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火棘生物学特性初报 被引量:12
1
作者 王三根 邓如福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89年第3期311-313,共3页
本文对火棘(Pyracantha fortuneana Li)的形态特征、生态环境、花果物候和引种驯化等进行了调查研究。
关键词 火棘 生物学特性 苹果亚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Co—γ射线对大麦(Hordeum vulgare L.)种子的生物学效应
2
作者 徐梅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0年第1期53-56,共4页
^(60)Co—γ射线辐射大麦种子后,对生长有抑制作用。根尖和花粉母细胞的细胞畸变率与剂量呈显著线性正相关。幼苗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出现明显的剂量效应,酯酶对辐射的敏感性远不如过氧化物酶。在育种中,γ射线辐射大麦干种子的最适辐... ^(60)Co—γ射线辐射大麦种子后,对生长有抑制作用。根尖和花粉母细胞的细胞畸变率与剂量呈显著线性正相关。幼苗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出现明显的剂量效应,酯酶对辐射的敏感性远不如过氧化物酶。在育种中,γ射线辐射大麦干种子的最适辐照剂量为25—30kra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育种 γ辐射线 种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定电磁辐射对提高小麦种子和幼苗抗逆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杨大旗 胡义文 +2 位作者 吴珍龄 刘庆全 杨盛山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0年第1期66-69,共4页
特定电磁辐射处理小麦种子后,种子和幼苗在高、低温逆境下的电导率低于温箱处理或对照,表明特定波长的电磁辐射能降低质膜透性,从而提高麦苗对低温(-15—-20℃)和高温(40℃)的抵抗能力。
关键词 小麦 种子 幼苗 抗逆能力 电磁辐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体小麦叶片衰老过程中酶活性与质膜破坏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伍泽堂 杨大旗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0年第4期371-374,共4页
分别以6—BA、ABA为衰老延缓剂及加速剂,研究了离体小麦叶片衰老过程中几种酶活性变化及其与质膜破坏的关系。结果表明,6—BA减缓SOD和CAT活性的下降,抑制MDA积累和质膜破坏。ABA则加速SOD和CAT活性下降,促进MDA积累和质膜破坏。经6—BA... 分别以6—BA、ABA为衰老延缓剂及加速剂,研究了离体小麦叶片衰老过程中几种酶活性变化及其与质膜破坏的关系。结果表明,6—BA减缓SOD和CAT活性的下降,抑制MDA积累和质膜破坏。ABA则加速SOD和CAT活性下降,促进MDA积累和质膜破坏。经6—BA与ABA处理的,酸性磷酸酯酶活性有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但处理间差异极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离体 叶片 酶活性 质膜破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碱和乙醇胺对稻苗生长的影响及生理机制 被引量:7
5
作者 李关荣 王康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0年第1期61-65,共5页
在稻苗培养液中添加胆碱或乙醇胺能参与稻苗磷脂的合成。磷脂酰胆碱(PC)和磷脂酰乙醇胺(PE)均约增加1倍,且PC 和PE 可相互转化。当培养液中胆碱或乙醇胺的浓度分别为9.0mM 和3.0mM 时,能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丙二醛(MDA)含... 在稻苗培养液中添加胆碱或乙醇胺能参与稻苗磷脂的合成。磷脂酰胆碱(PC)和磷脂酰乙醇胺(PE)均约增加1倍,且PC 和PE 可相互转化。当培养液中胆碱或乙醇胺的浓度分别为9.0mM 和3.0mM 时,能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丙二醛(MDA)含量及电导百分比,表明它们有保护质膜的作用。胆碱或乙醇胺能显著促进稻苗生长,提高单株叶干物重和苗基部1cm 处的长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幼苗 生长 胆碱 乙醇胺 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癌农杆菌T-DNA在枇杷子叶外植体中的转移与表达 被引量:5
6
作者 李名扬 蒋建国 罗静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1年第4期442-445,共4页
用处于对数生长期的野生型根癌农杆菌B_6S_3、T_(37)、Ach_5和702感染枇杷子叶外植体,与菌体共培养3天后,再在含羧苄青霉素的无激素MT培养基上进行选择培养并继代,获得了50%~95%的枇杷转化瘤组织,并在继代培养中稳定地保持激素自主性... 用处于对数生长期的野生型根癌农杆菌B_6S_3、T_(37)、Ach_5和702感染枇杷子叶外植体,与菌体共培养3天后,再在含羧苄青霉素的无激素MT培养基上进行选择培养并继代,获得了50%~95%的枇杷转化瘤组织,并在继代培养中稳定地保持激素自主性生长的特性.瘤细胞均具冠瘿碱合成酶活性,证明农杆菌T_i 质粒的T-DNA 转移并整合进了枇杷细胞核中,且得到表达。用酚类化合物预处理细菌后再感染外植体,可明显提高转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 根癌农杆菌 T-DNA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子细胞悬浮培养的体细胞胚胎发生和植株再生 被引量:5
7
作者 李名扬 唐岱 徐淳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0年第4期379-383,共5页
