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突变型人肿瘤坏死因子-α工程菌发酵培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孔令洪 李瑶琛 +3 位作者 王一理 尚宁宽 耿宜萍 司履生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11-214,共4页
目的 优化基因重组人突变型 4 71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工程菌的发酵和表达条件。方法 通过改变培养基的组分、pH值、培养温度和诱导表达的条件等 ,采用测定细菌生物量和蛋白表达量等方法 ,确定最适的发酵和表达条件 ,并考察工程菌... 目的 优化基因重组人突变型 4 71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工程菌的发酵和表达条件。方法 通过改变培养基的组分、pH值、培养温度和诱导表达的条件等 ,采用测定细菌生物量和蛋白表达量等方法 ,确定最适的发酵和表达条件 ,并考察工程菌中重组质粒的遗传稳定性。结果 突变型 4 71rhTNF α工程菌在 pH值 7.5的SOC培养基中 ,30℃培养、4 2℃诱导 5h时 ,其表达量最大。而且 ,所构建的重组质粒在工程菌DH5α中传代稳定 ,目的蛋白的表达不受影响。结论 优化了基因重组人突变型 4 71rhTNF α工程菌的发酵和表达的最适条件 ,为进一步开发人突变型 4 71rhTN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变型人肿瘤坏死因子-α 工程菌 发酵 培养 实验 重组质粒 遗传稳定性 肿瘤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不稳定大肠杆菌肠毒素B亚单位免疫调节功能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王静 郑瑾 +4 位作者 杨筱凤 孔令洪 来宝长 司履生 王一理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2-114,共3页
目的 :探讨大肠杆菌热不稳定肠毒素B亚单位 (LTB)的免疫调节功能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用SephacrylS 10 0凝胶柱层析纯化LTB蛋白。选用BALB/c小鼠 ,以鸡溶菌酶 (HEL)为抗原 ,经鼻黏膜单独免疫 ,或以不同剂量的LTB为佐剂与HEL共免疫。用... 目的 :探讨大肠杆菌热不稳定肠毒素B亚单位 (LTB)的免疫调节功能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用SephacrylS 10 0凝胶柱层析纯化LTB蛋白。选用BALB/c小鼠 ,以鸡溶菌酶 (HEL)为抗原 ,经鼻黏膜单独免疫 ,或以不同剂量的LTB为佐剂与HEL共免疫。用ELISA法检测血清和肠分泌液中HEL特异性抗体的水平。用3 H TdR掺入法 ,体外测定LTB蛋白对刀豆蛋白A(ConA)及同种异体抗原介导的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影响。结果 :HEL单独免疫组血清中仅有弱的抗HELIgG ,未检测到抗HELIgA ,且其肠分泌液中亦未见HEL特异性IgA抗体。但加用LTB佐剂的 3个组 ,其血清中抗HELIgG、IgA的水平及肠分泌液中抗HELIgA的水平均显著高于HEL单独免疫组 (P <0 .0 0 1)。体外实验显示 ,LTB可明显抑制ConA及同种异体抗原介导的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结论 :我们制备的LTB蛋白对免疫系统具有双向的调节功能 ,既可作为有效的黏膜佐剂 ,辅佐外来抗原刺激机体产生黏膜免疫应答 ,又具免疫抑制效应 ,有效地抑制淋巴细胞活化。LTB免疫调节功能的发挥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热不稳定肠毒素B亚单位 LTB 免疫调节 黏膜免疫佐剂 鸡溶菌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萘乙酸抑制K562细胞增殖作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倪磊 黄辰 +4 位作者 宋土生 司履生 宋丽萍 牛跃英 刘利英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09-311,319,共4页
