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藏红豆杉无性系造林试验初报
1
作者 周进 杨小林 毛国斌 《西藏农业科技》 2000年第3期48-50,共3页
本试验根据红豆杉分布区的立地条件和生态学特性,开展红豆杉──高山栎、红豆杉─果树混交方式的异地造林对比试验,对红豆杉在分布区外栽培环境、技术措施及造林季节进行研究探讨。
关键词 西藏 红豆杉 造林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色季拉山急尖长苞冷杉林枯枝落叶及苔藓层的生物量与持水性能 被引量:18
2
作者 潘刚 任毅华 +1 位作者 边巴多吉 赵佩艳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1-83,87,共4页
急尖长苞冷杉原始林作为藏东南森林群落的主体之一,具有重要的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的作用。对西藏色季拉山东坡不同坡向的急尖长苞冷杉原始林下苔藓与枯枝落叶层贮量和持水量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阴坡的苔藓厚度大于阳坡,阴坡的厚... 急尖长苞冷杉原始林作为藏东南森林群落的主体之一,具有重要的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的作用。对西藏色季拉山东坡不同坡向的急尖长苞冷杉原始林下苔藓与枯枝落叶层贮量和持水量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阴坡的苔藓厚度大于阳坡,阴坡的厚度12.1-15.3 cm,阳坡仅4.5-8.3 cm,阴坡苔藓的厚度是阳坡的1.5-3.4倍,阴坡苔藓的贮量7.127×10^4kg/hm^2远大于阳坡的2.285×10^4kg/hm^2,阴坡是阳坡的3.1倍。而最大持水量以阴坡的枯枝落叶层为最大,为1 556.7 kg/hm^2,阳坡为1 177.3 kg/hm^2。枯枝落叶层持水性能优于苔藓,说明枯枝落叶层在森林的水源涵养方面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同时,人为活动少的原始天然林系统的功能是完整且巨大的,更进一步说明加强原始天然林的保护是保存原始生态系统的必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色季拉山 冷杉林 坡向 苔藓 持水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林芝珍稀濒危植物保护与开发利用 被引量:6
3
作者 邹林红 邹联付 《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60-62,共3页
调查和分析了林芝珍稀濒危植物保护与开发利用的现状,存在问题,并结合林芝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 些建设性保护对策。
关键词 西藏 林芝 珍稀濒危植物 物种保护 开发利用 人工培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卓巴百合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潘锦旭 邢震 郑维列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2期26-28,共3页
对西藏野生卓巴百合(Lilium wardlii stapf)进行组织培养结果表明,选用球茎内层、基部的鳞片作为外殖体,转绿率最高;在参试的培养基中MS+BA0.5mg/kg+NAA0.5~1.0mg/kg的培养基对诱导愈伤组织(FC)和不定芽的效果较好,MS+IBA1.0mg/kg对促... 对西藏野生卓巴百合(Lilium wardlii stapf)进行组织培养结果表明,选用球茎内层、基部的鳞片作为外殖体,转绿率最高;在参试的培养基中MS+BA0.5mg/kg+NAA0.5~1.0mg/kg的培养基对诱导愈伤组织(FC)和不定芽的效果较好,MS+IBA1.0mg/kg对促进小鳞茎生根效果最佳;茎盘切块在MS+BA0.2~0.5mg/kg+NAA0.5~1.0mg/kg的培养基上能正常转绿,形成愈伤组织和不定芽;活性碳有助于小鳞茎生根;组培苗移栽到松锯末中其成活率可达到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卓巴百合 组织培养 鳞片 茎盘 不定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红豆杉扦插育苗试验 被引量:5
5
作者 大普穷 周进 《西南林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24-25,33,共3页
西藏红豆杉扦插育苗试验结果表明 :用 5 0mg/kg吲哚丁酸浸泡插穗 1 2h ,其生根率可达96%.且用 1年生顶枝带 2年生枝条作插穗生根率最高 。
关键词 西藏红豆杉 扦插育苗 吲哚丁酸 生根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野生百合属植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被引量:8
6
作者 鲍隆友 周杰 刘玉军 《中国林副特产》 2004年第2期54-55,共2页
