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1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视化计算机教学的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张仁津 邓静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1期118-122,共5页
介绍了可视化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讨论了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开发可视化教学系统的考虑,并给出一个软件系统的结构。
关键词 可视化教学 计算机教学 图形 图像 动画 多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育
2
作者 王端理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9年第4期125-127,共3页
关键词 非计算机专业 计算机基础教育 培养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作纵横图的算法与计算机实现
3
作者 段应全 段锐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9年第3期1-9,共9页
根据“对称对换法”,给出了构作纵横图的算法及其相应的计算机程序,实现了构作纵横图的计算机化。
关键词 纵横图 对称对换 算法 计算机程序 幻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高师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育现状调查
4
作者 代雪梅 廖义琴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0年第2期84-86,共3页
本文针对目前西南地区高等师范院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育现状所进行的调查结果 ,与发达地区高师计算机基础教育进行了比较研究 ,分析并指出了目前西南地区高师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 。
关键词 高师 非计算机专业 计算机基础教育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跨文化数学教育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吕传汉 汪秉彝 夏小刚 《数学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3-87,共5页
跨文化数学教育研究是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数学教育特点和规律的研究.它的宗旨是努力改善文化背景中不利于学校数学教育的因素,不断缩小与先进地区学校间的数学教育差距.二十多年来,由贵州师范大学主导开展的跨文化数学教育研宄经历... 跨文化数学教育研究是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数学教育特点和规律的研究.它的宗旨是努力改善文化背景中不利于学校数学教育的因素,不断缩小与先进地区学校间的数学教育差距.二十多年来,由贵州师范大学主导开展的跨文化数学教育研宄经历了3个研究阶段:跨文化数学教育的宏观研究,数学课堂的跨文化教学实验准备,数学课堂的跨文化教学实验研究——中小学“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教学模式实验研究.中小学“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课堂教学模式,正在全国中小学校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基础教育 跨文化 数学教育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教学模式对缓解贵州初中生数学焦虑的探究 被引量:30
6
作者 李荣 吕传汉 《数学教育学报》 2004年第4期88-89,共2页
数学焦虑会影响学生积极的自我意象,威胁学生的身体健康,使学生形成消极的观念.数学“ 情境—问题” 教学实验研究表明:实验班的数学成绩比对照班有显著性提高,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是否采用新教学模式对培养贵州初中生的数学兴趣有显著影响... 数学焦虑会影响学生积极的自我意象,威胁学生的身体健康,使学生形成消极的观念.数学“ 情境—问题” 教学实验研究表明:实验班的数学成绩比对照班有显著性提高,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是否采用新教学模式对培养贵州初中生的数学兴趣有显著影响,新教学模式在课堂上的运用能显著提高贵州初中生的数学兴趣,有效缓解他们的数学焦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初中 学生 数学焦虑 数学兴趣 数学情境 问题提出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民族地区乡镇中学数学校本教研的探索 被引量:6
7
作者 夏小刚 吕传汉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1期100-103,共4页
基于民族地区乡镇中学校本教研的现实需要,提出以区域内的校际合作为形式的校本教研,即在专家的指导下,以区域内的校际合作为基础,以课题的合作研究为平台,以课例为研究对象,以校际间的课例展示和“骨干教师”的资源共享为手段,进行数... 基于民族地区乡镇中学校本教研的现实需要,提出以区域内的校际合作为形式的校本教研,即在专家的指导下,以区域内的校际合作为基础,以课题的合作研究为平台,以课例为研究对象,以校际间的课例展示和“骨干教师”的资源共享为手段,进行数学校本教研。实践表明,这种校本教研形式对乡镇中学数学校本教研的持续和有效的开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本教研 校际合作 乡镇中学 民族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中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对“国培计划”服务质量满意度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王宽明 《数学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6-70,共5页
“国培计划”是国家培训中小学骨干教师,实现教师专业化的一项重要战略目标.“骨干教师”对“国培计划”具有较高的满意度才可以使得其在今后的工作中得到更好的事业表现和同伴互动,其培训过程中“骨干教师”的个人需要、专业技能发... “国培计划”是国家培训中小学骨干教师,实现教师专业化的一项重要战略目标.“骨干教师”对“国培计划”具有较高的满意度才可以使得其在今后的工作中得到更好的事业表现和同伴互动,其培训过程中“骨干教师”的个人需要、专业技能发展、意向、期望与感知等因素是衡量其服务质量满意度的关键要素.贵州1省中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培训实践表明:“国培计划”服务质量还有较大的改善空间,特别是优质中、小学需要改进其对“骨干教师”的服务质量;“骨干教师”的期望和感知匹配度较低;“国培计划”需要强化“个性化”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干教师 国培计划 服务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高师本科数学教育专业培养方案的思考 被引量:1
9
作者 马文 吕传汉 +1 位作者 杨一都 杨浩波 《数学教育学报》 1999年第4期85-87,共3页
在贵州的特定条件下,数学教育专业的教学计划如何修改?经过学习、调查、研究,从而产生了一系列的思考……
关键词 数学教育 教学计划 高等师范教育 人才培养 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提出问题”的数学教学实验研究 被引量:25
10
作者 夏小刚 吕传汉 汪秉彝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55-160,共6页