目的研究萘乙酸(NAA)对K56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应用MTT法、细胞计数法、流式细胞术、分裂指数分析、tunnel法以及姊妹染色单体交换(sister chromatid exchange,SCE)和微核制备,对NAA处理的K562细胞进行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凋亡... 目的研究萘乙酸(NAA)对K56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应用MTT法、细胞计数法、流式细胞术、分裂指数分析、tunnel法以及姊妹染色单体交换(sister chromatid exchange,SCE)和微核制备,对NAA处理的K562细胞进行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凋亡以及染色体损伤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NAA可以有效抑制K562细胞的生长,并将细胞阻滞在G1期,降低细胞分裂指数,促进细胞凋亡,提高K562细胞SCE频率以及微核形成率。结论NAA具有抑制K562细胞增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蔡乙酸 K562细胞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ECK基因外显子3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孔令洪 李瑶琛 +1 位作者 王一理 司履生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23-426,共4页
目的 建立人eck基因外显子 3(exon 3)的克隆与鉴定方法 ,研究其在ZR 75 1细胞系中的突变情况。方法 设计一对eck基因exon 3特异性引物 ,提取人正常皮肤组织和乳腺癌细胞系ZR 75 1基因组DNA ,并以此作为模板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 目的 建立人eck基因外显子 3(exon 3)的克隆与鉴定方法 ,研究其在ZR 75 1细胞系中的突变情况。方法 设计一对eck基因exon 3特异性引物 ,提取人正常皮肤组织和乳腺癌细胞系ZR 75 1基因组DNA ,并以此作为模板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技术扩增eck基因exon 3片段 ,克隆入中介载体pUCm T中构建重组质粒 ,转化JM10 9大肠杆菌 ,扩增后经酶切、PCR初步鉴定后 ,进行序列分析。结果 ①从正常皮肤组织上皮细胞、ZR 75 1细胞系基因组DNA中 ,经PCR扩增 ,获得了人eck基因exon 3片段 ;②建立了正常皮肤组织、ZR 75 1细胞系eck基因exon 3片段的克隆 ;③ZR 75 1细胞系中eck基因exon 3片段存在突变。结论 从人组织与细胞系基因组DNA中 ,成功地构建了人类eck基因exon 3的克隆 ,并证实eck基因exon 3在ZR 75 1乳腺癌细胞系中有突变 ,为进一步研究eck基因ex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ECK基因外显子3 基因克隆 聚合酶链反应 基因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免疫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6
5
作者 司履生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97-100,共4页
20多年来,本校免疫病理研究室一直从事肿瘤免疫的研究,从研究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的活化和肿瘤逃逸的机制开始,到探索诱导浸润淋巴细胞(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s, TIL)活化的最佳条件,并将这些研究结果转化为肿瘤免疫治疗和免疫预... 20多年来,本校免疫病理研究室一直从事肿瘤免疫的研究,从研究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的活化和肿瘤逃逸的机制开始,到探索诱导浸润淋巴细胞(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s, TIL)活化的最佳条件,并将这些研究结果转化为肿瘤免疫治疗和免疫预防的实践,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类在征服肿瘤道路上的艰苦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免疫 肿瘤逃逸 免疫治疗 免疫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phA2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孔令洪 李瑶琛 +1 位作者 王一理 司履生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50-250,共1页
关键词 EPHA2 受体酪氨酸激酶 细胞 增生 调节作用 分化 胚胎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性肺癌局部免疫微环境中细胞因子mRNA表达的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陈宏伟 李睿 +3 位作者 李蓉 来宝长 司履生 王一理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63-766,共4页