重点介绍了西藏高原野生百合属的植物种类、分布、储量及其鉴别,百合属植物利用的现状和今后开 发的初步设想。
关键词 西藏 野生百合属 植物资源 开发利用 种质资源 基地建设 资源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通麦林区云南红豆杉的分布及保护对策 被引量:2
7
作者 杨小林 多琼 《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5-6,共2页
西藏通麦林区云南红豆杉的分布及保护对策杨小林多琼(西藏农牧学院林学系云南红豆杉(TaxusyunnanensiachengetL.K.Fu)分布于西藏的察隅、墨脱、波密及亚东等县的局部地区。由于过去长期不合理地砍伐,... 西藏通麦林区云南红豆杉的分布及保护对策杨小林多琼(西藏农牧学院林学系云南红豆杉(TaxusyunnanensiachengetL.K.Fu)分布于西藏的察隅、墨脱、波密及亚东等县的局部地区。由于过去长期不合理地砍伐,红豆杉资源日趋减少。特别是近几年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豆杉 林区分布 保护对策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天然林资源保护与可持续经营 被引量:3
8
作者 张敏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2,共2页
探讨了西藏天然林资源的现状、特点、问题,提出了天然林资源的可持续经营措施。
关键词 西藏 天然林资源 可持续经营 资源保护 分布 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林业产业现状及结构调整的建议 被引量:7
9
作者 张敏 《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1-62,60,共3页
通过对西藏林业产业结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 ,提出了进一步加强第一产业 ,加快发展第二产业 ,积极发展第三产业以及建立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等措施 ,促进西藏林业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林业 产业结构调整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熟苹果甜黄魁在西藏林芝地区适应性观察研究
10
作者 高文庭 王中奎 李荣钦 《西藏农业科技》 1999年第4期41-44,共4页
甜黄魁在西藏林芝表现为生长势较强,枝条直立,萌芽率中等,成枝力较低,以腋花芽和短果枝结果为主,果实7月下旬成熟,平均株产达80斤左右。
关键词 早熟苹果 甜黄魁 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濒危植物缙云卫矛细胞色素氧化酶的同工酶变异 被引量:11
11
作者 兰小中 邓洪平 +1 位作者 何平 任青山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0-44,共5页
采用丙烯酸胺琼脂电泳技术.对重庆北碚缙云山麓特产缙云卫矛3个居群的36个个体功能叶片的细胞色素氧化酶的同工酶谱带进行了测定.并进行编码,然后采用Sokal-Sneath结合系数的组平均法 ( UPGMA)和 Sokal... 采用丙烯酸胺琼脂电泳技术.对重庆北碚缙云山麓特产缙云卫矛3个居群的36个个体功能叶片的细胞色素氧化酶的同工酶谱带进行了测定.并进行编码,然后采用Sokal-Sneath结合系数的组平均法 ( UPGMA)和 Sokal-Michener结合系数的加权平均法( WPGMA)对各酶谱带进行聚类分析;同时结合遗传杂合度( He)、遗传相似性系数( I)、遗传距离( D)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来自同一居群的个体.不但同工酶谱带相似性高,遗传杂合度小.而且相似性系数大,遗传距离小,这也说明居群内个体遗传分化小;然而,不同居群间的个体则恰好相反.这一结果与该物种的酯酶(Es)、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 ( SOD)、酸性磷酸酯酶( ACP)的结果相似。这是因其特殊的生殖方式和环境隔离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濒危 缙云卫矛 细胞色素氧化酶 同工酶 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低温强度与次数对南美藜墨引1号苗期霜冻级别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张崇玺 张小武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0-11,共2页
为确定西藏尼洋河流域等地区能否秋(冬)播南美藜,对目前被认为抗寒能力最强的品种之一墨引1号幼苗进行不同低温强度、不同低温次数处理,观察其霜冻萎蔫级别,找出了该品种苗期出现永久性萎蔫的温度指标(为≤-6.0℃)和死亡温... 为确定西藏尼洋河流域等地区能否秋(冬)播南美藜,对目前被认为抗寒能力最强的品种之一墨引1号幼苗进行不同低温强度、不同低温次数处理,观察其霜冻萎蔫级别,找出了该品种苗期出现永久性萎蔫的温度指标(为≤-6.0℃)和死亡温度指标(为≤-7.0℃),结果表明,上述地域不能秋(冬)播南美藜墨引1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美藜 墨引1号 低温强度 低温次数 霜冻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菌灵和青霉素在组培污染中的应用 被引量:37
