菠萝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的EI均随温度的升高而提高,在70℃时EI值可达到最高分别为0.002 34 nm-2和0.002 75 nm-2,而温度对碱性蛋白酶体系EI影响不明显;菠萝蛋白酶对豆浆的凝胶能力随酶含量增加呈先增大后下降趋势,在800 U/m L时EI最大,木瓜蛋白酶对豆浆的凝胶能力随酶添加量的增加呈增大趋势,而碱性蛋白酶对豆浆的凝胶能力则随酶添加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酶 豆浆 凝胶 微流变 弹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业橘皮果胶与大豆果胶流变性质的比较 被引量:10
12
作者 刘贺 庚平 +3 位作者 王俊 朱丹实 何余堂 马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26-30,共5页
通过流变学方法对商业橘皮果胶及大豆果胶溶液黏度及凝胶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商业橘皮果胶的黏度高于大豆果胶;在形成凝胶过程中,商业橘皮果胶凝胶体系储能模量要远高于大豆果胶。果胶质量浓度为2 g/100 m L、蔗糖添加量... 通过流变学方法对商业橘皮果胶及大豆果胶溶液黏度及凝胶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商业橘皮果胶的黏度高于大豆果胶;在形成凝胶过程中,商业橘皮果胶凝胶体系储能模量要远高于大豆果胶。果胶质量浓度为2 g/100 m L、蔗糖添加量为55、60 g/100 m L,葡萄糖酸内酯(D-glucono-δ-lactone,GDL)添加量为3、4 g/100 m L的商业橘皮果胶与相同条件下的大豆果胶储能模量差异不大;通过加入蔗糖及GDL或提高大豆果胶质量浓度,可明显提高大豆果胶凝胶体系的储能模量,增加大豆果胶的凝胶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橘皮果胶 大豆果胶 凝胶 储能模量 流变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柠檬酸及单糖复合钾离子对大豆种皮多糖凝胶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俊山 李清华 +4 位作者 朱丹实 王勃 何余堂 马涛 刘贺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7-30,共4页
主要考察葡萄糖、果糖、山梨醇等单糖、柠檬酸与钾离子对大豆种皮多糖凝胶的透明度、持水性及凝胶强度的影响。通过Design-Expert软件的分析结果表明:大豆种皮多糖质量浓度对凝胶的持水能力、透明度以及凝胶强度均产生显著影响;柠檬酸... 主要考察葡萄糖、果糖、山梨醇等单糖、柠檬酸与钾离子对大豆种皮多糖凝胶的透明度、持水性及凝胶强度的影响。通过Design-Expert软件的分析结果表明:大豆种皮多糖质量浓度对凝胶的持水能力、透明度以及凝胶强度均产生显著影响;柠檬酸对凝胶透明度的影响显著;葡萄糖质量浓度对持水性和凝胶强度影响显著,对透明度的作用不显著;果糖的添加对透明度有改善作用;山梨醇的添加促使大豆多糖的凝胶强度与持水能力较好,但凝胶透明度较差,大豆种皮多糖质量浓度为3.00 g/100 m L,钾离子浓度为0.20 mol/L和柠檬酸质量浓度为0.75 g/100 m L时,山梨醇质量浓度为2.50 g/100 m L条件下的凝胶持水力、强度均达到最大,分别为98%、37.74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多糖 葡萄糖 果糖 山梨醇 持水性 透明度 凝胶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和Ca^(2+)对大豆果胶类多糖黏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贺 高虹妮 +1 位作者 刘俊山 朱丹实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0-12,共3页
探讨阳离子Na+和Ca2+对大豆果胶类多糖(SPP)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SPP在Na+和Ca2+存在情况下,特性黏度降低,在稀释区时,SPP受离子影响,分子链柔性提高,并且大豆果胶在研究范围内不同环境条件下均为刚性杆状构象。
关键词 大豆果胶类多糖 黏度 临界线团交叠值 半稀释区斜率 构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