目的:以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为对象,探讨肿瘤局部微环境中免疫反应的特点及其对抗肿瘤免疫的影响。方法:以5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作为对照,采用地高辛末端标记的寡核苷酸探针,以原位杂交技术检测了23例非小细... 目的:以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为对象,探讨肿瘤局部微环境中免疫反应的特点及其对抗肿瘤免疫的影响。方法:以5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作为对照,采用地高辛末端标记的寡核苷酸探针,以原位杂交技术检测了23例非小细胞性肺癌(NSCLC)患者的新鲜胸腔积液和/或手术切除标本中的淋巴细胞和肿瘤细胞中,IL-2、INF-γ、IL-12(p40)、IL-18、IL-4、IL-10、TGF-β1、IL-1、IL-3、IL-8、GM-CSF、TNF-α及TGF-αmRNA的表达。结果:NSCLC患者胸腔积液的单个核细胞及肿瘤组织中,IL-4、IL-10、TGF-α和TGF-β1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IL-2、IL-12、IL-18和INF-γmRNA的表达;而结核性胸腔积液的单个核细胞中上述细胞因子mRNA的水平均降低,并且各细胞因子mRNA的表达水平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结论:NSCLC患者胸腔积液的单个核细胞及肿瘤组织中,II型细胞因子和免疫抑制细胞因子mRNA的表达占主导地位,反映了肿瘤局部的免疫微环境处于抑制状态。上述结果有助于了解肿瘤逃逸的机制,并为制定NSCLC免疫治疗的方案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性肺癌 细胞因子 原位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乳头瘤病毒18型L1-E6、L1-E7嵌合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 被引量:7
8
作者 李昂 郑瑾 +4 位作者 来宝长 耿宜萍 王艳 王一理 司履生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58-561,共4页
目的 构建HPV 18L1 E6、L1 E7嵌合基因的表达载体 ,并在CHO细胞中表达。方法 克隆HPV 18L1 E6和L1 E7基因 ,插入中介载体 pGEMT Easy中并测序鉴定。采用PCR定点突变法 ,突变L1 E6、L1 E7基因序列中与转化作用相关的位点 ,分别与L1基... 目的 构建HPV 18L1 E6、L1 E7嵌合基因的表达载体 ,并在CHO细胞中表达。方法 克隆HPV 18L1 E6和L1 E7基因 ,插入中介载体 pGEMT Easy中并测序鉴定。采用PCR定点突变法 ,突变L1 E6、L1 E7基因序列中与转化作用相关的位点 ,分别与L1基因连接后插入真核表达载体 pVAX1,构建真核表达质粒 pVAX1 L1E6Mxx、 L1E7Mxx。用磷酸钙沉淀法 ,转染CHO细胞 ,以抗HPV 18L1、抗E6和抗E7特异性单克隆抗体 (mAb)做ELISA和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结果 ELISA检测显示 ,转染各种pVAX1 L1E6Mxx、 L1E7Mxx融合蛋白表达质粒的细胞提取物的P N值均 >2 .1;免疫细胞化学检测 ,在胞浆、胞核可见棕黄色颗粒。结论 所构建的 pVAX1 L1E6Mxx E7Mxx融合蛋白表达质粒 ,可在转染细胞内表达相应的L1 E6Mxx和L1 E7Mxx蛋白 ,为今后进行DNA疫苗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1-E6 L1-E7 人乳头瘤病毒18型 表达载体 定点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HPV16L1IgY抗体的制备及活性检测 被引量:8
9
作者 杨军 张明娟 +3 位作者 强磊 苏宝山 王一理 司履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24-327,332,共5页