13
作者 李颖 李春燕 《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8,共3页
为了消除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出现的真菌和细菌污染 ,而又不杀伤植物组织 ,采用多菌灵和青霉素混合溶液浸泡污染的组培苗茎段的结果发现 ,多菌灵对真菌有杀灭作用 ,对细菌没有明显作用 ;青霉素只对细菌有抑制作用 ,继代后细菌污染照常存... 为了消除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出现的真菌和细菌污染 ,而又不杀伤植物组织 ,采用多菌灵和青霉素混合溶液浸泡污染的组培苗茎段的结果发现 ,多菌灵对真菌有杀灭作用 ,对细菌没有明显作用 ;青霉素只对细菌有抑制作用 ,继代后细菌污染照常存在 ;而对污染的组培苗采用 75 %乙醇和 0 .1% Hg Cl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培养 真菌污染 细菌污染 多菌灵 青霉素 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养基激素配比及琼脂用量对四倍体刺槐组培苗生根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莉 李春燕 +1 位作者 邢震 刘涛 《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2,共2页
四倍体刺槐试管苗的生根培养阶段 ,诱导愈伤组织形成根原基 ,主要取决于 6—BA和NAA的浓度配比。试验结果表明 :生根培养过程中 ,采用MS为基本培养基 ,激素配比为MS +NAA 0 3mg/L时 ,组培苗发根早 ,根系发达 ,须根多 ,能够形成完整、... 四倍体刺槐试管苗的生根培养阶段 ,诱导愈伤组织形成根原基 ,主要取决于 6—BA和NAA的浓度配比。试验结果表明 :生根培养过程中 ,采用MS为基本培养基 ,激素配比为MS +NAA 0 3mg/L时 ,组培苗发根早 ,根系发达 ,须根多 ,能够形成完整、健壮的独立植株 ;当培养基中琼脂用量为 6g/L时 ,可防止“玻璃化”苗出现 ,苗木生长势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倍体刺槐 组培苗 激素配比 琼脂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形条件对高山松天然更新和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3
15
作者 张昆林 钟蓉军 《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2-23,共2页
通过对尼洋河流域不同地形、不同坡向及坡位的高山松天然更新及生长状况的调查表明 ,高山松在半阴坡、坡下位长势良好。对生长于不同地形的高山松林 。
关键词 高山松 天然更新 采伐方式 生长 地形 坡向 坡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喜玛拉雅红豆杉不同类型插条的扦插试验 被引量:3
16
作者 杨小林 周进 多琼 《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6-6,15,共2页
喜玛拉雅红豆杉不同类型插条的扦插效果有明显的差异。其中 ,2年生有顶梢的插条成活率最高 。
关键词 喜玛拉雅红豆杉 扦插 插条 成活率 根系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盐质量浓度及激素配比对四倍体刺槐组织培养苗生根的影响 被引量:10
17
作者 王莉 李春燕 《江苏林业科技》 2003年第6期23-25,共3页
在四倍体刺槐试管苗的生根培养阶段,诱导愈伤组织形成根原基,主要取决于6 BA和NAA的质量浓度配比。试验结果表明,在生根培养过程中,单加NAA0 3mg/L,可使组织培养苗发根早,根系发达,须根多,最终能形成完整的健壮植株;当培养基采用低无机... 在四倍体刺槐试管苗的生根培养阶段,诱导愈伤组织形成根原基,主要取决于6 BA和NAA的质量浓度配比。试验结果表明,在生根培养过程中,单加NAA0 3mg/L,可使组织培养苗发根早,根系发达,须根多,最终能形成完整的健壮植株;当培养基采用低无机盐质量浓度的MS培养基即1/2MS时,试管苗发根早,且根多而粗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倍体刺槐 组织培养苗 激素配比 无机盐质量浓度 生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吲哚丁酸处理云南红豆杉插条的对比试验 被引量:4
18
作者 杨小林 周进 布琼 《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5,共2页