在以N_6为基本培养基,附加水解乳蛋白800mg/l、蔗糖3%、椰乳4%、2,4—D1.0~2.5mg/l、NAA0.2~0.8mg/l、ABA 0.01mgl、6—BA 0.5mg/l的液体培养基中,对谷子(Setaria italica(L.)Beauv)幼穗起始的愈伤组织细胞进行悬浮培养,通过体细胞胚... 在以N_6为基本培养基,附加水解乳蛋白800mg/l、蔗糖3%、椰乳4%、2,4—D1.0~2.5mg/l、NAA0.2~0.8mg/l、ABA 0.01mgl、6—BA 0.5mg/l的液体培养基中,对谷子(Setaria italica(L.)Beauv)幼穗起始的愈伤组织细胞进行悬浮培养,通过体细胞胚胎发生获得大量完整的小植株。研究还证明,低浓度的ABA可促进胚状体的形成,一定量的活性炭对促进胚状体发育成熟和出苗成株也有明显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悬浮培养 体细胞 胚胎发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麦种质资源的数量分类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李正玮 何立人 +2 位作者 张泽 任天芳 左源瑞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89年第4期383-389,共7页
本文以品种主成分欧氏距离为基础,对100份大麦种质资源的主要农艺性状和籽粒蛋白质含量等11个数量性状进行了系统聚类分析,初步划分为5大类群,并对其基本特征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大麦 种质资源 数量性状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菊花花瓣的组织培养 被引量:5
9
作者 刘兴玉 蒲红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0年第2期203-206,共4页
用菊花始花期刚露白花蕾的花辩作外植体易培养成苗。培养基以MS+6-BA 3 mg/1+NAA 0.2 mg/1最佳。组培苗生根半月内移栽最适宜。
关键词 菊花 花瓣 组织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木本饮料植物—光叶山矾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兴玉 钟世理 李先源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1年第2期201-203,共3页
对光叶山矾(Symplocos lancifolia Sieb et Zucc.)叶片分析表明,其成分与茶(Camellia sinensis O.Ktze)相近似。具有良好的色、香、味,是一种有开发价值的野生木本饮料植物。
关键词 光叶山矾 野生植物 饮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醇对衰老质膜破坏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伍泽堂 杨大旗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1年第2期204-206,共3页
乙醇在0.25~2.5%范围内,有抑制质膜破坏、丙二醛(MDA)积累的趋势,且抑制效应随乙醇浓度增大而增强,但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抗坏血酸(Vc)含量影响不大,说明乙醇是通过清除羟基自由基(·OH)保护质膜免于... 乙醇在0.25~2.5%范围内,有抑制质膜破坏、丙二醛(MDA)积累的趋势,且抑制效应随乙醇浓度增大而增强,但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抗坏血酸(Vc)含量影响不大,说明乙醇是通过清除羟基自由基(·OH)保护质膜免于破坏。高浓度(5%)的乙醇、加速SOD、CAT 活性及Vc 含量下降,促进质膜破坏、MDA 积累,处理4天,质膜几乎完全破坏,透性高达97.5%,说明高浓度乙醇对叶片有毒害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醇 质膜 衰老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麦杂种优势与基因效应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杜春光 李正玮 +2 位作者 何立人 杨长寿 曾金国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1年第2期191-196,共6页
杂交F_1代各性状均有明显的杂种优势,组合和性状间的优势具有显著差异,以单株籽粒产量优势最强,其余依次为实粒数、穗长、株高、每穗小穗数和千粒重。仅有株高、穗长、实粒数三性状符合加性—显性模型和亲本的基因独立分布。株高和实粒... 杂交F_1代各性状均有明显的杂种优势,组合和性状间的优势具有显著差异,以单株籽粒产量优势最强,其余依次为实粒数、穗长、株高、每穗小穗数和千粒重。仅有株高、穗长、实粒数三性状符合加性—显性模型和亲本的基因独立分布。株高和实粒数为部分显性,加性方差和显性方差分量均显著,基因的加性效应比显性效应更重要。穗长为超显性,显性基因效应比加性基因效应更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杂种优势 基因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根癌农杆菌转化获得胡萝卜转化细胞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名扬 唐岱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89年第4期412-415,共4页
将悬浮培养的胡萝卜(Daucus carota Var.Sativa DC.)单细胞与野生的胭脂碱型和章鱼碱型根癌农杆菌共同培养,在含羧(艹卡)青霉素的无激素MS培养基上筛选,获得生长旺盛的转化细胞,转化频率为10^(-2)。经基因产物——冠瘿碱检测,这些细胞... 将悬浮培养的胡萝卜(Daucus carota Var.Sativa DC.)单细胞与野生的胭脂碱型和章鱼碱型根癌农杆菌共同培养,在含羧(艹卡)青霉素的无激素MS培养基上筛选,获得生长旺盛的转化细胞,转化频率为10^(-2)。经基因产物——冠瘿碱检测,这些细胞均有冠瘿碱合成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萝卜 根癌农杆菌 转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素甾醇促进蚕豆幼苗生长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邓如福 王三根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1年第2期214-216,共3页