目的制备出高特异性的抗HPV16L1IgY抗体,为HPV16L1蛋白的检测提供一种方法。方法用纯化HPV16L1蛋白免疫母鸡,分别收集鸡蛋,4℃下保存备用;经聚乙二醇法提取鸡蛋黄中IgY抗体;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IgY抗体效价的测定;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 目的制备出高特异性的抗HPV16L1IgY抗体,为HPV16L1蛋白的检测提供一种方法。方法用纯化HPV16L1蛋白免疫母鸡,分别收集鸡蛋,4℃下保存备用;经聚乙二醇法提取鸡蛋黄中IgY抗体;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IgY抗体效价的测定;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通过对转染pcDNAEGFP-HPV16L1(含EGFP-HPV16L1融合基因)质粒的CHO细胞中L1蛋白的检测评价IgY抗体的特异性。结果3次免疫之后,IgY抗体效价达到1:10240,同时可特异性与转染pcDNAEGFP-HPV16L1(含EGFP-HPV16L1融合基因)质粒的CHO细胞中EGFP-HPV16L1结合。结论采用HPV16L1蛋白免疫母鸡,成功获得了较高效价的特异性IgY抗体,并可用于HPV16L1蛋白的细胞学检测,为IgY抗体在免疫组织化学检中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头瘤病毒16型 鸡蛋黄 IG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RNA介导的MA PK p42沉默诱导HeLa细胞凋亡 被引量:5
10
作者 黄辰 刘利英 +3 位作者 宋土生 倪磊 宋丽萍 司履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1-15,共5页
目的应用siRNA沉默HeLa细胞MAPK p42,研究其对细胞存活的影响。方法体外合成靶向MAPKp42的 siRNA-1和siRNA-2,并用脂质体转染HeLa细胞,Western印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42MAPK的表达;电镜观察, TUNEL法测定细胞凋亡,Annexin-PI法测... 目的应用siRNA沉默HeLa细胞MAPK p42,研究其对细胞存活的影响。方法体外合成靶向MAPKp42的 siRNA-1和siRNA-2,并用脂质体转染HeLa细胞,Western印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42MAPK的表达;电镜观察, TUNEL法测定细胞凋亡,Annexin-PI法测定不同凋亡时期细胞的分布。结果 siRNA-1和siRNA_2均可使HeLa细胞 MAPKp42沉默,使p42MAPK表达下调,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分别降低2.5倍和3.2倍。电镜观察证实,siRNA-1和siRNA-2 转染组部分细胞丧失表面微绒毛,细胞内空泡增加,细胞核染色质边集。处理组HeLa细胞早期凋亡率显著增加,其中 siRNA-1组晚期凋亡率也明显增加。结论 siRNA介导的MAPK p42沉默可以诱导HeLa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PKp42 SIRNA HELA细胞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T-B转基因烟草植株的建立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红莉 雷霆 +6 位作者 张铮 郑瑾 来宝长 孔令洪 王喆之 王一理 司履生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25-429,共5页
目的 构建大肠杆菌热不稳定肠毒素B亚单位 (LT B)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 ,并建立LT B转基因烟草植株。方法 用PCR从pMMB6 8扩增LT B编码基因 ,将其克隆于 pUCmT和 pBI12 1载体 ,进而构建植物表达双元载体pBI LTB ,LT B基因由CaMV 35S启... 目的 构建大肠杆菌热不稳定肠毒素B亚单位 (LT B)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 ,并建立LT B转基因烟草植株。方法 用PCR从pMMB6 8扩增LT B编码基因 ,将其克隆于 pUCmT和 pBI12 1载体 ,进而构建植物表达双元载体pBI LTB ,LT B基因由CaMV 35S启动子控制表达 ;将pBI LTB用电穿孔法导入根瘤农杆菌LBA4 4 0 4 ;采用叶盘共培育法经根瘤农杆菌介导转化烟草 ,获得转基因烟草植株 ;用PCR、Southern、Westernblot和ELISA检测转基因植株。结果 经PCR及Southern杂交分析 ,共发现 12株烟草的基因组中有LT B基因整合 ;Westernblot和ELISA分析表明有 9株转基因烟草能有效表达LT B蛋白 ,其表达量为烟草叶片总可溶蛋白的 3.36~ 10 .5 6 μg·g-1TSP。结论 建立的LT B转基因烟草植株可成功表达LT B ,并具有五聚体结构 ,为进一步生产预防婴幼儿大肠杆菌腹泻可食用疫苗及黏膜免疫佐剂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热不稳定肠毒素B亚单位 转基因烟草 植物疫苗 根瘤农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评价组织芯片的可靠性 被引量:3