1996~ 1998年采用不同浓度吲哚丁酸对西藏云南红豆杉插穗进行处理 ,结果表明 ,用浓度为 2 0× 10 -6~ 10 0× 10 -6μL/L的吲哚丁酸浸泡红豆杉插穗 12 h,对于提高插条的生根率和促进根系发育有明显的作用 ,且以 50× 10 -... 1996~ 1998年采用不同浓度吲哚丁酸对西藏云南红豆杉插穗进行处理 ,结果表明 ,用浓度为 2 0× 10 -6~ 10 0× 10 -6μL/L的吲哚丁酸浸泡红豆杉插穗 12 h,对于提高插条的生根率和促进根系发育有明显的作用 ,且以 50× 10 -6μL/L的浓度效果最好 ,生根率达 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红豆杉 扦插繁殖 吲哚丁酸 生根率 插条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19
作者 张敏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6-190,共5页
The article describes the phase result of Tibet natural forest resource protection projects on the basis of the investigation.It is analyzed that the projects were short of investment,the forests were protected diffic... The article describes the phase result of Tibet natural forest resource protection projects on the basis of the investigation.It is analyzed that the projects were short of investment,the forests were protected difficultly,it is difficult for the forestry enterprises to manage,replying energy resources were developed slowly in the natural forest resource protection projects.The article puts forward that how to guarantee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ith the matter and to deal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natural forest protec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ombining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Structural reform should be deepened.The mechanism should be renewed.While the natural forest protection is strengthened,the resources will be used scientifically and reasonably.The new forestry economic growth point can be bred positively in the project areas.The people’s consciousness of environment protection should be advanced.The forest vegetation must be protected strict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林资源保护 对策研究 工程现状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芝地区引种四倍体刺槐叶片营养成分初报 被引量:9
20
作者 李春燕 王祥森 《中国林副特产》 2005年第2期27-28,共2页
对林芝地区引种的四倍体刺槐叶片营养成分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饲料型四倍体刺槐含水率比本地普通刺槐高2.45个百分点,全K比普通刺槐高0.0586个百分点,粗蛋白比普通刺槐高2.5488 个百分点;(2)饲料型四倍体刺槐叶片营养元素Ca、Mg... 对林芝地区引种的四倍体刺槐叶片营养成分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饲料型四倍体刺槐含水率比本地普通刺槐高2.45个百分点,全K比普通刺槐高0.0586个百分点,粗蛋白比普通刺槐高2.5488 个百分点;(2)饲料型四倍体刺槐叶片营养元素Ca、Mg、Cu、Fe、Zn的总量为0 4670mg/kg,而普通刺槐叶片营养元素总量为0.2072mg/kg,比普通刺槐的高0.2598mg/kg;(3)引种栽培四倍体刺槐除了Zn含量低于普通刺槐外,其他各项营养成分均高于普通刺槐,作为农牧区畜禽饲料,四倍体刺槐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倍体刺槐 营养成分 林芝地区 叶片 初报 营养元素 引种栽培 畜禽饲料 社会效应 经济价值 饲料型 分点 含水率 蛋白比 n含量 农牧区 M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