对中小学"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教学模式进行了实验研究,即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应用数学"的数学教学,改变学生普遍缺乏提出数学问题的学习经验和问题意识较为低下的现状.结果表明:这种教学模式对学... 对中小学"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教学模式进行了实验研究,即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应用数学"的数学教学,改变学生普遍缺乏提出数学问题的学习经验和问题意识较为低下的现状.结果表明:这种教学模式对学生的数学兴趣、提出问题能力和数学学习能力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情境 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 数学教学 实验班 对比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论中小学“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的数学学习 被引量:55
11
作者 杨孝斌 吕传汉 汪秉彝 《数学教育学报》 2003年第4期76-79,共4页
中小学“情境—问题”数学学习是指中小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从熟悉的或感兴趣的数学情境出发,通过积极思考、主动探究、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获取数学知识、思想方法和技能技巧并应用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小学“数学情境与提... 中小学“情境—问题”数学学习是指中小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从熟悉的或感兴趣的数学情境出发,通过积极思考、主动探究、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获取数学知识、思想方法和技能技巧并应用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小学“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的数学学习活动,既重视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又重视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既关注数学知识的发现过程,又关注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既强调学习内容的开放性,又强调学习过程的探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 小学 数学教学 开放性 探究性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学生提出数学问题能力的评价再探 被引量:50
12
作者 夏小刚 汪秉彝 吕传汉 《数学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8-11,共4页
对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进行评价,其目的在于更好地根据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状况来改进教学,使他们的数学创新意识和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立足于对学生提出问题中的数学思维的揭示和分析,建立以问题的数量、问题的种类和问题的独创... 对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进行评价,其目的在于更好地根据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状况来改进教学,使他们的数学创新意识和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立足于对学生提出问题中的数学思维的揭示和分析,建立以问题的数量、问题的种类和问题的独创性为指标的关于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评价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出问题能力 数学思维 评价指标 评价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数学问题提出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65
13
作者 聂必凯 汪秉彝 吕传汉 《数学教育学报》 2003年第2期24-26,共3页
问题提出是数学活动的显著特点,是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和改进学生对数学的态度的有效手段,是促进学生理解数学的一个窗口.对问题提出的研究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作为促进问题解决的一种手段,问题提出与问题解决的互动,作为一种相对独立... 问题提出是数学活动的显著特点,是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和改进学生对数学的态度的有效手段,是促进学生理解数学的一个窗口.对问题提出的研究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作为促进问题解决的一种手段,问题提出与问题解决的互动,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问题提出能力,应关注影响该能力的认知和情感的因素,鼓励学生大胆地给出自己的问题,培养他们提出问题的兴趣与自信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问题 问题解决能力 数学活动 中小学教育 数学教学 学习兴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小学数学新教材编写特色探析——以西师版为例 被引量:28
14
作者 宋乃庆 宋运明 李欣莲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0-85,183,共6页
教材特色是教材的独到之处或优势的集中体现,研究小学数学教材编写特色,对于促进教材多样化发展,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自新课改以来,我国不少版本小学数学新教材呈现了一些可喜特色:情境创设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图文并... 教材特色是教材的独到之处或优势的集中体现,研究小学数学教材编写特色,对于促进教材多样化发展,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自新课改以来,我国不少版本小学数学新教材呈现了一些可喜特色:情境创设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图文并茂,注重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重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及应用等。本文以西师版为例探析了我国小学数学新教材的一些易教利学的独有编写特色。如独创的课堂活动注重游戏、操作、对话交流与探究;素材选取重视农村、关注西部;数学文化内容丰富而系统、呈现方式新颖;综合与实践操作性强、注重活动拓展;概念和法则呈现注意"淡化形式,注重实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数学 数学教材 编写特色 素材选取 课堂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小学“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的数学学习 被引量:152
15
作者 吕传汉 汪秉彝 《数学教育学报》 2001年第4期9-14,共6页
创新源于问题,问题源于情境.在中小学数学教育中,应着力抓住创设数学情境与提出数学问题的"情境-问题"学习链,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以利于我国创造型人才的成长.