12
作者 杨军 苏宝山 +4 位作者 王康敏 赵世平 强磊 王一理 司履生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99-402,408,共5页
目的探讨组织芯片技术在免疫组化试验中的可靠性和提高组织芯片可信性的方法。方法选择82例人乳腺癌标本石蜡蜡块,利用传统制片技术和自行研制的专用器具分别制作常规石蜡切片和组织芯片,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 目的探讨组织芯片技术在免疫组化试验中的可靠性和提高组织芯片可信性的方法。方法选择82例人乳腺癌标本石蜡蜡块,利用传统制片技术和自行研制的专用器具分别制作常规石蜡切片和组织芯片,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结果采用自行研制的专用器具制备组织芯片,所得样本的可分析率均在92.9%以上,且随着对同一标本取材数量的增加,其可分析标本率也明显上升。采用传统方法检测的82例乳腺癌标本中ER和PR的阳性率分别为61%和58.5%;采用组织芯片技术,一式一份取材,其阳性率分别为51.9%和50.0%,一式两份方式取材,其阳性率分别为53.8%和53.8%,采用一式三份方式取材,其阳性率分别为57.1%和60.7%,且三种不同取材方式的检测结果与传统制片法之间并无统计学差异(P>0.75)。结论在采用统一制备标准并保证组织芯片质量的前提下,挖取直径1.5mm的组织样本制备组织芯片,尽管组织芯片技术与传统方法检测的结果的一致率仍随着对同一标本取材次数的增加而提高,但是三种不同取材方式的检测结果之间并无统计学差异。因此,一式一份取材制备组织芯片完全可替代传统制片技术用于免疫组织化学乃至原位杂交、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的研究,且可保证组织芯片的可信性和高通量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芯片 乳腺癌 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重组TNF-α突变体471蛋白的初步纯化及生物学活性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瑶琛 孔令洪 +3 位作者 王一理 尚宁宽 耿宜萍 司履生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09-412,共4页
目的 :在利用原核表达系统表达重组人突变体 4 71TNF α蛋白的基础上 ,对该蛋白进行初步纯化及生物学活性检测。方法 :利用最佳发酵和表达条件 ,诱导基因重组的人突变体4 71TNF α工程菌表达目的蛋白。收集菌体 ,经超声破碎 ,分离人突变... 目的 :在利用原核表达系统表达重组人突变体 4 71TNF α蛋白的基础上 ,对该蛋白进行初步纯化及生物学活性检测。方法 :利用最佳发酵和表达条件 ,诱导基因重组的人突变体4 71TNF α工程菌表达目的蛋白。收集菌体 ,经超声破碎 ,分离人突变体 4 71TNF α的包涵体 ,并观察变性剂及蛋白浓度对蛋白折叠的影响。采用MTT比色法检测并比较人野生型及突变体 4 71TNF α的生物学活性。结果 :在适当的变性与复性条件下 ,已成功地将突变体 4 71TNF α折叠并聚合形成具有生物学活性的三聚体。突变体 4 71TNF α对L92 9的细胞毒活性高于野生型TNF α的 15倍。结论 :原核表达系统中表达的人突变体 4 71TNF α经复性处理后具有显著的生物学活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突变体471 TNF—α 蛋白纯化 MTT比色法 生物学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7家族新成员 被引量:4
14
作者 曹旭东 孔令洪 王一理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F002-F002,F003,共2页
关键词 B7H1(B7 HOMOLOG 1) PD—L2(Programmed death—1 LIGAND 2) B7H2(B7 HOMOLOG 2) B7H3(B7 HOMOLOG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乳头瘤病毒18型L1-E6、E7嵌合基因DNA疫苗的体内免疫效应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昂 杨谨 +4 位作者 来宝长 耿宜萍 王艳 王一理 司履生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60-763,共4页