10^(-5)、10^(-7)、10^(-9)ppm 油菜素甾醇浸种,能显著提高蚕豆幼苗株高、根长和干物质累织量,幼苗干物重分别是对照的117.8%、121.6%、112.5%;幼芽淀粉酶活性分别是对照的112.3%、123.1%、110.9%。10^(-?)和10_(-?)ppm 处理的,蚕豆幼... 10^(-5)、10^(-7)、10^(-9)ppm 油菜素甾醇浸种,能显著提高蚕豆幼苗株高、根长和干物质累织量,幼苗干物重分别是对照的117.8%、121.6%、112.5%;幼芽淀粉酶活性分别是对照的112.3%、123.1%、110.9%。10^(-?)和10_(-?)ppm 处理的,蚕豆幼芽蛋白酶活性分别是对照的117.4%和112.9%,显著地提高了蚕豆种子萌发过程中的淀粉酶和蛋白酶活性,加速分解转化种子贮藏的营养物质以供幼苗生长,从而促进了蚕豆幼苗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素甾醇 蚕豆 生长量 幼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铬对大豆氮代谢及生长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邓如福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89年第3期292-294,共3页
铬能明显促进大豆氮代谢及其生长,但效果比等量的钼稍低。
关键词 氮代谢 大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长期继代培养的胡萝卜愈伤组织原生质体获得再生小植株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名扬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89年第1期102-104,共3页
从继代3年以上的胡萝卜(Daucus carota var.sativa Dc.)非胚性愈伤组织酶解分离出大量成活的原生质体,在 DPD、V—KM 和 C81V 培养基中液体浅层培养,获得微愈伤组织后,在固体 N_6和 MS 培养基上分化培养,获得再生小植株。证明长期继代... 从继代3年以上的胡萝卜(Daucus carota var.sativa Dc.)非胚性愈伤组织酶解分离出大量成活的原生质体,在 DPD、V—KM 和 C81V 培养基中液体浅层培养,获得微愈伤组织后,在固体 N_6和 MS 培养基上分化培养,获得再生小植株。证明长期继代培养的胡萝卜愈伤组织仍具有再生植株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萝卜 原生质体培养 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梁平柚(Citrus grandis Osbeck)的胚胎学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白志川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89年第3期288-291,共4页
柚的胚囊属蓼型。花粉管沿着花柱道进入珠孔,到达胚囊。双受精时,—精核与卵核融合,另一精核与次生核或先与一极核融合后又与另一极核融合。合子休眠期长达45天。胚胎发生类型属十字花型。初生胚乳核为游离核型。还发现属于单胚的柚,在... 柚的胚囊属蓼型。花粉管沿着花柱道进入珠孔,到达胚囊。双受精时,—精核与卵核融合,另一精核与次生核或先与一极核融合后又与另一极核融合。合子休眠期长达45天。胚胎发生类型属十字花型。初生胚乳核为游离核型。还发现属于单胚的柚,在同一胚囊内产生了两个胚以及同一胚珠内产生了两个珠心的现象。作者认为,由双珠心产生的多胚也可能是柑桔多胚的一种新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学 胚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定电磁辐射(TDP)处理水稻种子及幼苗的研究
18
作者 胡义文 杨大旗 杨盛山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1年第1期13-19,共7页
由30多种元素,经一定温度场作用所辐射的特定电磁波,用于水稻温室育秧和种子处理,均能有效地增强萌发期和幼苗期多种酶的活性,促进新陈代谢,提高秧苗素质。移栽后速生快发,并可改善光合性能,协调穗部经济性状,使稻谷增产5%左右。
关键词 水稻 电磁辐射 光合性能 种子 幼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麦品种间杂交若干性状的系谱分析
19
作者 李正玮 何立人 +1 位作者 杨安贵 任天芳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1年第2期180-182,共3页
以5个大麦品种为材料,配制成3个杂交组合,按系谱法衍生出F_2、F_3和F_4世代。对每个世代6个性状的平均表现、杂种优势效应以及变异幅度进行了系谱分析,为大麦育种的早代选择提供了依据,对不同世代各性状的选择效果、选择规模提供了预测... 以5个大麦品种为材料,配制成3个杂交组合,按系谱法衍生出F_2、F_3和F_4世代。对每个世代6个性状的平均表现、杂种优势效应以及变异幅度进行了系谱分析,为大麦育种的早代选择提供了依据,对不同世代各性状的选择效果、选择规模提供了预测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品种 杂交 性状 系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麦品种间杂交若干农艺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20
作者 何立人 杨安贵 +1 位作者 李正玮 曾金国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1年第2期176-179,共4页
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了大麦三个杂交组合按谱法繁衍的F_4代家系。结果表明,第一主成分值为库容因素(穗长、小穗数、实粒数和穗粒重)值;第二主成分值为生育期因素值。二者占总变异的60.60~66.91%。主成分分析法对亲本选配和后代选择均可... 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了大麦三个杂交组合按谱法繁衍的F_4代家系。结果表明,第一主成分值为库容因素(穗长、小穗数、实粒数和穗粒重)值;第二主成分值为生育期因素值。二者占总变异的60.60~66.91%。主成分分析法对亲本选配和后代选择均可提供较多重要信息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品种 杂交 农艺性状 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