关键词 数学情境 数学学习 学习模式 课堂导学策略 中小学 数学教育 数学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中生“提出数学问题”的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40
16
作者 曾小平 吕传汉 汪秉彝 《数学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1-53,共3页
教育观念的偏差、教学方式的单一、教育评价的片面、问题意识的淡薄,造成了我国初中学生提出数学问题能力的欠缺.在数学教学中,应探讨培养初中学生提出数学问题能力的具体对策,比如:营造宽松和谐的问题环境;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 教育观念的偏差、教学方式的单一、教育评价的片面、问题意识的淡薄,造成了我国初中学生提出数学问题能力的欠缺.在数学教学中,应探讨培养初中学生提出数学问题能力的具体对策,比如:营造宽松和谐的问题环境;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开展合作交流学习;教给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具体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问题 提出问题 调查分析 教学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数学教材例题编写特点研究 被引量:34
17
作者 宋运明 李明振 +1 位作者 李鹏 宋乃庆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7-51,共5页
运用内容分析方法对三个版本小学数学教材中的例题编写特点进行研究,发现三个版本教材的例题编写具有强调生活情境设置、图文并茂、注重关键之处的点拨、倡导合作学习等共性特点;三个版本例题编写虽有各自特点,但独特风格并不明显。为此... 运用内容分析方法对三个版本小学数学教材中的例题编写特点进行研究,发现三个版本教材的例题编写具有强调生活情境设置、图文并茂、注重关键之处的点拨、倡导合作学习等共性特点;三个版本例题编写虽有各自特点,但独特风格并不明显。为此,建议在小学数学教材例题编写中,凸显教材的特色与个性,加强联系其他学科情境,适当增加含"提出问题"提示语的例题比重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材 例题 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学“情境—问题”教学与抛锚式教学之比较研究 被引量:21
18
作者 施文光 朱维宗 吕传汉 《数学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2-84,共3页
数学“情境—问题”教学与抛锚式教学都重视“功能性情境”的创设,都重视学生自主的学习和合作学习,都重视形成性评价,都要求教师做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和学习者,都重视探索问题的多种解答,都重视对问题的发展和迁移能... 数学“情境—问题”教学与抛锚式教学都重视“功能性情境”的创设,都重视学生自主的学习和合作学习,都重视形成性评价,都要求教师做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和学习者,都重视探索问题的多种解答,都重视对问题的发展和迁移能力,但在不同的层面上各有侧重.教学是一个生态系统,抛锚式教学更适合在课题学习中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情境 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 抛锚式 消解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论中小学“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的数学学习 被引量:152
19
作者 吕传汉 汪秉彝 《数学教育学报》 2002年第4期72-76,共5页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现代数学观和建构主义学习观指导下的“设置数学情境与提出数学问题”教学实验,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提出数学问题和解决数学问题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创设数学情境,就是呈现给学...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现代数学观和建构主义学习观指导下的“设置数学情境与提出数学问题”教学实验,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提出数学问题和解决数学问题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创设数学情境,就是呈现给学生刺激性数学信息,引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启迪思维,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发现欲,产生认知冲突,诱发质疑猜想,唤醒强烈的问题意识,从而使其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构主义 问题意识 课程改革 数学教学 中小学 “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学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教学——开放的数学教学 被引量:32
20
作者 汪秉彝 吕传汉 杨孝斌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1期92-96,共5页
从基本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学习方法表述"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教学是开放式的数学教学。
关键词 中小学 数学教学 数学情境 问题教学 开发式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