目的 :检测HPV 18L1 E6、E7嵌合基因DNA疫苗在小鼠体内的体液和细胞免疫效应。方法 :将实验动物BALB/c小鼠 5 4只随机分为 9组 ,按不同免疫方式 (肌肉接种或鼻内滴注 )分别给予不同的重组质粒 (pVAX1 L1 E6M3或pVAX1 L1 E7M3)和免疫佐剂... 目的 :检测HPV 18L1 E6、E7嵌合基因DNA疫苗在小鼠体内的体液和细胞免疫效应。方法 :将实验动物BALB/c小鼠 5 4只随机分为 9组 ,按不同免疫方式 (肌肉接种或鼻内滴注 )分别给予不同的重组质粒 (pVAX1 L1 E6M3或pVAX1 L1 E7M3)和免疫佐剂 (pLXHDmB7 2或LTB)。用免疫原免疫 3次 ,末次免疫后取眼球后血进行ELISA抗体检测。末次免疫后进行小鼠足垫迟发型超敏反应 (DTH)试验。断足进行小鼠足垫HE染色。取小鼠脾脏制成单细胞悬液 ,进行脾细胞增殖试验 ,并进行CD4 + /CD8+ T细胞中IFN γ+ 或IL 4 + 细胞的FACS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各实验组均获得明显的免疫效果。实验组免疫后血清抗体A值均高于相应组别免疫前 ;肌肉注射组每次免疫后抗体水平较前次明显升高。实验组小鼠注射VLP抗原的左后足垫局部有红肿硬结 ,镜下观察可见大量单核细胞侵润。肌肉接种组的DTH反应强度、脾细胞增殖刺激指数 (SI)和CD8+ IFN γ+ 细胞数均高于鼻内滴注组 ;而鼻内滴注组CD4 + IL 4 + 细胞数高于单纯质粒肌肉接种组 ;加入pLX HDmB7 2的联合免疫组各项指标均高于单纯质粒组。结论 :证实了重组pVAX1 HPV18L1/E6、E7嵌和基因DNA疫苗能诱导小鼠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效应。同时 ,证实B7 2分子能显著提高该质粒在小鼠体内的免疫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18型 DNA疫苗 免疫效应 体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对体外器官培养人牙胚骨形成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陶洪 侯铁舟 +3 位作者 王强 张安波 司履生 王一理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4-126,143,共4页
目的 通过研究氟对牙胚发育早期骨形成蛋白 (BMP)表达的影响 ,初步探讨氟在早期牙胚发育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4个月的人胚胎 ,取乳牙胚用RPMI16 4 0培养液进行器官培养 8d。免疫组化法研究 2 5mg·L-1和 5 0mg·L-1的氟... 目的 通过研究氟对牙胚发育早期骨形成蛋白 (BMP)表达的影响 ,初步探讨氟在早期牙胚发育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4个月的人胚胎 ,取乳牙胚用RPMI16 4 0培养液进行器官培养 8d。免疫组化法研究 2 5mg·L-1和 5 0mg·L-1的氟对分泌前期牙胚的影响 ,观察培养第 2、4、6、8天时BMP表达的变化。采用图像分析仪对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进行灰度分析。结果 BMP的表达主要在造釉器。成釉细胞 ,中间层细胞和星网状层细胞均有BMP表达 ,牙乳头细胞或成牙本质细胞不表达BMP。 2 5mg·L-1氟时从培养第 6天开始BMP表达增强 ;5 0mg·L-1氟时从培养第 2天到第 6天BMP的表达增强 ,培养第 8天时BMP的表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器官培养 人牙胚 骨形成蛋白 造釉细胞 牙胚发育 氟牙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截短型IL-6在大肠杆菌DH5α中的高效表达与纯化 被引量:3
17
作者 韩俊宏 孔令洪 +4 位作者 郑瑾 齐旭 来宝长 司履生 王一理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81-484,共4页
为研究重组人截短型白细胞介素6(rhIL-6)工程菌高效表达的影响因素及纯化方法的优化。观察不同培养温度对重组人截短型IL-6工程菌生长密度和IL-6表达的影响;复性蛋白终浓度对复性效率的影响;细菌诱导培养后,经破菌-洗包-溶包初步纯化后... 为研究重组人截短型白细胞介素6(rhIL-6)工程菌高效表达的影响因素及纯化方法的优化。观察不同培养温度对重组人截短型IL-6工程菌生长密度和IL-6表达的影响;复性蛋白终浓度对复性效率的影响;细菌诱导培养后,经破菌-洗包-溶包初步纯化后,再经柱层析纯化IL-6。其结果为30℃培养后42℃诱导培养5h的IL-6表达效率最高,达32.8%;复性蛋白终浓度在0.5g/L以下时,蛋白复性效率最佳,比活性为4.42×108μmol/min·mg-1;进一步柱层析后,IL-6的纯度达96.5%,得率可达46.5%。最后得出培养和纯化工艺简便易行,可获得高纯度、高比活性的截短型rhIL-6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6 大肠杆菌 高效表达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经前妇女子宫切除前后心理状况调查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杨筱凤 吴静 王一理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0-23,共4页
目的 了解子宫切除前后女性的心理状况改变趋势、程度和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调查 83例接受子宫切除手术女性入院时和术后 3月的心理状况。结果 心理状况调查自评得分显示术后BDI分值、SCL 90(偏执因子除外 )各因子得... 目的 了解子宫切除前后女性的心理状况改变趋势、程度和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调查 83例接受子宫切除手术女性入院时和术后 3月的心理状况。结果 心理状况调查自评得分显示术后BDI分值、SCL 90(偏执因子除外 )各因子得分显著低于术前 ,与他评调查HAMD评分一致 ,中、重度抑郁症发生率由术前 3 3 .7%降至术后 10 .1% ;不同年龄段患者SCL 90改变程度不同 ;术后BDI分值和HAMD得分与术前水平显著正相关 ;术前HAMD评分与受教育年限负相关 ,与主诉正相关 ,术后与产次、有内科合并症正相关 ,与年龄负相关。结论 子宫切除有利于患者身心健康 ;围手术期抑郁好发于年轻、多产、文化程度低、诉述痛经和月经过多及有其他内科疾患的妇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前 妇女 子宫切除术 心理状况 调查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DNA3.1/hIL-18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 被引量:2
19
作者 孔令洪 李瑶琛 +4 位作者 王一理 尚宁宽 来宝长 耿宜平 司履生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25-227,共3页
目的 :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IL 18,并在哺乳动物细胞COS 7和Rlc310中进行瞬时和稳定性表达。方法 :从含hIL 18基因的中介载体 pGEM TEasy( pGEM T/hIL 18)中 ,以限制性内切酶酶切方法获得目的片段 ,克隆入真核表达质粒 pcDNA3.... 目的 :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IL 18,并在哺乳动物细胞COS 7和Rlc310中进行瞬时和稳定性表达。方法 :从含hIL 18基因的中介载体 pGEM TEasy( pGEM T/hIL 18)中 ,以限制性内切酶酶切方法获得目的片段 ,克隆入真核表达质粒 pcDNA3.1( + )中。以脂质体法转染COS 7和Rlc310细胞 ,用RT PCR检测IL 18mRNA的水平 ,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蛋白表达。结果 :构建了hIL 18基因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IL 18,并可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瞬时、稳定表达 ,获得了可稳定表达hIL 18基因的Rlc310细胞株。结论 :pcDNA3.1/IL 18的构建及表达 ,为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L—18 RT—PCR 免疫组织化学 细胞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眼衣原体D型MOMP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杨章民 韩俊宏 +4 位作者 郑瑾 杨筱凤 来宝长 王一理 司履生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0-42,共3页
目的 从D型沙眼衣原体培养物中克隆主要外膜蛋白(MOMP)基因。方法 利用细胞培养法扩增沙眼衣原体后,提取基因组为模板,经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全长MOMP基因,并用酶切、PCR扩增及序列测定等方法对重组质粒进行鉴定。结果 成功扩增了M... 目的 从D型沙眼衣原体培养物中克隆主要外膜蛋白(MOMP)基因。方法 利用细胞培养法扩增沙眼衣原体后,提取基因组为模板,经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全长MOMP基因,并用酶切、PCR扩增及序列测定等方法对重组质粒进行鉴定。结果 成功扩增了MOMP基因,并插入克隆载体 pUCmT中。结论 MOMP基因的克隆为进一步开展沙眼衣原体的疫苗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眼衣原体 克隆 主要外膜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